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九)酷吏当道

  在元狩三年(BC.126)的时候,汉武帝把这个广平都尉这个人叫王温舒,把这个人升迁为河内的太守。汉武帝为什么要升这个人的官呢,因为这个王温舒啊,他在广平都尉这个位置上面把广平这个地方治理得是道不拾遗,汉武帝觉得,非常有成绩,就升他的官,把他升为河内太守。

  王温舒去做这个河内太守他是当年九月份,九月份到任的,到十二月的时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个绩效就出来了,郡里面都清净了,人们也都不敢晚上出来走动,为什么呢?晚上出来的话就有犯罪的嫌疑,那些鸡鸣狗盗之辈更加是敛声屏息,不敢出来添乱子。汉武帝一看,这个人实在是太能干了,于是又升他的官,把他升为中尉,负责京师地区的治安警卫,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了。

  那么我们从这些情况来看,大家应该觉得王温舒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很有能力,治理地方也是很有绩效的这么一个官员,汉武帝升他的官也是从他政绩上来看。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有能力,治理地方有绩效的这么一个官员,我们去看《史记》和《汉书》啊,大家会发现,这个人居然是在《酷吏传》里面。那么酷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复旦大学 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九集酷吏当道,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在元狩三年(BC.126)的时候,汉武帝把这个广平都尉这个人叫王温舒,把这个人升迁为河内的太守。汉武帝为什么要升这个人的官呢,因为这个王温舒啊,他在广平都尉这个位置上面把广平这个地方治理得是道不拾遗,汉武帝觉得,非常有成绩,就升他的官,把他升为河内太守。

  王温舒去做这个河内太守他是当年九月份,九月份到任的,到十二月的时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个绩效就出来了,郡里面都清净了,人们也都不敢晚上出来走动,为什么呢?晚上出来的话就有犯罪的嫌疑,那些鸡鸣狗盗之辈更加是敛声屏息,不敢出来添乱子。汉武帝一看,这个人实在是太能干了,于是又升他的官,把他升为中尉,负责京师地区的治安警卫,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了。

  那么我们从这些情况来看,大家应该觉得王温舒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很有能力,治理地方也是很有绩效的这么一个官员,汉武帝升他的官也是从他政绩上来看。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有能力,治理地方有绩效的这么一个官员,我们去看《史记》和《汉书》啊,大家会发现,这个人居然是在《酷吏传》里面。那么酷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复旦大学 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九集酷吏当道,敬请关注。

    传统史家通常把生性刻薄、施行惨烈的官员称为“酷吏”,而把温良恭俭、善于抚恤百姓的官员称为“循吏”。《史记》是最早为这两类官吏设传的作品。但奇怪的是,《史记?循吏列传》中的人物,没有一个生活在汉代,而《史记?酷吏列传》中的人物,全都生活在汉代,尤其集中在汉武帝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司马迁想通过这两份传记表达什么?

    在元狩三年的时候,汉武帝把这个广平都尉王温舒升迁为河内的太守。汉武帝为什么要升这个人的官呢,因为这个王温舒啊,他在广平都尉这个位置上面把广平这个地方治理得是道不拾遗,都尉是维护地方汉安的,类似于今天的公安局长。

    “齐赵之盗贼,不敢近广平”,交界处的盗贼不敢靠近广平。汉武帝觉得,非常有成绩,把他升为河内太守。王温舒去做这个河内太守他是当年九月份,九月份到任的,到十二月的时候,这个绩效就出来了,“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郡里面都清净了,人们也都不敢晚上出来走动,为什么呢?晚上出来的话就有犯罪的嫌疑,那些鸡鸣狗盗之辈更加是敛声屏息,不敢出来添乱子。汉武帝一看,这个人实在是太能干了,于是又升他的官,把他升为中尉,负责京师地区的治安警卫,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了。

    那么我们从这些情况来看,大家应该觉得王温舒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很有能力,治理地方也是很有绩效的这么一个官员,汉武帝升他的官也是从他政绩上来看。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有能力,治理地方有绩效的这么一个官员,我们去看《史记》和《汉书》啊,大家会发现,这个人居然是在《酷吏传》里面。以前讲过张汤。嘴唇动一动就可以送人上断头台。王温舒这样的人,怎么也在酷吏传中?

       这提醒我们,得全面看间题。因为呈现在面前的结果可能是假象。王温舒管得这样好,是假象。道不拾遗,人们不会动别人的东西。但是,王温舒治理的地方,不是这样,“广平声为道不拾遗”,加上“声为”修饰,意思有变,另有文章。来看看王温舒的手段,道不拾遗的本质是什么。王温舒早年是杀人越货为业,“椎埋为奸”,曾在张汤手下工作过。所以王温舒后来断案很有张汤的风格。

     短短几个月把河内治理得好,到任开始诛杀当地的家强。“连坐千余家,流血十余里”,许多人判刑。王温舒处罚中不乏坏人,可是手段也让人心惊。当时重大案件要报中央审批,为了缩短周期,他准备了五十匹马,设立驿站,每个案子快马送到长安,两三天就能结束。王温舒让死囚多待几天也不想,想杀的人多,腾空监狱,当时春夏不能执行死刑。他有著名的言论,“会春,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感叹冬天要是多一个月,多好,就把想杀的都杀掉。道不拾遗就不是民风纯朴的表达,这不是和谐治安。这是人血铺出的。这种恐怖统治让人噤若寒蝉。

