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二十)雁门之围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隋风云
时间:
2013-4-26 23:14
标题: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二十)雁门之围
公元615年,已经是隋炀帝统治的第11个年头了,此时的大隋王朝可以说是内外交困。三次动征的失败,让隋炀帝的声望迅速下降,而大隋王朝内部,也面临着民众造反和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两大乱象,真可谓众叛亲离。就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隋炀帝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
这是个什么样的决定呢?
它将给隋炀帝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隋朝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隋炀帝不顾国内的乱局,又一次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巡视漠北草原。此时距他第一次巡视漠北,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八年后,隋炀帝还会受到上次那样的礼遇吗?
隋炀帝第二次北巡可能是他一生中遭遇到的最危险、也最尴尬的事情了。幸好士兵们凭死保护,各路勤王力量奋勇救援,隋炀帝总算有惊无险,躲过一劫。
那么,从雁门脱险后的隋炀帝,会如何兑现被围雁门时许下的诺言?
请您继续关注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下部第二十集《雁门之围》。
作者:
大隋风云
时间:
2013-4-26 23:15
作者:
大隋风云
时间:
2013-4-26 23:15
公元615年,已经是隋炀帝统治的第11个年头了,此时的大隋王朝可以说是内外交困。三次动征的失败,让隋炀帝的声望迅速下降,而大隋王朝内部,也面临着民众造反和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两大乱象,真可谓众叛亲离。就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隋炀帝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
这是个什么样的决定呢?
它将给隋炀帝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隋朝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隋炀帝不顾国内的乱局,又一次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巡视漠北草原。此时距他第一次巡视漠北,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八年后,隋炀帝还会受到上次那样的礼遇吗?
隋炀帝第二次北巡可能是他一生中遭遇到的最危险、也最尴尬的事情了。幸好士兵们凭死保护,各路勤王力量奋勇救援,隋炀帝总算有惊无险,躲过一劫。
那么,从雁门脱险后的隋炀帝,会如何兑现被围雁门时许下的诺言?
请您继续关注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下部第二十集《雁门之围》。
公元615年,已经是隋炀帝统治的笫11个年头了,此时的大隋王朝可以说是内外交困。三次东征的失败,让隋炀帝的声望迅速下降,而大隋王朝内部,也面临着民众造反和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两大乱象,真可谓众叛亲离。就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隋炀帝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这是个什么样的决定呢?它将给隋炀帝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大业十年的八月,隋炀帝率领百官等十几万人离开洛阳,途经太原雁门,准备巡行东突厥去。我觉得这时出巡其实有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东突厥对稳定隋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东突厥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隋炀帝想借此强调一下自己的身份,确立一下自己东亚霸主的地位。二是游说东突厥帮助自己东征。高元一直不再屈服。隋炀帝想他帮助自己打高元。三是这是隋炀帝的施政方针。国内乱象也让隋炀帝烦躁,出巡是解压措施,所以,浩浩荡荡地就出发了。
在隋朝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隋炀帝不顾国内的乱局,又一次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巡视漠北草原。此时距他笫一次巡视漠北,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八年后,隋炀帝还会受到上次那样的礼遇吗?
隋炀帝北巡,得提前通知对方。东突厥还会不会开辟道路,亲自铲草?才不会了。现在不是当初的启民可汗了,换成始毕可汗了。远远不像父亲那样顺从。事实上怨恨隋朝,因为这些年,自己势力强大,隋也防范他了。双方不愉快了。隋开始扶持西突厥了。东西两部突厥向来敌对,先前扶持东突厥,现在开始扶持西突厥了,甚至把女儿嫁给他。这是第一个矛盾。第二件事是,隋谋略在东突厥内部搞分裂,裴矩提主意,让扶持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分化瓦解他们。叱吉设是二号人物,不如让他与始毕可汗分庭抗礼。隋炀帝让裴矩去干了。没想到叱吉设不敢要宗室女儿,也不敢当南面可汗。这传到始毕可汗耳中,更不满意了。三是隋炀帝他们谋杀了始毕可汗的军师。裴矩说,突厥人厚道,不难对付,有许多胡人,狡猾,教了许多坏主意,这是古代史料中的昭武九姓,安禄山他们家。他们生活在中亚,承担国际贸易,东到朝鲜半岛,西到了罗马帝国。这些人很受突厥人喜爱。他们充当了军事角色。裴矩觉得史蜀胡悉最厉害,所以不如把他干掉,以后再对付始毕可汗。裴矩派人给史蜀胡悉传话,与他们互市,先来的得到好处多。这人原始出身是商人,有逐利本质,听说先到先得,马上就直接带着部落与养马来了,没想到,隋伏兵连窝端了。给始毕可汗写信,说,史蜀胡悉投降我们了,我杀了他们。始毕可汗不信,从此恨之入骨。
隋炀帝一行会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呢?
