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蒙曼说唐之《武则天》(十一)垂帘听政

中国古代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执政方式,叫垂帘听政。就是在朝廷之上,前头坐一个小皇帝,小皇帝背后拉一个帘子,后面坐着老太后,比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慈禧就是垂帘听政的典范。坐在前面的小皇帝只是个摆设,后面的慈禧才是真正管事的人。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唐朝的武则天也曾经垂帘听政过,但是在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候,前头坐的不是小皇帝,而是她自己的丈夫,年富力强的唐高宗。

公元664年,通过处理上官仪事件,武则天垂帘听政,这就是唐代历史上著名的二圣临朝。从此武则天在群臣面前树立了和唐高宗并尊的地位。然而武则天的权力欲并没有满足,她还想把自己和唐高宗二圣并尊的地位,展现给全天下人,那么武则天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公元666年的封禅大典是大唐开国以来的第一次封禅大典,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智慧终于抢得亚献的角色,这次封禅使她在天下人面前出尽了风头,封禅之后的加阶进爵,更是让她笼络了不少官员的人心。不仅如此,武则天通过这次封禅泰山还得到一个副收获,杀死了自己的情敌贺兰氏,那么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她又是如何实施消灭情敌的计划呢?

武则天从获得二圣并尊的地位,一直到封禅泰山都是一帆风顺,可是俗话说月圆则亏,水满则溢,正在武则天志得意满的时候,公元670年的一场大旱,造成了关中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连唐朝政府都想从长安迁到洛阳。很多人都把这次灾难的矛头直指武则天,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武则天又失去了对她一生至关重要的两个人物,那么这两个人是谁?面对重重挫折,武则天又是如何度过难关的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武则天》系列之《垂帘听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中国古代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执政方式,叫垂帘听政。就是在朝廷之上,前头坐一个小皇帝,小皇帝背后拉一个帘子,后面坐着老太后,比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慈禧就是垂帘听政的典范。坐在前面的小皇帝只是个摆设,后面的慈禧才是真正管事的人。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唐朝的武则天也曾经垂帘听政过,但是在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候,前头坐的不是小皇帝,而是她自己的丈夫,年富力强的唐高宗。

公元664年,通过处理上官仪事件,武则天垂帘听政,这就是唐代历史上著名的二圣临朝。从此武则天在群臣面前树立了和唐高宗并尊的地位。然而武则天的权力欲并没有满足,她还想把自己和唐高宗二圣并尊的地位,展现给全天下人,那么武则天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公元666年的封禅大典是大唐开国以来的第一次封禅大典,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智慧终于抢得亚献的角色,这次封禅使她在天下人面前出尽了风头,封禅之后的加阶进爵,更是让她笼络了不少官员的人心。不仅如此,武则天通过这次封禅泰山还得到一个副收获,杀死了自己的情敌贺兰氏,那么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她又是如何实施消灭情敌的计划呢?

武则天从获得二圣并尊的地位,一直到封禅泰山都是一帆风顺,可是俗话说月圆则亏,水满则溢,正在武则天志得意满的时候,公元670年的一场大旱,造成了关中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连唐朝政府都想从长安迁到洛阳。很多人都把这次灾难的矛头直指武则天,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武则天又失去了对她一生至关重要的两个人物,那么这两个人是谁?面对重重挫折,武则天又是如何度过难关的呢?

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武则天》系列之《垂帘听政》。

[画外音]古代有一种非常有名的执政方式叫垂帘听政。就是在朝廷之上前头坐一个小皇帝,小皇帝背后拉一个帘子,后面坐着老太后。比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慈禧就是垂帘听政的典范,就是坐在前面的小皇帝只是一个摆设,后面的慈禧才是真正管事的人。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唐朝的武则天也曾经垂帘听政,但是在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候,前头坐的不是小皇帝而是自己的丈夫,年富力强的唐高宗。那么武则天是如何做到垂帘听政的呢?在垂帘听政期间,武则天又是如何影响朝纲的呢?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武则天》系列之《垂帘听政》。

上集咱们说武则天在显庆五年之后不是开始揽权嘛?引起唐高宗的不满。唐高宗和宰相上官仪就在一块商量要把她废掉,虽然最后没有做成。可是武则天她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她原来以为皇后这个位子坐得是稳稳当当,没想到这么不稳当。皇帝居然想把她废掉,那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把这个位置坐得稳当一点呢?武则天觉得先得考虑考虑为什么皇帝和大臣要把她废掉,那为什么要把她废掉呢?这责任是不是在皇帝啊?

