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旬锻月炼

【原文】

唐人以诗主人物①,故虽小诗,莫不埏蹂②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只今何处在”。至今所传此两本,唯《本事诗》作“只今何处在”。唐人工诗,大率多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后人以其有两“今”字,只多行前篇。

【注释】

①以诗主人物:《事实类苑》卷四十所引,“诗”字后有“学”字。

②埏(shān)蹂:原指制陶器时反复和土揉泥,后引申为一般意义上的“锤炼”之意。

【译文】

唐人以诗歌评价作者,所以作诗者虽是小诗,莫不反复锤炼以至极为工致才肯罢休,所谓“旬锻月炼”,诚然不是虚说。有关崔护《题城南诗》的小说记载,其诗最初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以诗意未全,用语未工,改第三句为“人面只今何处在”。至今所传这两种文本,只有《本事诗》作“只今何处在”。唐人作诗追求精工,大率多如此例。所改虽有两个“今”字,作者也不顾忌,但取语意的完善为主。后人以其有两个“今”字,多只采用前篇。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唐人富贵诗的夸张

【原文】

唐人作富贵诗,多纪①其奉养②器服③之盛,乃贫眼④所惊耳,如贯休⑤《富贵曲》云:“刻成筝柱雁相挨⑥。”此下里⑦鬻弹者⑧皆有之,何足道哉!又韦楚老⑨《蚊诗》云:“十幅红绡⑩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

【注释】

①纪:同“记”。

②奉养:侍奉和赡养。

③器服:器物和衣服。

④贫眼:穷困之人的眼光,文中指见识不广的人。

⑤贯休:唐末诗僧,俗姓姜,名德隐(832—913),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擅长书画。

⑥刻成筝柱雁相挨:意思是说筝制作得很讲究,连筝柱上都刻满了装饰用的雁纹。

⑦下里:乡里。成语有“下里巴人”,古代指民间通俗歌曲。

⑧鬻(yù)弹者:卖唱的人。鬻:卖。

⑨韦楚老:唐诗人,生卒年不详。

⑩绡:丝织成的薄纱。

方:见方。

【译文】

唐代人写富贵诗,大多记述他们用于侍奉和赡养的器物及衣服的丰盛,那只不过是穷人看来感到惊奇的东西罢了。例如贯休的《富贵诗》里说:“刻成筝柱雁相挨。”这样的筝就连在乡间卖唱的艺人都有,哪里值得夸耀!另外韦楚老的《蚊诗》里说:“十幅红绡围夜玉。”用十幅红绡做成的帐子,还不到四五尺见方,不知道人怎么能伸直腿?这些都是所谓“从来没有接触过富贵人家的人”啊!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王圣美右文说

【原文】

王圣美①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②。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③”,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注释】

①王圣美:即王子韶,字圣美,宋太原人,是沈括的父系亲戚,与沈括交往密切。

②右文:文字学术语,根据汉字形声字右边的声符来解说字义的学说称为“右文说”。左右结构的形声字中,表示义类的义符在左、声符在右者称“左文”,例如“木”类字其左边都是“木”字旁。如果其中的右旁(声符)在表示读音的同时也兼表意义,就称为“右文”。

③戋:少,细微。

【译文】

王圣美研究文字学,推演文字的义类而提出了“右文”说。古代的字书,都是从文字的左偏旁归类的。大凡一个字的构成,表示类别的部分在左边,表示意义的部分在右边。

如表示树木这一类别的字,其左边都从“木”。所谓“右文”,如“戋”字,意义为小,所以水之小者写作“浅”,金之小者写作“钱”,歹之小者写作“残”,贝之小者写作“贱”。诸如此类,都以右边的“戋”为字的意义。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王圣美嘲讽达官

【原文】

王圣美为县令时,尚未知名,谒①一达官,值②其方与客谈《孟子》,殊③不顾圣美。圣美窃哂④其所论。久之,忽顾圣美曰:“尝读《孟子》否?”圣美对曰:“生平爱之,但都不晓其义。”主人问:“不晓何义?”圣美曰:“从头不晓。”主人曰:“如何从头不晓?试言之。”圣美曰:“‘孟子见梁惠王’,已不晓此语。”达官深讶⑤之,曰:“此有何奥⑥义?”圣美曰:“既云孟子不见诸侯⑦,因何见梁惠王?”其人愕然⑧无对。

