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林冲(十三)快意恩仇

  上一讲说到,林冲正在吃酒时,只听得外面毕毕剥剥地爆响。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着火了,刮刮杂杂烧着。林冲便拿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前面有人说着话走近来。林冲伏在庙门背后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且奔庙里来。到了门口,用手推门,因为门被林冲用大石头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只好就在庙檐下立地看火。只听得其中一个道:“这条计好么?”谁呢?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林冲听出来了:差拨!那么,差拨洋洋得意意欲邀功请赏的计,是什么计呢?我们知道,林冲已经多次中计:从一开始富安的调虎离山计,瞒天过海计,到后来陆虞侯的连环计,再到充军路上董超薛霸的种种说不上名字也摆不上台面的奸计,林冲几乎一一中招,虽然最后都九死一生,侥幸活命,但哪一次不让他头破血流?这一次,又是什么计?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

     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了。”这是陆虞侯的声音。原来,这计的策划人,乃是管营、差拨!而且,他们是为了高俅而策划的这条计!并且显然是针对林冲的。那么,张教头,也就是林冲的丈人,又是怎么回事呢?差拨接着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怎么个对付法呢?从语气上看,不仅有终于杀掉林冲的得意,还对以前种种奸计没能置林冲与死地颇为遗憾。而高衙内病好了,差拨有大功劳啊,所以,我们可以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他的谄媚,他的邀功请赏的心态。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这是富安的声音。他的话直接告诉了门后偷听的林冲,为什么他们还没有放过他!

  其实,林冲早就应该想到这一点:董超薛霸在路上没有杀掉他,高俅父子决不会善罢甘休!只听差拨又说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这个歹毒的小人!林冲的十五两银子,柴进的两封书信,都打了水漂。当初他拿着柴进的书信,说:“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是的,柴进的书信,也就只值一锭金子,而高太尉出的价高过了一锭金子,高太尉还能让他做大官。当然,他还明白的是:得罪了柴进,没有什么关系,得罪了高太尉,就只有死路一条了。那三个人还在继续谈话。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一口一声,全是杀人成功,奸计得逞的快活!还有即将得到奖赏的得意!

     林冲听了,心中想到:“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活生生的人变成一堆白骨了!而且,这白骨,还能让陆虞侯他们拿回去请赏!我们看,作者一路写大雪,写寒冷,好像是在写大雪故意与林冲作对,正如李少春唱的,在林冲头上逞威严,哪里知道,这雪之冷,比人心之冷酷还差得远——“这场大雪”,倒“救了林冲的性命”!刚才,当林冲在大雪弥漫的荒凉之地苦熬时,林冲没有什么抱怨,他甚至做好了修理草厅,常住下去的打算。林冲为何不抱怨?就是因为林冲害怕有更大的灾难在某处潜伏。林冲已不奢望这世界变得稍好,我们只祈愿它不要变得更坏。对这个世界的道德品质,林冲已经完全没有了信心。

    不过,自然之母往往仁慈——大雪压倒了草厅,林冲不得已拽出一条絮被去那古庙里安身,躲过这场大劫。那么,一直委曲求全的林冲,一直没有真正动杀心的林冲,一直不敢真正反抗的林冲,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他将最后证明:自己到底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还是一个万劫不复的懦夫?

    敬请收看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系列(十三)快意恩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上一讲说到,林冲正在吃酒时,只听得外面毕毕剥剥地爆响。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着火了,刮刮杂杂烧着。林冲便拿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前面有人说着话走近来。林冲伏在庙门背后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且奔庙里来。到了门口,用手推门,因为门被林冲用大石头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只好就在庙檐下立地看火。只听得其中一个道:“这条计好么?”谁呢?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林冲听出来了:差拨!那么,差拨洋洋得意意欲邀功请赏的计,是什么计呢?我们知道,林冲已经多次中计:从一开始富安的调虎离山计,瞒天过海计,到后来陆虞侯的连环计,再到充军路上董超薛霸的种种说不上名字也摆不上台面的奸计,林冲几乎一一中招,虽然最后都九死一生,侥幸活命,但哪一次不让他头破血流?这一次,又是什么计?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