武则天觉得这个责任不完全在皇帝。为什么呢?皇帝虽然跟她有些磕磕碰碰,那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皇帝从大局来讲还是爱她信任她的。那不怪皇帝是不是宰相有问题啊?她也知道宰相是受儒家教育,对一个女人干政确实是不大满意。可是宰相对她再不满意,要是没有皇帝的支持,宰相能把一个皇后推翻吗?那不可能啊。所以这个事儿发生了,既不是皇帝的问题,又不是宰相的问题,那是谁的问题啊?

武则天思前想后,觉得这是宰相和皇帝互相交往产生的问题。宰相的不满,再加上皇帝的权威。最后就差点儿酿成大祸,差点儿把她从皇后的位子上赶下去。那病根找到了再下药就容易多了。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位子更稳当啊?那就要切断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单独联系了。怎么切断呢?

武则天就找到唐高宗了说皇帝你真是个好皇帝,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可是皇帝你有弱点啊。什么弱点?他说你耳软心活,你容易拿不定主意,听别人撺掇。你看,你是真想废我吗?那不可能啊,咱们俩谁跟谁啊?我是一心帮你,你怎么会想害我呢?可是上官仪在你耳边一挑唆,你就由不得了,你就信了他的话了,然后就差点儿把我废掉。这要是真办出来,这是多大的事啊,你会造成多大的失误。所以以后咱们得避免这类问题再发生。那怎么避免呢?

武则天说,以后你就不要自己上朝了,再上朝我跟你一块儿去得了。那么大臣无论是对你尽忠言还是进谗言,我都能帮你一块分析分析,省得你再鲁莽行事。所以武则天自己提出一个和皇帝一块儿上朝的要求,那咱们说武则天有这个建议了,唐高宗是什么反应呢?咱们要想知道唐高宗是什么反应,咱们还得分析分析唐高宗的为人和他的处境。

唐高宗的性格咱们过去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他是什么性格,他是一个很懦弱的人。武则天在他的心目中。那既是妻子,又是高参,还是姐姐。这三位一体对他产生的影响太大了,这么多年一块生活,他已经觉得很难再拒绝武则天的任何要求。这就是性格。那看当时他的情感方面处于什么状态?在情绪方面,唐高宗当时正是悔恨不安呢。为什么悔恨呢?就为废后这件事啊,他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会想把皇后给废掉呢?他心里想要弥补这个损失,想要挽回这个失误,不要让皇后记恨他。他想讨好自己的皇后,心里惴惴不安,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这是情绪方面。

那再看武则天跟他提出来要跟他一块上朝这个要求有没有先例啊?大家回忆回忆有没有这个先例。有这个先例啊。当年在废王立武的白热化阶段,唐高宗和诸遂良不是吵起来了吗。诸遂良拿辞官甚至拿生命来要挟唐高宗。唐高宗君臣之间斗得是不可开交。正在这时候,帘子后面传来武则天的一声断喝:“何不扑杀此獠”。那个时候武则天不久偶尔地和唐高宗一起上朝嘛。所以武则天现在的要求是把这种偶尔的行为制度化和常规化。