【注释】

①谒:拜见。

②值:遇到,碰上。

③殊:很,极。

④哂(shěn):笑,微笑。

⑤讶:诧异。

⑥奥:深奥,不容易理解。

⑦孟子不见诸侯:这实际上是王圣美故意曲解《孟子·滕文公下》里的有关内容来讥诮那位大官的话。

⑧愕然:吃惊的样子。

【译文】

王圣美做县令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名气,去拜见一位大官,碰到大官正在跟客人谈论《孟子》,一点也不顾及来访的王圣美。王圣美暗笑他们所谈论的内容。

过了很长时间,那位大官突然回头对王圣美说:“曾经读过《孟子》吗?”

王圣美回答说:“平生就喜欢《孟子》,只是一点儿都不懂它的意思。”

作为主人的大官问道:“不懂什么意思呀?”

王圣美说:“从开头起就不懂。”大官说:“怎么个从开头起就不懂呢?试着说说看。”

王圣美说:“‘孟子见梁惠王’,(这第一句)就已经不懂了。”

大官对他的说法感到很吃惊,说:“这一句有什么深奥难懂的呢?”

王圣美说:“既然说孟子不见诸侯,为什么去见梁惠王呢?”

那位大官大为诧异以至无言以对。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宋初古文

【原文】

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①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注释】

①穆修(979—1032):字伯长,汶阳(今山东汶上)人。曾任文学参军。提倡散文,对后来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等都有影响。张景:字晦之,公安(今属湖北)人。为宋初古文运动先驱者柳开门人,历文学参军。

【译文】

往年士人大都崇尚对偶的骈体文,穆修、张景等人始提倡散文,当时称之为“古文”。

穆、张曾一同参加朝会,在东华门外等待天亮。正讨论古文章法,恰好看到有一匹奔马踏死了一条犬,二人于是相约各描述其事,以比较各自的工拙。

穆修说:“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说:“有犬死奔马之下。”其时文体刚开始发生变化,二人之语都朴拙硬涩,而当时已认为精工,故流传至今。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王安石集句诗

【原文】

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①”之句,以谓无人能对。王荆公②以对“鸟鸣山更幽”。“鸟鸣山更幽”本宋③王籍④诗,元对⑤“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上下句只是一意;“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则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荆公始为集句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⑦,过于本诗。后人稍稍有效而为者。

【注释】

①风定花犹落:诗句出自六朝时谢贞《春日闲居》,是该诗仅存的残句。谢贞,字元正,自幼聪颖,《春日闲居》是他八岁时所作的诗。

②王荆公:王安石。

③宋:南北朝时宋、齐、梁、陈之宋。

④王籍:齐梁时人,字之海,以博学多才出名。

⑤元对:即原对,原来的对句。

⑥集句:集古人句而成诗。

⑦亲切:文中指集句而成的诗内容贴切自然。

【译文】

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之句,以为无人能对出下联。王荆公(安石)以“鸟鸣山更幽”为对。“鸟鸣山更幽”本为刘宋王籍的诗句,原诗是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为对的,上下句只是一个意思;荆公以“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为对,则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是动中有静。

荆公先前为集句诗,多的时候达上百首,都集合前人的诗句而成,语意和对偶,往往比原诗更为融洽与贴切。后人渐渐有仿效而作这种集句诗的。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女诗人佳句

【原文】

毗陵郡①士人家有一女,姓李氏,方年十六岁,颇能诗,甚有佳句,吴人多得之。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又有《弹琴诗》云:“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虽有情致,乃非女子所宜。

【注释】

①毗陵郡:指今江苏常州。

【译文】

毗陵郡某士人家有个女儿,姓李,年龄刚十六岁,颇能写诗,很有些佳句,吴人往往能得到。她有《拾得破钱诗》说:“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又有《弹琴诗》说:“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原)自不由人。”这类诗虽有情致,却不是女子适宜作的。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切韵之学