     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了。”这是陆虞侯的声音。原来,这计的策划人,乃是管营、差拨!而且,他们是为了高俅而策划的这条计!并且显然是针对林冲的。那么,张教头,也就是林冲的丈人,又是怎么回事呢?差拨接着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怎么个对付法呢?从语气上看,不仅有终于杀掉林冲的得意,还对以前种种奸计没能置林冲与死地颇为遗憾。而高衙内病好了,差拨有大功劳啊,所以,我们可以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他的谄媚,他的邀功请赏的心态。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这是富安的声音。他的话直接告诉了门后偷听的林冲,为什么他们还没有放过他!

  其实,林冲早就应该想到这一点:董超薛霸在路上没有杀掉他,高俅父子决不会善罢甘休!只听差拨又说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这个歹毒的小人!林冲的十五两银子,柴进的两封书信,都打了水漂。当初他拿着柴进的书信,说:“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是的,柴进的书信,也就只值一锭金子,而高太尉出的价高过了一锭金子,高太尉还能让他做大官。当然,他还明白的是:得罪了柴进,没有什么关系,得罪了高太尉,就只有死路一条了。那三个人还在继续谈话。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一口一声,全是杀人成功,奸计得逞的快活!还有即将得到奖赏的得意!

     林冲听了,心中想到:“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活生生的人变成一堆白骨了!而且,这白骨,还能让陆虞侯他们拿回去请赏!我们看,作者一路写大雪,写寒冷,好像是在写大雪故意与林冲作对,正如李少春唱的,在林冲头上逞威严,哪里知道,这雪之冷,比人心之冷酷还差得远——“这场大雪”,倒“救了林冲的性命”!刚才,当林冲在大雪弥漫的荒凉之地苦熬时,林冲没有什么抱怨,他甚至做好了修理草厅,常住下去的打算。林冲为何不抱怨?就是因为林冲害怕有更大的灾难在某处潜伏。林冲已不奢望这世界变得稍好,我们只祈愿它不要变得更坏。对这个世界的道德品质,林冲已经完全没有了信心。

    不过,自然之母往往仁慈——大雪压倒了草厅,林冲不得已拽出一条絮被去那古庙里安身,躲过这场大劫。那么,一直委曲求全的林冲,一直没有真正动杀心的林冲,一直不敢真正反抗的林冲,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他将最后证明:自己到底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还是一个万劫不复的懦夫?

    敬请收看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系列(十三)快意恩仇!

  【画外音】被调往大军草料场的林冲在一个大雪之夜,暂时栖身在一座废弃多年的山神庙中。此时此刻的林冲以为自己可以过一段平静的流放生活,他甚至或许都在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再回到京城,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漫天的大雪之中,一个致命的阴谋又在悄悄酝酿。

  那么,在无数次暗算中都死里逃生的林冲,这一次能不能够再一次奇迹般地死而复生呢?而这个正在一步步逼近林冲的阴谋又将是什么?一向委曲求全的林冲在这一场生死存亡之中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命运大转折?

  林冲独自一人在山神庙里面饮酒,他身边所拥有的几件生活的资料,六件:花枪、酒葫芦、絮被、毡笠子、白布衫,还有一把钥匙,实际上钥匙已经没什么用了,因为那个房子已经倒了,但是他还有。那么我们上次也讲到了,林冲此时此刻所拥有的这些,就是他全部的家产了,全部的家当了。但就是这样,就是这些破破烂烂,他还愿意守。你说林冲是大英雄吗?他更像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庸人。因此我们甚至可以给林冲这么样一个定义: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庸人气息的英雄;或者反过来说,他是一个具有大英雄素质的庸人。问题就看命运把他往哪一方面摆,如果命运给他一个平安的生活,他注定终身是一个庸人;如果命运给他很多的磨难,那他有可能变成大英雄。那么此时此刻,林冲独自一人在山神庙里饮酒,他很从容不迫,他很淡定,他好像无怨无悔。这样的生活,他还愿意就这么过下去。

