 
|
光绪皇帝亲政之时,大清王朝正处于列强虎视眈眈、割地赔款不断的危难形势之下。甲午战败的屈辱与民众自强维新的呼声,使得血气方刚的光绪皇帝立志要寻求一条治国之路。于是,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即公元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推行变法新政,这一年是农历的戊戌年,因此这次变法新政在历史上被称为“戊戌变法”。
在随后的日子里,光绪帝先后颁发了多项变法措施,比如废除八股、创设京师大学堂、鼓励士民著作新书、促进工商业发展、废除妇女缠足等等。应该说,这些变法措施适应时代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兴邦良策,对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一次深刻而重要的变革。那么,接下来,这场变法运动会如何向下发展?而真正掌握大清王朝的慈禧太后会支持这场足以改变中国命运的变法运动吗?
在光绪皇帝被幽禁时,他亲政已整整十年,身为一国之君,荣享九五之尊,却在转瞬间从天上堕入地狱,从此就像囚犯一样被幽禁在了中南海瀛台,不仅失去了继续治国安邦、变法维新的可能,也失去了自己的人身自由。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慈禧太后如此痛下狠着,狠心幽禁自己抚养二十多年的儿子?
维新变法虽然在光绪皇帝的锐意改革下展开,但是朝中守旧势力对新政的不配合甚至是阻隔却让光绪感到步履维艰。在面对大臣对自己权威以及新政的无视,光绪皇帝用罢官和提拔维新党人作为推行新政的手段,那么,面对光绪的先斩后奏,慈禧又会是什么反应呢?
不经慈禧同意就罢免慈禧亲自安插的亲信,同时却提拔维新派的重要骨干,光绪皇帝锐意变法之心可见一斑,也同时体现出在朝中没有真正能够为光绪实施新政的人才。那么光绪将会怎样解决朝中“无人”的难题?又是什么事再次触怒了慈禧,导致母子不合再度升级的呢?
光绪皇帝罢免礼部堂官和提拔维新党人的举措让慈禧感到了权力的挑战,但慈禧尚能忍耐。而光绪皇帝接着又提出开设懋勤殿,这几乎让慈禧是可忍,孰不可忍,此时的母子不合使光绪已有了皇位不保的担忧。接下来,已经风雨飘摇的维新政局还将会发生什么事,究竟是什么让母子最终反目呢?
维新党人出于对变法的迫切需要而邀请伊藤博文访华,并安排他会见光绪皇帝。虽然伊藤已经下野,但他毕竟曾经是日本政要,而且在甲午中日战争和随后签订《马关条约》的过程中与清政府关系微妙。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敏感政治人物的到来,慈禧和朝中的大臣们会抱以什么样的态度呢?
对于前面的母子交恶,慈禧已经感觉到了手中的权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个威胁伴随着伊藤博文的到来达到了最高点。于是,慈禧一反常态从颐和园匆匆回到了北京城。既然慈禧视伊藤如临大敌。那么,光绪皇帝还能会见伊藤吗?
哈尔滨师范大学隋丽娟教授,为你讲述大型系列节目《慈禧》第二十三集《母子反目》,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