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经济知识] "股票" 下的词条解释 [打印本页]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0:59     标题: "股票" 下的词条解释

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是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对应于一级市场,大部分公开发行股票由投资银行集团承销而进入市场,银行按照一定的折扣价从发行方购买到自己的账户,然后以约定的价格出售,公开发行的准备费用较高,私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部分规避此类费用。   这个现象在九十年代末的美国发起,当时美国正经历科网股泡沫。创办人会以独立资本成立公司,并希望在牛市期间透过首次公开募股集资(IPO)。由于投资者认为这些公司有机会成为微软第二,股价在它们上市的初期通常都会上扬。   不少创办人都在一夜间成了百万富翁。而受惠于认股权,雇员也赚取了可观的收入。在美国,大部分透过首次公开募股集资的股票都会在纳斯达克市场内交易。 很多亚洲国家的公司都会透过类似的方法来筹措资金,以发展公司业务。

IPO特点
优点
募集资金
流通性好
树立名
回报个人和风投的投入
缺点
费用(可能高达20%)
公司必须符合SEC规定
管理层压力
华尔街的短视
失去对公司的控制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00

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资产证券化家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标的资产通常是信贷资产或债券。这也就衍生出了它按资产分类的重要的两个分支:CLO(Collateralised Loan Obligation)和CBO(Collateralised Bond Obligation)。前者指的是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后者指的是市场流通债券的再证券化。但是它们都统称为CDO。

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是一种固定收益证券,现金流量之可预测性较高,不仅提供投资人多元的投资管道以及增加投资收益,更强化了金融机构之资金运用效率,移转不确定风险。凡具有现金流量的资产,都可以作为证券化的标的。通常创始银行将拥有现金流量的资产汇集群组,然后作资产包装及分割,转给特殊目的公司(SPV),以私募或公开发行方式卖出固定收益证券或受益凭证。CDO背后的为一些债务工具,如高收益的债券、新兴市场公司债或国家债券、银行贷款或其它次顺位证券。传统的ABS其资产池可能为信用卡应收帐款、现金卡应收帐款、租赁租金、汽车贷款债权等,而CDO背后的支撑则是一些债务工具, 如高收益的债券( high - yield bonds)、新兴市场公司债或国家债券(Emerging Market Corporate Debt、Sovereign),亦可包含传统的ABS(Assets Backed Securities)、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Resident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RMBS)及商用不动产抵押贷款证券化( Commerc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CMBS)等资产证券化商品。

最早的CDO是由Drexel Burnham Lambert I在1987年发行的。十几年后,CDO成为快速发展的资产证券之一。CDO快速的增长是收到众多理财经理,基金经理,保险公司,投资银行,退休基金的青睐。最关键的是,2001年 David X. Li介绍了Gaussian copula models,提供给CDO快速的定价方式,使CDO能够广泛的在市场流通。根据Securities Indu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s Association,2004年CDO总共发行1570亿美元,2005年—2720亿,2006年5520亿,2007年5030亿。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证券化市场发展已久,而且商品种类多样化,其中,CDO是近年来成长极为迅速的证券化商品之一。国际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始于1970年代,商品种类多样化,其中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是近来快速成长的证券化商品。2004年全球的总发行量为9,025亿美金,至2005年全球总发行量为6,650亿美金。在欧洲地区,该市场已经发展十分成熟;而亚洲地区的日本,CDO市场亦从2000年几乎为零的发行量,成长至2004年的3兆余日圆,发展速度相当惊人。由于CDO的利率通常较定存或是一般公债来得高,在现今的微利时代,已成为国际间相当热门的投资商品。预料担保债务凭证市场将会在未来金融领域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CDO的发行系以不同信用质量区分各系列证券。基本上,分为高级(Senior)、夹层(Mezzanine),和低级/ 次顺位( Junior /Subordinated)三系列;另外尚有一个不公开发行的系列,多为发行者自行买回,相当于用此部分的信用支撑其它系列的信用,具有权益性质,故又称为权益性证券(Equity Tranche),当有损失发生时,由股本系列首先吸收,然后依次由低级、中级(通常信评为B水平)高级系列(常信评为A水平)承担(不过在许多文献及实例中,将次顺位债券称为股本系列,亦即认为CDO结构分为高级、中级及股本系列)。换言之,CDO对信用加强系借助证券结构设计达成,不像一般ABS较常利用外部信用加强机制增加证券的安全性。次顺位、中级及高级系列亦可再依利率分割为小系列,例如,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别、零息与附息之分等等,以适合不同投资人的口味。各系列金额的决定需视所要达到的评等及最小筹资成本两大因素决定。通常,高级系列占整体最大的比率,中级系列约为5%∼15%,股本系列占2%∼15%。下图为目前市场中常见的CDO证券结构。

担保债务凭证是将未来能产生固定现金收入的标的资产,从资产池中依信用评级的风险分类切割成不同的券种以提供投资人作选择,经过重组后的Tranche让投资人可以依据不同的存续期间、收益率、及风险承受程度作为购买的依据。CDO依信用评级可分为AAA之主顺位债券、AA至BB之中间顺位债券、及无信用评级的权益证券。一般而言,主顺位债券约占一个CDO总发行量的70%-93%,中间顺位债券约占总发行量的5%-15%,次顺位债券跟权益证券(实务上市场通常将此二类归为同一类)占总发行量的2%-15%。当CDO发生违约事件时,违约所造成利息及本金的损失通常由信用评级较低的券种开始吸收,也就是说受创的顺序先为权益证券、中间顺位债券次之、主顺位债券再次之。反之,当CDO产生孳息时,收益的分配先由主顺位债券获得、中间顺位债券次之、权益证券再次之。

CDO种类可分由标的资产、发行动机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区分:

一、依标的资产区分

CDO依标的资产的不同可分为现金流量式CDO及合成式CDO。现金流量式CDO之标的资产通常由放款、债券等所组成。发行人通常为银行,银行将其债权资产包装转移给SPV,再由SPV依不同的信用等级发行不同券种的凭证给投资人,其凭证之价值与债权资产之现金流量的绩效相联结。由于SPV实际买入标的资产,其有实质的现金交付,所以称为现金流量式CDO。

合成式CDO系CDO的衍生性产品,系发行人汇集一些债权并加以包装,称为债权群组,并将债权群组与SPV承作信用违约交换合约(CDS-Credit Default Swap)。由SPV发行不同信用等级的券种给投资人,在收到投资人的本金后,利用本金购买高质量债券当担保品。担保品之作用有三,作为未来到期还本的保证、担保品之孳息可作为投资人的收益来源及作为CDS的权利金、当发生违约事件时,SPV将担保品作为支付给发行人的金额(详如图三)。现金流量式CDO 与合成式CDO 最大的差异在于合成式CDO并不属于实质出售,债权群组并未实际出售给投资人,也就是说,SPV并没有实际购入债权群组中的资产,CDO的投资人也没有实际拥有债权群组中标的物的债权。

二、依发行动机区分

不管是现金流量式CDO 或合成式CDO都可依发行动机及资产池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表型CDO及套利型CDO二种。资产负债表型CDO大都源自于本身具有可证券化的资产的资产持有人,如金融机构等,其目的是为了将债权资产从发行人之资产负债表中移除,藉以移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提高资本适足率,最后达到管理资产负债表的功能。而套利型CDO主要由基金公司及财务管理公司发行。操作模式为从市场中购买高收益债券或结构型债务工具,经过再证券化后,于市场出售收益率较低的凭证,以获取买卖间的利差。

以目前市场的状况来说,套利型CDO市场发行数目较资产负债表型CDO高出许多,占总交易数目80%左右,资产负债表型CDO与套利型CDO的主要差异在于:

(一) 收益高:相较于资产负债表型CDO或其它公司债,以CDS为资产标的的套利型CDO通常有较高的收益率。

(二) 天期短:套利型CDO的平均天期约为3-7年,资产负债表型CDO的平均天期约为12-35年。

(三) 订价较有效率:因套利型CDO标的资产大都为CDS,其主顺位债券之投资人对收益率要求较低,所以能让权益证券及中间顺位债券的投资人分配到较多的收益。

(四) 投资较有弹性:套利型CDO可选择有无本金交割或部分本金交割,也可以就投资人的喜好,设计出一个单一信用风险的CDO,不但节省许多承销及操作上的成本,投资者还拥有较大的控制权。

三、依管理方式区分

以投资组合的管理方式来说,套利型CDO还可分为静态避险CDO跟动态式管理CDO两种。管理式CDO与静态式CDO最大的不同点为管理式CDO有聘请经理人来监督管理资产组合之信用,必要时经理人可从事个别信用之替换。在早期信用衍生性商品市场,绝大多数的CDO均为静态式。即资产群组一旦选定后,资产组合就都维持不变。静态式CDO因其具有简单性、透明度和高收益等特性,一直为许多投资人所青睐。然而近年来肇因于信用事件发生于某些高知名度的企业,例如安隆、世界通讯和意大利食品集团帕玛拉特,使得静态式CDO一些弱点如冰山一角逐渐暴露出来。于是管理式CDO逐渐兴起并普及,也吸引了许多投资人。管理式CDO在必要时经理人可从事个别信用之替换,以避免整体信用质量恶化时,对CDO各券种产生不良影响。故管理式CDO的资产管理人具备的经验和素质,对往后整体CDO交易的表现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若资产管理人有可查阅的过去良好管理记录,将可为其角色增添多一层的可信度。

四、依其参考实体的性质不同分

CDO因其参考实体的性质不同,又大致可分为两大类:CBO(Collateralized Bond Obligations)和CLO(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s),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CBO的资产群组是以债券债权为主,而CLO的资产群组是以贷款债权为主,虽然CBO和CLO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在产品设计时所采用的技术仍然差异颇大,尤其CLO中的银行贷款的诸多特性,使得CLO在信用分析、法律程序或现金流量分析上更加复杂,其相异点归纳如下:

一、银行贷款的类型或契约,会对于债权所有权的移转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如一个联贷案的主办行可能将部分的贷款售给数个CDO参与者,则未来债权权益的分割,先后顺序,就会与该售出银行本身的信用风险发生关联。

二、贷款的条件通常差异很大。如本金摊还时间、付款时间、利率水平、到期日等等,将使得现金流量分析较为困难。

三、不同贷款契约的法律上权利、义务规定不尽相同,因此CLO往往需要较多法律上的检核。

四、由于贷款债权可以作重组,对债权减弱的贷款较易包装。

五、发行者的动机不同, CLO发行者大部分来自银行,主要目的为获得提升资本适足率(BIS Ratio)的好处,或移转资产的信用风险;而CBO发行者大都来自资产管理公司,以套取其中的差价为首要动机。

担保债务凭证主要的参与者有发行机构、管理机构、信托机构、交换交易对手等,每个环节在CDO中均扮演着特别的功能。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00

“破发”指的是:某股票在二级市场中的价格,跌破它在一级市场中的发行价。

“破发”是股价跌破发行价,而“破净”则是股价跌破净资产值。对投资者而言,其中因果关系则要依具体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场大势而定。从财务分析角度来看,净资产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全部债务后的余额。如果市盈率对投资者来讲是进取性指标,则市净率就是防御性指标,每股净资产就是股价的最重要防线。因此,“破发”显示市场低迷,买气不足,“破净”则进一步显示市场信心溃退,做空动机较大。就目前我国股市来看,不论是“破发”还是“破净”,很大程度与市场的非理性下跌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性杀跌而分不开的。因此对于这类个股,我们应该看其基本面是否发生明显转折,市场是否依然支撑其股价走出低谷,而不要过于盲目操作。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03

