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苦命皇帝咸丰(五)兄弟反目

咸丰皇帝和同父异母的弟弟恭亲王奕訢,曾经是少年的玩伴,兄弟二人都深受他们的父亲道光帝的喜爱,但道光帝最终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咸丰。咸丰帝继位之后,对弟弟奕訢也尽了兄长之谊,让他官居宫廷权力的核心位置。然而,恭亲王奕訢做了一件事情,却惹恼了咸丰皇帝,以至于所有的官职被全部收回。那么什么事情会让咸丰皇帝如此绝情?咸丰和奕訢之间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道光皇帝将两道谕旨一起放在立储的金匮之中,一道封皇太子、一道封亲王,这在大清历朝的秘密立储中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对于一贯谨遵祖制的道光帝来说,充分显示了他内心的踌躇以及对六子奕訢的怜惜之心。那么,最终登上皇位的咸丰帝能否达成父亲的心意?对于自己的手足兄弟他又将如何安置呢?

咸丰帝登上皇位之后,奕訢收起了往日的锋芒表现得十分谦恭,咸丰帝也十分大度地对奕訢委以重任。按理说同祖同宗血脉相连的两兄弟应该相安无事共赴前程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导致兄弟二人反目的导火索竟是他们的母亲静皇贵妃。静皇贵妃心地善良、为人宽厚,她会在兄弟二人之间惹出什么事端呢?

作为孝子,奕訢对于母亲的心病十分了解,他也曾多次跟咸丰帝提起想给母亲封后的心愿,但咸丰帝态度一直不置可否,这也让奕訢心生芥蒂。那么, 皇贵太妃能否了却自已的心愿?接下来这件事又将如何往下发展呢?

在这场兄弟反目风波中,兄弟二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立场。如果说咸丰坚守的是自己的权威,那么令奕訢不顾一切的就是母子亲情,究竟孰是孰非?对此喻大华教授会有怎样独到见解呢?

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教授依据史料探寻真相,《苦命天子咸丰》之《兄弟反目》正在播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咸丰皇帝和同父异母的弟弟恭亲王奕訢,曾经是少年的玩伴,兄弟二人都深受他们的父亲道光帝的喜爱,但道光帝最终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咸丰。咸丰帝继位之后,对弟弟奕訢也尽了兄长之谊,让他官居宫廷权力的核心位置。然而,恭亲王奕訢做了一件事情,却惹恼了咸丰皇帝,以至于所有的官职被全部收回。那么什么事情会让咸丰皇帝如此绝情?咸丰和奕訢之间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兄弟之间是直系的血亲关系,往往用手足二字来形容彼此关系的密切,当然兄弟之间也闹矛盾,帝王家尤其如此。因为帝王家大业大,先皇的遗产尤其丰厚,那么兄弟之间为此打得头破血流甚至硝烟四起的并不罕见。平民百姓家的兄弟之争是家务事,但是帝王家的兄弟反目就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了。

本来在道光皇帝的几个皇子之中,咸丰帝和弟弟奕訢的关系最为亲密,咸丰九岁死了妈妈孤苦伶仃,爸爸道光皇帝把他指派给静贵妃抚养,他一身重孝走进了静贵妃的寝宫。静贵妃自己有一个亲生的儿子叫奕訢,这年七岁了,看到哥哥来了,眉开眼笑,幸福得找不到北了,为什么高兴呢?您想,宫中生活非常单调,帝王的孩子不能像平民百姓的孩子那样出去找小伙伴玩,要讲规矩,从小就要学着做一个身份高贵的人。但是孩子毕竟都贪玩,奕訢平时都是跟太监玩,但是太监的年纪一般都比较大,哪有七岁的太监,所以他玩不到一块儿,而且,太监毕竟是奴才,不敢真跟奕訢玩,游戏缺乏竞争性,奕訢早就玩儿腻了。现在突然来了个小哥哥,跟他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学习,然后一起做游戏,奕訢能不高兴吗?从此,小哥俩形影不离。

道光皇帝对这个小哥俩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相亲相爱,重振大清朝的威风。谁能想到,当年相亲相爱的小哥俩,后来会互相犯忌以至于反目,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导致兄弟反目的原因竟然在他们的爸爸道光皇帝。对于做父母的来说,最令人痛心的事莫过于自己的孩子反目成仇,道光怎么会做出让他的儿子们反目的事呢?原来,从道光晚年开始,道光皇帝一直处在一个矛盾之中,到底立哪个儿子为太子呢?他一会儿想立奕詝就是咸丰,一会儿又想立奕訢,一直到他生命的终点,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他。可以肯定,抛开理性来说,道光最喜欢奕訢。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道光皇帝走到了他生命的终点,在临终前的几个小时,他公布了继承人的人选。