  但是就在他喝酒的时候,他突然听到外面噼噼啪啪的响声。他往窗口一看,大军草料场那边火光冲天,草料场着火了。那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下子跳起来,拿着花枪就要出门去救火。我们说林冲是责任心很强的人,更何况大军草料场此时让你看守,这个火着起来了,他可能首先想到了是不是刚才火盆的火着了,他很紧张,所以要跳起来救火。但是我们知道,他门口有个大石头挡着,他正要搬开这一个石头开门,就听到有三个人往这边走来。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很紧张的一瞬间,而且这三个人一边走还一边在说话,林冲赶紧静下来,靠在门后听。这三个人走到庙门口以后,也想推门进来,可是门后头大石头挡着,推不动,于是他们三个人也就站在门口说话。这样,门前说话,门后林冲就在偷听。他们说了什么呢?林冲又听到了什么呢?

  只听到其中有一个人说:这条计好吗?这是谁呢?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林冲一听就知道:差拨。而且差拨在说这条计好吗,显然这话里有得意,还有邀功请赏的味道,我有一条计,看,好不好啊!那么是什么计呢?我们知道,林冲在此之前已经多次中计了,首先是富安的调虎离山计、瞒天过海计,然后接着是陆虞侯陆谦的连环计,还要加上董超、薛霸在沧州路上为了谋害他而施展出来的种种叫不上名目也摆不上台面的奸毒之计,可以说林冲次次都中招了。虽然最后他九死一生,都侥幸逃脱性命,但他毕竟仍然被这些计策弄得千疮百孔,弄得死去活来。所以现在我们听到又有人说“这条计好吗”,我们都为林冲紧张啊。这是什么计呢?只听到另一个人马上答应了:“端得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真的是亏了管营、差拨你们两个人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话说到这儿我们大致就可以猜出来了,林冲也听出来说这话的人是陆虞侯陆谦,那也就明白了,陆虞侯从东京过来,带着高太尉的意思,让差拨让管营使出一条计,而且这个计现在很成功了,回去以后可以保他两个做大官了,并且还讲到了张教头没得推故了,张教头再没有什么推却的理由了。那显然,张教头就是林冲的老丈人嘛,那也就肯定是高衙内去逼婚,张教头肯定是推托,我的女婿还在,我怎么能把女儿嫁人呢?那好了,现在你女婿死了,你再没有推却的理由了。所以听到这儿基本上也就明白了。那么差拨接着又说了一句话:“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林冲,前面你们使了那么多计他都侥幸脱逃,今天可终于被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这是差拨的话。然后又有一个人说话,这个人就是富安,富安说:“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殁了,”你把女儿嫁给衙内,“张教头越不肯答应,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为了救衙内的命运,“太尉特地让我们两人,陆虞侯和富安两个人从东京赶来,“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终于完备了。”今天终于把这个事干成了。那么显然,这一个计也就是针对林冲而来,肯定是要杀林冲。

  【画外音】已经被高太尉和陆谦等人害得妻离子散、背井离乡的林冲,在此前的一次次被暗算之中,应该是非常明白这些人不置他于死地是绝不会罢休的。那么一向为人精明小心的林冲,为什么就没有一丁点提防呢?

  其实林冲早该想到这一点,林冲确实有时候很大意,他自己太愿意妥协。我们知道一个特别愿意妥协的人,他在心理上一定是倾向于把对方想象得往善良、往好的方向想,不然他自己没有办法说服自己跟对方妥协。所以我说林冲很多时候大意,这个大意不是他心智上的毛病,不是智力上的毛病,是什么毛病呢?心理上的。当你决定想和对方妥协的时候,你一定帮着对方找对方的好处和优点,一定要为你自己找到妥协的理由——那就是我不反抗了,他也不杀我了,那好,那就这样相安无事吧。事实上,林冲这个想法错了。当董超、薛霸在路上想杀他而没有杀掉的时候,这两个人回去报告了高太尉,高太尉会就此罢手放过林冲吗?所以你林冲想妥协,别人接受你的妥协吗?你想投降,别人接受你的投降吗?我们说这就是林冲的大意,这也是林冲性格的弱点。