【原文】

切韵之学①,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止曰“读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以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如“輭②”字,文从“而”、“犬”,亦切音也。殆与声俱生,莫知从来。

【注释】

①切韵之学:指用反切法为汉字注音的学问。反切法起于佛教传入中国后,西域僧人以梵文与汉文互相标音的做法,后来逐渐创出用汉字表示的声母和韵母,成为古人主流的拼音方式。

②輭:即“软”字。古籍中以这两种写法通用。

【译文】

切韵这门学术,发源于西域语言学。汉代学者为汉字注音,只称“读如某字”,还未曾用过反切的方法。

然而古汉语中已有用两个字的发音拼合成一个字的,如“不可”拼合成“叵”字、“何不”拼合成“盍”字、“如是”拼合成“尔”字、“而已”拼合成“耳”字、“之乎”拼合成“诸”字之类,用的都是西域以两个音(声母和韵母)拼合成一个字的方法,这大概就是反切注音的源头。

又如“輭”字,右旁由“而”、“犬”合成而表字音,也是一种拼音。大约拼音是和语言一起产生的,人们无从知道它们起于哪个时代。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同甲会

【原文】

文潞公归洛日①,年七十八,同时有中散大夫程珦②、朝议大夫司马旦③、司封郎中致仕席汝言④,皆年七十八。尝为同甲会,各赋一首。潞公诗曰:“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梁园⑤为赋客,合成商岭⑥采芝仙。清谭亹亹⑦风盈席,素发飘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

【注释】

①文潞公:即文彦博(1006—1097)。子宽夫,介休(今属山西)人。历事仁宗至哲宗四朝,为将相五十余年。封潞国公。

②程珦(1006—1090):字伯温,洛阳人。理学家程颢、程颐之父。历知州,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称病致仕。

③司马旦(1006—1087):字伯康,夏县(今属山西)人。司马光之兄。以大中大夫致仕。

④席汝言:字从君,洛阳人。元丰中以郎中致仕。

⑤梁园:即梁苑。西汉梁孝王所建(在今河南开封东南),以为招延一时名士游赏之所。

⑥商岭:即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相传汉初“四皓”(以须发皆白而称)隐居于此。

⑦清谭:即“清谈”。亹亹(wěi wěi):形容议论引人入胜。

【译文】

文潞公致仕回洛阳时,高年七十八,同时有中散大夫程珦、朝议大夫司马旦、致仕司封郎中席汝言,都是七十八岁。四人曾举行同甲会,各赋诗一首。

潞公诗说:“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梁园为赋客,合成商岭采芝仙。清谭亹亹风盈席,素发飘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同甲会

【原文】

文潞公归洛日①,年七十八,同时有中散大夫程珦②、朝议大夫司马旦③、司封郎中致仕席汝言④,皆年七十八。尝为同甲会,各赋一首。潞公诗曰:“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梁园⑤为赋客,合成商岭⑥采芝仙。清谭亹亹⑦风盈席,素发飘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

【注释】

①文潞公:即文彦博(1006—1097)。子宽夫,介休(今属山西)人。历事仁宗至哲宗四朝,为将相五十余年。封潞国公。

②程珦(1006—1090):字伯温,洛阳人。理学家程颢、程颐之父。历知州,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称病致仕。

③司马旦(1006—1087):字伯康,夏县(今属山西)人。司马光之兄。以大中大夫致仕。

④席汝言:字从君,洛阳人。元丰中以郎中致仕。

⑤梁园:即梁苑。西汉梁孝王所建(在今河南开封东南),以为招延一时名士游赏之所。

⑥商岭:即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相传汉初“四皓”(以须发皆白而称)隐居于此。

⑦清谭:即“清谈”。亹亹(wěi wěi):形容议论引人入胜。

【译文】

文潞公致仕回洛阳时,高年七十八,同时有中散大夫程珦、朝议大夫司马旦、致仕司封郎中席汝言,都是七十八岁。四人曾举行同甲会,各赋诗一首。

潞公诗说:“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梁园为赋客,合成商岭采芝仙。清谭亹亹风盈席,素发飘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