让我们重温一下,当时的立储密旨: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这道密旨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道光皇帝亲笔写成,权威性毋庸置疑,但是这道密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离奇,离奇在哪呢?当时中国的汉字的书写和阅读的习惯跟现在相反,是从上往下竖写,然后从右往左念,这道密旨先是封王,然后才是建储就是立太子。这样一来,所有看过这道密旨的人都会产生这样两个印象。第一,这道密旨的核心是封王,建储就是立太子反而成了陪衬;第二,反映了道光皇帝在两个儿子之间的举棋不定,也就是说,道光皇帝通过立储密旨把他内心的矛盾给公开了。立太子是一件关系到政权交接和国家稳定的十分严肃的事,实事求是的说,道光皇帝真不该这样写。

这样一来,难免让奕詝就是咸丰尴尬,让奕訢愤愤不平,他自然会产生这么个想法,皇位本来是我的,这样一来他们哥俩今后怎么相处呢?我想道光皇帝这样写,可能有这么两个原因。一个是表达对爱子奕訢的补偿并提供一种保护,他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奕訢身份特殊不容轻视;第二,也可能是老糊涂了。道光死的时候六十九岁,还不糊涂,但中国的父母往往都有一个认识误区,在父母亲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永远需要父母的指教。道光皇帝活着的时候是一言九鼎的皇上,是所有皇子的爸爸,死了就啥也不是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能保护得了谁呢?试想,康熙大帝能保护他的儿子们不骨肉相殘吗?你爱奕訢,就立奕訢为太子,你要是觉得另一个儿子更合适,你就应该维护他的地位,凡事总有个轻重取舍,你想把方方面面都摆平了,可能吗?总之道光这个想法看似很周全,实际上很傻很天真。

道光皇帝将两道谕旨一起放在了立储的金匮之中,一道封皇太子,一道封亲王,这在大清朝历代的秘密立储中是绝无仅有的特例,这对于一贯谨遵祖制的道光帝来说,充分显示了他内心的踌躇以及对于六子奕訢的怜惜之情。那么,最终登上皇位的咸丰帝能否达成父亲的遗愿呢?对于自己的手足兄弟他又将如何安置呢?

道光皇帝不是遗命封奕訢为亲王吗?咸丰皇帝上台的三天后就给奕訢办了手续,封奕訢为亲王,恭亲王。恭亲王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一般人耳熟能详,但你知道恭亲王三字的寓意吗?亲王是道光皇帝封的,恭字是咸丰皇帝拟的,有一句话,叫兄友弟恭。明白了吧,咸丰帝的意思是让他恭恭敬敬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潜台词就是,奕訢,别以为你爸宠你,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现在可是我当家。君臣名分已定,原来的兄弟变成了君臣,奕訢除了恭恭敬敬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以外,他能有什么办法?当然了,只要奕訢能老老实实,咸丰帝自然对他另眼相看,毕竟兄弟情分非同寻常。咸丰帝也知道,虽然立储密旨透露了爸爸对奕訢格外的偏爱,但毕竟是爸爸的想法,跟奕訢没有关系。

所以上台初期的咸丰对奕訢还是很关照的。这时候的奕訢已经结婚快两年了,原来爸爸道光皇帝活着的时候,他带着媳妇住在宫里面,现在爸爸没了,他继续再住在宫里面就不太方便了,而且,刚刚封了恭亲王,既然成了王爷,总得有个王府吧。所以咸丰帝十分概慷地把位于什刹海附近的庆亲王府赏给了奕訢。从此,庆王府变成了恭王府。为什么说咸丰帝的这一举动非常慷慨呢?因为这个庆王府的前身是乾隆朝大贪官和珅的私宅,规模宏伟,豪华气派,在北京城里没有哪座王府能比得上。按说奕訢一个不到二十岁的王爷,要没有哥哥的格外照顾,他能住进去这么豪华的王府吗?不仅如此,咸丰帝还提拨奕訢进入清朝统治集团的核心层,咸丰三年的九月,任命奕訢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白旗是满州八旗的上三旗之一,领侍卫内大臣他负责皇帝的警卫工作,品级是正一品。奕訢一下子就成了国家的高级官员。

