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七)百炼成真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七)百炼成真

   根据史书记载,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面对后周的宰相王溥、范质等人,赵匡胤是痛哭流涕,表现出一副很无辜、很无奈的样子,一再哭诉自己不是有意谋反,只是被逼迫无奈。

      不管赵匡胤怎么掩饰,还是露出了马脚。历史学家们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揭示了陈桥兵变的历史真相,那就是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及其集团蓄谋已久的一次改朝换代的军事政变。

      陈桥驿站上呼号拥戴的士兵和将领们不过是供赵匡胤驱使的一群傀儡,真正的操纵者指使者,正是赵匡胤本人。那么既然是这样,陈桥兵变的真相与史书的记载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这一切到底是怎么炼成的呢?

  赵匡胤之所以对代周事件中的关键场景遮遮掩掩,说到底,还是拘泥于儒家的正统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社会的秩序必须稳固好。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自然为儒家正统思想所不齿。而欺负孤儿寡妇也是一大恶名。赵匡胤从年幼的娃娃和毫无政治经验的寡妇手中抢了后周的政权犯了一大忌讳。

     一个大男人,欺负小孩和寡妇,抢小孩和女人的东西,自己也觉得太不光彩,太不地道。所以,必须想办法洗清自己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中的“不良表现”。

      但是和赵匡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在陈桥兵变中的表现却积极主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第七集《百炼成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讲稿

   根据史书记载,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面对后周的宰相王溥、范质等人,赵匡胤是痛哭流涕,表现出一副很无辜、很无奈的样子,一再哭诉自己不是有意谋反,只是被逼迫无奈。

      不管赵匡胤怎么掩饰,还是露出了马脚。历史学家们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揭示了陈桥兵变的历史真相,那就是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及其集团蓄谋已久的一次改朝换代的军事政变。

      陈桥驿站上呼号拥戴的士兵和将领们不过是供赵匡胤驱使的一群傀儡,真正的操纵者指使者,正是赵匡胤本人。那么既然是这样,陈桥兵变的真相与史书的记载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这一切到底是怎么炼成的呢?

  赵匡胤之所以对代周事件中的关键场景遮遮掩掩,说到底,还是拘泥于儒家的正统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社会的秩序必须稳固好。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自然为儒家正统思想所不齿。而欺负孤儿寡妇也是一大恶名。赵匡胤从年幼的娃娃和毫无政治经验的寡妇手中抢了后周的政权犯了一大忌讳。

     一个大男人,欺负小孩和寡妇,抢小孩和女人的东西,自己也觉得太不光彩,太不地道。所以,必须想办法洗清自己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中的“不良表现”。

      但是和赵匡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在陈桥兵变中的表现却积极主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第七集《百炼成真》。

    根据史书记载,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面对后周的宰相王溥、范质等人,赵匡胤是痛哭流涕,表现出一副很无辜、很无奈的样子,一再哭诉自己不是有意谋反,只是被逼迫无奈。不管赵匡胤怎么掩饰,还是露出了马脚。历史学家们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揭示了陈桥兵变的历史真相,那就是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及其集团蓄谋已久的一次改朝换代的军事政变。

    陈桥驿站上呼号拥戴的士兵和将领们不过是供赵匡胤驱使的一群傀儡,真正的操纵者指使者,正是赵匡胤本人。那么既然是这样,陈桥兵变的真相与史书的记载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这一切到底是怎么炼成的呢?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总策划男一号,但是他把自己装扮成毫不知情。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原因不过两点:一是摆脱道德困境;二关乎政权稳定。摆脱道德困境,夺了政权,在道德上有两点,不能忍受,一是国贼篡政,二是欺负孤寡。作为掌握政权的人,从小皇帝手中夺过政权,这事实际上担负的是恶名。这就是国贼篡政。他怕的是写下来将来不光彩。大人物怕历史。

    当年曹操挟制汉献帝不愿意自己当皇帝,就是怕这个。所以赵匡胤也是如此。这个恶名,不能让别人背。所以最后想了办法,不能自己背,只能找一大帮人背。这是逼他陈桥兵变的一帮人。法不治众哪。再者这事,如果要弄清楚,还关乎国家政权的稳固。他动摇破坏了政权合法性的基础。这个政权来路不明。要巩固政权,这是大麻烦。赵匡胤要解决,只有一个,洗。所有的洗的目的不过是除去污垢,变来路不明为合法。赵匡胤也懂得洗。因为他确实在这中间,有不良记录,就得洗。三招:一是政变之前装不知,置身事外;二是政变中装无辜,被逼无奈;三是政变之后装正统,天命所归。这不就洗清楚了吗?今天再也看不到他当年的阴谋了。但是有一点,再洗也会留下痕迹。

