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十六)汗血宝马

  汉武帝发动了跟匈奴的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匈奴是游牧民族,和游牧民族打仗什么东西最重要啊?战马。在长期的对匈奴的作战当中,汉朝的战马损失非常惨重。所以,汉武帝对于马一直是非常感兴趣的,要跟匈奴打仗,必须要质量高、数量足的战马,所以咱们今天讲的这个普通动物的特殊品种啊,就是产于西域的这个优良的马种。

    而汉武帝曾经为了得到一种汗血宝马,两次发兵攻打大宛,用了近乎十万人的代价来换取,那么对于汉武帝不计成本一定要得到汗血宝马这件事,三位史学家的看法又有不同:司马迁认为,汉武帝想得到宝马这件事本身没有问题,汉武帝的问题是他在关系到国家大局的一些事情上面总有私心杂念,却没有考虑到百姓的疾苦;班固完全否定了这件事的正面意义,把汉武帝的行为看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与欲望,为了自己的享乐;司马光没有对汗血宝马这件事过多评论,反倒关注起来汉武帝的用人问题;认为汉武帝这一次所用非人,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那么在听完三位史学家的观点后,我们今天又该如何来看待汉武帝的行为呢?复旦大学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十六集汗血宝马,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汉武帝发动了跟匈奴的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匈奴是游牧民族,和游牧民族打仗什么东西最重要啊?战马。在长期的对匈奴的作战当中,汉朝的战马损失非常惨重。所以,汉武帝对于马一直是非常感兴趣的,要跟匈奴打仗,必须要质量高、数量足的战马,所以咱们今天讲的这个普通动物的特殊品种啊,就是产于西域的这个优良的马种。

    而汉武帝曾经为了得到一种汗血宝马,两次发兵攻打大宛,用了近乎十万人的代价来换取,那么对于汉武帝不计成本一定要得到汗血宝马这件事,三位史学家的看法又有不同:司马迁认为,汉武帝想得到宝马这件事本身没有问题,汉武帝的问题是他在关系到国家大局的一些事情上面总有私心杂念,却没有考虑到百姓的疾苦;班固完全否定了这件事的正面意义,把汉武帝的行为看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与欲望,为了自己的享乐;司马光没有对汗血宝马这件事过多评论,反倒关注起来汉武帝的用人问题;认为汉武帝这一次所用非人,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那么在听完三位史学家的观点后,我们今天又该如何来看待汉武帝的行为呢?复旦大学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十六集汗血宝马,敬请关注。

    文化交流上通西域上意义重要。今天受张骞的影响就大,有许多东西,让汉武帝感兴趣,产在西域的品种有许多优点与不同,这个优势明显,就让汉武帝不惜用战争来得到。匈奴是游牧民族,战马最重要,在长期与匈奴作战中,汉的战马损失严重。汉武帝对马感兴趣,与匈奴打仗就得足够的战马。特殊品种就是优良的马种。汉武帝曾卜过卦,说神马当从西北来,乌孙马,让汉武帝感觉好,这恰好来自西北,汗血宝马,取名天马。

    后来乌孙来求亲,汉武帝说,得送聘礼来,乌孙王送了一千匹来了。汉武帝就嫁了一个公主过去了。乌孙马从此在汉立足了。但是怕比较,乌孙马跟普通马比,好了。但是汉武帝看到了另一种马,就剥夺了天马的名字了。这就是产自大宛的名马,更壮实,更有野性,有显著特征,流的汗像血,有汗血宝马的美名。据说有高山,上有天马,这是野马,彪悍。当地人从驯服的母马引诱下山,果然有下山的,马种由此改良,果然强,这就是汗血宝马。

    大宛这样的宝马信息传到汉武帝耳中,这是张骞最初告诉汉武帝的。汉武帝极感兴趣。就有人想去大宛求宝马,来博取爵位,大宛就不让看到。这些人回来说,不让看,我们看不到。汉武帝好奇心更强了,更想得到。于是派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来换活马,大宛国不愿意给,不给又怕汉打过来。贵族们商量怎么办。就有人讲,如果汉军往北来,会碰到匈奴,取南道是流沙千里,汉派使团,在路上都会死掉一半,更何况大军来?不用怕。大宛的贰师城离长安太远,有一万二千五百多里,当时没现代交通工具,是远距离了。大宛以西的国家,没把汉当一回事。使节非常生气,于是,气愤地把黄金做的马敲碎,拂袖而去,派郁城在路上攻杀汉使,并且劫了其财物。

    对于大宛国,汉武帝觉得不可忍受,决定派军打击,在前104年,派了数万人的军队千里行军攻打大宛,名将都去世了,派了李广利去,这人与卫青相似,妹妹也是汉武帝宠妃,也养过儿子。就让其哥来用军功换富贵。这次行动目标是抢汗血宝马,给了“贰师将军”的称号。果然被大宛料定,前进举步维艰,粮食间题出现了,李广利只能一路打过去,如果短时间攻克一座城池,会得到粮食。