咸丰三年十月,咸丰帝又提拨奕訢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奕訢成了军机大臣了,这个举措可非同寻常,因为大家知道,军机大臣是皇帝的辅佐之臣,而且从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来按惯例不用皇室成员担任军机大臣。此前只有嘉庆皇帝用他的哥哥成亲王永瑆在军机处帮了半年忙,此外再也没有用皇室成员来担任军机大臣了。这个例子开创得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晚清一直是亲王领军机,可以说是从这儿开的头。咸丰四年的九月,皇帝又任命奕訢做宗人府宗令,宗人府是一个负责管理皇族的机构,也就是说,奕訢做了皇族的族长,您想,要不是凭他哥哥做皇帝,二十出头的奕訢怎么能有资格做皇族的族长呢?由此来看,咸丰帝跟奕訢之间做到了兄友弟恭。他们的爸爸道光皇帝如果九泉有知,应该感到满意。

咸丰帝登上了皇位之后,奕訢收起了往日的锋芒,表现得十分谦恭,咸丰帝也十分大度地对奕訢委以重任。按理说,同祖同宗血脉相连的两兄弟应该相安无事共赴前程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导致兄弟二人反目的竟是他们的母亲,静皇贵妃。静皇贵妃心地善良为人宽厚,他会在这兄弟两人之间惹出什么事端呢?

然而这一切都是表象,兄弟关系依然存在着裂痕,我前面说,种下兄弟失和种子的是他们的爸爸道光皇帝,而致使兄弟关系走向恶化的就是他们的妈妈,奕訢的妈妈是道光皇帝的静贵妃,静贵妃也是咸丰皇帝的养母,咸丰的妈妈是皇后,但死得早。妈妈死了之后,他由静贵妃抚养成人。静贵妃为人宽厚,与人为善,是道光皇帝的贤内助,皇后死后,她被提升为皇贵妃,统摄后宫,代行皇后的职权。静贵妃任劳任怨,上下平衡,把宫廷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上至太后,下到嫔妃都对她很满意,道光也因此少操了不少心。静皇贵妃当年以贵人的身份进宫,真可谓是从基层干起,二十多年兢兢业业,而且她还是道光后妃中最多产的一位,生下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狗狗和小老鼠根据百家讲坛喻大华教授视频资料整理当然了,儿子当中只有皇六子奕訢长大成人了,那两个夭折了。闺女也长大成人,此外,她还抚养了皇四子奕詝就是咸丰。操持着整个皇室的家务事,她期待着名正言顺的那一天,当皇后。确实凭业绩凭资格这不是奢望。不过从道光晚年开始,静皇贵妃逐渐发现,只要道光活着,她这个愿望恐怕很难实现,道光根本就没这意思。他宁可让皇后这个位置空着都不立皇后。不过静皇贵妃并没有完全死心,她比道光小二十多岁,只要道光死了之后,她的儿子奕訢很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到时候,她自然母以子贵成为太后。当不成皇后,当个太后也成。哪能想到,后来道光改变了主意,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奕詝,把奕訢封为亲王。

静皇贵妃在道光的灵前痛哭流涕,哭得数她最伤心,别人不知道,以为她哭老公,实际上她是哭自己命苦。她心中暗骂这个道光,心肠如铁无情无义,自己主持了十年宫闱事务,到头来闹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公平,即使到了这个地步,静皇贵妃也还没有完全死心,虽然亲身儿子没当上皇帝,但养子当上了皇帝,如果养子有情有义,尊封她为太后,这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咸丰九岁没了妈妈,跟她生活,管她叫额娘,表面上跟亲身儿子也差不多,但愿咸丰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道光死了七天之后,咸丰帝就说她,侍奉皇考,淑慎素著,理应加崇称号,以申敬礼——《清史稿》意思就是说,侍候他爸爸,皇考是皇帝死去的爸爸,说伺候得非常好,应该给她提一提称号来表达敬意。