  沪深300指数简介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沪深300指数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发布。
  沪深300指数简称:沪深300;
  指数代码:
  沪市000300
  深市399300。
  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日点位1000点。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其中沪市有179只,深市121只。
  样本选择标准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
  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  
  沪深300指数诞生过程  
  1998年启动——2001年上交所首先研究方案——证监会协调沪深交易所共同开发——2003年达成共识——细节设计——2005年4月8日正式推出。
  沪深300指数问答
  沪深证券交易所指数工作小组有关负责人就4月8日正式发布的沪深300指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何要发布沪深300指数?
  答:沪深两个市场各自均有独立的综合指数和成份指数,这些指数在投资者中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市场缺乏反映沪深市场整体走势的跨市场指数。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切合了市场需求,适应了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为市场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也进一步为市场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
  问:与沪深市场现有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有何特点?
  答:现在市场中的股票指数,无论是综合指数,还是成份股指数,只是分别表征了两个市场各自的行情走势,都不具有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能力。沪深300指数则是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晴雨表”。指数样本选自沪深两个证券市场,覆盖了大部分流通市值。成份股为市场中市场代表性好,流动性高,交易活跃的主流投资股票,能够反映市场主流投资的收益情况。
  问:沪深300指数的市场代表性如何?
  答:沪深300指数的市场代表性表现在市值覆盖率高、与现有市场指数相关性高、样本股集中了市场中大量优质股票等方面。
  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截至2005年3月末,指数总市值21817亿元,占沪深市场比例达64.55%,流通市值5934亿元,占沪深市场比例达58.29%。
  指数试运行结果显示,沪深300指数走势强于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并且沪深300指数与上证180指数及深证100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高,日相关系数分别达到99.7%和99.22%,表明沪深300指数能够充分代表沪深市场股价变动情况。
  在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股选取上,剔除了ST股票、股价波动异常或者有重大违规行为的公司股票,集中了一批质地较好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占市场净利润总额的比例达到83.55%,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低于市场整体水平,是市场中主流投资的目标。因此,沪深300指数能够反映沪深市场主流投资的动向。
  问:沪深300指数采用了哪些指数编制方面的技术?
  答:沪深300指数在编制方面主要采用了目前流行的分级靠档技术和缓冲区技术。分级靠档技术的采用可以使在样本公司股本发生微小变动时保持用于指数计算的样本公司股本数的稳定,可以降低股本变动频繁带来跟踪投资成本,便于投资者进行跟踪投资。同样,缓冲区技术的采用使每次指数样本定期调整的幅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使指数能够保持良好的连续性。样本股调整幅度的降低可以降低投资者跟踪投资指数的成本。
  问:与市场中其它跨市场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有什么优势?
  答:其一,沪深证券交易所在指数编制和发布方面拥有丰富的历史经验,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推出了国内市场上最早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是在进一步借鉴国际指数编制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
  其二,沪深证券交易所拥有关于上市公司及市场交易主体第一手的监管信息,在样本选取上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严格筛选股票,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样本股票的风险。
  其三,沪深300指数通过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的卫星行情系统进行实时发布,这是交易所以外的其它指数编制机构无法获得的技术条件。此外,交易所积极支持利用沪深300指数进行的指数产品创新,以形成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创新产品。
  问:沪深300指数对广大投资者有何益处?
  答:沪深300指数具有作为表征市场股票价格波动情况的价格揭示功能,是反映市场整体走势的又一重要指标。这一指数推出后,为投资者提供了衡量自己证券投资收益情况的基本尺度。在此基础上,市场中将会推出以沪深300指数为跟踪目标的指数基金产品,这将为中小投资者提供分散化投资的通道,也扩大了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阵容。
  问:沪深300指数推出后会立即推出股指期货吗?
  答:股票指数是股票指数期货的基础,但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并不意味着立即会推出股指期货。从国际经验来看,指数期货的推出需要选择具有一定历史的指数作为标的,沪深300指数还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市场检验。另外,股指期货的推出还需要特定的市场环境和适合的时机。因此不能够将沪深300指数的推出与推出股指期货简单地联系在一起。
  问:沪深300指数推出的历程如何?
  答:沪深证券交易所早在1998年开始就着手进行跨市场指数的研究工作,同期市场中多个中介机构也对跨市场指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此期间,沪深证券交易所都成立了研究跨市场指数的专门小组,对国内外主要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借鉴,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初步形成了结合国内市场的特点的跨市场指数编制思路。
  2001年至2003年中期,沪深证券交易所就指数编制方案、指数计算与发布、指数的管理等方面问题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达成了联合编制和发布沪深300指数的共识。
  其后,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了编制跨市场指数的指数联合工作小组,着手进行跨市场指数的设计工作。指数工作小组在结合双方指数编制经验的基础上,就指数选样规则、样本调整方法、计算方法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比较和论证,最终在共同努力下,设计完成了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的沪深300指数。
  在此期间,指数工作小组还就指数计算和发布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于2004年初开始进行指数试运行。2004年以来,由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进行每半年轮流担当主计算方和主发布方,指数样本也按照每半年一次调整的原则进行了2次样本调整。现在,推出沪深300指数的时机已经成熟,沪深证券交易所联合向市场正式推出沪深300指数。
  问:如何获得沪深300指数的使用授权?
  答:沪深30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共同推出的指数,是双方共同拥有的成果。机构投资者如需对沪深300指数进行商业运用,需要取得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认可,经签署授权协议后使用。交易所积极支持以沪深300指数为基础的指数产品开发,并努力创造条件,进一步拓宽指数产品发展的空间。
  沪深300指数编制方法
  南沪深300指数的编制目标是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及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指数成份股的选样空间:上市交易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除非该股票上市以来日均A股总市值在全部沪深A股中排在前30位;非ST、*ST股票,非暂停上市股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最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股票价格无明显的异常波动或市场操纵;剔除其他经专家认定不能进入指数的股票。选样标准为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作为样本股。
  沪深300指数的选样方法是对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50%的股票,然后对剩余股票按照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在前300名的股票作为样本股。  
  沪深300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240名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当样本股公司退市时,自退市日起,从指数样本中剔除,由过去最近一次指数定期调整时的候选样本中排名最高的尚未调入指数的股票替代。
  指数以调整股本为权重,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其中,调整股本根据分级靠档方法获得。例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2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一览表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000001 深发展A
  000002 万科A
  000009 深宝安A
  000012 南玻A
  000021 深科技A
  000022 深赤湾A
  000024 招商地产
  000027 深能源A
  000029 G深深房
  000031 深宝恒A
  000036 华联控股
  000039 中集集团
  000059 辽通化工
  000060 中金岭南
  000061 农产品
  000063 中兴通讯
  000066 长城电脑
  000068 赛格三星
  000069 华侨城A
  000088 盐田港A
  000089 深圳机场
  000099 中信海直
  000100 TCL集团
  000157 中联重科
  000400 许继电气
  000401 冀东水泥
  000402 金融街
  000410 沈阳机床
  000422 湖北宜化
  000423 东阿阿胶
  000425 徐工科技
  000488 晨鸣纸业
  000503 海虹控股
  000518 四环生物
  000520 中国凤凰
  000527 美的电器
  000528 桂柳工A
  000538 云南白药
  000539 粤电力A
  000541 佛山照明
  000550 江铃汽车
  000559 万向钱潮
  000562 宏源证券  
  000568 泸州老窖
  000581 威孚高科
  000599 G 双 星
  000601 韶能股份
  000607 华立控股
  000617 石油济柴  
  000623 吉林敖东
  000625 长安汽车
  000629 新钢钒
  000630 铜陵有色 
  000636 风华高科
  000651 格力电器
  000652 G 泰 达
  000659 珠海中富
  000680 山推股份
  000682 东方电子
  000698 沈阳化工
  000707 双环科技
  000708 大冶特钢
  000709 唐钢股份
  000717 韶钢松山
  000725 京东方A
  000726 鲁泰A
  000729 燕京啤酒
  000733 振华科技
  000758 中色股份
  000761 G 本 钢  
  000767 漳泽电力
  000768 西飞国际
  000778 新兴铸管
  000780 草原兴发
  000786 北新建材
  000792 盐湖钾肥
  000793 G燃气  
  000800 一汽轿车
  000806 银河科技
  000807 云铝股份
  000822 山东海化
  000825 太钢不锈
  000828 东莞控股
  000839 中信国安
  000858 五粮液
  000869 G张裕
  000875 吉电股份
  000878 云南铜业
  000895 双汇发展
  000898 鞍钢新轧
  000900 现代投资
  000912 泸天化
  000917 电广传媒
  000920 南方汇通
  000927 一汽夏利
  000930 丰原生化
  000932 华菱管线
  000933 神火股份
  000937 金牛能源
  000939 凯迪电力
  000959 首钢股份
  000960 锡业股份
  000962 东方钽业
  000968 煤气化
  000969 G 安泰A
  000970 中科三环
  000983 西山煤电
  000997 G 新大陆  
  002024 苏宁电器
  600000 浦发银行
  600001 邯郸钢铁
  600004 白云机场
  600005 武钢股份
  600006 东风汽车
  600008 首创股份
  600009 上海机场
  600010 钢联股份
  600011 华能国际
  600012 皖通高速
  600015 华夏银行
  600016 民生银行
  600018 上港集箱
  600019 宝钢股份
  600020 中原高速
  600021 上海电力
  600022 济南钢铁
  600026 中海发展
  600027 华电国际
  600028 中国石化
  600029 南方航空
  600030 中信证券
  600031 三一重工
  600033 福建高速
  600035 楚天高速
  600036 招商银行
  600037 歌华有线
  600050 中国联通
  600057 夏新电子
  600058 五矿发展
  600060 海信电器
  600062 双鹤药业
  600073 上海梅林
  600078 澄星股份
  600085 同仁堂
  600087 南京水运
  600088 中视传媒
  600089 特变电工
  600091 明天科技
  600096 云天化
  600098 广州控股
  600100 清华同方
  600102 莱钢股份
  600104 上海汽车
  600108 亚盛集团
  600110 中科英华
  600115 东方航空
  600117 西宁特钢
  600121 郑州煤电
  600123 兰花科创
  600125 铁龙物流
  600126 杭钢股份
  600132 重庆啤酒  
  600138 中青旅
  600143 G金发  
  600151 G航天  
  600153 建发股份
  600166 福田汽车
  600170 上海建工
  600171 上海贝岭
  600177 雅戈尔
  600183 生益科技
  600188 兖州煤业
  600196 复星医药
  600198 大唐电信
  600205 山东铝业
  600207 安彩高科
  600210 紫江企业
  600215 长春经开
  600220 江苏阳光
  600221 海南航空
  600231 凌钢股份
  600236 桂冠电力
  600256 广汇股份
  600266 北京城建
  600267 海正药业
  600269 赣粤高速
  600270 外运发展
  600271 航天信息
  600276 恒瑞医药  
  600282 南钢股份
  600296 兰州铝业
  600299 星新材料  
  600307 酒钢宏兴
  600308 华泰股份
  600309 烟台万华
  600320 振华港机
  600331 宏达股份
  600333 长春燃气
  600339 天利高新
  600348 国阳新能
  600350 山东基建
  600357 承德钒钛
  600361 G综超  
  600362 江西铜业
  600377 宁沪高速
  600383 金地集团
  600399 抚顺特钢
  600406 国电南瑞  
  600408 安泰集团
  600410 G华胜  
  600415 小商品城  
  600418 G江汽
  600428 中远航运
  600456 G 宝 钛  
  600460 G 士兰微  
  600498 G 烽 火  
  600500 中化国际
  600508 上海能源
  600519 贵州茅台
  600521 G 华 海  
  600535 G 天士力  
  600548 深高速
  600549 G 厦 钨  
  600550 G 天 威
  600569 安阳钢铁
  600578 G 京 能  
  600581 八一钢铁
  600583 海油工程
  600585 海螺水泥
  600588 G 用 友  
  600591 上海航空
  600597 光明乳业
  600598 北大荒
  600600 青岛啤酒
  600601 方正科技
  600602 广电电子
  600616 G 食 品  
  600621 上海金陵
  600627 上电股份
  600628 G 新世界  
  600631 百联股份
  600635 大众公用
  600637 广电信息
  600639 浦东金桥
  600642 申能股份
  600643 爱建股份
  600649 原水股份
  600652 爱使股份
  600653 申华控股
  600654 飞乐股份
  600655 G 豫园  
  600660 福耀玻璃
  600662 强生控股
  600663 陆家嘴
  600674 川投能源
  600675 中华企业
  600688 上海石化
  600690 青岛海尔
  600694 大商股份
  600717 天津港
  600718 东软股份
  600724 宁波富达
  600739 辽宁成大
  600740 山西焦化
  600741 巴士股份
  600747 大显股份
  600754 G 锦 江  
  600770 综艺股份
  600779 全兴股份
  600780 通宝能源
  600786 东方锅炉
  600795 国电电力
  600797 浙大网新
  600808 马钢股份
  600809 G 汾 酒  
  600811 东方集团
  600812 华北制药
  600820 隧道股份
  600832 东方明珠
  600834 G 申地铁  
  600835 上海机电
  600839 四川长虹
  600849 上海医药
  600851 海欣股份
  600854 春兰股份
  600863 内蒙华电
  600868 梅雁股份
  600871 仪征化纤
  600874 创业环保
  600875 G 东 电  
  600879 火箭股份
  600881 亚泰集团
  600884 杉杉股份
  600886 国投电力
  600887 伊利股份
  600894 广钢股份
  600895 张江高科
  600900 长江电力
  600970 中材国际
  600997 开滦股份
  截止到2006年8月31日,已有2只指数基金使用沪深300指数作为投资标的,有10只基金使用沪深300指数作为业绩衡量基准。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已授权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公司使用沪深300指数开发境外ETF,以及路透资讯利用沪深300指数开发路透中国年金指数。它的推出,丰富了市场现有的指数体系,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也进一步为指数投资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十分有利于投资者全面把握我国股票市场总体运行状况。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第一次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目前300只样本股中,深市121只样本股中有92只来自于深证100,沪市141只来自于上证180,入选率分别为92%和78.3%。  
  它覆盖了银行、钢铁、石油、电力、煤炭、水泥、家电、机械、纺织、食品、酿酒、化纤、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电子器件、商业百货、生物制药、酒店旅游、房地产等数十个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  
  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30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4月8日起正式发布。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沪深300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另外,沪深300指数的选样方法是对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50%的股票,然后对剩余股票按照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在前300名的股票作为样本股。
  沪深300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240名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当样本股公司退市时,自退市日起,从指数样本中剔除,由过去最近一次指数定期调整时的候选样本中排名最高的尚未调入指数的股票替代。
沪深300指数编制方法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目标是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及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一)沪深300指数的基本方法  
  指数成份股的选样空间,上市交易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非ST、*ST股票,非暂停上市股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最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事件、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股票价格无明显的异常波动或市场操纵;剔除其他经专家认定不能进入指数的股票。选样标准为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作为样本股。  
  选样方法为先计算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总市值、日均流通市值、日均流通股份数、日均成交金额和日均成交股份数五个指标,再将上述指标的比重按2:2:2:2:1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将计算结果从高到低排序,选取排名在前300位的股票。  
  指数以调整股本为权重,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其中,调整股本根据分级靠档方法获得。例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2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指数成份股原则上每半年调整一次,一般为1月初和7月初实施调整,调整方案提前两周公布。每次调整的比例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240名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最近一次财务报告亏损的股票原则上不进入新选样本,除非这只股票影响指数的代表性。  
  截止到2006年8月31日,已有2只指数基金使用沪深300指数作为投资标的,有10只基金使用沪深300指数作为业绩衡量基准。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已授权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公司使用沪深300指数开发境外ETF,以及路透资讯利用沪深300指数开发路透中国年金指数。它的推出,丰富了市场现有的指数体系,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也进一步为指数投资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十分有利于投资者全面把握中国股票市场总体运行状况。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第一次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目前300只样本股中,深市121只样本股中有92只来自于深证100,沪市141只来自于上证180,入选率分别为92%和78.3%。  
  它覆盖了银行、钢铁、石油、电力、煤炭、水泥、家电、机械、纺织、食品、酿酒、化纤、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电子器件、商业百货、生物制药、酒店旅游、房地产等数十个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  
  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30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4月8日起正式发布。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1000  
  其中,调整市值=∑(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沪深300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20、30、40、50、60、70、80、100  
  沪深300指数另外,沪深300指数的选样方法是对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50%的股票,然后对剩余股票按照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在前300名的股票作为样本股。  
  沪深300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240名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当样本股公司退市时,自退市日起,从指数样本中剔除,由过去最近一次指数定期调整时的候选样本中排名最高的尚未调入指数的股票替代。
沪深300指数基本优势
  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作为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的交易标的,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与此同时,其良好的市场表现也使得以其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基金业绩表现较为突出,那么作为一种强调交易性和投资性的指数,其成分股基本面上的特征,主要基于财务指标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分红派息以及估值等角度对沪深300指数推出以来其基本面特征变化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沪深300成分股的盈利能力突出。盈利能力直接反映了指数的篮筹特征和长期回报能力,可以了解从前后四批沪深300成分股的税后利润及其市场占比以及主营收入市场占比的情况。  
  根据研究显示,沪深300成分股主营收入市场占比基本稳定在70%左右,而其净利润市场占比更是维持在85%以上,且还呈现一定上升趋势。而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净利润分布来看,2006年底沪深300成分股占整个市场净利润的比重为92.2%。  
  进一步,对其净利润占市场比进行了如下分析: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净利润权重集中度较高,其总共300只成分股净利润合计占市场的比重为92.2%,但其中前5位就贡献了全市场43.56%的净利润,也占整个沪深300成分股净利润的一半,前40位成分股净利润的市场贡献度更是高达70%。  
  同样统计显示,沪深300的篮筹长期回报特征,根据统计,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加权EPS和ROE基本都在全市场水平的1.2倍以上。  
  以上的分析表明,沪深300成分股将市场上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基本已经全部囊括,总体而言,其成分股的资产质量极佳,盈利能力较强,堪称整个市场的中流砥柱。  
  第二,沪深300成分股具备较好的成长性。进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净利润的加权平均增长率指标来考察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成长性特征,考察结果如下所示:  
  除了2006年沪深300成分股的加权净利润增长率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外,其余时段上,其成长性指标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总体来看,尽管沪深300指数并非一种成长性的指数,其成分股的特征却仍然体现了较好的成长性特征。  
  第三,沪深300成分股的分红与股息收益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股息收益反映了市场的稳定回报,是投资者在较低风险水平下的可预期回报,下表显示了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派现能力。  
  有相关研究表明,沪深300指数在推出当年其成分股现金分红总量已经达到630.64亿元,占整个市场的72.11%,而2006年其成分股现金分红量增加了144亿元,同比增长22%,同时,其市场占比也继续呈现增长趋势。  
  而对股息收益率的统计也表明,投资于沪深300的股息收益率明显高于市场总体水平,2005年的沪深300成分股股息收益率为2.53%,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而由于2006年市场的走强,导致股价大幅上扬,从而股息收益率也大幅回落。但沪深300成分股的股息收益率仍然高于市场水平。  
  沪深300指数  
  第四,沪深300成分股估值水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以市净率和市盈率作为评估指标,比较了2005年中到2007年1季度共五个时点沪深300成分股的估值水平与市场平均水平,结果如下:随着这两年市场估值水平的提高,沪深300的估值水平也同步提高,但一直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有一定估值优势。  
  第五,沪深300成分股代表了机构投资取向。如前所述,沪深300成分股由于其良好的基本面情况,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代表了市场中主流机构的投资取向。  
  分析了WIND资讯对于主要研究机构对上市公司评级的统计,截至4月27日,300只样本股中,有290余只获得了主要机构的投资评级,占比高达97%,而全部A股中仅有64%的股票获得了机构的评级。从评级结果看,沪深300指数成分中,有1家以上主要机构给予买入评级的样本股共计222只,而有1家以上主要机构给予增持评级的样本股共有263只,获增持以上评级的股票比例达到55%,而全市场中只有36%的股票的综合评级在增持以上。  
  这表明,沪深300成分股受到市场高度的关注,并且其投资价值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而从机构投资的实际运作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特征,以2007年1季度基金季报为例,其共计373只重仓股中,有186只是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占整个重仓股的50%,其持股总市值占其重仓股总市值的52.72%。这体现了沪深300指数已经成为了机构投资取向的一个标杆。  
  综上所述,从基本面来看,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在两年的运行中体现了较好的盈利性、成长性和分红收益能力,同时,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估值优势也较为明显,已经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乃至整个市场的投资取向标杆。那么,就股指期货而言,沪深300指数有利于得到更多机构的关注,从而更有益于形成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
[编辑本段]沪深300指数意义
  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的诞生,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创立10多年来第一次有了反映整个A股市场全貌的指数。沪深300指数诞生还承载着市场的希望——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产品以结束过去股市单边市的制度缺陷,维护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毋庸置疑,衡量沪深300指数成功与否的标志,是看其是否能够涵盖沪深两个A股市场,客观真实地反映A股市场运行状况。在这一方面,不少业内人士对沪深300指数给予了积极评价和充分看好。他们认为,沪深300指数的市值覆盖率高、与上证180指数及深证100指数等现有市场指数相关性高、样本股集中了市场中大量优质股票,因此,可以成为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晴雨表”。  
  而一些市场人士更加看重一个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对积弱已久的市场具有的振奋作用。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基金普遍对沪深300指数寄予很大期望。他分析,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大资金获准直接入市后,需要有更加灵活的投资品种。沪深300指数的推出迎合了这些大资金的需求。由于两市的综合指数不断下行,此时推出一个新的沪深300指数,可以振奋市场,因为一个新的走势强劲的指数将有效地激发投资者的信心。  
  一些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沪深300指数推出后会不断剔除不合格的股票、引入符合条件的样本股。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投资者就会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调整选股的思路,上市公司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一个重投资、轻投机的较为成熟的市场投资理念就会逐渐深入人心,国内市场上就会逐渐培育出一批具有蓝筹特点的样本成份股。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此次沪深300指数并没有将当前一些市场热门的中小企业板股票如苏宁电器等选入到样本股中。一些业内人士据此预测,此举为今后分别构建独立的主板和创业板指数体系打下了伏笔。  
  去年中小企业板在深交所推出以后,大量有融资需求的小型企业开始登陆深圳,以构建融资通道,深交所将成为未来中小企业的融资天堂。这些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的总股本、流通股都偏小,难以与超级大盘股共同成为样本。  
  从国际上看,主板与创业板是两个独立的体系,香港主板与创业板存在巨大价值投资差异。美国道-琼斯指数也与代表高科技的纳斯达指数分属两个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沪深300指数的推出有望推动沪深A股市场的合并,促进全国性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诞生。  
  沪深300指数之所以与众不同,除了其独有的统一特性外,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它的推出还吹响了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证券市场制度问题的号角。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08

