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三)淮南大案

  汉武帝元狩元年,也就是公元前的122年,淮南王刘安因为被告发谋反,畏罪自杀了。那么这个事情他不仅是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处理的最大的一件诸侯王谋反案,而且,它还标志着中央和诸侯王的矛盾逐渐的走向尾声。

  但是对于这个案件,它是铁板钉钉的谋反案,还是一桩人为制造的冤案?不同的人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我们今天看《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在讲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多地方文字上有一些细微的出入,这个差别,很有可能就意味着这三位史学家对这个案子是有不同看法的。而在这种不同的看法背后,矗立着的就是不同的汉武帝的形象。

  那么这个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样的呢?据说早在建元六年,也就是公元前的135年,这个刘安就已经有这个谋叛的心理了。为什么呢?这一年出现了一个非常罕见的天文现象,什么天文现象呢?“彗星竟天”,。彗星不仅出现了,而且这个尾巴拖得老长,划破了整个天空。中国古人他相信,如果是一个异常的天文现象出现,往往是预示着有异常的人事要发生。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人对这个刘安讲,他说当年七国之乱的时候也出现了彗星,那个尾巴才几尺长,已经是流血千里了,现在你看这彗星尾巴拖的,都已经划破整个天空了,那预示着什么?预示着“天下兵当大起”啊。刘安就把这个话给听进去了,开始积极的准备战备物资,准备谋反,等待着天下大变,诸侯并起这样的局面到来。那么这一桩轰动一时的谋反案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淮南王刘安到底有没有谋反呢?

  复旦大学姜鹏老师,通过三部史书的对比,深入分析,找出事实的真相,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三集淮南大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汉武帝元狩元年,也就是公元前的122年,淮南王刘安因为被告发谋反,畏罪自杀了。那么这个事情他不仅是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处理的最大的一件诸侯王谋反案,而且,它还标志着中央和诸侯王的矛盾逐渐的走向尾声。

  但是对于这个案件,它是铁板钉钉的谋反案,还是一桩人为制造的冤案?不同的人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我们今天看《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在讲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多地方文字上有一些细微的出入,这个差别,很有可能就意味着这三位史学家对这个案子是有不同看法的。而在这种不同的看法背后,矗立着的就是不同的汉武帝的形象。

  那么这个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样的呢?据说早在建元六年,也就是公元前的135年,这个刘安就已经有这个谋叛的心理了。为什么呢?这一年出现了一个非常罕见的天文现象,什么天文现象呢?“彗星竟天”,。彗星不仅出现了,而且这个尾巴拖得老长,划破了整个天空。中国古人他相信,如果是一个异常的天文现象出现,往往是预示着有异常的人事要发生。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人对这个刘安讲,他说当年七国之乱的时候也出现了彗星,那个尾巴才几尺长,已经是流血千里了,现在你看这彗星尾巴拖的,都已经划破整个天空了,那预示着什么?预示着“天下兵当大起”啊。刘安就把这个话给听进去了,开始积极的准备战备物资,准备谋反,等待着天下大变,诸侯并起这样的局面到来。那么这一桩轰动一时的谋反案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淮南王刘安到底有没有谋反呢?

  复旦大学姜鹏老师,通过三部史书的对比,深入分析,找出事实的真相,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三集淮南大案。

  淮南王刘安到底有没有谋反呢?《资治通鉴》在汉武帝的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的127年,这一年刘安被告发谋反,畏罪自杀了。这年“彗星竟天”,尾巴长,划破了天空。古人相信这种异常说明有异常人事发生。有人对刘安说,当年出现过,流血千里了,现在也预示了,于是,他积极准备谋反,等待天下谋反的局面出现,等了十几年没等到。到了公元前l24年,十一年过去了。他儿子刘迁喜欢击剑,找雷被比试,把刘迁刺中了,刘迁气愤,雷被想躲开他,就报告当兵去打匈奴。雷被想通过这个躲开。刘安父子压下来了,而且报复打击他。雷被跑到中央告状,说刘安谋反。中央政府处理这事,说,“淮南王安雍阏求奋击匈奴者雷被等,格明诏,当弃市。”意思是刘安阻止雷被报名参军,应该判死刑。汉武帝让再议议,再议,要取消王位,汉武帝还是让再议议。《史记》用的是“诏弗许”,《汉书》用的是“上不许”。第三次开会结果是将淮南国削掉五个县。汉武帝再次降低,削了两个县。《汉书》说的是,“请削五县,可二县”;《资治通鉴》说的“诏削二县”。司马光对这事为什么没兴趣,是不是觉得汉武帝虚伪?不必急着找答案,还有下文。朝廷将这个通知刘安时,刘安气愤,急着再谋反。到前122年,家里出现了内讧,把刘安推向了风口浪尖。儿子刘迁有王位继承的,还有儿子刘不害,不是正房所生,作为庶子,没有继承权,刘不害不太招待见,没地位。汉武帝曾下过推恩令,如果刘安愿意在淮南国划出一小块转封给刘不害,刘不害就可以当侯。可是刘安没这样做。这事惹恼了刘建,这是刘不害的儿子。刘建什么都捞不到,就指使人上告,爷爷有谋反行为,愿意自己作证,朝廷就把刘安父子作为谋反嫌疑人调查,而且审食其的孙子审卿抓住了机会。审卿当然要为爷爷报仇,把刘安往死里整,朝中认为刘安谋反成立,刘安自杀,牵连到刘赐。也自杀,两个家庭基本覆灭了。
  
