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永乐大帝(二十八)迁都北京

迁都北京

     永乐十二年即公元1414年,朱棣开始了他登极之后的第二次亲征,他亲率大军50万,最终击败了蒙古瓦刺部。

     自此,大约在七年多的时间里,大明王朝的北部地区基本保持了稳定。

     然而,本来就此可以高枕无忧的朱棣却做出了一个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重大决定,那么这会是一个什么决定?做出这个决定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朱棣怎样的想法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永乐大帝第二十八集,迁都北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讲稿

     同期声:永乐十二年即公元1414年,朱棣开始了他登极之后的第二次亲征,他亲率大军50万,最终击败了蒙古瓦刺部,自此,大约在七年多的时间里,大明王朝的北部地区基本保持了稳定。然而,本来就此可以高枕无忧的朱棣却做出了一个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重大决定,那么这会是一个什么决定,做出这个决定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朱棣怎样的想法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继续精彩解读系列节目永乐大帝第二十八集,迁都北京。
   
    商传:上次我们讲到了朱棣当了皇帝以后,为了保证北方的稳定,他就自己亲自率师两次出征,朱棣回到了北京,就病倒了。他在北京病了两年时间,他本来应该在永乐十二年这次北征回来就要回南京的,但是他没有回去,一直到永乐十四年。这个时候他就悟出了一个道理,悟出来一个什么道理呢?他觉得我在南京,一次一次地到北方来,然后去跟蒙古人作战。太困难了,他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这种困难,叫做鞭长莫及。太远了,你有一根鞭子再长你也打不到,那心里多着急啊,怎么办呢?于是朱棣就想了一个办法,迁都北京。

    这件事情在整个的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在明朝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因为他把国家的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来,大家知道,明朝的首都是在南京的,朱元璋当年起兵占据了今天的南京,给它起名叫应天府。以这个应天府为中心打败了上游的陈友谅,又打败了下游的张士诚,然后命令军队北伐南征,统一了全国当了皇帝。南京是朱元璋起家的地方,可是随着朱元璋对于全国统一控制得越来越多,统一的形势越来越明朗,这个时候他也觉得南京这个地方对于指挥全国控制全国有些困难了。所以明朝的的国都不是朱元璋一打下天下,一建立了大明朝就确立下来的。他是把国都定在南京了,什么时候才定的呢?洪武十一年。就是说他已经当皇帝,当了十一年了,他才决定好咱们就把南京当国都吧,大家一听就知道了,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朱元璋他在犹豫,他觉得定都南京不那么合适,可是一时又没有别的办法,朱元璋也建了个北京。

    朱元璋选的北京是今天河南的开封,他把开封叫北京,不是我们今天这个北京。目前是什么呢?就是他也知道北方很重要,可是朱元璋没有决心迁都,为什么没有决心迁都啊。他曾经有过这个念头,大家可能还记得,当年他派他的大儿子太子注标到陕西去回来以后献陕西地图。什么意思啊?他想迁都西安,他觉得这个地方更合适,离北边也近,离南边也不是很远,便于控制全国。可是这事没办成,大家都知道朱标回来献了陕西地图以后就得病了,第二年病死了。

    这一年的冬天朱元璋在祭灶神的时候他讲了这么一番话。他说,我知道我这个皇宫建得不好,我知道我这个地点选的也不合适,可是我们国家建立未久,我不能够再劳民伤财了,本来我是想迁都的,现在我只好把迁都的念头放下来。老天你不要怪罪我,我希望你保佑我和我的子孙,他迷信。他想他的儿子死是不是跟他没有迁都,没有改变这个皇宫的地点有关系呀,他已经很老了。年老力摔,没有精力做这样的事情了,所以这一个问题,这件事情就留下来了。
   
    同期声:太子朱标的病逝对朱元璋打击极大,因此迁都一事就这样被搁置下来。而朱棣在夺得皇位以后,把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改名为北京,并设置了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等“国字号”机构。北京俨然成了第二国都,当然由于朱棣从来没有公开做过迁都的表示,所以也没有人会想到朱棣会迁都北京,不过永乐七年发生了一件事,终于让人们看出了朱棣准备迁都的端倪。那么这会是一件什么事呢?
   