 道琼斯指数是一种算术平均股价指数。
  道琼斯指数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它的全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通常人们所说的道琼斯指数有可能是指道琼斯指数四组中的第一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道琼斯指数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查理斯·道开始编制的。其最初的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根据11种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公司的股票,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计算编制而成,发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编辑出版的《每日通讯》上。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价格平均数=入选股票的价格之和/入选股票的数量 
  该指数目的在于反映美国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势,涵盖金融、科技、娱乐、零售等多个行业。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目前由《华尔街日报》编辑部维护,其成份股的选择标准包括成份股公司持续发展,规模较大、声誉卓著,具有行业代表性,并且为大多数投资者所追捧。目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30种成份股是美国蓝筹股的代表。这个神秘的指数的细微变化,带给亿万人惊恐或狂喜,它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财务指标,而是世界金融文化的代号。而什么是道琼斯指数?查尔斯·亨利·道,仅仅读过小学的小农场主,依靠自学成为出色的财经记者。爱德华·戴维斯·琼斯,毕业于布朗大学,像他的红胡子显示的那样脾气暴躁。查尔斯·密尔福特·伯格斯特里瑟,因为姓氏过长失去了永留史册的机会。
  道琼斯指数,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分别是:
  ① 以30家著名的工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
  ② 以20家著名的交通运输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运输业股价平均指数;
  ③ 以15家著名的公用事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公用事业股价平均指数;
  ④ 以上述三种股价平均指数所涉及的65家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股价综合平均指数。
  在四种道琼斯股价指数中,以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最为著名,它被大众传媒广泛地报道,并作为道·琼斯指数的代表加以引用。道琼斯指数由美国报业集团——道琼斯公司负责编制并发布,登载在其属下的《华尔街日报》上。历史上第一次公布道琼斯指数是在1884年7月3日,当时的指数样本包括11种股票,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华尔街日报》首任编辑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l851-1902年)编制。1928年10月1日起其样本股增加到30种并保持至今,但作为样本股的公司已经历过多次调整。道琼斯指数是算术平均股价指数。
  自1897年起,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开始分成工业与运输业两大类,其中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包括12种股票,运输业平均指数则包括20种股票,并且开始在道琼斯公司出版的《华尔街日报》上公布。在1929年,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又增加了公用事业类股票,使其所包含的股票达到56种,并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的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以1928年10月1日为基期,因为这一天收盘时的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恰好约为100美元,所以就将其定为基准日。而以后股票价格同基期相比计算出的百分数,就成为各期的投票价格指数,所以现在的股票指数普遍用点来做单位,而股票指数每一点的涨跌就是相对于基准日的涨跌百分数。
  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最初的计算方法是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得,当遇到股票的除权除息时,股票指数将发生不连续的现象。1928年后,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就改用新的计算方法,即在计点的股票除权或除息时采用连接技术,以保证股票指数的连续,从而使股票指数得到了完善,并逐渐推广到全世界。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08

  根据基金是否可以赎回,证券投资基金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是相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的,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和规定的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关系:
  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共同构成了基金的两种基本运作方式。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是相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的,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和规定的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一般通过银行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基金单位可随时向投资者出售,也可应投资者要求买回的运作方式;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期间基金规模固定,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封闭式基金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不允许再接受新的入股票以及提出股份,直到新一轮的开放,开放的时候可以决定你提出多少或者再投入多少,新人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入股。一般开放时间是1周而封闭时间是1年。
  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即具有资格的银行)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然后共担投资风险、分享收益。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一般通过银行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期间基金规模固定,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是相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的,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和规定的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主要区别如下:
  (1)期限不同。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通常在5年以上,一般为10年或15年,经受益人大会通过并经主管机关统一可以适当延长期限。开放式基金没有固定期限,投资者可随时向基金管理人赎回基金份额,若大量赎回甚至会导致清盘。
  (2)发行规模限制不同。封闭式基金的基金规模是固定的,在封闭期限内未经法定程序认可不能增加发行。开放式基金没有发行规模限制,投资者可随时提出申购或赎回申请,基金规模随之增加或减少。
  (3)基金份额交易方式不同。封闭式基金份额在封闭期限内不能赎回,持有人只能在证券交易场所出售给第三者,交易在基金投资者之间完成。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则可以在首次发行结束一段时间后,随时向基金管理人或其销售代理人提出申购或赎回申请,绝大多数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交易在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或其销售代理人之间进行。
  (4)基金份额的交易价格计算标准不同。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额除了首次发行价都是按面值加一定百分比的购买费计算外,以后的交易计价方式不通。封闭式基金的买卖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常出现溢价或折价现象,并不必然反映单位基金份额的净资产值。开放式基金的交易价格则取决于每一基金份额净资产值的大小,其申购价一般是基金份额净资产值加一定的购买费,赎回价是基金份额净资产值减去一定的赎回费,不直接受市场供求影响。
  (5)基金份额净资产值公布的时间不同。封闭式基金一般每周或更长时间公布一次,开放式基金一般在每个交易日连续公布。
  (6)交易费用不同。投资者在买卖封闭式基金时,在基金价格之外要支付手续费;投资者在买卖开放式基金时,则要支付申购费和赎回费。
  (7)投资策略不同。封闭式基金在封闭期内基金规模不会减少,因此可进行长期投资,基金资产的投资组合能有效地在预定计划内进行。开放式基金因基金份额可随时赎回,喂应付投资者随时赎回兑现,所募集的资金不能全部用来投资,更不能把全部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必须保持基金资产的流动性,在投资组合上须保留一部分先进和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编辑本段]这两者在回报上没有特别的区别。
  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一个较长的封闭期,发行数量固定,持有人在封闭期内不能赎回,只能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而开放式基金可以赎回,上市交易型开放式基金还可以买卖。
  因此,开放式基金得“时刻准备着”持有人可能的赎回,投资风格相对比较稳健;封闭式基金在存续期内不用担心赎回问题。
  凡事都有好坏两面。正是因为封闭式基金不用担心赎回,类似于持有人将钱借给基金公司炒股,约定5年、10年或20年后还钱,有没有利息还不一定。在这几年中,持有人不能要求基金公司提前还钱。因此,基金公司对这些钱有很大的自主支配权,甚至能玩“利益输送”的把戏。
  当然,也有操作正规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封闭式基金的回报不一定会比开放式基金差。
  综上所述,投资者得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了解信任程度、对大市的长期判断结果来决定买什么样的基金。
  封闭基金折价率介绍
  折价率的内涵是这样的,以基金净值为参照,基金价格相对于基金净值的一种折损,所以分母应该是净值,而非价格。
  实际折价和溢价的公式是一样的:
  溢(折)价率=(交易价格-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单位净值×100%
  如果是负的,就是折价率;如果是正的,就是溢价率。
  封闭式基金因在交易所上市 ,其买卖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当市场供小于求时,基金单位买卖价格可能高于每份基金单位资产净值,这时投资者拥有的基金资产就会增加,即产生溢价;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基金价格则可能低于每份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即产生折价。现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仍较高,大多在20%~40%,其中到期时间较短的中小盘基金折价率低些。对同一只基金来说,当然是在折价率高时买入时要好;但挑选基金不能只看折价率,而是要挑选一些折价率适中,到期时间较短的中小盘基金。
  按国内和国外的经验来看,封闭式基金交易的价格存在着折价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折价幅度的大小会影响到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除了投资目标和管理水平外,折价率是评估封闭式基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投资者来说高折价率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由于封闭式基金运行到期后是要按净值偿付的或清算的,所以折价率越高的封闭式基金,潜在的投资价值就越大。
  发展简史
  上世纪90年代初,珠信基金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雏形)的起步。之后,天骥、蓝天、淄博等投资基金作为首批基金在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我国全国性投资基金市场的诞生。从封闭式基金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看,封闭式基金大致经历了起步、规范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1.起步期
  1991年7月,发行规模达6930万元的珠信基金(原名一号珠信物托)成立了,它是国内发行时间最早的基金。之后,武汉基金(第一期)、南山基金相继发起设立。
  (以上发展历史参见《封闭式基金-历史与现状》一文)
  1992年8月,金华市信托投资公司创立的“金信基金”在浙江金华市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按股票交易模式上市竞价交易。同时,深圳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这是我国大陆投资基金业中成立的第一家专业性基金管理公司。
  11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批准深圳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天骥基金,规模为5.81亿元,天骥基金是当时全国基金中发行规模最大的基金。此后又有多家基金发行,包括淄博基金等。
  199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颁布了《深圳市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这是当时唯一一部有关投资基金监管的地方性法规。
  199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批准天骥投资基金、蓝天基金作为首批基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同年8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淄博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我国全国性投资基金市场的诞生。此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又陆续上市了几家基金,并与其他证券交易中心的基金市场进行联网交易,全国性基金交易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据统计,1993年1月至5月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广东、深圳、四川等分行共批准设立基金12家,规模达到18亿元人民币,国内基金业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
  1992至1993年是投资基金成立较多的几年,至1993年底,共设立各类基金近50只,发行地主要集中在广东、黑龙江、深圳、沈阳、大连、海南、江苏等省市。其中基金发行规模最大的是深圳市,达13.7亿元人民币。但过快的扩张速度为基金的统一监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1993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作出了制止不规范发行投资基金的规定,其中投资基金的发行和上市、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以及中国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投资基金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一律须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任何部门不得越权审批。
  此后,除1993年9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上海发行了额度各为1亿元人民币的金龙基金、宝鼎基金、建业基金外,相当长的时间里(直至1998年上半年),未再批准设立过各类基金,国内基金的发行陷入停滞状态。
  1996年3月18日,深圳基金指数开始编制,基准指数为1000点,将当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直接交易或联网交易的10只基金全部纳入计算范围。
  据统计,截止于1998年初,我国共设立各类投资基金78只,募集资金总规模为76亿人民币,在上海深圳挂牌(联网)交易的基金共27只。在此期间,专业性基金管理公司很少(不足10家),基金总的说来规模很小,运作也很不规范,也称为“老基金”时期。
  2.规范和发展期
  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同时,由中国证监会替代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基金管理的主管机关。从此,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崭新阶段。
  从1998年3月起,陆续有开元证券投资基金、金泰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家大型基金上市,规模远远大于1992、1993年成立的基金,多为10亿至30亿人民币。
  1999年是基金业大发展的一年,基金迅速增加22只,资产规模跃升为484.2亿元;同时,这些基金在规范性方面也有比较大的进步,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基金投资范围仅限于国债和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基金的投资组合为80%投资于股票,20%投资于国债。在基金的发起、募集以及后期的运作上也有相对比较严格和细致的规定,如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基金与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总和,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禁止基金之间相互投资;禁止将基金资产用于抵押、担保、基金拆借或者贷款;禁止基金从事证券信用交易等等。
  1999年3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出了对原有投资基金进行清理规范方案的通知,各证券交易中心交易的基金逐步摘牌,交易所上市基金也进行清理规范。在经过一系列的基金合并、资产重组,将原先老基金的不良资产全部置换为流通性较强的上市公司股票、国债或现金资产,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基金的扩募和续期,最终实现了新老基金的历史过渡。如现在的“景博证券投资基金”即是由湘建信基金和湘农信基金合并而成;“同智证券投资基金”则为海湾基金、武汉基金、赣中基金、中盛基金、开信基金和长江基金重组而来。
  截至2002年9月,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8家,已经批准筹备、正等待开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有1家,另有14家(不包括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处于申请筹备阶段;国内已募集成立并已挂牌上市的封闭式基金达54只,筹资总额达807亿元。
  自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封闭式基金的形势急转直下。2002年9月后至今,没有一只封闭式基金在投资基金市场发行。封闭式基金此次遭遇的“停滞”现象不同于1998年前的“停滞”。那时的“停滞”是出于整顿规范的需要(是主动的),而如今的“停滞”却发生于基金业大变革、大发展的年代(是被动的),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从2002年下半年发行的几只封闭式基金中,我们已感到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危机。这些基金名义上虽然发行成功,实际上市场已拒绝买单。如基金科瑞高达4.39亿份(银丰也有1.3亿份)的余额被主承销商包销。基金久嘉拜大盘反弹之赐发行还算顺利,但由于原发起人之一的新疆证券突然退出,被迫延迟40天上市。小盘改制基金的扩募情况也相当糟糕,如基金景业、基金天华、基金安久、基金融鑫的弃配率分别高达98.47%、90.4%、94.44%、95.27%。曾经风光无限的小盘基金扩募遭到了市场的遗弃。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08