那咱们说唐高宗和武则天之间偶尔曾经有过这种情形,那整个社会大背景呢?当时这个社会允许不允许皇后这样做呢?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武则天还真是非常非常有利。为什么呢?从北朝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就一批一批入主中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就给中原带来了好多新气象。什么新气象呢?比方说,主妇地位空前提高。北方少数民族对女性束缚比较少。主妇那是里里外外一把抓。对于丈夫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涉。比方说在隋朝的时候,隋文帝统治时期,他的那个皇后独孤氏就曾经和隋文帝一块上朝。只不过隋文帝在朝堂里坐着,独孤皇后坐在一个偏室之中。如果隋文帝这有什么动静,独孤皇帝随时派遣宦官和隋文帝沟通。所以说咱们看唐高宗的性格、唐高宗当时的情绪、唐高宗和武则天之间有过的先例以及当时大的历史背景都允许武则天这样做。

那么唐高宗会怎么答复武则天呢?当然是同意了。说皇后你既然愿意不辞辛劳陪我一块儿上朝那你就来呗。从此以后唐高宗再上朝,武则天就跟他在一块了。只不过唐高宗在前面坐着,后面吊一个薄薄的帘子,武则天坐在后头。

那武则天当时和唐高宗一块儿坐那儿,一块主持朝政了。人们就有一个说法。什么说法呢?管他们两个人叫二圣。为什么叫二圣呢?二圣就是两个圣人。唐朝人们管皇帝叫圣人。原来只有一个圣人,现在隔一条帘子俩人都在那儿了,那可不就俩圣人呗。所以从此朝臣们就管他们两个合称二圣了。这就是武则天一生中非常光彩夺目的一笔,叫二圣临朝。

[画外音] 公元664年,通过处理上官仪事件,武则天垂帘听政,这就是唐代历史上著名的二圣临朝。从此武则天在群臣面前树立了和唐高宗并尊的地位。然而武则天的权力欲并没有满足,她还想把自己和唐高宗二圣并尊的地位,展现给全天下人,那么武则天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咱们原来不是讲过武则天特别在乎公众影响力嘛,特别喜欢搞各种各样礼仪活动嘛。她过去搞过什么呀?亲蚕、亲切接见家乡父老,那都是提高公众影响力的表现,那还是当年。现在她这个野心扩大了,不能仅仅在内外命妇面前,在家乡父老面前抖威风。这个威风要抖到全天下去。那怎么抖法呢?还是利用礼仪活动啊。这一次武则天看中了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礼仪活动,叫什么呢?叫封禅。

封禅可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一种活动。它是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的。一部分叫做封就是祭天,一部分就是禅就是祭地。这个最早是由咱们齐鲁大地,山东的方士和儒生发明的。他们当时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就讲如果皇帝觉得自己文治武功都非常厉害,统治得非常成功,就应该告成功于天地,应该去祭祀天地,汇报工作同时祈求天地进一步保护自己。这是当年创始的时候一种说法,后来秦始皇不是统一中国。就把这个地方典礼纳入整个国家大典之中了,而且提升为第一级的典礼。可是咱们要知道,这个封禅那不得是文治武功都相当厉害的时候才能搞嘛,对于统治者的要求特别高。所以虽然是第一级的典礼。但是历史上真正搞过封禅的皇帝寥寥无几。谁搞过啊?秦始皇搞过、汉武帝搞过,到唐朝唐太宗也想搞,但是最后还是没搞成。为什么呢?因为唐太宗虽然开创了贞观之治。政治上很清明,可是经济在贞观时期还是不太发展的。老百姓还比较穷。所以唐太宗算来算去,觉得承担不起。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那现在武则天瞄上了这个典礼。她就去撺掇唐高宗去了。她说皇帝你看咱们现在干得不错啊,咱们比贞观那个时候要强啦。怎么个强法呢?她说咱们经济发展上去了,一斗米才卖几文钱。而且咱们社会治安也好。咱们一年判决的犯人才几十个。咱们疆域也比贞观时候大。咱们各方面都已经超过贞观之治了。那咱们为什么不履行一下前朝的遗志,继承咱们父皇的遗志。咱们去搞一搞封禅。这样撺掇唐高宗。那唐高宗接不接受啊?他接受啊。

