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百家讲坛 刘备的谋略(十一)聚拢人心有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风云三国    时间: 2014-5-23 19:50     标题: 百家讲坛 刘备的谋略(十一)聚拢人心有方法

百家讲坛 刘备的谋略(十一)聚拢人心有方法

  张松是一个心理敏感的人,却偏偏被他的领导刘璋派去搞外交工作。张松去见曹操,因为相貌丑陋被曹操冷淡,张松带着怨气离开了曹操。他接下来又去见刘备,那么刘备是如何对待张松的?刘备的做法,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呢?

  刘备善于聚拢人心,他对待心理敏感的张松,是远接近迎,超规格接待,让张松的心里暖洋洋的。刘备笼络住了张松,也就打开了入川的大门。但张松之后,刘璋又派了法正前来和刘备接洽,那么,刘备又是如何对待法正的呢?

  刘备为了入川,可以说下了很大的本钱。他对待张松,是运用互惠,获得支持。对待法正,是基与比较,建立满意。他的做法,让张松和法正对他是死心塌地,刘备入川,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刘备不是一个为了实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他是“不为”的呢?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的过程中,就善于聚拢人心,让各种人才为自己所用,而且甘心为他所用的人。有的时候并不是他自己阵营中的人,甚至还有其它集团的人才。那么刘备采用了什么办法,能吸引这些人才为他服务呢?

  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为您精彩说三国,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刘备的谋略》之《聚拢人心有方法》。
作者: 风云三国    时间: 2014-5-23 19:50


作者: 风云三国    时间: 2014-5-23 19:50

百家讲坛 刘备的谋略(十一)聚拢人心有方法

  张松是一个心理敏感的人,却偏偏被他的领导刘璋派去搞外交工作。张松去见曹操,因为相貌丑陋被曹操冷淡,张松带着怨气离开了曹操。他接下来又去见刘备,那么刘备是如何对待张松的?刘备的做法,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呢?

  刘备善于聚拢人心,他对待心理敏感的张松,是远接近迎,超规格接待,让张松的心里暖洋洋的。刘备笼络住了张松,也就打开了入川的大门。但张松之后,刘璋又派了法正前来和刘备接洽,那么,刘备又是如何对待法正的呢?

  刘备为了入川,可以说下了很大的本钱。他对待张松,是运用互惠,获得支持。对待法正,是基与比较,建立满意。他的做法,让张松和法正对他是死心塌地,刘备入川,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刘备不是一个为了实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他是“不为”的呢?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的过程中,就善于聚拢人心,让各种人才为自己所用,而且甘心为他所用的人。有的时候并不是他自己阵营中的人,甚至还有其它集团的人才。那么刘备采用了什么办法,能吸引这些人才为他服务呢?

  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在风趣幽默中为您精彩说三国,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刘备的谋略》之《聚拢人心有方法》。

     如果你跟一个人初见面,打招呼时会选择握手吗?对未来感情发展有影响吗?有研究,身体的轻轻碰触会增加认同感与亲切感。当然得适中力度。轻了不投入,乱动不太好。人与人交往,感情来自细节。注意了,感情就融洽了。刘备面临的挑战是紧张型的人际关系。他对大局把握较好。亲密型的人际关系,更要注意细节。刘备怎么处理的呢?得从三国人物说起。曹操平了刘表后,野心大了。一天到晚与谋士商量大事。一天,与谋士们聊时,说刘璋派使者前来求见。因为前几天,刘璋的使者刚刚走。送了他一些礼。怎么又来了?曹操请进来。使者一进屋,人们乐了。这是张松张永年。他长得可乐。尖脑袋,翻鼻孔。曹操心里都瞧不起。低平台,要关注出众的。高平台,就关注不显眼的。长得难看,能混进来的,一定特殊。张松就是这样。能当益州别驾,这可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他一定有能力与才华。曹操这时,自大,降低了敏感。谦虚是一种战略资源。只有谦虚,才能保持自己的品质。曹操没把他放在眼里。给他一个闭门羹。曹操手下的杨修与他交流。张松大不高兴。听说,哥哥张肃来的时候,是相谈甚欢。现在是不搭理自己。杨修跟张松说,主公深谙兵法。张松快速地看过,说是古代无名氏写的。叫张松背。结果一目不行,过目不忘。杨修大惊。没想到这样有才。张松的本事是相当高的。不过因为长得难看。曹操冷落了他。没有给他提供他要的待遇与回报。史书上,与《三国演义》差不多。总之,没给他任何职务。