  也称市账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市净率可用于投资分析。每股净资产是股票的账面价值,它是用成本计量的,而每股市价是这些资产的现在价值,它是证券市场上交易的结果。

  市价高于账面价值时企业资产的质量较好,有发展潜力,反之则没有发展前景。优质股票的市价都超出每股净资产许多,一般说来市净率达到3可以树立较好的公司形象。

  市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股票,属于“处理品”。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12

股改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 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
  股权分置概述
  股权分置也称为股权分裂,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时不上市流通。前者主要称为流通股,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后者为非流通股,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
  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
  股权分置的由来和发展
  股权分置的由来和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形成。我国证券市场在设立之初,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总体上采取搁置的办法,在事实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
  第二阶段:通过国有股变现解决国企改革和发展资金需求的尝试,开始触动股权分置问题。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为了解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开始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但由于实施方案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试点很快被停止。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是该思路的延续,同样由于市场效果不理想,于当年10月22日宣布暂停。
  第三阶段:作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制度性变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式被提上日程。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股权设置有四种形式
  股权设置有四种形式: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而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对股份公司就已不再设置国家股、集体股和个人股,而是按股东权益的不同,设置普通股、优先股等。然而,翻看我国证券市场设立之初的相关规定,既找不到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性安排。
  解决股权分置必要性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产生不同股不同权,从而造成恶性圈钱、市盈率过高、股票市场定位模糊,不能有效与国际接轨。全流通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积极发展。中国加入WTO,与国际经济日趋紧密,中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对外开放,客观上要求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
  股权分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2006年3月6日,第23批的46家股改公司名单公布,至此,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上,股改公司的比例已接近50%,许多人对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感到乐观。
  也许是尚在进行之中的缘故,股权分置改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导致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失去控制权的先例。
  股权分置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所有权制度,主要针对国有上市公司,包括在内地及香港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这个制度安排在2005年之前已经实行多年,其中特别规定:上市的企业只允许其少部分股份(通常不到三分之一),在市场公开发行及交易,其余的股份则暂时不允许进入市场流通,并只能由一个或几个法人持有。
  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一个权宜之计,当初主要是希望一方面保证国家对上市国有企业具有绝对的控股权,另一方面也担心中国刚刚建立的股票市场无法承担全流通的市场压力。
  确实,这一制度的实行大大降低了国有企业在内地及香港市场上市所遇到的思维观念及利益分配方面的阻力,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没有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可能晚很多年,但这一制度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包括市场供需失衡问题、股东利益冲突问题及企业控制权僵化问题。
  第一,市场供需失衡问题。三分之二的非流通法人股,一旦被允许卖给个人投资者并在市场流通,似乎会导致市场上股票供应的剧增,如果对股票的需求跟不上大幅度增加的供应,可能会导致股价的大跌!
  五年前中国证监会就提出进行改革,但因为市场压力不得不收回,一直到去年中才提出新的方案。许多人甚至认为由于股权分置造成的潜在的过量股票供应,导致了整个中国股市过去五年的一蹶不振,他们坚信:股权分置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一个幽灵,威胁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尽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扫除一个重要的障碍!
  对股权分置造成的市场供需失衡的担心在内地已经深入人心,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可能过分及太片面,为什么?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也同样存在股权分置问题,为什么香港证监会及投资者不担心供过于求?为什么香港H股指数与内地指数背道而驰?
  第二,股东利益冲突问题。流通股与不流通法人股的长期法定分割导致上市企业在收入分配问题上面临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明显及长期的利益冲突。
  流通股股东认为国有大股东当初上市时并没有以现金在市场上购买股份,而是以低于真正市场价的资本估值而获得股份及控股权,因此认为吃了亏,需要在股权分置改革时获得补偿。
  到底需要补偿多少?没有人讲得清楚!显然,这是一个大股东与流通股小股东讨价还价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很明确地将讨价还价的细节交给了每一个上市公司自己去处理,但规定股改方案必须经过三分之二流通股股东同意及三分之二全体股东同意。
  这一政策是2005年股改可以顺利推行的关键,因为它一方面使得证监会可以超脱于具体的利益分配,另一方面也限定了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讨价还价的相对力量,大大降低了股权分置改革的交易成本与阻力。
  由于大部分企业的大股东是国有企业母公司,相对较好说话,他们对流通股小股东的让步也就比较大,小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获得补偿的股份数平均达到流通股总量的30%之高。
  有学者和专家认为改革中,国有股让利太多,但也有流通股持有人认为国有股让利不够而拒绝改革方案。
  市场参与者将注意力聚焦在这些讨价还价的细节上,显然合理而正当。但同样,在各方博弈中,再分配的绝对公平显然只能是理想化的要求。对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真正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与小股东能不能有双赢的机会———上市企业的管理、生产力及业绩有实质性的改进。
  企业素质的改进应该是股权分置改革最重要的目标,可惜内地在这方面的讨论很少,注意力都集中在市场供需平衡及股东利益冲突这两个问题上了。企业素质的改进与企业的控制权直接相关,而股权分置往往导致企业控制权的僵化。
  第三,控制权僵化的问题。三分之二的法人股不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流通,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特别是其国企母公司,对上市公司具有不可动摇的控制权。
  某个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运用不当,企业经营必然出问题,企业生产力将下降,利润减少,股价下跌。
  在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当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价因为经营不善而跌到一个很低的水平时,一些策略性投资者就可以介入,大量收购该公司的股票,或以收购兼并的形式,成为控股股东,并撤换管理层、更改经营方式、提高生产力及业绩。
  具有中国特色的股权分置制度完全限制了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与发展,有能力的大股东无法替代无能的大股东,企业也就无法在市场压力下通过优胜劣汰而有系统地扭亏为盈,持有烂股的小股东也就无法借收购兼并来翻身,日久天长,股市也就失去活力而一蹶不振。
  可见,控制权僵化是中国上市企业及证券市场最大的制度瓶颈,而股权分置改革是消除这一瓶颈的必要条件。
  但是,仅有股权分置改革并不足以造就一个成熟的企业控制权市场,来提升上市企业股东及管理层的素质及企业的生产力与业绩。股权分置改革还必须有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特别是国有企业股东市场及管理者市场的改革。
  只有当上市企业的控制权有可能从无能的股东转移到能干的股东时,中国证券市场持久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12

“资产注入”通常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把自己的资产出售给上市公司。原则上注入的资产应该质量较高、盈利能力较强、与上市公司业务关联比较密切,这样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所以市场反应会提升股价。同时也可能是上市公司发起人(自然人或公司)的另外一些非上市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如某上市公司发起人其共有3家公司但只有其中一家公司上市,现发起人可把剩下的两家未上市的公司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去,但注入前需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股东大会表决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19