咱们分析分析唐高宗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其实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他老害怕自己干得不如爸爸。他老觉得唐太宗不大瞧得起他。如果他能做成什么比爸爸还要牛的事情,他会非常得意。现在武则天就会利用他这个心理了。说你看唐太宗他想封禅没封成,咱们现在可以做呀。那唐高宗觉得真上一如此呀,这夫人想得太周到了,这个建议太及时了,那咱们就去封禅吧。

可是咱们说,封禅武则天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啊。她不是想要提高自身威望吗?那传统的封禅典礼,能不能让她做到提高自身威望啊?要是按照传统他没戏。为什么呢?封禅里头没有皇后的事,皇后就是随行人员,那封禅由谁来搞啊?有皇帝和文武大臣来搞。皇帝是初献,就是第一个把祭品捧上去。公卿百官是亚献就是接着皇帝摆上祭品。整个活动没有皇后的事。那咱们说要是没有皇后的事,武则天这不白折腾了吗?

她才不白折腾呢。她想这个典礼我得用,但是用的同时我得改造它,怎么改造呢?她就想,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在哪一个地方寻找突破口呢?最后她在祭地这个问题上找到突破口了。她怎么找得呢?她找皇帝,又去提意见去了。她说过去这个礼仪定得不对啊。祭地祭得是后土啊,后土比附于人间,就比附成后妃的坤德。所以祭地的时候由咱们的太后来配享。就是主祭的是后土,陪祭的是太后。比如长孙皇后,再以前的窦皇后,是这样的一些人在那儿享受祭祀。可是这样的一些太后们在享受祭祀,怎么能够由公卿去祭她们呢?中国讲男女有别啊?内外有别啊?说你皇帝去祭可以,你是她们的儿子、孙子,公卿到那儿去干什么?说这可不合适。那唐高宗说,公卿大臣,文武百官祭是不太合适,那谁祭合适啊?武则天说我啊,我是六宫之主,那伺候婆婆是我的本职工作。可是婆婆不是死得早嘛,我不是没伺候着嘛,心里一直觉得非常遗憾,现在你就让我通过这个典礼把这个遗憾弥补弥补吧。唐高宗一听,这说得是有理有据非常有道理,那就这么着吧,就同意了。

[画外音] 公元666年,唐高宗终于得以封禅泰山,实现了父亲唐太宗的遗愿。这次封禅泰山首先得益于当时强大的经济实力,但是武则天的推动因素也不可小视。通过封禅大典,武则天终于有机会在天下人面前展示她与唐高宗二圣并尊的地位了。那么这次封禅之行顺利吗?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看待武则天参加封禅大典的呢?

唐高宗、武则天带着六宫妃嫔,带着文武百官,带着各地的刺史,带着少数民族的酋长还有大批的卫兵浩浩荡荡就奔泰山下去了,整个队伍那是几万人,绵延了上百里长,走了好几个月才走到泰山脚下。走到泰山脚下,这是临德三月的正月。正月初一,皇帝祭天,那没有问题,皇帝初献,大臣亚献。初三就该祭地了,祭地时候就热闹了,皇帝初献是没有问题,皇帝首先捧上祭品,捧完了他就下去了。皇帝下去之后,宦官跑上来了,每个人都拉着绸子缎子,在泰山路边就设立了锦幛了。为什么设立锦幛啊?皇后要登场了,皇后不是谁随便想看都能看的,所以样用幛子把她障起来。那皇后就率领六宫妃嫔浩浩荡荡地上来了,有皇后主持亚献。泰山当时那真是花团锦簇,莺歌燕舞。

好多大臣一看这个样子就在那儿笑,掩着嘴偷偷地笑。说这么隆重的一个活动给皇后搞成这个样子,真是亘古未有的事。可是武则天怎么想啊?武则天才不管他们笑不笑,你们笑你们的,我干我的。这叫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反正我现在是从古到今第一个主持亚献的皇后,从来没有像我这么威风过。我这不就在全天下的面前树立了和皇帝并尊的地位了嘛。皇帝是老大,我是老二。武则天干得失不亦乐乎,非常高兴。