    商传:朱棣真的开始动了要迁都的念头,而且大家应该有所感觉是什么时候呢?是他当了皇帝以后的第一次回北京。永乐七年,我们以前都讲过,他回到北京干了好几件大事,其中有一件事情,大家一看就能看出他的心思来,什么事情呢?他动工修建了北京十三陵的那座长陵,他把他自己的坟修在这了,其实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应该明白,他一定是想到北京来。

    在咱们中国的传统,皇帝的陵墓是要修在自己主要的政治活动地点的。朱元璋凤阳人,但是他的主要活动地点在南京,他的坟修在南京。朱棣这个时候也是在南京当了皇帝,也没有跟谁说我要迁都北京呀,他就把他自己的坟修在这了。当然有一条可以解释,怎么解释呢?他说我重视北方,我要保证大明朝的稳定,北方太重要了。我要做到我来守边。你看明朝的守边经历了几个变化呀?刚开始功臣守边,派了那么多功臣到边防上去驻守,徐达这些著名的大臣都去过。后来不放心,朱元璋想这些功臣在那边将来势力大了会不会给我造成威胁呀,会不会给我的后代造成威胁呀。于是他分封蕃王,进一步叫藩王守边。藩王守边的结果是什么啊?是燕王起兵造反,朱元璋的如意算盘安排的继承打乱了,朱棣当了皇帝他就总结教训了,他不能再来这一套了。那怎么办呢?他自己来守边,天子守边。我把我坟都修在这了,我守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还能不稳定吗,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实际上他已经动了迁都的念头,只不过没有说出来,大家也不好说什么。他什么时候正式宣布这件事情的?就是永乐十四年,永乐十四年的冬天十一月,他刚刚回到南京不久,就把大臣们召集起来了,说咱们商量个事吧,我有这么一个想法,我觉得我们的国都在南京不行,北方的事情照顾不到,所以我想把国都迁到北京去,你们看看你们有什么意见吗?大臣们什么态度啊?一片附和,那还用说吗,皇上决定的事情肯定是对的,那就迁都吧。朱棣说大家都没有意见了是吧,好,从明年开始修建北京城。
   
    同期声:此时的南京作为大明王朝的国都已经长达30多年,地处气侯宜人,交通便利文化发达,生活富足的江浙地区,与之相比曾经是元朝都城的北京已被废弃30多年,尽管是朱棣的龙兴之地,但也只是一个藩王驻地,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无法与南京相提并论,同时朝廷里的官员们以南方人为主,他们大多已经习惯了在南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因此要他们远离故土,长途迁徙无论如何是难以情愿的,可是当朱棣提出迁都北京的想法时,这些官员又为什么甘当北飘,坚决支持朱棣这一想法呢,迁都北京究竟要做哪些准确工作呢?
   
    商传:这个事很有意思,大家都是南方人,都长时间的在江南做官做了这么久了,朱棣突然说要北迁,所有人都支持,会是这样吗?肯定不是这样,那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呢?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朱棣他很强势,大家都知道他的朝政管理是非常严格的,这些官员们怕他。所以他决定的事没有人敢公开出来反对。第二个原因呢,这个时候虽然是公布了说我要迁都,我要准备迁都。但是并没有向所有的人宣布,商量这件事情的人是他身边跟他关系比较近,比较重要的这些官员。这些官员比较有远见,他们在朱棣身边久了也知道北方的重要性。其中很多人都是当年跟着朱棣北征过的,他当然知道北方一定要加强管理,那怎么管理呢?要迁都。朱棣一想既然已经决定了,事情也已经公布了,好,那我就开始修建北京城。

