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七)丞相命运

  元朔五年,公孙弘出任丞相不仅代表着汉武帝在用人策略上的一个非常大的转变,而且也意味着汉武帝在加强皇权的过程当中向前迈了一大步,形成了皇权对于相权的绝对优势。

  在这以后,汉武帝又任命过七位丞相。其中这第五位名字叫公孙贺,公孙贺被带到汉武帝跟前,得知汉武帝要任命他做丞相,公孙贺吓得一身冷汗,趴在地上又是磕头又是啼哭,不肯接受这个任命。公孙贺为什么对这个任命是这个态度?这个反应?

    原来在公孙贺之前,有四位丞相,其中有三位都是不得好死的,而且都是在监狱当中自杀的。事实上,公孙弘以后,汉武帝任命过的这七位丞相里面,有五位是死于非命的,丞相变成一个高危职业了,我们老百姓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伴君如伴虎。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汉武帝时期的丞相怎么会有那么多死于非命,这和汉武帝的用人有什么关系?复旦大学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七集《丞相命运》,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元朔五年,公孙弘出任丞相不仅代表着汉武帝在用人策略上的一个非常大的转变,而且也意味着汉武帝在加强皇权的过程当中向前迈了一大步,形成了皇权对于相权的绝对优势。

  在这以后,汉武帝又任命过七位丞相。其中这第五位名字叫公孙贺,公孙贺被带到汉武帝跟前,得知汉武帝要任命他做丞相,公孙贺吓得一身冷汗,趴在地上又是磕头又是啼哭,不肯接受这个任命。公孙贺为什么对这个任命是这个态度?这个反应?

    原来在公孙贺之前,有四位丞相,其中有三位都是不得好死的,而且都是在监狱当中自杀的。事实上,公孙弘以后,汉武帝任命过的这七位丞相里面,有五位是死于非命的,丞相变成一个高危职业了,我们老百姓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伴君如伴虎。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汉武帝时期的丞相怎么会有那么多死于非命,这和汉武帝的用人有什么关系?复旦大学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七集《丞相命运》,敬请关注。

    公孙弘之后,汉武帝又任命过七位丞相。把这七位丞相的命运梳理一遍,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其中居然有五位死于非命,还有一位也差点自杀。于是在很多人眼里,丞相成了高位职业。这才有了“公孙贺拒相”这一幕。丞相为什么会成为高位职业?是什么把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逼到死亡的角落?

   元朔五年,公孙弘出任丞相不仅代表着汉武帝在用人策略上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而且也意味着汉武帝在加强皇权的过程当中,向前迈了一大步,形成了皇权对于相权的绝对优势。那么公孙弘做了三年太平丞相以后就去世了,在这以后,汉武帝又任命过七位丞相。

   其中这第五位名字叫公孙贺,讲起公孙贺做丞相,发生过非常有意思的一幕。公孙贺被带到汉武帝跟前,得知汉武帝要任命他做丞相,公孙贺是吓得一身冷汗,趴在地上又是磕头又是啼哭,“臣本边鄙,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不是做丞相的料,不肯接受这个任命。汉武帝叫人拉起他来,公孙贺就是不起来。汉武帝拂袖而去。公孙贺只得接受,却也说,“我从是殆矣”,这算完了。

    哎,这个大家想不太明白啊,丞相,百官之首,多少人想当还轮不到,对不对?公孙贺他为什么对这个任命是这个态度?这个反应?做个丞相就像上刑场似的,至于吗?我们如果把公孙贺之前的四位丞相的经历看一看,大家就就知道公孙贺为什么不敢做这个丞相了。在公孙贺之前,有四位丞相,其中有三位都是不得好死的,而且都是在监狱当中自杀的。只有石庆小心谨慎,可是还是多次受到谴责。

     这么一看大家就明白了,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眼前啊,对吧,你搞不好又要重蹈覆辙了。其实事实上,公孙贺与继任都没得到善终。不是自杀,是直接下令处死的。这样,公孙弘以后,汉武帝任命过的这七位丞相里面,有五位是死于非命的,丞相变成一个高危职业了,我们老百姓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伴君如伴虎啊,对不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这个残酷的政治斗争呢?还是严酷的法网?七个丞相里面有五个死于非命。