表外融资(Off-balance-sheet Financing)
什么是表外融资
  资产负债表外融资(Off-Balance-Sheet Financing),简称表外融资,帐外融资、资产负债表外筹资、资产负债表以外融资。
  (狭义)为未满足资本(融资)租赁全部条件,从而其承诺付款的金额的现值没有被确认为负债(也没有确认资产),而且未在资产负债表或附注中得以反映的租赁进行筹资的财务行为。主要在财务和会计领域由专业人员使用的一个术语(见“经营租赁”)。表外融资还被用于某些举债经营租赁资金的提供人对出租人没有追索权,只能向承租人要求以租赁资产收回对出租人的贷款(见“举债经营租赁”)。(W.W.Cooper,Yuiji ijiri:Kohler’s 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s,6th edition p.357)
  (广义)表外融资泛指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切不纳入资产负债表的融资行为。
表外融资的实现方式
  (1)表外直接融资。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融资。如经营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经营活动不涉及到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流动,会计上无需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但资产的使用权的确已转移到融资企业,可以满足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金不足的需要。
  (2)表外间接融资是由另一企业代替本企业的负债的融资方式。最常见的是建立附属公司或子公司,并投资于附属公司或子公司,或由附属公司、子公司的负债代替母公司负债。
  (3)表外转移负债是融资企业将负债从表内转移到表外。这种转移可以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应收账款和签订产品筹资协议实现。其实,应收账款抵押借款性质,由于会计处理的原因使其负债转移到表外。表外融资主要是负债融资,其积极的作用在于使企业能够加大财务杠杆作用,尤其当财务杠杆作用在资产负债表内受到限制时,可以利用表外融资放大财务杠杆作用,提高权益资本利润率。同时为增加融资方式开辟融资渠道,特别是在表内负债方式有限、渠道不通过时,通过表外融资可实现融资目的。
表外融资的影响
  表外融资的重要手段是设计一些复杂的经济业务,从而使报表使用者难以判断这一业务对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影响。这类复杂业务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将某一项目法律上的所有权和享有与此相关的主要惠益及承担重要风险的能力割裂开来;
  (2)一项交易与另外一项或多项交易相互交织,不将它们综合起来分析,就难以理解该业务的经济影响;
  (3)在交易的条款中含有一项或多项选择权或条件,又可合理地从这些条款推断出企业将会行使选择权或条件将会满足。远期合约有时也被用来作为表外融资的手段。商品寄售、售后回租债务保收(factoring of debts)、证券化抵押(securitized mortgages)和贷款转让等均可能导致表外融资行为。
  从80年代起,在英、美等国家,表外融资协议迅速增长。这种协议具有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要特征,但却没有确认一面负债,同时也避免了一项资产的确认。表外融资可可以归结很多原因,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税务方面的优惠,也可能是企业不愿意反映真实的负债水平。一家企业若负债比率较高,就会引起债权人的关注,若企业同时将等量资产和负债从资产负债表中抵消,就能降低负债比率。另一个从资产负债表中抵消,就能降低负债比率。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企业与现行的债权人订有必须限制负债水平的协议,表外融资就可作为绕过这一限制的手段。
  表外融资行为掩盖了企业的重要财务信息,很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因而引起了各国会计准则制订机构的关注,它们纷纷制订会计准则,减少表外融资项目,尽可能地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会计准则制订机构订为,财务报表应当通过列示浓缩的、排列有序的有关资产、负债和经营业绩的信息,有助于作用者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要达到这一目的,财务报表的项目分类和确认必须基于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这一原则。按其经济实质处理一项交易,就应当公允地反映复杂业务的经济影响,为此,要对资产和负债睥确认采取以下两个步骤:
  (1)对该项交易进行分析,是否增加或减少了企业现存的资产或负债,或者增加了以前未曾确认的资产或负债。
  (2)上述认定的资产或负债并不一定能纳入资产负债表,要按资产或负债的确认标准加以测试,以检验它们是否能够纳入资产负债表,或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或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对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作了较为严格的区分,规定了融资租赁的条件。一项租赁若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应作为融资租赁处理,在承租方确认为一项资产和相应的负债,以减少表外融资现象。这些条件是以业务的经济实质为基础的。此外还规定,资产和负债相互不得抵消。企业还需要对这些复杂的业务进行适当的披露,尤其是已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在某些方面与普通资产和负债有所不同的项目,以及未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项目,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表外融资的合理运用和正确监管
  企业表外融资是指不需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企业筹资行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愈来愈多地采用复杂而巧妙的表外融资方式来融通资金,特别是最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以表外业务为主的金融工具创新浪潮,而这些创新的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上大多不需反映。但是,作为一种积极、灵活的融资渠道,表外融资已成为一种可能欺骗公众、威胁企业所有者及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安然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本文在分析表外融资的主要方式、企业动因、企业各利益关系人的反应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合理运用表外融资,正确监管表外融资的建议。
  一、企业表外融资的主要方式
  1.租赁。租赁是一种传统的表外融资方式。由于租赁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类,其中只有经营租赁被视为一种合理合法的表外融资方式。因此,承租人往往会绞尽脑汁地与出租人缔结租赁协议,想方设法地进行规避,使得实质上是融资租赁的合同被视为经营租赁进行会计处理,以获得表外融资的好处。
  2.合资经营。合资经营是指一个企业持有其他企业相当数量,但未达到控股程度的经营方式,后者被称为未合并企业。人们通过在未合并企业中安排投资结构,从事表外业务,尽可能地获得完全控股的好处,而又不至于涉及合并问题,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未合并企业的债务。还有一种流行的形式叫特殊目的实体(SPE),即一个企业作为发起人成立一个新企业,后者被称为特殊目的实体,其经营活动基本上是为了服务于发起人的利益而进行的。通常,SPE的负债相当高,所有者权益尽可能地低,发起人尽管在其中只拥有很小甚至没有所有者权益,但承担着所有的风险。安然公司正是利用SPE,在1997~ 2000年累计高估利润5.91亿美元,累计隐瞒负债25.85亿美元。
  3.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进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证券化融资业务通常是对银行的信贷资产、企业的交易或服务应收款这类金融资产进行证券化的业务。比如,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本质上它是一种以应收账款为抵押的借款,但在现行会计实务中,企业对售出的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转让,而不确认负债。证券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有效的表外融资方式,最近几年在美国非常流行,并且无论是在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种类上还是在价值量上都得到了发展。安然公司“盘活”资产的方法之一就是能源商品证券化。
  4.创新金融工具。当前是创新金融工具大爆炸时期,这些金融工具包括掉期、嵌入期权、复合期权、上限期权、下限期权、上下取胜权等。由于环境的急剧变化及其引起的对风险控制的需要、竞争的加剧、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这一势头一直不减,并将持续下去。然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并没有跟上创新金融工具发展的步伐,因此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创新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上大都得不到体现,企业通过创新金融工具进行融资所产生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自然也没有反映。安然公司在1995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它的创新成就主要就是对金融工具的“创造性运用”,如开辟能源商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金融工具。
  此外,代销商品、来料加工、产品筹资协议、应收票据贴现等也是常见的表外融资方式。
  二、企业表外融资的动因
  1.优化企业财务状况。企业通过表外融资,甚至将表内融资转移到表外,将优化企业的财务状况,使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得到明显改观。这时,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出来的有关财务比率,如负债权益比率将会相对降低,至少从表面上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使借款人处于有利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防止那些不利于借款人的财务比率出现,从而避免形成其他更为不利的发展趋向,例如信用等级下降、借款成本提高等。当然,更有甚者通过表外融资将财务比率控制在其所期望的范围内,从而达到粉饰企业财务状况、筹集所需资金的目的。
  2.扩大企业经营成果。表外融资筹措的资金以及形成的资产并不在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而其所形成的费用及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却在损益表中反映出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当企业未来投资利润率高于举债成本率时,表外融资加大了财务杠杆作用,提高了自有资金利润率;另外一些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如总资产利润率、固定费用利润率等看起来也更乐观。不过,也有企业通过“假销售真借款”的形式进行表外融资,以达到掩盖亏损、美化企业经营成果的目的。
  3.规避借款合同限制。一方面,借款合同往往对借款人增添债务明确规定种种限制,例如规定不得突破某一负债权益比率。于是,借款人便通过将某些债务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来规避借款合同的限制。另一方面,拟定借款合同的债权人也会越来越精明,他们可能在判断是否履行了特定的借款合同时,将某些表外债务(如租赁)与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同等对待,而这种压力同时又将进一步催生新的更富于创新精神的表外融资方式。
  4.应付通货膨胀压力。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很可能造成资产负债表上的许多项目被严重低估。当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及相应的资产被严重低估时,企业的举债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因此,作为对这类资产被低估价值的抵销,可通过表外融资,将部分债务置于财务报表之外,以应付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举债能力造成的压力。
  企业经营者之所以热衷于表外融资通常来自于以上四个动因。现行会计准则也使得企业表外融资成为可能,如安然公司利用SPE高估利润、低估负债,就是因为按照美国现行会计惯例,如果非关联方在一个SPE权益性资本的投资中超过3%,即使该SPE的风险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担,上市公司也可以不将该SPE纳入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
  三、企业各利益关系人对表外融资的反应
  对所有者而言,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举债成本率时,表外融资可以提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或每股收益,从这点来说,企业所有者可以从企业表外融资中得到利益。然而,表外融资的隐蔽性,可能使所有者无从了解企业实际投资收益率,难以辨清企业经营状况。由于表外融资对所有者的双重影响,导致所有者的双重反应,当所有者能够明确预见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率高于举债成本率时,所有者对表外融资会采取支持态度;反之,则持反对态度。
  对企业债权人而言,表外融资带来的主要是危害。首先,债权人受资本的保护作用降低。表外融资加大了企业实际负债比率,使得企业资本负债比率相对加大,所有者投资对债权人投资的保护作用降低。其次,表内债权人利益受到表外债权人利益的侵害。表外债权人本金受法律保护的程度低、风险大,因而表外债权人往往通过提高资金使用费来补偿风险,加大了表内债权人收回本息的风险。因此,债权人对表外融资主要持反对态度。
  表外融资对潜在投资者也是不利的。由于表外融资不能提供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对市场的潜在投资者会产生误导作用。因此,潜在投资者对表外融资也持反对态度。
  四、合理运用表外融资,正确监管表外融资
  1.合理运用表外融资。表外融资所筹集到的资金无需编列在资产负债表中,从而使得企业在获得借入资金的同时,又保持着会计法规所要求的资产负债率,规避了会计准则及公认会计惯例的限制,向人们展示了较为宽广的融资渠道。
  2.完善立法监管指导。通过立法,建立对表外融资的有效监管制度,将危害较大的表外融资纳入表内管理,限制其发展。监管部门通过引导企业正确采用表外融资,将表外融资限制于降低融资成本、调整资产结构等方面,并与企业的自身承受能力相适应,以真正起到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3.加强会计准则规范。表外融资自产生以来,方法不断翻新。然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并没有跟上这一步伐,迄今为止还较少有会计准则涉及对表外融资的会计处理问题,因此,应该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工作,加速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并且在对会计要素界定和确认时,尽可能地具体、明确,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弹性解释范围。会计准则应发挥指导作用,具有超前性。
  4.严格财务报表揭示。表外融资作为企业重要的理财活动,所引起的资产和负债虽然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但根据充分揭示原则,这些融资活动所引起的约定义务和或有负债应该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严格财务报表的揭示,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表外融资对报表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影响,有利于企业不同利益主体对报表的使用。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21

专家普遍认为,支持创业企业发展、落实自主创新战略,是创业板市场的历史使命。同时,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也为创业板市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创业板市场培育和推动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是支持国家自主创新核心战略的重要平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业板市场满足了自主创新的融资需要。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建立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直接融资机制,可以缓解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瓶颈,可以引导风险投资的投向,可以调动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和担保,从而形成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第二,创业板市场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激励机制。资本市场通过提供股权和期权计划,可以激发科技人员更加努力地将科技创新收益变成实际收益,解决创新型企业有效激励缺位的问题。
  第三,创业板市场为自主创新建立了优胜劣汰机制,提高社会整体的创新效率,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事前甄别。就是通过风险投资的甄别与资本市场的门槛,建立预先选择机制,将真正具有市场前景的创业企业推向市场;二是事后甄别。就是通过证券交易所的持续上市标准,建立制度化的退出机制,将问题企业淘汰出市场。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21

按与主板市场的关系划分,全球的二板市场大致可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独立型”。完全独立于主板之外,具有自己鲜明中企合纵网站建设专家的角色定位。世界上最成功的二板市场——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q)即属此类。纳斯达克市场诞生于1971年, 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是世界上主要的股票市场中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而且它是首家电子化的股票市场。每天在美国市场上换手的股票中有超过半数的交易是在纳斯达克上进行的,将近有5400家公司的证券在这个市场上挂牌。
  另一类是“附属型”。附属于主板市场,旨在为主板培养上市公司。二板的上市公司发展成熟后可升级到主板市场。换言之,就是充当主板市场的“第二梯队”。新加坡的Sesdaq即属此类。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24

一、计算机领域  

       *.cdr是CorelDraw软件使用中的一种图形文件保存格式。


  CDR文件属于CorelDraw专用文件存储格式,必须使用匹配软件才能打开浏览,你需要安装CoreDraw相关软件后才能打开该图形文件。


  顺便给你解释下,那么什么是CorelDraw呢?


  CorelDraw 是一个绘图与排版的软件,它广泛地应用于商标设计、标志制作、模型绘制、插图描画、排版及分色输出等诸多领域。作为一个强大的绘图软件,它被喜爱的程度可用下面的事实说明:用作商业设计和美术设计的PC机几乎都安装了CorelDraw!


  CorelDraw是基于矢量图的软件色。它的功能可大致分为两大类:绘图与排版, CorelDraw更适用于绘图。


  CorelDraw界面设计友好,操作精微细致。它提供了设计者一整套的绘图工具包括圆形、矩形、多边形、方格、螺旋线,并配合塑形工具,对各种基本以作出更多的变化,如圆角矩形,弧、扇形、星形等。同时也提供了特殊笔刷如压力笔、书写笔、喷洒器等,以便充分地利用电脑处理信息量大,随机控制能力高的特点。


  为便于设计需要,CorelDraw提供了一整套的图形精确定位和变形控制方案。这给商标、标志等需要准确尺寸的设计带来极大的便利。


  颜色是美术设计的视觉传达重点;CorelDraw的实色填充提供了各种模式的调色方案以及专色的应用、渐变、位图、底纹的填充,颜色变化与操作方式更是别的软件都不能及的。而CorelDraw的颜色匹管理方案让显示、打印和印刷达到颜色的一致。


  CorelDraw的文字处理与图象的输出输入构成了排版功能。文字处理是迄今所有软件最为优秀的。其支持了大部分图象格式的输入与输出。几乎与其他软件可畅行无阻地交换共享文件。所以大部分与用PC机作美术设计的都直接在CorelDraw中排版,然后分色输出。


  CorelDraw9.0较以前的版本增加了喷洒器等工具,更主要的是加强了pdf网络格式支持及颜色管理。对很多的功能作了深化处理使其更能适应现代美术设计的需要。


二、股市证券领域
  预托凭证(DepositaryReceipt,简称DR)是指某国上市公司为使其公司发行的股票能在外国证券市场流通,将一定数额的股票委托某银行保管,再由该银行通知外国的预托银行在当地推出代表该股份的预托凭证,然后该预托凭证就可在外国的证券市场挂牌进行交易。


  CDR 是中国预托凭证的英文简称(China Depository Receipt行中国预托凭证(CDR)的想法源于美国的预托凭证(ADR),中国预托证券是指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外资股票托管在当地托管银行,由中国存托银行发行预托证券在内地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美国预托凭证(ADR)雏形是美国金融界巨子J·P·摩根在1927 年为了方便美国投资者持有英国百货业塞尔弗里奇公司的股票,减低股息发放时来回邮寄股票以进行股东确认领取股息所带来的成本而设计的。其基本思路是:美国投资者持有的英国公司股票由一家美国银行的英国代理行进行保管,无需离开英国,美国银行则向美国投资者发放一种表示其对英国股票所有权的凭证,即预托凭证,并且由美国银行代表美国投资者向英国公司收取股息及进行配股等事宜。迄今为止,尽管也出现了全球预托证券(GDR)、国际预托证券(IDR)等不同的DR 品种,由于它们均是以美元为结算货币,因而基本上都是ADR 的翻版,因而,全球预托证券主要是以ADR 形式存在。目前,全世界共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发行了超过1600 个预托证券。


三、CDR在移动通信中
  CDR(calling detail records)即呼叫详细记录,它描述了呼叫接续的全过程。在CDR中记录的参数来自于原始的信令消息数据,通过对记录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为固定电话网或移动电话网业务提供分析的基础。要实现CDR的统计,首先就必须跟踪同一个呼叫过程的各种信令消息,然后从这些消息中获取业务信息,对于不同应用部分,其消息过程有着不同的关联。CDR包含TUP部分记录和ISUP部分记录。以ISUP为例,其CDR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CDR类型:包括应答计费、应答免费、应答、失败、超时、不完整,长度为1字节;