    军士们基本吃了一顿没下顿。到达郁城时,只剩下几千人了,营养不良。只能接着打,一阵猛攻后,遭到顽强抵抗。商量一下,怎么打到大宛呢?不行,所以无奈之下,只能带着人往回走,回到敦煌,当初几万人回来只有十分之一了。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大怒,打仗成这样,往后西域会怎么看汉?派人挡在玉门关外。这的确给声誉带来损害。“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轮台易苦汉使,为外国笑”,西域许多国家看轻汉了,汉使们反而成了西域诸国的笑柄了。这是汉武帝最不能容忍的了。

    前102年,汉武帝决定再次发动战争,他赦免了囚徒,让他们从军,派遣边疆部队,正式军队就有六万人。这些人在敦煌集结,向大宛进发。这次大军开动前,就为军队准备了丰富充足的物资,牛都有十万头,驴骆驼各有上万头。车队可以从长安排到敦煌,几乎动用了全国的力量。出行时,汉武帝安排两位技术人员一起出发,这二位特别擅长挑马,这次汉武帝志在必得。

    这次所有西域小国态度变化了,李广利行军方便得多。西域小国有许多人口不到万把人,抵挡不了强大的汉军,于是,“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汉军没遇到麻烦,到达了大宛,汉军还有三万人。这是不容小觑的。大宛国的致命弱点被汉掌握了,他们不懂打井,饮水得靠城外的河流。

    古人打井重要,秦汉时这种技术成熟了。但大宛人不知道,李广利利用了这一点,他们必须引水入城,切断水源,困在城里,大宛国慌了,于是贵族们商量,阵营分裂了,联手把毋寡杀了,提着人头去见李广利,如果停止攻城,我们可以给宝马,提供粮食。否则我们杀掉所有宝马。正是这时,李广利听说,有人帮助他们打井了,如果打持久战,对汉不利,也有和谈的诚意,李广利就接受了和谈。贵族们献出了汗血宝马,两位挑了几十匹宝马,中等三千,送回了汉朝。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介绍了汉武帝第一次攻打大宛时的情况,“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为了让李家富贵,“是岁太初元年也,而关东蝗大起,蜚西至敦煌”,这话讲的是虫灾,从关东往西到敦煌都是虫灾,农业生产都受到影响,这与讨伐本没关系呀,司马迁这样讲扎眼,仔细想想,这正是司马迁批判的落脚点。汉武帝不惜花重分期代价,没忘记给李夫人造利,但是没考虑百姓利益。古代农民受伤的一重要一点就是蝗灾,如果是负责的皇帝,就得想想这时战争合适不合适,就得考虑灾情,让司马迁失望的是,汉武帝不考虑灾情,继续发动战争,让宠妃完成富贵的美梦。初看平淡的十个字,饱含了当时百姓生活的愁苦与艰辛。

    司马迁除了批评汉武帝的私心,对这事本身也是有看法的。他在谈到与匈奴关系时谈到,“自大将军围单于之后,十四年而卒,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而方南诛两越,东伐朝鲜,击羌、西南夷,以故久不伐胡。”指卫青与单于正面的交锋,汉的损失也大。当时出关的战马,一共有十四万匹,回来时只有三万了,损失极重。从这之后,中间十四年,汉武帝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原因是没有战马,战马少。司马迁察觉到这一点,对游牧民族作战,战马重要。汉武帝想保持战略优势,战马间题一定得解决。

    汉武帝对马感兴趣,就可以理解了。这都是站在繁殖战马的角度考虑的。这个观点是现代学者比较支持的。据此,司马迁对整个事情,看法可以这样理解,不反对在战马上的实际行动,可是并非只有战争来解决,即使要动武,也不能在蝗灾时开始。不得不用战争,考虑协调民生,比帮大舅子找个立功机会更重要。他始终认为在关系国家大事的用人上,始终有私心杂念,却没有考虑到百姓的疾苦。

    班固呢?“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於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於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这些东西对于长安的汉武帝是新鲜的,汉武帝拼命向南开发,甚至在海南开发。从此后,各种奇珍就集中在汉廷中,这与个人的享乐主义联系起来了,为了自己的享乐,这个观点我觉得有失偏颇。司马光在这事上的评论上,立足在作用李广利一事上。任用他,这种做法,获得许多人赞赏。因为许多人认为,是宠妃的哥哥,要富贵,拿功劳来换,这是公私分明,说他做得好。司马光批评这个,这是荒谬的。

   “夫军旅大事,国之安危,民之死生系焉,苟为不择贤愚而授之,欲激幸咫尺之功,藉以为名而私其所爱,不若无功而侯之为愈也。”置军国大事不顾,李广利有多少才能,考量过没有,两次讨伐,成绩平平。说明他不行,同样是打仗,聪明的将领会带来多少好处,不如直接封侯,还减少损失。司马光这个观点不能孤立看。司马光讲卫青时讲到,汉武帝知人善任,与卫青相比,李广利表面与此相似,但是,司马光觉得不是一回事,才能上,不能同日而语,所以,这事上,有人觉得他是矛盾的。我觉得他与汉的距离远,在观察上体现出了优势,说明他不是一成不变地看,是一分为二地看,能挑出人才是赞赏,有私心杂念时就加以批评。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