    司马迁盘点了一下,汉代以来,能称为酷吏的有十三个人。这些人分个类,只有三人是生活在汉武帝前,两个是汉景帝时过渡来的。余下的八位都是汉武帝时的人。班固添了两位,汉武帝时就有了十位。汉武帝后,也有这样的酷吏,班固数到西汉灭亡,才数出三位。两份传记统合起来看,汉有十八位酷吏,十位是汉武帝时,两位是从汉景帝时过渡的。十二位与汉武帝有关。

     如果这个集中在汉武帝时,结论是站得住脚的。为什么呢?这么多人集中在汉武帝时期,与汉武帝的统治有关。这些人以杀人多为政绩,的确在汉武帝手下才出现。有两位从汉景帝时来的,看他们的前后比较,一个是宁成,一个是周阳由。这二位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他们有三个共同点:一是手腕强硬,宁成负责管理京畿地区,宗室都惴惴不安;二人都骄横,“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如束湿薪。”平时凌辱上司。三是这二人徇私枉法。宁成最早用严刑来对待官吏,周阳由“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办案子,如果关系好,犯了死罪,也会歪曲法律来保命,如果关系不好,也要想办法治你死。

     二人与汉武帝之前的酷吏对比,汉景帝时有郅都,也是酷吏,这个人与宁成周阳由一比,发现郅都与他们共同点是,一样执法手段严厉,不管是皇亲国戚手段都强硬。不同点是,一是郅都比较公正,从来不罗织罪名,廉洁,不收受贿赂。郅都是汉景帝时,而宁成与周阳由过渡到了汉武帝时。所以,区别明显。宁成与周阳由歪曲法律的特点遗传给了汉武帝时期其他酷吏。汉武帝时代与之前,有一道鸿沟。史学家有评价班固说是“武帝即位,吏治尚修谨”,汉武帝即位时风气还是好的,意思是掌权后风气变坏了。司马迁评价说“自宁成周阳由之后,事益多,民巧法,大抵吏之治,类多成由等矣。”

     点了二人的名,百姓也学会钻法律的空子,风气就坏了。这些人得到重用,基本与汉武帝的操作有关。王温舒有可怕的言论,今天听来不寒而栗,让人觉得恐怖。这样的人,汉武帝看呢,不但不反感,反而觉得有能耐。所以把他一再升迁。步步高升。

    另有一类,是循吏,司马迁定义是“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做好职责内的事,也可以治理好。设置这样的概念与酷吏相对的。在司马迁看来,可以合情合理合法地维护社会治安。班固定义更严密了,分两个境界。初级阶段是“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端正自己,做到廉洁公正,来引导化育百姓,高级的呢?“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

    让百姓富起来,卸任也让百姓思念。做得到这些就是高级循吏了。这样的人汉代有吗?汉武帝时有吗?班固说有,举了例子,汉武帝时,有两个,一是河南太守吴公,二是蜀君太守文翁。汉武帝时期,有四个人,公孙弘、董仲舒、倪宽、黄霸。除了黄霸是汉武帝晚年,其他五位应该是司马迁知道的。像董仲舒是司马迁的老师呀。那么这些人,在《史记-循吏列传》中只讲了五位,没一个是汉代的。

     更别说是汉武帝时的。这中间有司马迁的意图。春秋时的李离负责刑狱,有一次过听杀人,成了冤案,后来李离发现了,把自己关进监狱。为这个良民偿命,晋文公安慰他。李离回答的是“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办错了事情,把责任推给手下,哪有这个道理?他自杀了。司马迁笔下的循吏与酷吏形成强烈对比。

     司马迁不记载一个人,意图明显,是汉武帝时的吏治强烈的谴责。这样的手法,形成对比。司马迁就是通过这样的对比达到批判的目的。班固虽然也批判了汉武帝时的酷吏现象,最后却说,也不全是坏人,安排了几个人物为循吏,班固看得更全面周到。但是批判力度就小了。司马迁与班固的差别,司马迁处以宫刑,是奇耻大辱,对汉武帝的残酷是亲历的。班固生活在一百多年后,再来总结这段历史,情绪就平静得多,考虑就全面些了。

    《资治通鉴》里,提到循吏的三处,提到酷吏的十三处,前者与汉武帝无关,“上以法制御下,好尊用酷吏,而郡国二千石,为治者,大抵多酷暴。”把这个归结为汉武帝的爱好与倾向,所以才出现这么多酷吏,也因此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吏民益轻犯法,东方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胜数。”没能禁止百姓犯法,不管怎么小心都可能被罚,不如组织团队来对抗中央。仇官仇富,社会陷入混乱。

    司马光避开了有没有循吏的细节,直接抓住治理成效来议论。这个眼光是非常准确的。提到的是内政间题,酷吏现象在这个时期存在。义纵是一个酷吏,多在对外关系上,定襄郡是汉武帝打击匈奴取道处,卫青常带军队从这儿出军,百姓受到的骚扰多,负担重,反抗的就多,难治理,汉武帝派义纵去管理,义纵去了后,去监狱中提取了两百犯人,逮捕了这些人的亲戚,“为死罪解脱”,重罪轻系,本犯重罪,刑罚也重,而这些人所受的刑罚远远轻于犯的罪。是这些亲戚朋友开脱了,逮捕他们,就是为死罪解脱。两拨加起来四百多人,一天之内人头同时落地。

     其后郡中不寒而栗。义纵到任就这样做,是要去解决间题的。与匈奴作战是国策,由于百姓的抵抗,让行军成为间题,国策执行就难,汉武帝明白派什么样的人去,要立即见效。所以义纵这样的人就有用武之地了。这样的人能大当其道,与汉武帝的统治有关。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