  链路号:长度为2字节;


  编码类型:表示14或24位编码,长度为1字节;


  OPC:源信令点编码,长度为3字节;


  DPC:目的信令点编码,长度为3字节;


  CIC系统号:电路识别码,长度为2字节;


  CIC时隙号:电路识别码,长度为2字节;


  开始时间:表示IAM或IAI时间,长度为5字节;


  ACM时间:表示ACM与开始时间差值,长度为5字节;


  应答时间:表示ANC(或ANN或ANM)与开始时间差值,长度为5字节;


  REL时间:表示REL消息与开始时间差值,长度为5字节;


  RLC时间:表示RLC消息与开始时间差值,长度为5字节;


  通话时间:表示CBK(或CLF)与ANC时间差值,长度为5字节;


  占用时间:RLG与开始时间差值,长度为5字节;


  主叫用户号码:长度为20字节;


  被叫用户号码:长度为20字节;
  改发号码:用于呼叫转移,长度为20字节;
  ISUP业务类别:长度为1字节;>
  呼叫释放原因:长度为1字节。

四、光盘媒体
  CD光盘的一种,它只能一次写入,详细介绍见CD-R

五、生物学术语
  【医】Ig,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互补决定区

  抗体(Ab)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内的高变区构成抗体分子的抗原(Ag)结合点,因为抗原结合点是与抗原表位结构相互补的,所以高变区又称为抗体分子的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

  比较不同抗体V区的氨基酸序列,发现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特别易变化,这些区域称为 HVR。VH和VL的三个HV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也称为CDR。

六、CorelDRAW软件的缩写
  CorelDRAW是一款主要面向印刷输出人员的排版软件,专业人员都喜欢用CDR或CD来称呼CorelDRAW。

  版本从9.0之后换成 X3,X4(最近) ;

七、FPGA高速设计
  CDR: clock data recovery
  时钟数据恢复(CDR)技术是高性能系统的一个关键性能。 除了FPGA的快速逻辑性能,高性能系统还要求设备之间具有可靠的高速数据传输性能。具有高带宽的发射机/接收机链并不一定能保证接入到此类带宽中--从传输信道的失真和噪声恢复数据的能力决定了一个网络的实际可用的可靠带宽。数据恢复是远程和密集波分多路(DWDM)光网络的基本功能块,也是高速芯片间和背板连接,以及光纤信道、无线、和存储区域网络的基本功能块。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24

红筹股
  基本概念:
  一般把最大控股权(常常指30%以上)直接或间接隶属于中国内地有关部门或企业,并在香港注册上市的公司所发行的股份,归类为红筹股。
  英语为:red chips,red chip shares,red chip stocks。这一概念诞生于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有时被称为红色中国,相应地,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它实际是指最大控股权直接或间接隶属于中国内地有关部门或企业,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所发行的股份。即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由于人们形容中国是红色中国,而她的国旗又是五星红旗,因此把中国相联系的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称为红筹股。这是一种形象的叫法。同时这种划分也是由蓝筹股概念的典故而来。由于美国人打牌下赌注,蓝色筹码为最高,红色筹码为中等,白色筹码为最低,后来人们就把股票市场上最有实力、最活跃的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股几乎成了绩优股的代名词。有些发展前景不错的红筹股,由于被选进了恒生指数的成份股中,因而也兼备凤的身份。随着内地陆续赴港上市,现也有人将红筹股做了更严谨的定义,即必须是母公司在港注册,接受香港法律约束的中资企业才称为红筹股,而公司在内地注册,只是借用香港资本市场筹资的企业,另称为“H股”。但一般仍以H股广泛地作为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的代名。在香港最为有名的红筹股有:中信泰富、粤海投资、招商局海虹、上海实业,以及不久前上市的深业控股和北京控股等。
  红筹股的说法则仅适应于香港股票市场。对红筹股的具体定义,尚存在着一些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应该按照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来自该业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所编的红筹股指数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来遴选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多寡来划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大部分直接来自中国大陆,或具有大陆背景,也就是为中资所控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属于红筹股之列。1997年4月,恒生指数服务公司着手编制恒生红筹股指数时,就是按这一标准来划定红筹股的。通常,这两类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
  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近年来出现的红筹股,主要是内地一些省市将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组并在香港上市后形成由,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等。红筹股已经成了除B股、H股外,内地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红筹股的兴起和发展,对香港股市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从1993年至1997年6月底,红筹股公司通过首次发行及增资配股筹集的资金为115.5亿美元。1997年l至6月,香港股票市场的总筹资额约为1433亿港元,其中,红筹股占了23.8%。
  后来,有人将红筹股做了更严格的定义:必须是母公司在港注册,接受香港法律约束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才称为红筹股。通常,上述几种范围的股票都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
  H股,是指注册地在中国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H”,是取香港英文HongKong词首字母。
  由此可见,红筹股和H股同在香港上市,其根本区别是:红筹股在境外注册、管理,属于香港公司或者海外公司;H股在内地注册、管理,属于中国大陆公司。红筹股和H股与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主要区别还有:
  红筹股股份可全部上市流通,国有H股股份则有部分不能上市流通;日后增发新股时,红筹股可能拥有更大的弹性和空间,而H股增发的风险可能较高,时间也可能相对较长。
  红筹股管理层持有的认股权可能与海外公司一样,管理层可享受全部认股权的所有权益;但H股则不同,管理层并未真正拥有上市公司认股权,即使拥有的也是模拟的认股权。
  在发行可换股债券和其它债券时,红筹股公司并不需要符合内地的法律程序和条件,但H股则需要内地的法律程序和条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编辑本段]红筹股的回归
  不过业内人士也认为,目前红筹股回归也存在不少技术上和法律上的障碍。首先所谓红筹股,是指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等。目前,在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和英国等地的市场均有红筹股上市。由于历史原因,众多大型优质国有企业此前通过红筹股形式上市,并以在香港上市的居多。
  “从红筹股的定义来看,我们就明白红筹股其实就是外国公司,外国公司想要在A股上市,当然要经过其股东认可,另外还要解决其上市地法律障碍问题。这些问题处理起来相当复杂,这也是为何红筹股回归迟迟未解决的原因。”这个情况直到今年3月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讲话中指出“红筹股回归将通过直接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才真正向市场表明红筹股的回归不需用CDR的方式。这无疑为红筹股的回归初步扫清了法律障碍。
  随着时机的逐步成熟,中国证监会更在近日向部分券商下发《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点办法(草案)》,为红筹股回归A股初步确定了门槛和规范。
  《试点办法》规定,试点范围仅限于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这是由于在美国和新加坡等地上市的红筹股多为高科技和互联网的民营企业,而香港已有H股回归A股的成功先例。红筹股发行A股应满足四个条件:股票已在香港证交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0亿港元;50% 以上的经营性资产在境内,或者5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境内业务。根据该规定,目前93只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中,只有21家公司符合《试点办法》的要求,并均为大型国有企业。
[编辑本段]红筹回归的发行方式
  在红筹回归的发行方式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回归路径:CDR模式(发行存托凭证)、联通模式、直接发行A股模式。联通模式是采用分拆子公司在国内上市,这种双重结构容易导致公司治理方面出现问题,同时,也不符合目前整体上市的思路。而CDR模式则适用于真正的外资公司,采用CDR模式,将涉及外汇管制;同时所涉环节较多,不如直接发行A股简单;托管和存托业务将使主要市场利益流入外资金融机构。 目前正在制定《境内投资境外股份有限公司发行A股上市试点办法》。该办法将对红筹回归A股的发行条件进行详细规定,如红筹公司在盈利方面,可能需满足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指标,但对于设立时间不满三年的红筹公司,上述指标则可豁免。至于发行方式,监管层倾向于直接发行A股,并鼓励采用存量发行的方式。在发行A股时,监管层还支持存量发行方式,即总股本不变,由大股东拿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到A股市场上出售给流通股股东。而鼓励存量发行的最大优点,主要是为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不过,由于两地上市,上市公司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必然有所不同,这将导致红筹上市在部分细节上,仍存在着问题。如公司治理方面,内地有关监事会、独立董事、公司章程、股东大会通知召开和表决方式、高管兼职等方面的规定,与香港就存在着差异;内地股票和红筹股面值不统一也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负责人还建议,在红筹公司募集资金投向上,鼓励投资国内,但不限制投往境外、对境外公司以募投资金在国内并购公司亦不作限制;程序上,按国内A股IPO的程序进行,需要上市辅导。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25

白马股  

      白马股一般是指其有关的信息已经公开的股票,由于业绩较为明朗,很少存在埋地雷的风险,内幕交易、黑箱操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又兼有业绩优良、高成长、低风险的特点,因而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往往为投资者所看好。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特征】
  简单地说:白马是指长期绩优,回报率高,炒的人多。
  1、业绩题材等相关信息明朗化是白马股的最重要特征。和黑马股有关信息尚未披露、业绩题材等具有一定隐蔽性、尚未被市场发掘、有相当大的上升机会等特点相比,白马股的业绩题材等相关信息明朗,为市场所共知,市场表现大多为持久的慢牛攀升行情,有时也表现出较强的升势。
  2、白马股的又一特征是业绩优良。白马股为市场所看好的最根本原因是其优良的业绩,有较高的分配能力,能给投资者以稳定丰厚的回报。该类公司一般具有较高的每股收益、净资产值收益率和较高的每股净资产值。
  3、持续稳定的增长性也是白马股的显著特征。持续稳定的增长性是企业永续的根本,也是白马股的魅力之所在。上市公司总是想方设法来维持一个稳定持续的增长期,该期限越长,对企业越有利。企业增长性的具体表现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的持续稳定增长。
  4、较低的市盈率和较低的风险。白马股股价一般较其它类个股高,但因其具备高业绩、高成长及市场预期好等资质,这类股票的市场风险却相对较小。即白马股集市场期待的高收益、高成长、低风险于一身,尽管有时其绝对价位不低,但相
  对于公司高成长的潜质而言,股价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具体表现为市盈率的真实水平相对较低。
  【白马股的指标选择】
  鉴于白马股的上述特征,如何寻觅白马股便成为投资者苦苦追求的目标。就目前看来,市场上较为通行的衡量白马股的指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值、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市盈率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运用,并结合上市公司99年中报的有关信息来判别哪些个股具有白马的潜质,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1、每股收益,0.25元的门槛
  每股收益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或每股盈利,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公司总股本的值,该指标突出了分摊到每一份股票上的盈利数额,是股票市场上按市盈率定价的基础。
  如果一家公司的税后利润总额很大,但每股盈利却很少,表明它的经营业绩并不好,每股股价通常不高;反之每股盈利越高,则表明公司业绩越好,往往可以支持较高的股价。一般而言,白马股的每股收益应在0.50元以上,因此白马股的条件之一是
  中期每股收益应在0.25元以上。
  99年中报统计的数据显示,深、沪914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达0.1031元,比98年同期略微下降了0.001%。虽然深、沪两地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难尽人意,但仍有一批以业绩稳定和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逐渐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如以0.99元雄居深、沪两市每股收益之首的五粮液,便是一家令人称道的绩优公司,同时也有如环保股份、欧亚农业等公司不甘落后,奋力开拓,分别以0.618和0.55元成为今年中报每股收益的新贵。据统计,深、沪两市每股收益超过0.25元的A股上市公司有111家,约占深、沪两地上市公司的12%。大致分布如下:0.60元以上,2家;0.50—0.59元,8家;0.40—0.49元,23家;0.30—0.39元,38家;0.25———0.29元,40家;排在前50名以内上市公司的中期业绩均达到了0.30元(见表1)。绩优上市公司99年中期业绩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如99年中报每股收益前20名排序中,去年排在前20位的仅有五粮液、康佳、春兰、厦新电子、格力电器、东方电子和鲁北化工,而去年排名前6和第11位的长春兰宝和惠天热电则在今年中报中排在280和120位左右,ST粤海发则沦为微利公司,以0.0102排到780位之后,再一次表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2、每股净资产值,3.00元的起跑线
  每股净资产值是公司股东所持有的每股股票所拥有的权益,是公司净资产除以发行总股数的值,是表明股票的“含金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净资产值,是支持股票市场价格的重要基础。每股净资产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财富越雄厚,通常创造利润的能力和抵御外来因素影响的能力越强,也是衡量白马股的一个重要标准。
  99年中期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平均每股净资产值为2.51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044%,每股净资产值在3元以上的共有259多家,占深沪两地上市公司的28%,具体如下:7元以上,1家;6.00-6.99元,3家;5.00-5.99元,14家;4.00-4.99元,56家;3.50-3.99元,61家;3.00-3.49元,124家。其中前50名上市公司(见表2)每股净资产都超过了4元。在该指标排名中,一些老牌绩优股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如五粮液、康佳等,尽管四川长虹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仍以每股5.73元列深、沪两地第五。去年每股净资产值排前20名的公司在今年仍有10家留任,但排名榜首的地位拱手让给了次新股宝华实业,该股以7.79元的每股净资产值笑傲深、沪两市。
  3、净资产收益率,10%的生命线
  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同时也可以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用该指标来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比较适宜。由于有上市公司配股必须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规定,10%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很多上市公司为保住这一资格而煞费苦心。若按这一标准的一半计,中期5%的净资产收益率便成为上市公司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99年中报共有337家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5%以上,占深、沪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37%,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在30%以上的,1家;20%-29.99%,2家;15%-19.99%,16家;10%-14.99%,61家;5%-9.99%,257家,净资产收益率前50名公司均超过了11%(见表3)。而在前10名排序中,有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先后进行了资产重组,可见资产重组产生的巨大作用。尤其是欧亚农业,经过去年资产重组,主业实现了从化纤行业向高科技农业的转变,在去年主业大幅增长的前提下,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飞速增长,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今年中期该股又以32.20%的净资产收益率勇拔深、沪两市头筹。但企业若要长期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是非常难的,98年中报深、沪净资产收益率前20名公司中仅有东北热电、鞍山合成、泰达股份和厦新电子等4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仍排在今年前20名之列,去年排名第一的ST粤海发仅是昙花一现,以0.93%排名780位之后,而98年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8的湖北兴化则一下沦落到亏损股行列。
  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30%的惯例
  主营业务收入是衡量一个公司经营业绩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主营业务收入突出说明企业经营业绩稳健,经营风险较小。令人惊奇的是去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排行前20名的上市公司中,今年中期竟无一家重登今年前20名之列,表明上市公司很难长时间地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而新面孔中仍以去年微利公司居多,由于基数低,分母小,该类上市公司通过主业调整、及时转换产业便可轻易跃居增幅前列。在该项指标排名前20名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板块占据席位最多,约75%左右,其他如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如环保、高科技等仍具有相当的行业优势。椐99年中报统计资料显示,99年中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同比增幅超过30%的上市公司共有231家,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排名前50名的上市公司均超过了100%(见表4),显示了较高的增长性,北京比特以5163.534%的增幅令人惊叹。
  5、净利润增长率,30%的起点
  99年中报显示深、沪两市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幅超过50%的企业多达200余家,排名净利润增长率前100名的公司的增幅超过去年同期一倍以上。有关数据显示国企、高科技、资产重组等板块中出现了一批中报出色的上市公司,尤其是资产重组板块异军突起,包揽了净利润增长率前16名(见表5),成为今年中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天歌集团、大理造纸等分别以10632.10%和7457.67%列增幅前两位,可谓是一鸣惊人。99上半年随着相关产业经营形势的好转,一些经营较为困难的公司如上海石化、仪征化纤和东方航空等公司的业绩已开始走出了谷底,而一些行业如钢铁板块经营形势依然严峻,老牌绩优公司如长虹、神马中期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一些亏损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严重恶化。能否维持较高的利润增长率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根本。
  6、市盈率,40倍的平均值
  市盈率也是衡量白马股的重要标准之一,市盈率的高低表明其后市的潜力如何。一般而言,市盈率较低的股票大都为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其投资价值被市场和投资者所忽略。但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白马股一定会最终浮出水面,走向其价值回归之路。以市盈率为参照依据挖掘白马股,不失为一条简明可行的选股之道。截止到99年8月31日深沪两市的平均市盈率(按99年中报算)为43.35倍左右,基本上相当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25

