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集讲到东宫太后慈安因病去逝。宫中没有了慈安,两宫垂帘的格局顷刻间变成了“一宫独霸”,慈禧终于可以独揽皇权了。然而,慈禧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光绪帝已近成年,慈禧归政的日子也一天天临近了。那么,嗜权如命的慈禧会轻易卷帘归政吗?
归政之前,她心中最担忧的会是什么?慈禧又将如何排除她心中的隐忧?奕訢曾经是集军政、外交于一身的议政王,也曾经是慈禧倚仗和信任的小叔子。可是到后来慈禧却将奕訢视为眼中钉?这到底是为什么?慈禧一心想把奕訢驱逐出权力核心,面对曾把她扶上最高权力宝座的重臣,慈禧将究竟会如何对奕訢下手?
奕訢是道光帝的第六个儿子,他文韬武略,深得道光帝的宠爱,曾经几次与皇位失之交臂。作为亲王,奕訢尽心辅佐慈禧二十多年,不论是大力整治吏治、还是积极推行洋务运动,我们都不难看出他超凡的能力、开阔的视野以及卓越的外交才干,奕訢称得上是慈禧麾下不可或缺的干将。
他的一生历经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有学者认为:奕訢的一生几乎浓缩了一部晚清历史。
他出生不久,便经历了鸦片战争,他二十岁入主军机,后来在辅佐慈禧的近半个世纪里,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他都参与其中。他顺应历史,兴办洋务,几次操纵时局,扭转危机。
那么,对于奕訢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慈禧在决定将他从权利的核心驱逐出去的时候,心里是如何权衡利弊的呢?隋丽娟老师在以前的节目中曾经讲过,同治四年,由于慈禧担心奕訢功高盖主, 对奕訢曾实施过打压,革去了他“议政王”的名号。尽管如此,奕訢凭借着过人的才干仍然在朝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并且一直身居军机处领班这个重要的位置。即将归政的慈禧把奕訢摆布朝政的能力,视之为一种潜在的威胁。
慈禧认为只有把奕訢扳倒,重新组合政权机构,才能实现自己卷帘归政后,依然可以继续操纵皇权的目的。那么,慈禧究竟会以怎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将朝野公认的重臣驱逐出军机处呢?哈尔滨师范大学隋丽娟教授正说历史,讲述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訢的矛盾纠葛。大型系列节目《慈禧》第十六集《驱逐奕訢》,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