那咱们说武则天她不管大臣的窃笑可以,她能不能一点不管这些大臣到底怎么想啊?武则天可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她知道这些大臣以后对她有用呢,她可不能不照顾他们的情绪。所以在封禅大典刚刚结束之后,武则天又给皇帝上了一个提案。她说咱们现在是告成功于天地,咱们说咱们治理得挺好。可是咱们治理那可不是咱们两个人的功劳,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这里发挥了作用,也得一体均沾,让他们享受一点恩惠啊。

怎么享受呢?她说三品以上的官让他们进爵,给他们爵位;那四品以下的官,给他们加阶。这阶是什么东西啊?阶就是咱们说阶级那个阶字。他在唐朝是代表一个官员的品级。唐朝的官员一共是九品二十九阶,分成二十九个层次。以前从下一个等级的阶上到上一个等级一般需要四年的时间。武则天这样的一声令下,就等于给四品以下的官员每个人整整省了四年的时间。那这些官员他能不高兴吗?当然高兴了。而且这个进阶的意思还不仅仅是这样呢?咱们都知道,唐朝的做官有两道坎,一个坎是五品官,一个坎是三品官。三品叫亲贵,五品叫通贵,这都享受好多特权呢。所以五品以上的官和三品以上的官不能太多,由皇帝把持这个名额。皇帝说给说才能给谁呢。所以好多官员他照五品或者照三品只差一级了,但是一辈子他也上不去这一级。现在武则天说给每个人普遍加一阶。那不就等于把好多在三品五品临界点上的人一下子就给抬上去了嘛。这可是大恩惠啊。所以咱们说如果看见那个泰山上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时候,那大臣还是窃笑的话,那么现在他们真笑了,那是开怀大笑啊。谁能不喜欢武则天,谁能不感谢她啊。所以通过这么一个活动,武则天一方面收买了人心,另外一方面达到了她最初的目的,在全国的人民面前露了脸了。

[画外音] 公元666年的封禅大典是大唐开国以来的第一次封禅大典,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智慧终于抢得亚献的角色。这次封禅使她在天下人面前出尽了风头,封禅之后的加阶进爵,更是让她笼络了不少官员的人心。不仅如此,武则天通过这次封禅泰山还得到一个副收获,杀死了自己的情敌贺兰氏,那么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她又是如何实施消灭情敌的计划呢?

贺兰氏是何许人,咱们原来讲过她是武则天姐姐的女儿。武则天的姐姐年轻守寡带着一双儿女依靠武则天活着。但是姐姐比较轻佻,不守规矩,后来勾引唐高宗。可是姐姐很快死了,姐姐死了,她这个女儿又补上去了,也去勾引唐高宗。她觉得自己好歹年轻,十几,二十岁的花季少女那不比武则天那张老脸耐看。她觉得自己有本事把唐高宗俘虏到自己的石榴裙下。

武则天对这个小孩其实看不顺眼已经好长时间了。但是碍于各种情面,碍于自己亲外甥女的情面,碍于唐高宗的情面,她一直还没有收拾她。可是自从废后这件事发生之后,武则天不是加强控制了嘛。在外庭她不让唐高宗和官员单独接触了。在后宫呢,后宫那是她的天下啊,那更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所以对这个小外甥女也不想再客气了。那不想再客气了,收拾她总得找个机会。机会在哪儿呢?封禅泰山这个活动一搞起来,武则天的机会就来了。什么机会呢?

