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马爸爸”被冠上“吸血鬼”资本家的称号,他曾在外滩峰会上大放厥词直言,实行996工作制度的公司对员工来说是福报。 
而马云口中的996是指一个企业的上班制度,从早上九点工作到晚上九点,一周连续六天班的企业制度,不过每个公司都会有加班的情况,但员工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烈压迫下,身体和精神很难在这种沉重的压力下生存,反而是对员工来说是一种折磨。 马云却丝毫不在乎外界对996工作制度愈演愈烈的抵制,尽管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毫不避讳,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平台大肆宣扬,他认为对员工是福报的996工作制度,一度将自己推向虎口,成了万人批评的企业家,口碑下降不说,一向员工至上企业家的人设也在一次次发言中走向崩塌。 其实不管是马云坐上首富的位置,还是当年王健林坐上首富位置一旦位居高位,总是会被成千上万的人盯着,平常一句话会被放得无限大。 就如王健林坐上首富后,直言“挣一个亿是小目标”,没少被人喷,反观马云,成为首富后,就把996挂在嘴边,到头来被人们骂上热搜,这样一来,企业家们说到底还是为了自身利益,话里无疑显露着资本家的真实面孔。 马云不会是国家反垄断企业的唯一一个,更不会成为最后一个,这次马云被市场监管局立案侦查一事,其实是对各大互联网企业家的一个警告,一个国家需要社会使命感的企业家,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本创造社会财富,这样的企业家才能被人民欢迎。 马云为什么要在外滩峰会发言马云选择要在外滩峰会发言,具体原因不得而知,有网友猜测可能是因为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而上交所和港交所又相继发布了蚂蚁集团暂缓在两地上市的决定。 2020年10月24日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的演讲。马云的一番演讲确实颇具煽动性,让一些人产生了共鸣,比如说“银行只给不差钱的企业拼命地贷款”、“金融创新和监管的矛盾”这些观点确实给大家带来了触动。但其实静下来想想,这些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只是这次马云太胆大,从他口中说出来才有这样的威力。 扩展资料: 在马云演讲之后,演讲内容就像一颗炸弹丢进了国内金融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热议。一开始还有很多不明所以的人给马云点赞,认为马云的这番演讲是为了中国金融业的未来。 但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已经蚂蚁的一些问题被爆料出来,大家才慢慢发现马云这次演讲,主要目的还是要给蚂蚁抢肉吃。许多人认为,谁都可以出来说这些话,就是马云不行。 参考资料来源: 凤凰网-马云外滩金融峰会演讲:创新一定要付出代价 马云事件指的是什么马云事件,其实就是外滩峰会事件。2020年10月24日,马云当时受邀出席上海外滩金融峰会,并且发表“惊人”言论,引起很大的争议,随后阿里巴巴的市值暴跌。这段言论,让不少人都非常好奇与关注。 在外滩峰会上,马云称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没有系统”。无疑,这样的言论是非常“出格”的,而且是错误的。马云虽然有智慧,但这次却说出了非常愚蠢的言论。 还有,蚂蚁金服被叫停上市,其实也是自身有原因。有一些金融公司,却打着科技公司的名号开展业务,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其实就是在逃避监管,这是具有极大的风险隐患的。 马云高杠杆循环放贷的计划受阻后就在外滩开炮,第一个选择找银行贷款,但银行要求抵押率,于是他批评银行都是当铺思想,信用评分我阿里大数据都做出来了。 第二个选择资产证券化,在监管部门发现蚂蚁存在的风险后要求提高资本金,这是巴塞尔协议的内容,所以马云就嘲笑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人俱乐部,于是他被约谈了。 2020外滩金融峰会谁抨击马云2020年10月底的上海外滩金融峰会,马云的一段演讲惹怒了整个金融监管体系,也让监管层看清了马云在金融领域里的野心。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先砰击欧洲的巴塞尔协议老化,让欧洲的金融体系整体缺乏创新。随后,马云话题一转,又评论中国不存在金融系统性风险,因为中国的金融基本上没有系统。马云批评巴塞尔协议和攻击国家的银行风险监管制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脱离市场监管层的制度监管,以及想脱离巴塞尔协议的约束。 马云上海外滩演讲内容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各组委会成员机构举办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倡导者的身份发表讲话。马云在演讲中,马云对全球的金融监管现状发出挑战,引起较大关注。 一直以来我们有一些思维上的惯性,比如总觉得要为了跟国际接轨,必须要做欧美发达国家有,而我们没有的所谓空白,要填补国内的空白。把填补空白当作追求的目标。我一直觉得填补空白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不是因为欧美的就是先进的,就是我们要去填补的。 