    修建北京城是个简单的事情,只要有钱,有人力就行了。可是你要建起一个名副其实的京师,就是国家首都。那谈何容易啊,什么叫首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它都得成为一个中心区,可是北方这块地方虽然在元朝做了那么多年大都,元大都,可是自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就冷落了。三十多年它没有再取得过这样重要的地位,政治中心在南京,经济中心江南地区,军事中心如果说拱卫京师的话当时的主要的拱卫军师的军队也还是在南京的。当然北方有边军,文化更谈不上文化了。那个时候的文化就是上层,上层就是这些官员,官员都在南京呢,所以朱棣要想迁都,他要做很多工作。哪些工作呢?第一,他必须让北京的这块地方富裕起来,如果这儿只是住着一些社会下层穷苦的人,经济不发达,那不行,那怎么办呢?速成的方法,迁徙富民,把有钱人都搬来,让他们都到北京来生活,这样北京不都好了吗。

    第一件事情他要做的,第二件事情人都来了,将来首都也定在这儿了,官员们也来了,吃什么用什么呀?经济不发达不行,怎么办呢?要修通一条运河。大运河修通了让南方的东西粮食能够源源不断的地运来供给北京,又是一件大事。

    下边还有,他要让北京真正地能够成为一个牢固的京师,它离北方很近。如果蒙古骑兵一过了长城,那很快就到北京了。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要加强北京的防务,这些事情都交织在一块一步一步去做,做完了还有一件事情建北京城。朱棣是下了决心了,这些事情他一件一件地都做了,而且他建北京城,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改建,朱棣这回建北京他是真正地从头建起。

   就我们今天大家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了二环路东北西二环,没有南二环,前三门这样一个方块的区域里面建立了一个新城。不得了啊,当时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里边的宫殿重建,不是说在原来的元朝的宫殿或者已经修了行宫了,我燕王府基础上改建的,不是。整个都重建了,这么浩大的工程在中国历史上真是少见的,硬生生的就把一个首都从南方一千多公里搬到了北京。
   
    同期声:搬迁国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庞大的工程,但朱棣不为困难所动,坚定地实施这个计划,新建的北京城的宫殿其规模型制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世界兼硃重的瑰宝,那么这个世界级的浩大工程,会由谁来担当设计师,在北京城的规划中,有哪些人我们现代人不知道的秘密呢?
   
    商传:那么是谁规划了北京城的建设呢,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明朝的一个太监,叫阮安,我们从史书上看到他是北京城建设的一个重要人物。不仅是他,这个北京城的建设过程中间,有很多工匠,普通技术人员通过了这样的工程,最终做到了高官。做到部长,工部侍郎,能做到这样的地位,确实涌现出很多的人才。我们今天如果从高空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照这个北京城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年修建北京城的面貌,非常让人吃惊,为什么呢?因为当年古人他没有飞机,他不和平在天空中看,他只能在地下,但是他的整体的设计有一个空中俯瞰的感觉。

    最重要的几个内容大家知道一条中轴线,现在的我们的科学家考证出来这条中轴线不是真正的正南正北,他有一个偏角,很小的偏角。为什么有这个偏角呢?科学家分析很可能是因为他希望这条中轴线对的地方是当年成吉思汗起家的地方,因为元大都的基础。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小晓得偏角,明朝人修北京的时候没有动这个偏角,为什么呀?风水。龙脉的风水是不能随便破坏的,所以它仍然保留下来了,保留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的这条中轴线。南边从正阳门开始,然后经过故宫穿过故宫以后钟鼓楼,一条大街一直向北深过去,形成了北京的一条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上有北京最重要的建筑皇宫,皇宫就在这条中轴线上。这个皇宫怎么盖的,怎么设计的呢?更有意思了。有人说它是一个龙形建筑,它就是建了一条龙,这是一种非常非常巧妙的建筑文化思维,那个时候说盖房子,不是我们想盖什么样就随随便便盖一个房子,随随便便就盖了一个宫殿,只要房子好,气派就是行了,不是。