隋炀帝再次巡行塞北,始毕可汗笑了,别怪我不客气了。接到诏书后,率本部几十万骑兵杀气腾腾地来了。始毕可汗的妻子给隋炀帝报了信,这是宗室的女儿,嫁给启民可汗,后来,嫁给了始毕可汗。她的心向着祖国。义成公主赶紧派人送信,情况有变,要做好准备。隋炀帝吓坏了,手中也有十几万,这是来巡行的,不是来打仗的。是肯定抵抗不过的。幸好,他们离开雁门没多远,赶紧退回到雁门去。形势相当危急。第二天,大业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包围了雁门郡郡城。只两个城池有隋手中,其他全部被占了。射箭,箭如雨下,有点抵挡不住了。箭头落在脚下,隋炀帝也吓坏了,抱着儿子泪如雨下。眼都哭肿了。
军事上不利。更要命的是粮食也不够吃,这是边塞小城,没那么多粮,城市的容载量达到十五万,粮草只够吃两旬,二十天。最多也就支撑四十天,如果不解围,不被杀死也要饿死。这时,隋炀帝赶紧找来亲信,萧皇后弟弟萧璃说,突厥人风俗是可以参与军事的,派使者找义成公主,让她想办法让可汗退兵。这个计策其实挺熟的,是刘邦被围时的计。另外一件事是,他说将士们不听命令,是怕再去打高元。如果明确一下,再也不打仗了,将士们的心安了,就会力战到底。
这个主意不错,是内外兼顾的主意,就这样办吧,提出了三措施:
一是联络义成公主,劝其退兵;
二是下诏招募发兵勤王;
三是安抚将士。许诺给将士们,封官,赐物。
这三个举措有效果,士兵们觉得有诚意,都奋勇有力。当时百姓凉了,百姓献出砖瓦来加固城池。义成公主这边也有反应了,守大帐的是义成公主,她给始毕写信,说快回来了,北边有人来打我们了。这对于游牧民族也是常事,由不得不信。全国的援军也纷纷出动,有两个人表现突出:
一是王世充,这是当时风云人物,祖上也是胡人,到爸爸时来到中原,改姓王,当时做到了江都宫宫监了。很讨隋炀帝喜欢,他尽发江都人,将往赴难,动员所有能动员起的人,而且动员后自己也穿上戎装,哭得昏天黑地,穿着戎装坐着,靠着歇一会儿,表现对皇帝的忠诚。隋炀帝能不感动吗?
二是更出众的李世民。唐太宗,当时只15岁,立即入伍,在云定兴的麾下。云定兴巴结宇文述,这时是屯卫将军了。云定兴是手艺人,事后不大熟炼,这时李世民有计了,因为始毕可汗觉得救援没到,我们得诈他,我们布疑兵计,白天走一字长蛇阵,晚上吹号,弄大动静,让他们相信我们人多,就会害怕,会退兵而去。都发挥作用了。援兵到了忻县了。三项因素加起来,始毕可汗决定撤兵了。一看见这样离开,隋炀帝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他追着打,真是抓住了一千多老弱病残。有了面子,在九月十八日,围了37天。丢足了面子,吓坏了。没想到,本想长面子,这次又输了。
隋炀帝笫二次北巡可能是他一生中遭遇到的最危险、也最尴尬的事情了。幸好士兵们凭死保护,各路勤王力量奋勇救援,隋炀帝总算有惊无险,躲过一劫。那么,从雁门脱险后的隋炀帝,会如何兑现被围雁门时许下的诺言?
离开雁门后,往哪里走?按理说要回大兴城了。外面乱了,至少要把家看好。当时苏威也是这样劝。“深根固本,为社稷计。”隋炀帝却答应得不情不愿,因为他有英雄情结,像项羽。隋炀帝也是,在大兴登基时,多么家迈,现在乱了,怎么见父老?不愿意回去。宇文述看出了隋炀帝的态度,想替他解围。从潼关而入,从洛阳接上妻子儿子,是想缓一着,接受了。一行人到了洛阳。踏实下来了,应该干什么?要行赏呀,这是许诺的呀。
事实上,他确实讨论了这件事,大臣们的态度呢?苏威说,勋格太重,国家承担不起了,要不要斟酌一下。这是财政方面的考虑。文官常常这样想。文官不珍惜武将的成果,苏威就是劝隋炀帝失信。老将樊子盖说了,不能失信于将士。忘了危难时,怎么向将士的保证。这时樊子盖的意见更好,这是政治信誉的间题。间题是皇帝听谁的?他听了苏威的,就是小气呀。隋炀帝说,公欲收物情邪?樊子盖不敢说话了。隋炀帝改了,参战的一万七千将士,只有1500人受赏了。升官上,给立信尉,是从九品。原来说,每人给赏钱一百匹布,现在一笔钱没有了。士兵们纷纷骂背信弃义了。现在马上就说了,仗也打熟悉了,明年再去征高元。以后谁还信他的了。这就离心离德了。隋炀帝还拆到大臣头上。当时萧璃出主意最好,现在对群臣说,萧璃耸人听闻,怎么可以饶恕呢?贬到河池了。这是好坏不分了,大臣们的心也凉了。到底应该怎么评价?隋炀帝有两个损失。与东突厥的关系恶化了。就任命李渊当了太原留守了。二是将士与谋臣处置不当,隋炀帝失去了军心,他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了。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