    刘备如何对待张松?刘备完全不同。曹操是外交的失败,概括好恶决定态度。曹操采取的是冷落态度。以为手下冷落的不少,也没事呀。没想到张松是自尊心强的人,引起了他的恨。对这种人,其实应该温和,才能获得认可。人的自尊心怎么发展的?有两种基本内容,一是我很可爱,一是我有能力。于是有现象叫心理失衡。会带来人际冲突人际敏感。漂亮的女孩,也会自卑,周围的人给她造成的印象是,人们认为她没能力。漂亮女生容易不自信,就是这样来的。张松是相反,形象不好,有能力。这种思想会造成压力,特别敏感。人,有稳定的自信与平衡的自尊,特别重要,这是从家庭与学校开始的。建议保护眼前的平衡自信,一是注意评价的用词,不要用负面的恶性的词来评价;二是注意发扬民主,给发言的机会;三是凡事不要包办代替;四是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如果达不到,会有挫折感,会挫伤自尊心,变得敏感与脆弱。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自尊心就平衡了。特别是有缺陷的,像个子不高,没特长这样的,肯定他独特的优点,也会产生自尊与自信。张松只有挫折与打击。刘璋让这样的人搞外交,不对。因为外交是人与人打交道,得淡定的人才行。诸葛亮对刘璋的评价是暗弱。不善于用人。这些成全了刘备。他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拉笼张松:一帚运用可惠,获得强大的支持。远接近迎,先让关羽与赵云在远处接,准备丰盛的接待。第二天,自己出十里来迎。迎进府中。张松看着,全是温暖。张松完全感受不同了。张松美。兴高采烈地与刘备相谈甚欢了。就把西川的军事民情等情况和盘托出。史书上说,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刘备让张松深深感动了。确实为刘备画了一张图。张松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如果当年曹操初见张松时,也像这样,可能西川就归了曹操。所以,谦虚低调重要,成功的人不能自大,一自大就出事。把人才搞定了,事业才有成功的更大可能。张松回去后,给刘璋三献策。一是曹操不可靠。断了往来。二是刘备可靠,要建立联系。三是汉中一旦被曹操占领了,危险了,得请进刘备来一起防守。刘璋是言听计从,最后请来了刘备,刘备才有了机会。这个过程中,西川难道只张松一个人说了算?不是,是刘璋听取了张松的。

    刘备入川的第第二个策略:第二个关键人物是法正。张松建议让法正去。法正成为刘备入关的第二个关键人物。刘备的第二个策略是基于比较,建立满意。法正在刘璋处是四处树敌的人。人微言轻,地位卑微。四面树敌,人际关系不好,受排挤。三是事业没前途,灰心失望。所以张松如果是红人,这人就是冰疙瘩。二人私人关系好。刘备对法正使用了与张松相似的策略。精神物质一起给。法正的感受与张松不太一样。他是满意度代的员工。满意度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大家要注意比较,如果员工不满意了,帮他选一个正确的比较对象。要让他不要光比收入,还要比投入。这是一种智慧。法正觉得就自己最不好,现在刘备一下子给了待遇,刘璋凭什么不给呀?于是法正对刘备的满意度就上升了。

    刘备的底线:法正决定与张松合作,决定引刘备入川。得找个理由呀。机会来了。引出了第三个策略。心怀大局,坚持底线。曹操进攻汉中,消息传到成都。刘璋紧张,请来张松。张松说,天下唯一可以依靠的是刘备,请来当外援得了。于是派法正来见刘备。法正跟刘备商量,刘璋守不住。夺了西川吧。这正中刘备下怀。刘备决定进西川,安排关羽几个在荆州,刘备带剩下的进了西川。刘璋派人来见刘备。刘备带了二万多人,刘璋带了三万多人,都是展示实力。刘备集团爆发了争论,张松法正庞统三人异口同声地建议,借见面机会对刘璋下手,这是斩首行动。今天看这招狠。但是刘备更简单,不行。拒绝了。理由是民心还没有,四川的人气不足,如果下手,会背骂名。局势不稳,不能在民心没有的情况下下狠手,刘备选择的是长远目标,是从战略上考虑的。黑洞中,要点火把还是吹灭它?因为小洞口的光微弱,如果掩盖了它,难走出山洞。不能为了眼前的…自利,眼前利益,影响了大局。主动选择曲折,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不能轻易对刘璋下手,于是在良好的氛围中见面了。结束后,和平分手。刘备整顿人马,转而向北,前往葭萌关。这是与张鲁接壤处。这儿,刘备没有组织战斗,而是发展生产,广收民心。这是以人为本的做法。关心人心,次是高招。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