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二十八)罪己诏书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也就是巫蛊之祸发生之后的两年。汉武帝的一位重要国务助理桑弘羊,给汉武帝提了一个建议,一个关于国家拓张的建议。在西域地区的天山南麓,有一个地方叫轮台,这个地方是汉朝势力向外渗透的边缘前哨,也是整个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地带。

      桑弘羊就建议,要往这个地方派驻军队,兴建军事设施,并且移民垦田,达到什么作用呢?一来加强对西域诸国的威慑。第二,对匈奴形成更大的压力。这一次桑弘羊的建议被汉武帝给否定了。

      汉武帝不仅否定了桑弘羊的这个建议,而且,还趁这个机会下了一道诏书,对以往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以往的国策,对以往的政策路线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这就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

      复旦大学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二十八集《罪己诏书》,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也就是巫蛊之祸发生之后的两年。汉武帝的一位重要国务助理桑弘羊,给汉武帝提了一个建议,一个关于国家拓张的建议。在西域地区的天山南麓,有一个地方叫轮台,这个地方是汉朝势力向外渗透的边缘前哨,也是整个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地带。

      桑弘羊就建议,要往这个地方派驻军队,兴建军事设施,并且移民垦田,达到什么作用呢?一来加强对西域诸国的威慑。第二,对匈奴形成更大的压力。这一次桑弘羊的建议被汉武帝给否定了。

      汉武帝不仅否定了桑弘羊的这个建议,而且,还趁这个机会下了一道诏书,对以往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以往的国策,对以往的政策路线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这就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

      复旦大学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二十八集《罪己诏书》,敬请关注。

  关于汉武帝的这一次自我反省,司马迁并没有记载,让我们觉得《史记》里面的汉武帝好像缺了几笔,留有遗憾;班固和司马光对罪己诏都有记述,但是却有很大的不同,《汉书》中的罪己诏让我们觉得有些名不副实,汉武帝说汉朝走到这一步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各级官员都有责任;《资治通鉴》的记载却重点是说汉武帝的自我检讨,而没有在别人身上找原因;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发布罪己诏呢?要调整国策其实也是可以留给后人去做,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这样一件事呢?

     汉武帝晚年面临许多一系列危机。促使他晚年做了两件重要大事,一是调整国策,一是绐原太子平反。为什么呢?先看第一个调整国策,先看看晚年汉武帝面临的间题。汉武帝常年征战,百姓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出现过两次危机,关东曾出现两百万流民,“大兵之后,必有凶年。”百姓吃上饭,原因一条就是大量的劳动力到了战场上,留在农田上的就少了。另一方面,为了应付官府要求,税收降不下来。百姓在本地活不下去,就纷纷流亡。

     这是第一次重大危机,在前99年,第二件事出现。还有更胆大的百姓武装起来反抗官府。这个危机就更加严重。在天汉二年时出现这个情况,班固总结为“寇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许多地方有盗贼,把交通要道切断,官军也无法来往。他们还掠夺民间,使社会秩序更乱。为了摆平这些,汉武帝会派直指之使去解决。他们是绣衣使者,表示地位崇高。手中有斧子,表示威严。官府与民间矛盾突出。长安附近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江充就是负责长安的绣衣使者。汉武帝晚年的这两个间题是自汉以来来自国内的最大的挑战。这与汉武帝的对外征战有关,社会Ⅲ}富的缺乏威胁到百姓的生存了。就汉武帝向外扩张本身来说,就在调整国策前,还派了几支军队去打匈奴,李广利后来投降了匈奴,还有几支无功而返,甚至自己饿死的就不少。这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结果是全线溃退。当时的汉在军事打击上也是强弩之末了。扩张也维持不下去了,汉武帝必得改弦了。

    调整在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也就是巫蛊之祸发生之后的两年。汉武帝的一位重要国务助理桑弘羊,给汉武帝提了一个建议,一个关于国家拓张的建议。弘羊提的建议是,在西域地区的天山南麓,有一个地方叫轮台,这个地方是汉朝势力向外渗透的边缘前哨,也是整个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地带。桑弘羊就建议,要往这个地方派驻军队,兴建军事设施,并且移民垦田,达到什么作用呢?一来加强对西域诸国的威慑。第二,对匈奴形成更大的压力。这是一贯思路,但是,这一次桑弘羊的建议被汉武帝给否定了。汉武帝不仅否定了桑弘羊的这个建议,而且,还趁这个机会下了一道诏书,对以往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以往的国策,对以往的政策路线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这就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