什么是黑马股?
  黑马股是指价格可能脱离过去的价位而在短期内大幅上涨的股票。黑马股是可遇而不可求得,如果被大家都看好的股票就很难成为黑马了,投资者不用刻意的搜寻黑马,只要是好股票,就可以赚得到钱。
  选黑马股的三大技巧
  [1]在大牛市中,黑马满街跑,但是烈马难驯,很多的人因为半途介入,加上马背功夫不够,一经震荡就跌下马来,等爬起来,黑马已经跑得很远,追都追不上。要避免这种情况,最好是在黑马还在起跑阶段就及时上马,这时选黑马的技巧就很重要。
  观察古今中外的大黑马都有三个共同的特征:第一低起点,第二有远景题材,第三有动力。低起点表示股价还在底部区。当然也有高起跑点之个股,但那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大黑马都是低价位起动的。例如巴菲特黑马中石油就是在1.6港元上下,也是属于低的起跑点。
  第二个条件相当重要,该股必需具有远景题材,并且远景最好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虽然目前的每股盈余并不突出,但是只要背后有动人的故事题材,想介入的人就会一大堆,人在小时候是听故事长大的。长大了也还是喜欢听故事,最好这故事有曲折性与爆炸性,听起来更惊心动魄,例如G天威在6元启动时,就是具有非常动人的故事题材,加上无锡尚德的施正业变成中国新首富,增加了太阳能炼金术的诱惑性,所以后来G天威才能复权大涨了9倍才进入整理。
  第三个条件也就是必要条件,一定要有动力出现,才不会等太久而失去耐心,尤其从周线上观察,底部出了大量的个股,隔不了多久,都会暴出大行情。如果加上且备诱人的远景题材,其爆发性就更大,在大牛市中技术选股最好多看周线,少看日线,才会发觉选黑马股就是这么简单。
  黑马股启动前三大要素:
  1、市场的浮动筹码减少,股价的震幅趋窄,如果主力今天休息则盘口的交易非常清淡,启动之前往往有连续多个交易日的阶段性地量交易过程。
  2、股价的30日均线连续多个交易日走平或者开始缓慢上移,30日均线代表着市场平均成本,如果一个股票的30日均线走平则意味着多空双方进入平衡阶段,30天之前买进股票的投资者已经处于保本状态,只要股价向上攻击,投资者就迅速进入赢利状态,由于市场平均成本处于解套状态,该股向上的套牢盘压6力比较轻,并且刚启动时市场平均成本处于微利状态,相应的兑现压力也比较轻,因此行情启动之初主力运作将相对轻松。
  3、周线指标及月线指标全部处于低位,日线指标处于低位并不能有效说明什么,主力依靠资金实力可以比较轻松地将日线指标尤其是广大投资者都熟悉的技术指标如KDJ、RSI等指标做到低位,只有周线指标与日线指标同时处于低位,该股才真正具备黑马个股的潜在素质。
  历史上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张裕、苏宁电器、厦门钨业、宝钛股份、宏达股份、振华港机、烟台万华、国电南瑞、天威保变等这些翻倍黑马启动前的形态都符合以上3点。
  黑马的特征
  准确挑选黑马的核心技术是识别黑马的特征,而黑马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不被投资大众看好。其具体特征如下:
  首先,能成为黑马的个股在启动前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利空。利空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的经营恶化,有重大诉讼事项,被监管部门谴责和调查,以及在弱市中大比率扩容等很多方面。虽然利空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在一点上是共同的:就是利空消息容易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前景产生悲观情绪,有的甚至引发投资者的绝望心理而不计成本地抛售股票。
  其次,黑马形成前的走势也让投资大众对它不抱希望。因为走势非常难看,通常是长长的连续性阴线击穿各种技术支撑位,走势形态上也会显示出严重的破位状况,各种常用技术指标也表露出弱势格局,使投资者感到后市的下跌空间巨大,心理趋于恐慌,从而动摇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最后,能成为黑马的个股在筑底阶段会有不自然的放量现象,量能的有效方法显示出有增量资金在积极介入。因为,散户资金不会在基本面利空和技术面走坏的双重打击下蜂拥建仓的,所以,这时的放量说明了有部分恐慌盘在不计成本地出逃,而放量时股价保持不跌常常说明有主流资金正在乘机建仓。因此,这一特征反映出该股未来很有可能成为黑马。投资者对这一特征应该重点加以关注。
  从技术信号发现“黑马”
  如何发觉大主力庄家介入“黑马”?技术上有几种明显信号。
  第一,股价长期下跌末期,股价止跌回升,上升时成交量放大,回档时成交量萎缩,日K线图上呈现阳线多于阴线。阳线对应的成交量呈明显放大特征,用一条斜线把成交量峰值相连,明显呈上升状。表明主力庄家处于收集阶段,每日成交明细表中可以见抛单数额少,买单大手笔数额多。这表明散户在抛售,而有只“无形的手”在入市吸纳,收集筹码。
  第二,股价形成圆弧度,成交量越来越小。这时眼见下跌缺乏动力,主力悄悄入市收集,成交量开始逐步放大,股价因主力介入而底部抬高。成交量仍呈斜线放大特征。每日成交明细表留下主力踪迹。
  第三,股价低迷时刻,上市公布利空。股价大幅低开,引发广大中小散户抛售,大主力介入股价反而上扬,成交量放大,股价该跌时反而大幅上扬,唯有主力庄家才敢逆市而为,可确认主力介入。
  第四,股价呈长方形上下震荡,上扬时成交量放大,下趺时成交量萎缩,经过数日洗筹后,主力庄家耐心洗呈筹吓退跟风者,后再进一步放量上攻。
  散户没有主力庄家“通天”的本领,知道何时重组、跟谁重组,业绩如何扭亏为盈。拉高股价后又如何高比例送股,制造何种出乎散户意料不到的利好派发。散户发觉了大黑马,刚骑上,主力庄家就给你一个“下马威”,开始大幅洗筹,上下振荡,不愁你不从“马背”上掉下来。当散户纷纷落马,主力庄家挥舞“资金的马鞭”,骑着黑马绝尘而去。当主力庄家发觉有少量高手仍牢牢跟风,就会采取不理不睬该股,股价死一般的沉寂、牛皮盘整几天、十几天甚至数月,对散户进行“耐心”大考验。当又一批散户失去耐心纷纷落马,这只黑马再度扬蹄急奔。这里黑马的身份往往已远高于一些优质“白马股”,谁不敢坐等主力庄家抬轿?因此,散户只能通过细心观察,发觉有主力庄家介入“黑马”后,紧跟庄家耐心抓紧!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28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严格而言,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早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就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 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步骤
  (1)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属性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属性,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动态属性需要先由传感器实时探测;

  (2)需要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3)将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处理中心可能是分布式的,如家里的电脑或者手机,也可能是集中式的,如中国移动的IDC),由处理中心完成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

发展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智慧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策略发布会上,IBM还提出,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钱大群表示,当今世界许多重大的问题如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实际上都能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解决。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同时,也孕育着未来的发展机遇,中国不仅能够籍此机遇开创新乐观产业和新的市场,加速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IBM希望“智慧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了“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这一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而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每一次这样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动荡和变化。而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催熟。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今天,“智慧的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该战略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2005年,在中国诞生了“智慧的钥匙”(Witkey);2007年12月,刘锋、张玲玲、顾基发等人在中国发表了学术论文:“知识管理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互联网虚拟大脑”的观点。该文作者之一,刘锋近日(2009年7月15日)在百度网站发表博文认为[5]:“IBM智慧地球”的概念,比“互联网虚拟大脑”的观点晚1~3年,并用图形“图示IBM智慧地球与互联网虚拟大脑理论的雷同”;该作者还在百度网站发表了另一篇博文指出[6]:“IBM智慧地球是不成熟的概念”。

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反复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他表示将会邀请台湾生产RFID、传感器和条形码的厂商和中国移动合作。据他介绍,运用物联网技术,上海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度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10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将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此外,在“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据介绍,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例如,一个城市有100万辆汽车,如果我们只在1万辆汽车上装上智能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中国发展
  2009年10月24日,在中国第四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博览会上,西安优势微电子公司宣布:中国的第一颗物联网的中国芯——“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中国已经攻克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唐芯一号芯片是一颗2.4G超低功耗射频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无线传感网、无线个域网、有源RFID等物联网应用的特殊需要,为我国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左图是“唐芯一号”的显微照片。

  “与计算机、互联网产业不同,中国在‘物联网’领域享有国际话语权!”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中心主任刘海涛自豪的说。

  目前,我国的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城乡,从繁华的城市到偏僻的农村,从海岛到珠穆朗玛峰,到处都有无线网络的覆盖。无线网络是实现“物联网”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安置在动物、植物、机器和物品上的电子介质产生的数字信号可随时随地通过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传送出去。“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数以亿计的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变得可能。

  而在“物联网”这个全新产业中,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该院组成了2000多人的团队,先后投入数亿元,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在世界传感网领域,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业内专家表示,掌握“物联网”的世界话语权,不仅仅体现在技术领先,更在于我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实现产业化的国家之一。

  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无锡传感网中心’),是国内目前研究物联网的核心单位。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温家宝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江苏省委省政府接到指示后认真落实总理的要求,热情拥抱“物联网”,突出抓好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工作,并迅速形成了研发安全感与产业突破的先发优势。无锡市则作出部署:举全市之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把无锡建成传感网信息技术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

  2009年,无锡传感网中心的传感器产品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世博会被成功应用,首批价值1500万元的传感安全防护设备销售成功,这套设备由10万个微小的传感器组成,散布在墙头墙角墙面和周围道路上。传感器能根据声音、图像、震动频率等信息分析判断,爬上墙的究竟是人还是猫狗等动物。

  多种传感手段组成一个协同系统后,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由于效率高于美国和以色列的防入侵产品,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发文要求,全国民用机场都要采用国产传感网防入侵系统。至2009年8月,仅浦东机场直接采购传感网产品金额为4000多万元,加上配件共5000万元。刘海涛称,若全国近200家民用机场如果都加装防入侵系统,将产生了上百亿的市场规模。

高校研究
  物联网在中国高校的研究,当前的聚焦点在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4],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协议声明,无锡市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研究院,内容主要围绕传感网,涉及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此外,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也同时纳入议程。

  为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心及物联网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保持、扩大学校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优势,近日,南京邮电大学召开物联网建设专题研讨会,及时调整科研机构和专业设置,新成立了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物联网学院。9月10日,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成立。[3]新华日报记者探访了南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这里的研究者与“物联网”打交道已有五六年。在实验室,一些“物联网”产品已经初见雏形。此外,南邮还有系列举措推进物联网建设的研究:设立物联网专项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物联网建设的研究;启动“智慧南邮”平台建设,在校园内建设物联网示范区等。

待解决问题
  
(一)国家安全问题

  1。如果所谓“智慧地球”在中国实施,如何保证涉及中国国家安全的信息不被泄漏?

  2。中国大型企业、地方政府,如果与IBM“智慧地球”,进行项目合作,如何保证企业商业机密、地方政府甚至国家机密不被泄漏?