  想想这些内容,会发现一个疑点,刘安从建安六年,一直准备谋反,一直到前l22年,一共十四年,这场处心积虑准备了十四年的谋反,竟然没调动过一兵一卒,这正常吗?当时官员汇报,刘安曾多次准备举兵,与左吴等人商量怎么部署军队,结果呢,都由于刘安犹豫而搁浅了。这恰恰证明,刘安没有举兵反抗的事实。准备了十四年的谋反,竟然没动一刀一枪,这不正常。现在把《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对比,会发现一个细节上,三部书有明显出入。伍被是门客,刘安曾找他咨询。刘安曾大怒,把伍被父母逮起来。过了三个月,找伍被,伍被有备而来,跟刘安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地想打消刘安的念头,重点讲的是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情况。七国之乱都失败了,现在你的实力比不过他,而现在汉中央更强大,有成功机会吗?这是理性的分析,伍被来了个感性的结束语,“今臣亦窃悲,大王弃于千乘之君,必且赐绝命之书,为群臣先死於东宫也。”你如果一心想谋反,真被侦知,大王要先走一步了。这话讲过,司马迁描写,“于是气怨结而不扬,涕满眶而横流。即起,历阶而去。”这话其实有间题,没主语,当时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站起来走了,是谁?我们根据上下文推断,这人应该是伍被。首先,讲话的是伍被,承上省略掉了主语;这话后有“即起,历阶而去”,这事发生在刘安这儿,符合情理;三是伍被不想造反,父母被逮了。伍被有愤怒的理由。班固理解也相同。而司马光认为相反,悲愤的是刘安,“王涕泣而起”。这不明白呀。委屈的应该是伍被,怎么会是刘安呢?这个细节差别是为什么?如果是伍被哭着站起来,刘安就还是应该造反。这样刘安的造反就做实了。如果按《资治通鉴》理解,刘安哭的是什么?说明刘安心中有委屈,没委屈哭什么呀?是不是有些话点中了心病?其实伍被的道理刘安全知道,谋反是死路一条,为什么要铤而走险,是不是有不得不谋反的理由在里面?等到伍被点破,刘安再也忍不住了,把怨气发而为哭声?如果真这样就大有隐情。这次对话后,有一个人悲泣,司马迁是含糊其辞。看来是细枝末节,深入探讨就意味着三位对此的看法不一样。
  
  从相关材料看,说当时刘安谋反有两个动机,父亲是因为受到处罚绝食而死,刘安对父亲死因有不平之气,促使他谋反,好像也讲得过去;刘安在田蛉鼓动下想谋反。“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万一有一天,皇帝仍无太子,你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也大,于是刘安听进去了,花重金结交田蛉,这事表面看来没什么,这是普遍的贪欲,这事仔细分析有疑点。一是年龄的间题,这时汉武帝继位第二年,这时汉武帝十七岁,刘安四十多岁了。十七岁的皇帝没J L子,让四十多岁的人去等着他死,继位,不可信。二是和刘安讲话的是田蛉,是汉武帝的亲舅舅。官到太尉。他凭什么当这样的大官?这就是因为他的舅舅身份。否则哪来这一切?他讨好刘安,诅咒自己的亲外甥,田蛉的话不合逻辑。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其蹊跷。《资治通鉴》里,建元六年,记载的大事中,司马光记载了另一个面目的刘安。这一年,南方闽越国要打南越王,汉武帝要去帮忙打,刘安上书建议别去,这与汉无关。这几年国内农业歉收,要千里行军,无意义。百姓会苦不堪言。刘安认为不要去打。刘安的形象与前面的招兵买马的刘安判若两人。另一个间题是,如果你是刘安,想造反,国内经济不好,百姓不安定,要冒险打仗,你会让汉武帝怎么做?当然让他打,机会越多。刘安如果真想造反,肯定想得到。二相比较,反差太大了。现在再回头想想,司马光讲二人对话后,哭的是刘安而不是伍被,看来司马光不是随便写的,刘安哭着站起来,告诉我们刘安是关注民生热爱和平的。司马光是想告诉我们这个案子不要相信汉武帝他们。这样,真相可以出现了。刘安只能是被冤枉的。这是冤案。
  
  看看刘安其人,《史记》说,“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时时怨望厉王死,时欲畔逆,未有因也。”喜欢的是读书这样的高雅,作为诸侯王,口
  
  碑好不是好事,容易遭到嫉妒。何况当时诸侯王让中央寝食难安,更何况他有一大批门客。在这时,豢养门客是正常的做法,而中央看来是坏事,如果想反抗中央,这些人帮助就不得了。这不得不妨。汉书中提
  
  到一句,“自魏其、武安、淮南之后,天子切齿,卫霍改节。”这些是早期的丞相,以权贵身份养门客,身边人才多,汉武帝越感到不安全,痛恨得咬牙切齿。三人下场都不好。卫青霍去病二人抗击匈奴,后来不
  
  培养门客,汉武帝才放心使用。汉武帝把对淮南王的处罚下降到只降两个县,这是虚伪的,这是欲擒故纵。不让雷被打匈奴,这是正想打匈奴时,刘安与汉武帝政见不同;刘安对汉武帝构成威胁。这个案子拖得久,整整三年,说明刘安这样的有实力的诸侯王,要掰倒,不容易。要让大臣们出来唱红脸,自己唱白脸。中间三年,按他们说法是准备谋反时间,其实是汉武帝为清除作准备的三年。这只是内强皇权的步骤之一。其实还有另外的障碍。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