其实今天我们不应该要和哪个东西接轨,适应哪国的标准,填补哪个空白,今天我们要思考的是怎么和未来接轨,怎么适应未来的标准,怎么弥补未来的空白,我们要想明白未来是如何的,以及自己到底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体系。 马云演讲内容总结 二战以后,世界需要恢复经济繁荣,布雷登森林体系建立起来,对全球经济的推动是巨大的;后来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巴塞尔协议讲的风险控制越来越受重视,到后来变成了一个风险控制的操作标准。 现在的趋势越来是全世界变成了只讲风险控制,不讲发展,很少去想年轻人的机会、发展中的国家机会在哪里,这其实是导致今天世界的很多问题的根源。我们今天也看到巴塞尔协议本身也让欧洲的整体创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特别是金融数字化方面。 巴塞尔比较一个老年人俱乐部,要解决的是运转了几十年的金融体系老化的问题,系统复杂的问题。但是中国的问题正好相反,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而是缺乏金融生态系统的风险。 中国的金融和其他刚成长起来的发展中国家一样,在金融业是青春少年,还没有成熟的生态体系,没有完完全全的流动起来。 大银行更像是大江大河和血液的主动脉,但是我们需要湖泊、需要水塘,需要小溪小河,需要各种各样的沼泽地,缺少了这些生态系统,我们才会涝的时候涝死,旱的时候旱死,所以今天我们国家是缺乏金融系统的风险,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 马云说错了什么马云曾言:“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千万不要去碰京东”,报道一出,立刻引发热议。马云就“悲剧说”在来往扎堆及微博道歉,并在文末祝福京东的努力和变革。 在引发热议的报道中,作者称与马云聊天时,马云直言不讳,称“京东未来会成为悲剧,千万不要去碰京东,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 2015年1月8日晚间,马云对此事进行了澄清。他承认这些话是自己说的,但限于“友人间的吹牛聊天”,一时只图“嘴爽”,对京东公司可能会造成无端的困扰和添乱,深表歉意。 扩展资料 马云致歉原文: 上午,收到公关部王老总一条短信:“恭喜您马总,聊天聊嗨了?没想到朋友录音成文吧?”我回他:防不胜防,下次聊天上澡堂。。。 我这个人喜欢聊天,漫无目的,海阔天空,痛快淋漓而只图“嘴爽”。这些年在很多不同场合,我说了不少的“疯话”“胡话”和“愚蠢的吹牛”,给自己也给别人带去了不少问题和麻烦:(轻狂和无知总是一路伴随着我,我这年龄真不该“童言无忌”啊!眼泪掉下来”。 这次聊天,没想到一个朋友吧聊天再次录音成文,很多话确实是我说的,但媒体却弄出一个我批评京东的标题文章,传播得很快。友人间的吹牛聊天被公开成报道,对大家都不公平,特别是对京东公司可能会造成无端的困扰和添乱,我深表歉意。 我补充一下我对京东的另外一些思考吧:任何商业模式都是不完美的,没有所谓真正正确的模式。适合自己的鞋子才是最好的鞋子。适合自己理想的,受客户欢迎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中国互联网只有一种所谓的正确模式才是我们的悲哀和无知。 当然,我们这些创业者都是在每天被人挑战指责下走出来的。今天的京东也已经不是昨天的京东,我们真心关注并祝福它的努力和变革。 我估计也改不了自己“好为人师,毁人不倦”的性格,也习惯了被各种“语录观点”。。。但是我希望把自己的观点尽量完整表达,以免少再“出口伤人”。新年快乐!(其实下次谁要“录音”,一定记得请带两块电池,万一没电了多麻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马云就“悲剧说”致歉祝福京东变革 马云外滩说了什么马云谈及金融监管话题,称中国金融面临的“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而是仍缺乏健康金融系统的风险”。马云认为,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金融运作就像让“一个老年人俱乐部”来解决运转了几十年的金融体系老化的问题、系统复杂的问题。 马云还认为,今天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抵押和担保就是当铺,但是仅靠资产抵押的机制会走向极端,有些企业要把资产全抵押出去,压力巨大。 扩展资料: 马云其中讲到的巴塞尔协议、系统风险等都是非常片面的,甚至是理解很不到位,但在这个时间节点,从自身的立场而言,说得也并没有什么,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1、在“老马卖瓜”,挟带私货,安利产品,在演讲中透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蚂蚁将成为迄今为止全球IPO融资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马云是在为蚂蚁站台的,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员工,这点很正常。 2、在“铺路架桥”,蚂蚁有部门监管,也有竞争对手,说监管阻碍了创新,说银行当铺思想,“两头开打”,无异于夸自己的金融业务才是创新,才是真正服务中小企业和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