  这个时候他又听到差拨又说了一句话,差拨是这样说的:“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他从墙上爬过去,没从大门进去,四下草堆里面点着十来个火把,“待走哪里去?”歹毒啊,真是不至人于死地绝不罢休啊,四下草堆里,全部不留一点活路,而且点了十来个火把。我们知道差拨可是受了林冲的银子的,而且差拨也是得到了柴进的书信,柴进是委托他关照林冲的。他自己也曾经对林冲说,柴进的一封书信可以抵得上一锭金子。现在他一下子翻脸了,为什么?因为有一个人比柴进更厉害,有一个人比柴进更值钱,有一个人口头的命令比柴进的书信更值金子。并且,得罪了柴进,没问题,得罪了高太尉,他自己也保不住小命。而如果照着高太尉的要求去做,还可以做大官。——就这么一个小差拨,一个小牢头,他也想做大官,这种人如果做了大官那不把全天下都变监狱了吗!

  那三个人还在继续谈话。有一个讲了,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八分都烧完了。又听到另一个讲,即使林冲此时逃脱了性命,烧了大军草料场也是死罪。这几个小人,他们也知道烧大军草料场是死罪,那为什么敢烧呢?两个原因,首先,烧了以后,他说是林冲烧的,他不会说他是自己烧的;其次,上面有高太尉撑腰,他怕什么啊?烧了草料场,首先第一步就可以把林冲烧死,即使烧不死,这个罪名林冲担当不起,也是死罪。所以这一条计策毒辣,不是一手,是两手,林冲哪里能逃得了啊?真的是无路可走。又一个说,那我们回城里去吧,大功告成了嘛,林冲烧死了,我们回城里去吧;即使烧不死,我们明天抓住他,烧了大军草料场他也是死罪,我们回去吧。可是又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再看一看,等一会儿我们去捡他的一两块骨头带回东京给高太尉看,太尉如果看到我们带着两根林冲的骨头回去了,会夸我们会办事的,一高兴可能给我们更大的官做。你看这三个人,一口一声全部是杀人成功以后的得意,全部是奸计得逞以后的得意,全部是马上就要准备领功请赏的得意。杀一个人在他们看来,毫无良心上的愧疚,只有自己奸计得逞的得意。

  林冲在这里面听着,你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感受,他把全部的前因后果都听到了,所以他心里在想,“天可怜见林冲”,是天在保佑我,“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不仅烧死了,变成一堆白骨了,而且骨头还被别人拿去做领赏的证见。所以林冲肯定在一瞬间先是害怕,接着的肯定就是愤怒。

  【画外音】此时此刻,和以前被陷害时也同样愤怒过的林冲,这一回他会不会依然在怒气消退之后再次选择委曲求全?他究竟是会屈服还是反抗,他的实际行动最后证明自己是变成了一个英雄还是一个万劫不复的庸人呢?

  林冲轻轻地把石头移开了,不惊动他们——所以我们看,此时林冲一定是怒发冲冠,一定是热血沸腾,但是他仍然在杀人之前有没有莽撞?没有,轻轻地把石头移开。所以我们说林冲有一种深藏不露的力量,在这样的时候,他还是那么冷静。你在里面弄出声音很大,然后你开了半天的门,对方跑了,茫茫雪夜之中你去找啊,三个人呢,他不是要杀一个人。所以这个时候他还是那么冷静,还是那么细心,虽然此时他已经气破胸脯。轻轻把石头移开,然后一只手拽开庙门,一只手拿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

