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田园分成许多长条形的田畦,非常规整。两排田畦中间,有灌溉用的水沟,在一大片田畦内,有一口圆口形井,井上架着辘轳,垅沟内有水正在流向田畦。一个农夫可能是灌罢田畦,顺便挑了一担水,正向茅屋走去。茅屋旁和田畦中,各有一副浅筐,像是施肥或卖东西用的。
菜园经济的产生
宋代毕竟与前代不同,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中,蔬菜商品化的程度大大提高。由于城市空地越来越少,居民加强了对市场蔬菜的依赖,供求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原来城郊亦粮亦菜的农民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之下,专门以经营蔬菜为生者就不断增多。
按照宋代北方的农村种粮情况,3亩地才能养活1口人,而菜地则1亩地可养活3口人,期间的差别是相当大的,也就是说一亩菜园的收入要高出粮田近10倍左右。北方农村谚语中,有一亩(菜)园十亩田之说,看来自古皆然。
此类专业户,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菜量的扩大而不断增加。至北宋末,孟元老所谓“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可见繁盛。
应当说,宋代拥有专业性菜农的城市,决不仅仅限于东京。
如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那么张择端所反映的菜园,既带有普遍性,又具有时代性,其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清明上河图》短短一段画面,像史诗一样,具有史画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