   赵匡胤之所以对代周事件中的关键场景遮遮掩掩,说到底,还是拘泥于儒家的正统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社会的秩序必须稳固好。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自然为儒家正统思想所不齿。而欺负孤儿寡妇也是一大恶名。赵匡胤从年幼的娃娃和毫无政治经验的寡妇手中抢了后周的政权犯了一大忌讳。一个大男人,欺负小孩和寡妇,抢小孩和女人的东西,自己也觉得太不光彩,太不地道。所以,必须想办法洗清自己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中的“不良表现”。

    但是和赵匡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在陈桥兵变中的表现却积极主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赵匡义表现积极。在开宝九年,赵匡胤神秘地死掉了。他一生有两大谜。怎么死的,更是千古之迷。976年,神秘地死了。他如此积极,符合实际吗?停了两年,赵匡义下令要编他哥哥一朝的历史。叫《实录》,找了当时的名人李防等人。这在史学界叫《旧录》,绕不开陈桥兵变。他们绞尽脑汁,也不好写。写完了,史官们送给赵匡义。

    赵匡义不满意。所以在淳化五年,修国史时,跟宰相说了一番话。“太祖朝事,耳目相接,今实录中颇有漏略,可集史官重撰。”怎么缺那么多呢?重写。这正是不敢写的东西。然后赵匡义说了冠冕堂皇的话,我哥哥是全力忠于后周政权,最后登上帝位,不是本意,是被逼的。这一段得写清楚。这是为他哥哥正名。所以,这件事,到了李焘写《长编》时,既看到了《旧录》,又看到了《新录》,加了一段注释:“旧录禁剽劫都城,实太祖自行约束,初无纳说者,今从新录”。

    这指的是赵匡义拦着哥哥的马说,千万不要烧杀,赵匡胤同意了。李焘看过后,说,这话,是赵匡胤自己说的,《旧录》不存在。这是赵匡胤的命令,与赵匡义无关。到宋真宗即位,首先修赵匡义一段历史,《太宗实录》,钱若水编的。修完后,宋真宗满意,交给他重修《太祖实录》,坚决不干。强迫他干,干完后,编书的都奖赏了。只有李沆坚决不接受赏赐。

    这说明新修的《太祖实录》一定有一些违背历史的话。修了后,宋真宗觉得不满意,又找人重写,两次重修,这个《新录》才成型。还有一个说明面目全非的是《宋史》,这是元人修的。这时毫无顾忌了。《清容居士集》中说,“一是李防诸臣所为,太宗屡曾宣索,已有避忌,至真宗咸平再修,王禹俩直书其事,出为黄州口禹俩所著建隆事,足见深意。前实录无太宗,叩马一段。后录增入,显是迎合。”元人的话应当可信。这里提到王禹俩,他不领会领导意图,要他把太祖的污点盖住,所以,他秉笔直书,被贬了。后来他写得更奇特。说当年兵变时,赵匡义根本不在陈桥。在京城里。听说哥哥成功了,来迎接哥哥。这话如果成立,赵匡义一点功劳没有了。赵匡义明显也是说明自己当皇帝的合法性。

    赵普是怎么回事呢?这人也奇特。在我们看到的史料《长编》中,他特别。赵匡义与赵普在赵匡胤醉酒时,二人特忙活。有这么回事吗?《宋史》只记了,赵普进帐说了陈桥兵变一事,而《长编》说了许多。小注说,赵普写过《飞龙记》,书中写到李处耘参加了这事,李焘考察后证明没有这事,划掉了这个人名。李焘在证明赵普说谎。赵匡义也在说谎,赵变也在说谎。

    赵匡义是为了当皇帝,赵普说谎是为了脸上贴金,证明自己有功劳。这样一来,陈桥兵变的事,明白了。这场政变,赵匡胤把自己装得这样,是为了摆脱政治困境,是阴谋。赵匡义写得积极,不合历史事实。即使参加,拦马的事,也是他哥哥的事,他说成是自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的合法性。赵普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功。三个主角,赵匡胤赵匡义加上赵普,都在撒谎。这个谎今天这样,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

    陈桥兵变是历史的成功,表现有四:

    一是历史选择了赵匡胤是中华民族的幸运;

    二是陈桥兵变的收益不可估量一一过程短、开支小、收益高(终结了五代十国的乱局);

    三是为宋代政治走向文明和理性铺平道路。

    历朝的政变,充满血腥,以生命与财产损失为代价。只有赵匡胤,这次枪杆子出政权,几乎没有死人。这是市不易肆,兵不血刃。一进城,就让士兵回了军营,不准烧杀抢掠,终止了五代十国以暴易暴的局面。这在中国政治史上,体现了文明与理性。这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可以说是奇迹。这背后凝结的是文明。所以,陈桥兵变让宋的政治生命充满了人道与文明,因为开局开得好。四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可能。他怎么策划怎么实施的,我们看不到了,这是遗憾。

    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这么和平地夺了政权,后来想搞政变的人,看到赵匡胤干得漂亮,不敢学了。这是望峰息心。所以削弱了各地军阀的实力,强化了中央集权。接下来呢,像政权的合法怎么办?军阀愿意俯首称臣吗?一系列的间题在等着,政变的成功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怎么处理开国的事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