    这份诏书是汉武帝“深沉既往之悔”,—旱厅里以往,战争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正视了人道主义惨状,当时汉军常千里行军,难解决的是粮食供应,“强者尽食畜产”,赢弱的只饿死了,这是残忍的。调动大量人员去运输,就让百姓更糟糕。一次仗打赢了,轮台在比车师更远的,经营轮台,国家与人民会付出什么代价。二是否定屯驻轮台的建议。三是确定以后的方针路线。“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禁止苛政,不允许擅自增加赋税,另外,并不放松武备,这是以后要做的重要事情。回顾以往的政策,从前l38年张骞通西域开始,到这时持续了五十年,这时来个转弯,否定了以往的政策。

    第二件事是为太子平反的事。刘屈嫠去世后,一年半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刘据平反。为什么汉武帝这时要平反?其实,汉武帝一直在反思,认识到这事不对,刘据可能真的不是要选择,田千秋上疏,讲太子当年没有在允许下杀了江充,这是当时级别极低的官员,人微言轻,凭什么来发表言论?他讲得有技巧,针对汉武帝迷信的心理,说不是自己讲的,是做了梦,神仙要我来转达这事。汉武帝觉得有用。决定平反。这里面,田千秋假托神仙,给汉武帝台阶下。

    汉武帝本来在反思,田千秋一说,借坡下驴了。措施几件,一要查办江充,这是被太子杀了的,家人全部族灭掉。伙同江充的小太监被烧死。当时胁迫过太子的,也族灭了。这是处罚当时陷害过太子的人。奖励田千秋。做了高官,一步登记天。还建了思子宫,造了归来望思之台。这些事都是面上的,学者们分析,发现这些事,还不是全部。当时刘据谋反时,汉武帝定过性,下令围剿,许多人与军队对抗,立功封侯,有些人得到太子尸体也封了侯,史书记过五个,下场在两三年内或者自杀或者被杀,一个不剩。这表明汉武帝的平反彻底。

    假设没有巫蛊之祸,刘据能…自利登基,刘据可能会把汉武帝的政策改过来。因为他性格敦厚,安静,主张文治,与汉武帝不一样,可能会调整国策。现在靠不上他,将来怎么办?汉武帝发现了内外交困,所以自己提出要改国策,要新的路线方针,这其实是汉武帝走到了刘据主张的政治路线上去了。所以,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改国策与为太子平反是一个整体。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田千秋不久,做了丞相。班固感慨这太容易了。更值得注意的是,封了他侯,是富民侯,让百姓富足是他的任务。这意味着汉武帝新的政治方向。

    第一个间题是卫青在世时,汉武帝曾说过,“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汉武帝分析自己与儿子的差别,这时巫蛊之祸没发生,他这样说,是自己做了就行,继任者这样做,就会走上秦灭亡的道路。太子,我看行,能带来长治久安。这是汉武帝对太子的赞赏,也表现出汉武帝的反思,这句讲在前l06年卫青去世前。

    恰恰是元丰四年,关东出现流民,是不是当时出现流民危机让汉武帝有所触动?当时不急着改,等到后来再改,原因主要是当时汉武帝战线拉得太长,要全面收缩就太难。这番话说明了,汉武帝对于社会危机有自己的认识,对于是否调整国策有思考。所以后来,他正式提出国策调整方案,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一时兴起。再看第二个,为什么不让继任者来调整,那是因为他是强势皇帝,如果留给继任者,是否能完成,就难讲了。而且,政策的实行会带来利益的获得者。利益的重新分配会出现反对派。汉武帝这样做,一是表明他有承认错误的勇气,二也说明他有把握大局的智慧。要看到,汉武帝的明智与积极。

    《史记》在征和四年,没有记载的内容。这是他笔下残缺的部分。因为司马迁生卒年是一个迷,征和三年,他在,但四年在不在,不知道。下罪己诏时,他在不在?会不会改变《史记》结尾也难讲。这是一种遗憾。再看《汉书》与《资治通鉴》的不同。一是在讲自我反省时,内容不同。《汉书》中讲到了,反思国策的失误,要称为罪己诏,名不副实。汉武帝说,国策的形成征求了各级的意见,还请求神灵的占卜。

     举例说过,打匈奴,间过高官,甚至中级官吏都说了,占卜的告诉我,吉利。最后决定出兵,结果却失败了。这样讲,意思是国家走到这一步,不是我一个人要负责。强调了官员的责任,而不是自己的。《资治通鉴》有一块内容要多,“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自己继位以来,许多事荒谬,费了财富,扰乱了社会秩序,我后悔。以后劳民伤财的事一律停止,这重在自我检讨。这是很大的不同,这才是自我反省。承认自己的错误。司马光强调,汉武帝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告诉后来的皇帝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第二个不同是性质不同。班固说是“仁圣之所悔”,汉武帝的形象仍是高大的。司马光说的是“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使汉避免了灭亡的结果。这是司马光的定性,客观得多。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