  当林冲被逼到绝境的时候,这些泼贼们自己也就走到绝境了。当差拨把四面的草堆点下十几个火把,蛮笃信地说“待走哪里去”的时候,没有想到转瞬之间天道好还,轮到他们考虑待走哪里去了。他们还能够到哪里去?这是他们害人的地方,这也就会变成他们自己人生的终点。阴差阳错,他们哪里也去不了,这就是他们的授首之处,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中国有句成语叫恶贯满盈,恶贯满盈的意思是什么呢?你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讲,就是他做恶做得太多了,恶贯满盈的意思是当你做恶做到满盈之时,也就是报应到来之日,你的报应终于到了。所以陆虞侯也好,富安也好,一路追杀林冲而来,把林冲逼到这么一个世界的角落,他们还不放过,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们不知道,不给别人活路,有时候自己就没有活路。真正懂军事的人都明白这一点,所以《孙子兵法》上有一句话叫“穷寇莫追”,穷寇你不要再追,你追你就逼着他反过身跟你拼命。林冲已经是穷寇了,追到这么一个世界的角落里来了,可是他们还要追来。

  陆虞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理由很简单,当陆虞侯把自己的家让给高衙内,让他去诱奸林冲的老婆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把他自己和林冲放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和林冲之间现在只能是你死我活,一条道走到黑,直到走向覆灭,不是林冲覆灭,就是他覆灭。那么他为什么一开始就决定要与林冲为敌呢?理由有四点,第一个:他要做,他愿意,为什么他愿意?因为他要用这样的办法来巴结高衙内、巴结高俅,然后可以升官发财,这是他的最大的动机,就是用朋友、用兄弟的血来给自己涂红头上的花翎,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所以是他要做。当然还有第二点:要他做,谁要他做啊?高衙内要他做,高俅要他做,所以是他要做和要他做两结合的。而且还有第三点:不做怕,不做了他很害怕,为什么?不做了,得罪的是高俅,得罪了高俅,那他可能是死路一条,至少升官发财之梦就破灭了,所以不做他怕。还有第四条:做不怕,为什么做不怕呢?他得罪了林冲,林冲固然也是很可怕的人,但是他陆虞侯心里明白,我背后有高俅撑腰,所以我不怕你,因此他就死心塌地选择了与林冲为敌。

  但是陆虞侯不明白的是,即使有权倾一时的高俅撑腰,你就一定能够稳操胜券吗?人之上还有天啊,我们有的时候真的不要把天看得是虚无缥缈的。你陆虞侯知道怕高太尉,而且还知道有了高太尉以后你就不怕林冲了,但是你就不怕天吗?你就不怕天道好还吗?你就不怕天旋地转吗?你就不怕天翻地覆吗?你就不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吗?此时此刻,一场大雪,慈悲的上天悄悄地改变了事态发展的方向,改变了双方的命运,杀人者将被杀,被杀者将杀人,这就是天意在冥冥之中改变了双方的命运。所以,人之上有天。

  随着林冲的一声断喝,天旋地转,陆虞侯杀人的刀子现在对准了自己的胸口。林冲开了门,举起手,那三个人已经吓呆了。所以林冲首先一枪先把差拨戳倒了,陆虞侯叫了一声饶命,吓得呆了,走不动。富安反应倒是挺快,已经跑了十来步了,林冲从后面赶上,从后心里面又是一枪,也戳倒了。再翻身回来,陆虞侯才走了三四步,林冲对他大喝一声,“奸贼,你待哪里去!”你问我哪里去,现在我就问你哪里去。然后劈胸就是一踢,丢翻在雪地上,然后用脚踏住他。不用枪,枪插在地上,身边解出一把尖刀来,放在陆虞侯的脸上搁着。又问了一句,“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杀那两个人,林冲一句话都不说,一开门先戳倒一个再说,你跑我在后心再是一枪;杀陆虞侯他一定要说几句,一定要??嗦几句,为什么呢?因为林冲要告诉陆虞侯:不是我在杀你,是天在杀你;也不是我在杀你,你是自杀,因为你是作孽,你是恶贯满盈。陆虞侯这个时候赶紧告饶,求饶:“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有没有道理啊?有,我们刚才分析了陆虞侯要做的四点里面,其中的第二点就是太尉要他做,他确实不敢不来,所以我们说陆虞侯的告饶也是有道理的,有道理。由此我们也知道真正的罪魁祸首还不是陆虞侯,是高俅,是高衙内。