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为什么呢?一派官腔,这是从自己养了十年的养子嘴里说出来的话吗?不过,静皇贵妃还是耐着性子听下去,因为最关键那话还没出来呢,再往下听,她差点没背过气去。原来咸丰帝喝了口茶,放下茶杯说,谨封为康慈皇贵太妃。观众朋友,您发现这两个称号有什么不同吗?静皇贵妃变成了康慈皇贵太妃。“静”字是道光皇帝对她的称呼,儿子当然不能沿用爸爸对妈妈的称呼,于是换成了“康慈”,此外,加了个“太”字。问题是道光一死,她生前的嫔妃全加了个太子。由此说来,她的地位根本就没变,跟原来还一样,她想拂袖而去,但多年的教养使她忍了。她强忍泪水,心中暗骂咸丰是个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十年的心血白费了,其实若说咸丰是白眼狼也未免过分,十年的养育之恩非同寻常,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呢。狗狗和小老鼠根据百家讲坛喻大华教授视频资料整理但是据说清朝有一个不成文的祖制,一位皇帝的皇后不能超过三位,此前,只有圣祖康熙皇帝先后有过四位皇后,此外没有突破三个的。现在如果把她立为太后的话,道光皇帝就有四位皇后了,说平了圣祖康熙的记录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咸丰他有自己的难处,虽然贵为天子,一言九鼎,但办事不能不守规矩,要不然不就乱套了吗?而且咸丰对康慈皇贵太妃还是很尊敬的,每天早上按时请安,额娘长额娘短的叫得十分亲热,咸丰元年,恰好是康慈皇贵太妃的四十岁生日,咸丰给她大办了大寿,办得十分热闹。再想到自己的儿子奕訢很受咸丰的照顾,这也令康慈皇贵太妃稍感欣慰。然而,康慈皇贵太妃的心结太重,十年的努力十年的期盼,她离这个位置近在咫尺又隔着万水千山,她恨道光当年不给她皇后的位置,他宁肯空着都不给她,她恨道光不把皇位传给奕訢,传给奕訢她不自然就成太后了吗?她恨养子咸丰不尊封她为太后,但是康慈皇贵太妃这个人忍让了一辈子,更何况这个时候,她为了自己儿子奕訢的前途,她也不敢跟咸丰翻脸,并且这个时候还加上太平天国起义,咸丰焦头烂额,更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咸丰添堵,算了,忍吧,就这么个心态。她忍,结果就忍出了一场病。

作为孝子,奕訢对母亲的心病十分了解,他也多次和咸丰帝提起想给母亲封后的心愿,但咸丰帝的态度一直是不置可否,这也让奕訢心生芥蒂。那么,皇贵太妃能否了却自己的心愿,接下来这件事又将如何往下发展呢?

转眼到了咸丰五年的夏天,皇贵太妃的病更恶化了,太医院的御医宣告医治无效,但是她这口气就是咽不下去,大家知道,一旦到了这个时候,亲人见到无力回天,也不希望她再折磨下去。但是,皇贵太妃这口气就是不咽。根据史书记载,这个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咸丰皇帝去探望太妃,走到寝宫门口的时候恰巧碰到了刚刚探视结束的奕訢。于是咸丰帝就向奕訢询问太妃的病情,奕訢就跪在地上哭,边哭边说,说什么呢?已笃,意待封号以瞑——《清稗类钞》意思是已经不行了,估计是等太后这个封号,要不然为什么一直不闭眼呢?

你看这个奕訢聪不聪明,他不失时机地又把球踢到他哥哥脚下了。咸丰怎么表态呢?根据史书记载,咸丰“哦哦”连声,就是点点头,然后就走了。不知道奕訢是误会了哥哥的意思还是故意装糊涂,立即起身,到军机处传皇帝圣旨,办理尊封她妈妈为太后的手续。奕訢本身是军机大臣,皇帝的弟弟,又是皇贵太妃的儿子,所以他一说,大家立即给他拟旨。旨意拟好了之后,送给咸丰帝,咸丰帝怎么办呢?他只能承认,那么圣旨一下,皇贵太妃的心事已了,随即逝世,终年四十四岁。咸丰帝气得火冒三丈,他恨这个奕訢假传圣旨挟制逼迫,更窝囊得是,他不仅不能发作,还得承认既成事实,这一下子,皇贵太妃成了皇太后了,她的丧事成了国丧,咸丰帝还得装模作样当孝子。咸丰恨透了奕訢,等办完了丧事,看怎么收拾他。