咱们说封禅泰山不是全国的刺史都要跟着皇帝走嘛。这个刺史之中也包含着武则天特别不喜欢的两个人,哪两个人呢?就是原来因为得罪了杨夫人而被贬到地方去的武则天的两个堂哥,一个叫武惟良,一个叫武怀运。他们也跟着皇帝来了,跟着皇帝走到泰山,又跟着皇帝一块儿回到京城。这哥俩经过这么几年的折腾,现在可终于明白皇后惹不起了。再也不敢又臭又硬了,想跟皇后妥协了想讨好她。怎么讨好呢?当时官员有这么一个规矩,叫献食,就是献上食品。献上什么食品呢?献上土特产,珍馐美味给这个皇帝。说我有好东西自己不敢留着请皇帝尝一尝。当时好多人都这么干。武惟良和武怀运兄弟现在想讨好武则天,他们也就这么干了,也弄了点吃的送到皇宫里了,孝敬给武则天请她品尝。咱们说武则天不是一向擅长捕捉战机嘛。她一看这两盒食品,她灵机一动,觉得机会来了,正好让这两个人当替死鬼。

怎么当替死鬼?她就把那食品里下了药了。下完药之后她就找到魏国夫人贺兰氏,就是自己的小外甥女。说是咱们娘家送来的东西,咱们俩一块吃吧。这小丫头哪有武则天的心机,一看见吃的那就吃吧。没吃几口,七窍流血倒地而亡。后宫一下子就乱了套了。唐高宗回来一看这得多难过啊。早晨起来的时候还是温香暖玉抱满怀,现在小情人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了,就在那儿哭啊。那唐高宗可以哭,不能所有都哭,不能所有人都乱了阵脚,武则天就得调查这个案子。

这后宫发生食品中毒案这是多严重的事情啊。查吧,那一查武惟良、武怀运兄弟那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这东西明明是你们送进来的,不是你们投毒是谁投毒啊。那你要说投毒总归有个动机吧。这动机武则天还不好找吗?这哥俩从小就看我不顺眼,后来我把他们贬到地方去之后,更加对我怀恨在心。因此想通过献食来谋害我,还没准想谋害皇帝呢。只不过不凑巧,被魏国夫人给吃了,杀错了人了。那这么一来这个案子不就大了嘛。这不是毒死一个人的问题,这是试图毒死皇后的问题。这个就得从严,从重,从快得处理了。

怎么处理啊?武惟良、武怀运这哥俩没经过审判就给处决了。武则天觉得还不解气,她说武惟良、武怀运你们哪配姓武啊?你们这样的蛇蝎心肠,你们不配姓武。不配姓武姓什么?她说你们改姓蝮,哪个蝮?蝮蛇的蝮。一个虫字旁加一个重复的复那个字。这是一种大毒蛇啊。说你们就是毒蛇猛兽,你们以后就姓蝮吧。在精神上再予以侮辱。武则天连办的这几件事,那咱们说心里相当痛快。现在在后宫没有人再跟他争宠了。那唐高宗只能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在外朝大臣也不敢在唐高宗面前再说她什么坏话了。在天下他已经树立和唐高宗并尊的地位了,相当不错啊。

[画外音]武则天从获得二圣并尊的地位一直到封禅泰山都是一帆风顺。可是俗话说月圆则亏,水满则溢。正在武则天志得意满的时候,公元670年的一场大旱,造成关中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连唐朝政府都想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很多人都把这次灾难的矛头直指武则天。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同时武则天又失去了对她一生至关重要的两个人物。那么这俩个人是谁?面对重重挫折武则天又是如何度过难关的呢?

武则天个人首先在朝廷里头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好帮手,谁呢?许敬宗。许敬宗这个人咱们可不是第一次提到。许敬宗从废王立武开始,一直没少给武则天帮忙。那时武则天楔近宰相集团的一颗钉子。可是现在这个许敬宗年纪太大,七十多岁干不动了,退休了。他这一退休,武则天对于宰相集团的控制能力那就下降了很多。而且许敬宗这么一走不要紧,好多原来在废王立武这个问题上反对武则天的人他们又有所抬头。这是在外廷失去了一个帮手。