   它有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文化背景。而在这条龙形的建筑的中央,中央是什么呢?三大殿,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太和殿,中和殿,宝和殿,这三大殿的位置上正好形成了一个“土”字,土地的土字。这种文化思维叫中央土,就是说它整个的宫殿的设计里边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内容,这个文化内容的突出点就是国家权力皇帝。有龙,有中央土,还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大家可能没有能够想到,因为在北京里边有水系,最北边后海然后过来是北海,北海过来是中海,中海过来是南海,所以叫中南海,它也形成了一条龙,一条水龙,一个人造的龙和一条水龙两个龙的龙头都对着正阳门,这在我们老百姓的嘴里叫做二龙戏珠。你看它有这么深的文化背景在里边,这个北京城修的实在是不得了,我们的祖先真是智慧,这个工程修了多少年呢?从永乐的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417年开工,修到了永乐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到了永乐十八年的年底这个工程基本上完工了,花了几年的工夫,就愣生生的建起来一个首都。
   
    同期声:北京工程完工之后朱棣十分高兴,正式宣布字永乐十七年正月初一开始,将北京作为大明帝国的国都,并改名为京师。随后从南京到北京的搬迁工作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可是就在迁都工作顺利完成之后,一件意想不到的意外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让朝臣们对迁都的决定产生了异议,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意外事件,朱棣又将如何面对它呢?
   
    商传:迁都顺利的完成了,这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吗,可是大家都知道,你越希望什么事都没有,它还准出事。出了什么事情呢?就在朱棣完成了迁都,高高兴兴地在北京宫殿里当了他的皇上以后,永乐十九年的春天北京下大雨了,大风雨之中雷击起火,刚建好的北京三大殿顷刻变成火海,其实这道理很清楚,那个时候北京城的最高建筑是什么呢?就是皇宫,就是皇宫的这三大殿,就跟今天北京的摩天大楼一样,它是一个放电的尖端,那个时候又没有这些避雷的设备不懂,等雷击起火之后去救火,现在高层建筑救火谈何容易,那个时候能有这个力量吗?根本没有办法救。眼睁睁的就看着这三大殿刚刚建好的这么漂亮的宫殿化为灰烬了。在这个过程中间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抢救殿里的东西,把这些殿里面收藏的图集重要的文件,重要的东西都抢救出来,殿最终还是毁掉了。这朱棣也是够倒霉的,迁都北京在新房子里面还没有住几天呢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当然心里面很不痛快。可是要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发生了这么大的天灾皇帝一定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诏求直言,就是说我一定有什么地方做错了,你们大家可以提意见,可以批评,这个时候说什么话都不算你犯错,你可以随便来讲。那朱棣也照着这样来做。但是朱棣他有个心眼,他有什么心眼啊?朱棣想不用问我诏求直言立刻就有很多人说迁都不对,就反对我迁都的这件事。所以朱棣他就画了一个框框,他说诏求直言,你们随便讲话没有关系,你们就讲这几个方面的话。

    哪几个方面呢?第一,我敬天事神,有没有失误啊,你们谈谈吧。第二,我们按照祖宗执法做事有没有失误啊,你们谈谈。第三个我们用人有没有善恶不分啊,用了坏人你们谈谈,第四有冤案,我们是不是处理刑狱是不是有没有不到位的地方,你们也可以谈。第五,我们有没有忠奸不分,忠臣和奸臣我们混在一起步区别,那就是我的错误了。可以谈。第六个我们有没有过度浪费,如果有过度浪费大家也可以批评。第七个是不是我们租税太重了,老百姓有压力了,你看讲到七个了,还是这个呢。第八个是不是我们用兵太多了,我们不是老北征打仗吗,大家也可以提提。第九个是不是我们工作做得过度了,给大家造成劳累不堪,大家有意见呢。第十个是不是有奸人当权,大家想讲话不能讲啊,说十,说还有吗,没有了,就这十个。
   
    同期声:被烧毁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是故宫的主体建筑,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太和、中和、保和殿,因此这个事情对朱棣的打击可想而知,但是他绝对不允许朝臣借题发挥,攻击迁都之事,这十条限制就是朱棣给大家画的一条红线,可是偏偏就有人要逆珑鳞、捋龙须,太岁头上动土,那么是谁这么大胆,朱棣会清绕这个不听话的人吗?烧毁的三大殿又会在什么时候重建呢?
   