  【画外音】面对此时在林冲刀下哀求的陆虞侯,林冲会不会又动了恻隐之心?此前,在被刺配沧州的道路上,那两个押送他的差役准备要结果林冲的时候,恰好被鲁智深救下,鲁智深怒火冲天要杀这两个差役的时候,林冲就是动了这样的恻隐之心,而且放过了他们。那么这一回,林冲会不会也因此再次放过陆虞侯呢?

  林冲的脚还踏在陆虞侯的身上,林冲对他又是一顿痛骂:“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于是他那把尖刀就插进了陆虞侯的胸口,这个时候林冲真的是一点犹豫也没有。为什么林冲两次劝阻鲁智深杀董超、薛霸,自己此时此刻却是毫不犹豫地把尖刀插入陆虞侯的胸膛呢?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陆虞侯要害林冲,不仅有被动的受命于高太尉的一面,就像我们上面分析的一样,有他主动的、积极的参与,以邀功请赏、升官发财的一面,也就是说他不是没有动机的,他是有动机的,而且这是他主要的原因;第二,陆虞侯要害林冲不是一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无法再能得到宽恕;还有第三,他和林冲自幼相交,兄弟相称,所以陆虞侯这种行为不仅违法,不仅犯罪,还践踏了基本的为人处事的伦理道德。那么以上三点,触犯了任何一条都是不可宽恕的,所以我们可以讲,陆虞侯的死罪有应得,对他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明道德,不杀也不足以维护法律。

  实际上,相对于武松和李逵的滥杀,林冲是非常有节制的,林冲没有滥杀过一个人,没有多杀过一个人。恰恰相反,他实际上是少杀了,不是多杀了,董超、薛霸就该杀,他放过他们了——不过也好,董超、薛霸后来被燕青杀了,这种人你在这个地方放了,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倒不是别人一定要追杀你,而是他自己一定要不断地作恶,他总有一天他要把自己装进去。这两个人林冲没杀,还有三个人是林冲一定要杀的,也没杀,第一个高俅,第二高衙内,第三还有牢城营里那个管营,他和差拨两个人共同定下这个奸计,现在差拨被杀了,管营却安然无恙。所以林冲从不滥杀一人,恰恰相反,他常常是少杀了。

  那好,现在这三个该杀的被杀了,草料场也烧了。林冲的家待不成,待到了牢城营;牢城营现在也待不成了,他要到哪里去呢?这下子真的是走投无路了,真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供他安身立命了,彻底绝望。我们说,按我们对林冲性格的了解,像他这样性格的人,如果不是彻底绝望,他绝不可能脱胎换骨;不是给他一个彻底的打击,粉碎他所有的梦想,他绝不可能从一个庸人变成英雄。

  【画外音】此时,杀掉了三个恶人的林冲,看着不远处火光冲天的大军草料场,他所有的希望都已经变成了绝望,林冲已经走投无路。那么此时此刻的他,究竟会有什么打算?哪里才是林冲安身立命之所?他那看不到一丝光亮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水浒》的作者对林冲的行动的描写。“再穿了白布衫,”刚才白布衫解下来,现在再穿上,“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我刚才让大家记住林冲身边的六件生活资料,这个地方有写到的,有没写到的。写到的有哪些呢?白布衫、毡笠子、葫芦、被子、枪,这都写到了,没写到的是什么呢?是一把钥匙。我们来看一看,这写到的也有不同,而这些写到的和没有写到的,都有特别的意义。