那在内廷呢?武则天也遇到麻烦了。她的母亲杨夫人去世了。这杨夫人当时是九十二岁高龄。按说已经是瓜熟蒂落的年纪了,去世不太意外。可是咱们要知道杨夫人对武则天的影响可是太大了。武则天喜欢文史的这种取向,睚眦必报的性格,刚毅果敢的素质不是全从杨夫人那遗传来的嘛。杨夫人政治素质也特别高,当年在废王立武的问题上沟通内外,给武则天跑前跑后是没少帮忙。即使武则天和唐高宗合称二圣以后,武则天毕竟是皇后跟大臣交往不太方便也经常要靠杨夫人来沟通。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廷又开始议论纷纷了。咱们中国古代不是有天人感应这种说法嘛。说遇到灾害那是因为统治者失德造成的。所以好多人就攻击武则天说现在为什么大旱啊,那都是因为皇后专权造成的,外廷议论纷纷。那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怎么办?武则天她向唐高宗提出避位,以答天谴。咱们看武则天这一辈子不是一直在进取吗?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什么时候见她退缩过?现在她怎么忽然提出避位?避位是什么意思啊? 那就是不当皇后了。她为什么要这样干啊?是不是她终于暴露出软弱的那一面了,是不是她终于干不下去了?我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武则天这是一招棋,这招棋叫什么名字呢?叫一退为进。为什么啊?我来一块儿帮大家分析分析。

她避位有什么好处?第一个好处,这是在唐高宗面前摆出低姿态啊,做出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说皇帝你别看在外面我号称强人,可是实际上我是在你的领导之下。如果。你觉得我不好,你现在就不要我了吧,你换新的人吧。那唐高宗哪见过这种阵势啊,一向是被这个老婆恐吓惯了的,现在武则天忽然来这么一招,唐高宗的雄心一下子给激发起来了。那还行,是不是,你是我保护对象啊我怎么能在关键问题上把你抛出去呢?马上男子汉的自尊心就给激发起来了。这是第有一个好处。那第二个好处是什么呢?第二个好处武则天这等于公然向全国人民宣布,这个国家是在我的领导之下。为什么呢?咱们要知道权利和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权利就不会有责任。武则天现在要承担责任这就等于说我曾经对国家行使过相应的权利。咱们说这是不是把唐高宗逼到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上去了。如果你这个时候让武则天避位那就等于你认可了这个国家原来就是武则天领导的。因为她领导的,她干不好才要退位嘛。那咱们说作为一个皇帝,他的尊严哪能允许他这样做啊。所以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理智上,唐高宗都绝不能接受武则天这个避位的请求啊。那唐高宗说拉倒吧,咱们已经老夫老妻,一块儿治理天下这么多年,现在遇到问题更应该风雨同舟。你怎么能退下去呢?你不仅不能退,我还要好好再安慰安慰你,再给你造一造声势。怎么造呢?那就利用杨夫人的葬礼吧。杨夫人不是刚刚去世嘛,唐高宗说咱们这个葬礼一定要把它搞得风风光光,让天下人看看,咱们有信心,有决心战胜困难。于是就开始大办丧事。怎么办呢?首先唐高宗辍朝三日,就是三天不办公,以显示内心的悲痛,这是第一件。第二件呢?亲手给杨夫人书写墓碑。第三件让文武百官和内外命妇都到杨夫人的宅子里去吊丧。而且把杨夫人的灵柩一直送到墓地上去。第四件事,把杨夫人封为鲁国太夫人,谥号忠烈,这又是不得了啊。咱们听一听忠烈这个谥号,哪像给一个女人的谥号。人们对女人的要求一般是什么?贞洁啊、柔婉啊这就足够了。忠烈那是对一个大臣的要求啊。这个时候把这样的谥号给杨夫人,那就等于说把杨夫人比成股肱大臣。唐高宗这么一做,这个杨夫人的葬礼搞得是空前隆重,空前风光,武则天的威望无形之中又有了提高。那咱们说武则天站到一个新的起点上了。她的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呢?请看下集,晋升天后。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