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尽管光绪帝在十六岁时名义上实行了亲政,但大权仍然牢牢地控制在慈禧的手中。转眼之间,两年时间又过去了,此时,十八岁的光绪皇帝已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了。按照惯例,清朝皇帝一般在十四岁到十七岁成婚,可是已经成年的光绪帝却迟迟没有结婚,这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面对已经成年的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什么时候会安排他的婚事?安排了婚事之后,她又是否会让光绪帝真正地实现亲政呢?
在大清皇帝之中,光绪皇帝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晚婚的典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光绪帝一旦成婚,就意味着成年,成年了就意味着要亲政,而慈禧就得乖乖地归政交权。这对嗜权如命的慈禧来说,会比什么都难受,她当然就要尽可能地推迟光绪的婚期了。可是,光绪帝到了十八岁,慈禧无论如何不能再拖了,所以只好顺水推舟,安排光绪帝的婚事。而面对慈禧太后这个久违了的决定,一直翘首以盼、希望早日亲政的光绪帝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皇帝大婚是宫廷之中仅次于登基大典的大事。按照清朝祖制,皇帝后妃的参选者是满洲、蒙古八旗中十三岁到十七岁的女孩。按理说,这样一套选秀制度,应该能让皇帝有比较大的选择空间。那么,身为大清王朝第十一位皇帝的光绪帝,能否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皇后和妃嫔吗?参加光绪后妃筛选的秀女究竟都有谁?而选秀的过程又会是什么样?在权力上牢牢不放的慈禧太后,在对待光绪选择后妃的问题上能否成人之美、顺其自然呢?
明明是让自己做主,到头来仍是傀儡一个,光绪帝毫无办法,只能黯然吞下这枚苦果。随后,十月十五日,光绪帝颁布了两条上谕,册封他被迫选择的这一后二嫔。那么,光绪帝颁布的这两条上谕会是什么内容?透过这两条上谕,我们会发现什么?慈禧太后在差强人意为光绪帝安排的这场“拉郎配”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由此可见,这场关乎光绪帝婚姻幸福的选秀活动,实际上成了慈禧操纵下的过场戏。接下来,光绪帝的婚典开始在慈禧的主导下紧锣密鼓地筹办起来。可是,就在婚礼筹办的过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离奇事故发生了。那么,这会是什么事故?事故的起因是什么?它的发生会推迟光绪大婚的如期举行吗?
太和门的这场离奇大火,使得皇宫上下极为震惊和恐慌。大婚在即,竟然发生了如此一场大火,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肯定是不祥之兆,是上天在示警。面对这样的重大变故,慈禧太后会做何解释?她能否度过这场被视为“天谴”的重大灾难?而光绪的大婚典礼还能否顺利地如期举行呢?
慈禧通过种种手段,躲过了太和门大火对她形成的政治危机。可是对她来说,还有一件事情更为棘手,那就是太和门没有了。按照清朝祖制,太和门是皇帝大婚典礼的重要场所,正宫皇后必须要经过这道门进入后宫,这是皇后所要必须履行的一种仪式,也是只有皇后才能享受的一种特殊待遇。而此时,距离大婚日期仅有一个月时间,重修太和门,绝不可能;推迟婚期,更无可能。陷入困境的慈禧会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次大婚——光绪大婚能否顺利地如期举行呢?
哈尔滨师范大学隋丽娟教授正说历史,讲述慈禧太后是如何操控光绪大婚的。大型系列节目《慈禧》第十九集《光绪大婚》,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