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齐厉王的自杀让汉武帝怀疑主父偃滥用职权,逼死了齐王;加上赵王告发公孙弘接受诸侯的贿赂,因此,汉武帝大怒,把主父偃投入狱中;其实,汉武帝此时并没有诛杀主父偃之心,只是想调查一下齐王自杀一事;因为主父偃是他身边一位非常能干的大臣。但是在这个时候,公孙弘按耐不住了,他站出来对汉武帝暗示汉武帝如果不处死主父偃的话,天下人就会认为是汉武帝为了将齐国的封地收回,故意指使主父偃逼死了齐厉王。公孙弘的一番话最终让汉武帝下定了决心,下令处死主父偃。一代奇才主父偃就这样死了。
主父偃早年一直不得志,等到他一朝得势便非常张狂,倒行逆施。他这样的横行霸道使得他在朝中树敌众多,但是在《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并没有记载主父偃曾对公孙弘做过什么失礼过分的事,那么公孙弘和主父偃到底是如何结怨的呢?公孙弘视主父偃为眼中刺,肉中釘,难道仅仅是因为看不惯他的张狂吗?尽管主父偃才华横溢,但是他官声极差,为人极差。而且公孙弘当时担任御史大夫,他的出道比主父偃早,职位也比主父偃高得多,这种官阶上的明显差别不是刚刚得宠的主父偃一时半日能赶上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权倾一时的公孙弘一定要置主父偃于死地呢?
公孙弘表面和善,背地里却阴险狠毒,是有怨必报的伪君子。于是在他借刀杀人的毒计之下,主父偃被杀。在汉武帝的眼皮下面上演了一幕公报私仇的好戏,汉武帝是少有的一代英主,难道他就没有看穿公孙弘借刀杀人的阴谋吗?尽管有公孙弘的谗言,但是生死大权还是在汉武帝的手中,汉武帝到底出于什么考虑,非要处死一个他非常欣赏的人呢?
西汉一代政权并非天授,而是从战场上冲杀得来,所以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皇帝为了确保自己的皇位,一方面承认大臣的功劳,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地残杀大臣。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汉武帝时期,武帝对臣子的冷酷无情和他的求贤若渴一样有名。公孙弘是武帝时期十三个丞相中唯一的一位善始善终,最后老死在丞相之位上的宠臣。伴君如伴虎,公孙弘的为人又高明在哪,为何他能独得善终?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借刀杀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