    商传: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聪明一点的官就照着他说的这个提提意见算了,可是不这样。有人他按奈不住了,于是就有人上书就说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灾害,为什么雷击你新建起来的皇宫,因为你迁都,这是最直接的道理了,说那些干什么呀,所以我们就说迁都。说迁都都说火了,朱棣是最不能让人提这件事的,费了这么大劲把这件事情做成了,这么多人一捣乱就黄了,这怎么办呢?大怒,于是朱棣就开始开了杀戒。当时有一个主持肖宜,这个人提意见很尖锐,直接给朱棣提意见,朱棣说这是诽谤皇帝,杀了。就给杀掉了,这不就堵人家嘴吗,就不让人家说这件事情。可是这些官员不服,好,他应该杀,为什么呢?因为他提迁都这件事情的时候诽谤了皇帝了,我们不诽谤皇帝,我们也反对迁都,说这些就是迁都造成的,这不是皇上的过错,这是皇上周围那些大臣们的过错。就是他们出了坏主意,所以才造成了这个结果的,这你皇上不能说我诽谤你了吧,我没有诽谤你。结果人家大臣们商量好了,这可是咱们当初大家一起决定的,咱们现在得坚持住,不能听他们这么反对,咱们就退让,商量好了以后两方就对垒起来了,互不相让,朱棣说这样,你们都给我跪到外头辩论去吧,辩论有了结果告诉我,结果这些官员们在外面就吵起来了,这时候有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叫下夏元吉,我们以前讲到过他,他是户部尚书,非常重要的官员。他就站出来说,他说迁都这件事情是我们大家决定的,不是哪一个人的决定,但是官员们一些官员们反对这件事情是按照皇帝的要求来直言的。这是一个传统,是个规矩,虽然话说得难听,但是不是错误,我们不能去处罚这些官员,他抹稀泥了,两边都说了,朱棣听了以后觉得说得还是有点道理的,气也消了一点。

    这个事情也就不再追究了,可是他周围的这些朋友们不干了,说你看当初咱们商量好了要整整这批人,你现在首先你先软下来了,夏元吉讲了这么一番话,他说我们的威信在这场争论里边受点影响是小事,如果皇帝真的发怒了,真的杀了很多人造成大狱,那些言官们,就是平时敢讲话要讲话他的职责要来讲话的官员们不敢讲话了,那国家的损失才真的大了,所以这件事情只能这样处理,就这样就等于把这件事情这么大的一场混乱的争辩就给它平静下去了。

    迁都的事情也就大家不再提了,就形成了一个朱棣迁都以后火烧三大殿北京城的局面。从此以后朱棣也没有力量说我把那三大殿再修复起来,没有这个力量了。你想那得花多少钱,费多少工啊,所以朱棣从迁都北京的第二年春天开始就是雷击三大殿以后,他一直就在我们今天那个太和殿前面的太和门那个地方办公,上朝办公,很不容易,一个皇帝。所以他也很艰难,也很苦的。一直到他的去世,北京的三大殿就没有再修复。朱棣把国都迁到北京了,一切都解决了,大家可能也会想到一个问题,北京它毕竟在北边,你迁到北京,北边是解决了,南边的事情怎么办呢?南边有没有事情呢?这么大的国家,什么时候会没事情呢,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出事情,朱棣这个人这个皇帝当得很辛苦,他既要照顾北方,又要照顾南方,就在朱棣整个这么一个艰难受到一些人的反对还坚持完成了的这样一个迁都的过程中,他还在南方处理了很多大事,其中有两件大事最值得我们来谈的,什么大事,我们下一次再说了。谢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