  我们看第一点,写到了被子和葫芦。但是写到了被子与葫芦之后,马上就是被子与葫芦都丢了,不要了。所以虽然写到了,也是否定式的写法。为什么要这样写?因为林冲现在的心中已经了无牵挂了,他的身外也可以一丝不挂了,他此时可以说身如飘蓬、心如死灰,他曾经那么小心翼翼,曾经那么委曲求全,最后得来的还不是灰飞烟灭吗?所以被子、葫芦不要了。

  第二,写到了枪。枪就是提了枪,是肯定式的写法,枪要了。这样的枪要了与被子、与葫芦的否定式的写法就做了很明确的一个对比:被子与葫芦是什么?是安寝,是享受,有被子可以睡觉,我可以安寝在此,葫芦我可以有酒来喝,酒可以麻醉我们,现在都不要了;枪是什么?枪是冲突,枪是绝杀。安寝与享受不要了,冲突与绝杀留下来了。林冲从此以后和这个世界再也不可能和平共处了,从此以后他的花枪上挑的就不再是酒葫芦了,而是人头了,这是第二点。

  第三,还写到了白布衫,写到了毡笠子。白布衫、毡笠子林冲进入山神庙的时候,是解下来,放下来,现在重新穿上,重新戴上,是肯定式的写法。同时也和被子和酒葫芦形成对比,被子和酒葫芦是住下来,毡笠子和白布衫是怎样,是出门去,出行。所以这一段描写很像汉乐府民歌中的一首民歌,叫《东门行》。那个《东门行》就写了一个人,“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出了东门就不愿意再回去了,为什么?他回到自己家里看看,家里穷得什么都没有,“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家里无衣无食,老婆孩子都嗷嗷待哺,这样地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已经无法养活自己一家老小。所以,“拔剑东门去”,拔出宝剑出东门,干什么?铤而走险,做强盗了!林冲此时也同样是提着一条花枪,往东去了,做强盗。所以写到了这些,意思都变了。

  第四,还写到了一个酒。而且还特别注明,把葫芦中的冷酒都吃尽了。这个冷酒在这个时候就好像我们在喝这个冷酒一样,好像这个酒从我们的口腔里进去,一直凉下去。所以我们说,当我们读作品,当你真正的情感都读进去以后,你会对那些场景感同身受。这个冷酒,世界是冷的,林冲此时的心也是冷的,把这个吃尽了,酒葫芦一扔,人世间就是这样的寒凉,人世间根本找不到温暖。

  这都是前面作者写到的,那么我们刚才讲到了,还有一个没有写到的,我们的听众已经都听出来了,已经都猜到了,那就是前面作者特别郑重其事地、反复描写到的那一把钥匙。为什么此时此刻不写钥匙了?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需要钥匙了,要在这个世界开一扇门,靠的不是钥匙,靠的是花枪。这就是强盗的哲学。这个世界对于林冲来说,不是关上了门,而是根本就没有了门,既然已经没有了门,何必还要要钥匙呢?林冲要做的,是要在这一个世界之外重新找一片天地,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他的门,没有他的房子。所以作者到这个地方,实际上已经把《水浒传》这个书名的意思箭在弦上,已经暗示出来了。

  什么叫“水浒”,我们以前也给大家讲过。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观念,《诗经》上有一首诗,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普天之下、率土之滨都是王权的,都属于封建统治者的。那么哪些地方是属于这些走投无路的人的呢?那就是水浒,水浒是在“率土之滨”之外,是在“普天之下”之外。在王权所到的地方,都没有我们的活路,没有我们安身立命之处,只有在另外的地方,重新开一片天地。所以这一个钥匙和《水浒》这个书名有很大的关系。钥匙没用了,水浒就出来了;钥匙用不着了,水浒就出来了。

  所以这一段的描写,写到的与没有写到的,出现的与没有出现的,肯定的和否定的,带上的和抛弃的,林冲终于觉得,终于明白了,今是而昨非,从此以后他没有了幻想,也没有了希望,他只有绝望。那么林冲被逼铤而走险,出门往东去,往东又能走到哪里去呢?在他的漫漫的前途上,等待着他的又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