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八)开国大事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八)开国大事
公元96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两个王朝的分水岭。这一年,后周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顺利地进行了角色的转换,定国号宋,改元建隆,大赦天下。
后周的显德七年成了大宋的建隆元年。建隆的意思就是建立一个兴旺发达的王朝,赵匡胤不希望自己的王朝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但是对于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大宋王朝,百事待兴,有很多问题摆在赵匡胤的面前,他将如何处理呢?
赵匡胤厚待废帝,向后周的文武大臣释放了一个信号,表明了一种姿态,那就是对从前的最高主子我尚且如此优待,其他人尽管放心。
赵匡胤对后周宗室的宽容厚待与保护,在后周官僚阶层中一定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让他们忐忑不安的心稍稍放松,他们满怀信心地认定,后周的宗室既然能够得到保全,那么他们这些前朝旧臣也不会遭到厄运。那么,事实会怎样呢?赵匡胤接下来是如何处置后周文武大臣的呢?
对后周皇室和文武大臣的善待,让这个刚刚建立的崭新王朝多了些仁义的味道。与历史上其他新建王朝不同,大宋的建立多了一份平和和稳定,少了血腥和暴力。当赵匡胤处理完废帝和大臣的事情后,他开始考虑那些拥立他走上圣坛的将领与谋士,对于这些人,他将怎样有效地安置呢?
有功赏赐,违法则罚,即使拥立有功,也不能例外,在对待陈桥兵变的将士中,赵匡胤必须给尚心存疑虑的下属,做出一个样子,同时也能有效地威慑一些仍然保持了五代军阀作风的将领。
安排好这些事情后,赵匡胤不落俗套,又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来确立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这就叫奉天承运。此类的典礼与仪式远比我们今天想象得更为重要。所以,大宋建立后,赵匡胤一系列的相关礼仪活动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第八集《开国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