咸丰颁发了皇太后的遗诏,借皇太后临终遗言的形式降低丧礼的规格,降低到什么程度呢?咸丰说,他要给皇太后穿二十七天的孝服,皇太后的灵位不进太庙,末了,咸丰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朕不敢以一已之感恩,致违大行皇太后谦冲之盛德——《清史稿》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当然要感恩要报恩,要报答我的养母,但是养母有这样的遗嘱,她要表示自己谦虚的美德,我不能因为自己的想法就违背了妈妈的那个意思。按清朝礼法,皇太后去世,皇帝起码得穿一百天的孝服,皇太后灵位不进太庙,这不仅表明这位太后上不了台面,简直就是不承认她是太后。后来,咸丰又宣称,康慈皇太后不加道光皇帝的谥号。道光皇帝的谥号是“成”字,按说康慈皇太后的谥号里面也应该有一个“成”字,以示归属。

因为中国帝王实行多妻制,皇太后死了之后,她的谥号里面如果不加皇帝的谥号,几十年上百年后,人们哪里知道她是哪位皇帝的配偶。总之,康慈皇太后死了之后,灵位不进太庙,不加道光的谥号,真是开了清朝历史的头一遭。咸丰五年的七月二十一日,皇太后去世的第十二天,她的灵柩被移出紫禁城,放到圆明园。当天,咸丰皇帝下发诣旨,恭亲王奕訢于一切礼仪多有疏略之处,著毋庸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洲都统均著开缺职,并毋庸恭理丧仪事务。

撤职啦,职务都撤掉了,不让他参加妈妈的丧礼,让他干什么呢?让他回上书房读书。把奕訢给处分了,其实奕訢的问题是矫诏,这是一条重罪,但是咸丰帝没敢纠缠这一点,因为这牵扯到太后的面子,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形象。于是笼统地说他失礼,撤去了他差不多全部的职务,让他回上书房读书。清朝皇子六岁入书房,十八岁出书房,奕訢已经二十二岁了,他还到书房读什么书,谁教他。更难堪的是不让奕訢参加他妈妈的丧礼,这不仅不近人情,而且还有点要把奕訢给搞臭的味道。

咸丰帝做出的决断下手之狠,不仅让恭亲王奕訢始料不及,满朝文武和举国臣民也十分震惊。虽然在时过境迁之后,咸丰帝多多少少给了奕訢一些头衔,但他始终没能释怀。在这场兄弟反目之争中,兄弟二人似乎都有各自的立场,如果说咸丰坚守的是自己的权威,那么,令奕訢不顾一切的就是母子亲情,究竟孰是孰非,对此,喻大华教授会有怎样独到的见解呢?

对于这场风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呢?表面上看,这是一场皇室家事,是非难断,双方都很委屈,各自的理由也都摆不到桌面上去。在奕訢母子看来,咸丰应该报答当初的养育之恩,其实我感觉,他们内心深处,更有一丝不平衡,因为从道光皇帝的立储密旨来看,皇位本来应该是奕訢的,最后给了咸丰帝。那你就应该对奕訢母子高看一眼,现在求你封个太后不就图个虚名,更何况,这还是道光朝的历史遗留问题,就连这么个虚名你都不给,你不是白眼狼是什么?但咸丰帝不会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咸丰帝无法否认康慈皇太后的养育之恩,但是我大胆推想一下,当年的养育之恩也可能咸丰帝内心当中的一个伤痛,母亲对自己的新生儿子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何况对养子。当然了,母亲对亲生儿子的厚此薄彼不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痕,毕竟血脉相连,但是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一旦出现了裂痕,就难以弥补了。

咸丰现在当了皇帝,对于养母过得去就行了,未必会像奕訢母子期待的那样有什么格外报恩的想法。在奕訢母子看来,封个太后不就是个手续问题,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的咸丰帝不会这样认为,别以为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治理一个大国要按规矩办事,先朝的嫔妃由下一代皇帝尊封为太后的前提只有一个,她的儿子做了皇帝,更何况还有所谓一位皇帝的皇后不能超过三位的不成文的祖制呢。所以咸丰他有他的难处,此前,他对封养母为太后的请求多次未置可否,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但是咸丰倾向不封太后这个立场是明显的。对此我基本认同咸丰皇帝的立场,但是事情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奕訢略施小计就把母亲的太后称号给搞定了,咸丰气得火冒三丈还无处发泄。当然奕訢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他基本上让咸丰帝给一撸到底了。就在奕訢被咸丰帝冷落的同时,晚清中央政坛崛起了一位实力派人物,他的出现对王朝的命运对奕訢的命运甚至对中国近代的命运都有影响,这个人是谁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