    来看看石庆,出生于万石君家族,他家极其小心,有石建哥哥,写奏折,把马字少写了一点,后来发回来时,再看,发现这个错字,大吃一惊。与哥哥比,石庆也够谨慎的。给汉武帝驾车时,汉武帝间几匹马,他也要一匹匹地数,到了刻板的地步。就是这样的人,还是差点出错了。

    关东出现了二百万流民,四十万没户籍。这是大事,可能引发动荡呀。怎么解决?公卿们建议去守边境。这与流民法相违背。流民法鼓励百姓在当地安居,禁止大规模的流动。汉武帝不满这样的建议。石庆提出的,汉武帝还特别下令说,石庆不会,从副丞相下的高官一一质疑。汉武帝没批评石庆让石庆不安。二百万流动人口是安全隐患。丞相不应该让国家出现这样的情况,出现了,还不能及时拿出办法,更是失职。石庆在这时,打了辞职报告,说自己没给国家做贡献,反而让粮仓空了,所以百姓才流亡。

    “罪当伏斧质,上不忍致法,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没想到,汉武帝大怒,本不打算指责,一辞职,就觉得石庆有间题,把他与提出建议的大臣划成一拨了。我想让百姓安居,你反而提出这样的方案。这得引起多大骚动?我非常不满。知道没法收拾了,你想走人?“动危之而辞位,欲安归难乎?君其反室。”让国家陷入危难,想辞职,回家呆着去吧。石庆也确实老实,他以为是真允许辞职了。有旁人告诉他,不是让你回家辞职。另外有人也说,气得够呛吧,你赶紧自杀吧。这话今天看来别扭,可是之前三位确实自杀了。说明当时政治环境不轻松。石庆算是弄明白了,不是真要自己辞职。石庆想了想说,还是回去做丞相吧。算是躲过了一劫。

    班固记录了汉武帝训斥石庆的台词,两层意思,一是自己为了解百姓疾苦,做了许多工作,二是批评这些丞相与官吏,没尽职做好工作,反而破坏了安定团结。“巡方卅l,礼嵩岳,通八神,以合宣房,济淮江,历山滨海,间百年民所疾苦。”汉武帝说自己巡行,礼敬神灵,成功堵住了黄河缺口。“准吏多思,征求无已,去者使,居者扰,故为流民法,以禁重赋。”这样一说,产生流民间题的原因是,地方官吏横征暴敛,百姓待下去会受到骚扰,只能背井离乡,自己确立了流民法,希望百姓安居,这是他表彰自己的功绩。这个流民法实行起来呢?“切比闾里,知吏奸邪,委任有司,然则官旷民愁,盗贼公行,今流民愈多,计文不改。”

     汉武帝说,民间的情况看,基层办事人员奸邪,希望政府部门担些责任,可是,官员不作为,甚至公然有人作案。流民法颁布以来,流民反而更多。这应该反映出地方的常住人口减少,可是每年报上的人口没减少,说明地方政府欺蒙朝廷。转而批评丞相他们欺蒙朝廷。汉武帝看来,产生流民原因,一是地方官吏贪得无厌;二是政府部门没有履行职责。这些加起来,让流民越来越多,让汉武帝追求的目标付之东流了。这些如果是事实,石庆辞职是合理,让他自杀也不冤枉了。这些原因合乎史实吗?还得看具体情况。

     汉武实时两件大事,一是四面出击,威服四夷;二是迷信神仙,四出巡游,大兴宫殿。耗费了大量财富。汉武帝一生“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中间八字,加起来造成了财政空虚。战争的后果是国家经费花完了,不足以提供口粮与基本装备。汉武帝还得求长生,Ⅲ}政更吃紧了。汉武帝却是“东度河,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杀;行西俞陇,陇西守以行往卒,天子从官不得食,陇西守自杀”,东渡黄河,河东太守自杀,到陇西,太守也自杀了。皇帝每到一处,一大片,这些人都得吃饭,待两天都难受,所以他们交不了差,自杀了。汉武帝本是解决间题的,反而增加了Ⅲ}政压力。与汉武帝的说法相反。这样看起来,大量的流民产生与横征暴敛有关。这种情况不是汉武帝说的,恰恰出在自己身上。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