  
(二)隐私问题

  在物联网中,射频识别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有可能预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们的日常生活物品中,但由于该物品(比如衣物)的拥有者,不一定能够觉察该物品预先已嵌入有电子标签以及自身可能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问题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便成为射频识别技术以至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和法律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从技术上和法律上予以解决。造成侵犯个人隐私问题的关键在于射频识别标签的基本功能:任意一个标签的标识(ID)或识别码都能在远程被任意的扫描,且标签自动地,不加区别地回应阅读器的指令并将其所存储的信息传输给阅读器。这一特性可用来追踪和定位某个特定用户或物品,从而获得相关的隐私信息。这就带来了如何确保嵌入有标签的物品的持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问题。

  物联网概念股分析
  
   远望谷(002161):最纯粹的RFID概念股

  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所建立起来的物联网,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5年全球RFID总开支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7.3%。据预测,未来还将迎来爆发性增长,至2010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6%。在中国年复合增长率大约可以达到65.6%。
  2003年,美国国防部力推RFID技术时,使之为世界所知时,中国已有一家公司,将RFID技术应用于铁路产业已整整10年,这家公司就是远望谷(002161,股吧)。
  远望谷在铁路RFID市场份额过半,具自主研发优势和寡头垄断优势,为开拓RFID的其他领域奠定了基础。目前,远望谷进入烟草RFID产业,还有军事运用和图书馆技术,以及物流供应链。从二级市场来看,远望谷量价配合较好,有效突破双底图形,后市有望突破。
  
新大陆(000997):二维码识别

  新大陆(000997,股吧)是国内唯一掌握二维码核心技术的厂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做为行业老大,新大陆的POS业务,税控机业务等都潜力巨大。公司还是唯一拥有“3G瓶颈技术”的二维码自动识别核心技术的企业。随着我国二维码应用的逐步推广和公司加大对国际业务的开拓,其自动识别业务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是烟草零售终端系统唯一试点企业;在农业部溯源系统建设涉及两方面,自动识别终端系统和动植物溯源信息管理系统。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翼码信息与中国移动是排他性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与推广基于二维码的移动通讯电子回执增值业务。广发证券提高其投资评级为买入,12个月合理目标为9.50元。
  
厦门信达(000701):自动识别芯片生产商

  厦门信达(000701)专注于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推广,拥有多项完全自主的射频识别知识产权专利,涵盖电子标签、RFID读写设备、RFID天线以及RFID应用系统等。公司聚集了具有丰富经验的各类人才,拥有多项完全自主的射频识别知识产权专利。
  公司可年产各式高频、超高频电子标签上亿片,产品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危险品管理、防伪识别、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管理、供应链物流仓储管理等领域,其中包括图书标签、金属标签、电子票证及航空行李标签等。同时,公司还可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设计电子标签产品,并根据不同行业应用特点制订相应生产工艺及检测标准。
  公司生产的电子标签产品,已经成功应用在多个领域。特别是高频ISO15693标签,支持目前所有芯片厂家的芯片产品,还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订制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70%。民生证券认为,厦门信达合理价值在8.54元/股-9.50元/股,给予强烈推荐评级,建议积极关注。
  
东信和平(002017):智能卡的龙头

  东信和平(002017)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国有控股智能卡供应商,产品包含卡类、读写终端类、应用工具类和系统集成等四大类产品系列,业务范围涉足通信、公交、社保、金融、政府、交通、校园、身份识别、RFID(电子标签)等多个智能卡应用领域。
  公司拥有智能卡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和个人化核心技术,同时拥有智能卡读写机具、检测工具及应用系统的技术开发能力,能为客户提供智能卡的系统解决方案。现在,公司已形成了强大的智能卡规模化生产能力,可提供从卡片的版面设计、印刷、封装、个人化到产品包装的一条龙服务,公司拥有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东海证券认为,年底随着运营商3G网络建设接近尾声,东信和平业绩也将进入加速好转期,建议投资者持有。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28

(一)垃圾股
  垃圾股指的是业绩较差的公司的股票,与绩优股相对应。这类上中公司或者由于行业前景不好,或者由于经营不善等,有的甚至进入亏损行列。其股票在市场上的表现萎靡不振,股价走低,交投不活跃,年终分红也差。 56、A股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垃圾股一般是指评级为非投资级的股票(BB以下),垃圾股不仅是指经营出现问题的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一些新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或是一些财务杠杆太大的公司股票都有可能被评级为BB级以下,中国的很多商业银行股票被S&P评为垃圾股。由于投资垃圾股的风险大,所以风险回报率(收益率)也高,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兴起了垃圾股投资热潮。垃圾股不是垃圾!
  垃圾股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业绩较差,问题多多的个股。一般每股收益在0.10元以下的个股均可称作垃圾股。上市公司拥有在市场直接融资的便利,又有各种优惠政策的关照,按理经营业绩应相当理想,但由于上市公司的经营领导层、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机制等原因,导致上市公司的业绩如“小二黑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有些上市公司之所以上市就是为了在证券市场“圈钱”而非给股东提供回报,上市后既没实现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没有利用从市场配置回来的资金进行有效的发展及壮大实力。企业还是沿着“老路”走下去,经受不住市场经济考验,业绩滑落下去。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多,迈入垃圾股的数量也成增大的趋势。
  垃圾股的存在,并不能说这些股票没有一点价值,按照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废物利用原则,垃圾股同样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特别是在目前企业上市受到一定约束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起码还具有“壳资源”的价值。在实际股市里,有一些垃圾股的股价远远超过绩优股的股价,特别是在1998年市场热炒资产重组个股之时,一度流行“越穷越光荣”的说法。另一方面部分股市“大黑马”股票均是从垃圾股中产生的,如“科利华”、“ST通机”、“国嘉实业”,中国股市首只百元股票“亿安科技”也是从以前的垃圾股“深锦兴”蜕变而来的。因此垃圾股炒作还是值得考虑的。
  目前国内垃圾股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ST股票,即连续两年亏损或净资产值低于1元的股票。一部分是PT股票是指连续三年亏损的股票。还有一部分是指除去前面两类且业绩在0.10元以下的股票。
  准则1
  炒作垃圾股重点是看其有没有被“资产重组”的可能。一般来说,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之所以沦落为垃圾股,与企业的现存情况有巨大的关系。因此依靠其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改变其垃圾股的状况,大部分须依赖外部力量进行重组才有可能但并不是说“一组就灵”,在股市里“重组失败的故事”也屡见报端。但无论如何只要该股有重组可能,则其股价就会在二级市场中演绎“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因此要注意垃圾股的基本面情况,特别要注意那些股权分散,或股权集中于大股东的主业不明显的个股,这些垃圾股最容易进行资产重组,如果重组方来自民营高科技企业,则其效果最佳。目前国内几家垃圾股经民营企业重组后,其股价最易创造神话,而经过政府主动重组的个股却表现往往一般。因此炒作垃圾股重点是看其有否有会被重组的可能。
  准则2
  炒作垃圾股,要仔细研究该股之所以沦为垃圾股的原因。有些垃圾股要少碰:
  1.有些上市公司由于没有明确主业导致业绩下降
  2.有些上市公司管理不善而导致业绩不佳
  3.还有的上市公司因为品牌太老,市场占有率不佳,导致业绩不佳
  4.有些是由于背负巨额债务而拖累经营情况改善,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债务沉重,动辄上十亿,或者官司缠身
  以上类型的垃圾股即使有人愿意重组,往往面对如此状况也会望而却步。这样的公司往往表现机会不大,应尽量少碰。只有在该公司动了“大手术”之后,才可关注。
  准则3
  炒作垃圾股,可在大行情的尾段关注。因为一波行情来临,一般往往在市场主流热点结束后,一些游资或从主流热点上撤下来的资金,会在垃圾股炒上作一把,因此垃圾股往往具有补涨效应。此时,可重点介入一些垃圾股进行运作,也会有不菲的收益。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盘上升时,垃圾股跌,大盘跌时,垃圾股升的“跷跷板”现象,此时可利用这种现象进行炒作,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须指出的是以上炒作是基于一轮大行情来临,主流非垃圾股炒作。如1998年全年就炒垃圾股,在这样情况下,就不能如此运作。
  准则4
  炒作垃圾股,要注意风险,及时安排好投入的资金。垃圾股本身业绩不理想,且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弄清楚该公司将进行重组或有重大新项目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耐心持股或加大资金,除此之外,要注意风险。垃圾股一般价位较低,容易受主力控制,升得快,跌得也快,如果资金及止损等制定不好的话,容易造成损失,甚至一些绩差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因此对投资垃圾股应控制好风险,慎之又慎。
  (二)超级垃圾股
  所谓超级垃圾股,实际上也就是“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它们当然不是一般的垃圾股。在这里,超级垃圾股是特指每股净资产已沦落为负值的股票。我们说,每股净资产跌破面值已是够垃圾的了,但若每股净资产变成负值,则它一定是垃圾中的垃圾,也就是超级垃圾。
  怎么炒做垃圾股
  股票的炒做特点决定于股票的性质。垃圾股和绩优股相比,垃圾股进货容易出货难,炒做垃圾股的主要矛盾是出货;而绩优股出货较易进货难,炒做的主要矛盾是进货。第二,绩优股在高位能站稳,而垃圾股在低位才是其合理位置,在高位不容易站稳,只能凭一时的冲力暂时冲上高位。这些性质决定了垃圾股的炒做必须是快进、快炒、急拉猛抬、快速派发。垃圾股平时没有长庄驻守,因为垃圾股没有长期投资价值,随时可以跌一轮,庄家不宜老拿着垃圾股不放;而且庄家在炒做垃圾股时一般是要尽量少收集,只要能炒的起来,能少收集一些尽量少收集一些,所以也不需要预先建仓;另外,垃圾股有容易收集的特点,随时开始收集都不晚,庄家也没有必要早早的抢着收集。行情一旦展开,庄家觉得有机可乘,随时可以调入资金开始快速收集。而且必须快速收集,因为,炒垃圾股必须借势,大势一旦变坏,就要马上撤出来,给他的炒做时间是较短的,必须快速收集。由于垃圾股在高位站不稳,炒高全凭一鼓作气冲上去;也由于庄家不能收集太多的筹码,控盘能力不够,所以,要靠急拉猛抬,造成上升的冲力,带动起跟风者,借这种冲力,把股价炒上去。炒上去后不能向绩优股那样在高位站稳从容出货,所以,一定要快速出货。垃圾股出货就是一个比到底庄家的手快还是散户的反应快的比赛,庄家要抢在散户看出自己出货动作之前把大部分货出掉。第一种办法是少建仓,快速拉起来一点就立刻跑掉,仓位少,出的快,涨幅不大。如果投入资金较多,建仓较多,出货变得复杂,就要做复杂的计划。在上升途中,就要开始出货,在顶部能出多少就出多少,出不了就向下砸盘出货,这样把追涨盘和抄底盘全部杀掉。由于要做好砸盘出货的准备,所以,在拉升时一定要拉出较高的空间,但庄家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这么多获利,在拉抬过程中要增加持股成本,在顶部逃不掉时就要杀跌出货,杀跌要损失空间,里外里一算,庄家在中间能拼出总幅度的三分之一的获利来就满意了。
  垃圾股炒做大量消耗空间资源,但庄家自己的获利则不太高。为什么有的庄家喜欢炒垃圾股呢?炒垃圾股的好处就是快,由于减少了收集和收集后等待机会的时间,炒做过程紧凑,收集、拉抬、派发一气喝成。如果以收集10天,拉抬10天,派发10天计算,庄家可以在六周内完成完整的一轮炒做,如果庄家手快,时间还可以更短。所以,如果以单位时间资金产生的利润率来计算,炒垃圾股是较高的。所以,炒垃圾股是一种短炒行为,就算投入资金较多,开的空间较大也还是要短炒。短炒的特点是愿意牺牲利润换取时间,以追求最大利润率。
  垃圾股的炒做最适合于利用短期贷款炒做的人。贷款利息按时间计,所以,要速战速决,不能拖时间;一轮炒做的利润率一定要高于贷款的利率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29

次新股  

      次新股的内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应变化的。一般来说一个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一年之内如果还没有分红送股,或者股价未被市场主力明显炒做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归纳为次新股板块。在临近年末的时候,次新股由于上市的时间较短,业绩方面一般不会出现异常的变化,这样年报的业绩风险就基本不存在,可以说从规避年报地雷的角度来说,次新股是年报公布阶段相对最为安全的板块。

      次新股的优势

  1、具有较强的股本扩张潜力
  次新股还有一个相对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次新股的资本公积金都比较高,具有强大的股本扩张潜力。强大的股本扩张潜力也是吸引机构资金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小板的上市公司都潜伏了大量投资基金的身影。
  2、上档阻力相对较轻
  次新股质地优良,也没有什么历史包袱,而从市场角度来看,次新股的上市时间比较短,虽然前期股价也随大盘出现了同步的震荡下跌走势,但相对于其他个股而言,次新股的上档阻力比较轻,反弹行情一旦展开,次新股将表现出更强一些的弹性,而于近期上市的次新股如果得到量能配合,很可能会创出上市新高而进一步拓展上涨空间。事实上,如果我们追踪历史行情,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运行规律,每次大盘展开反弹行情时,次新股中都会涌现出短线的强势品种,甚至次新股有可能会领涨短线大盘。

     次新股的投资技巧

  当新股上市一段时间之后,就成为次新股。投资者可以通过对次新股的财务数据、基本面情况、市场表现和投资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有望成为黑马的次新股。在实际操作中,对次新股进行筛选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1、重点关注中小板市场的次新股。中小板市场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司都属于细分市场的龙头公司,经过前期调整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并且中小板公司的规模都比较小,相应市场运作难度也更低一些。
  2、对近期上市新股可重点追踪。根据经验,上市时间越短的个股其短线的弹性可能会更强一些,一方面是因为新股刚上市时都会有机构资金的积极参与,市场资金介入程度更深一些。另一方面, 刚上市新股的上档阻力非常轻,股价也将表现出更强的弹跳力度。
  3、关注次新股上市公司的投资情况,注意其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
  4、关注净利润是否出现增长。
  5、关注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出现明显上升。
  6、关注每股收益是否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7、关注市盈率是否低于两市平均水平。
  8、关注次新股的上市定位后的股价涨跌。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31

什么是龙头股
  龙头股指的是某一时期在股票市场的炒作中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和号召力的股票,它的涨跌往往对其他同行业板块股票的涨跌起引导和示范作用。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龙头股具备的条件
  1、龙头股必须从涨停板开始,涨停板是多空双方最准确的攻击信号,不能涨停的个股,不可能做龙头,
  2、龙头股必须是低价股,只有低价股才能得到股民追捧,一般不超过10元,因为高价股不具备炒作空间,如03年上海梅林,中海发展和深深房都是从4元开始。
  3、龙头股流通市要适中,适合大资金运作和散户追涨杀跌,大市值股票和小盘股都不可能充当龙头。11月起动股流通市值大都在5亿左右。
  4、龙头股必须同时满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时低价金叉。如上海梅林,中海发展,深深房,海虹控股,青鸟华光等
  5、龙头股通常在大盘下跌末期端,市场恐慌时,逆市涨停,提前见底,或者先于大盘启动,并且经受大盘一轮下跌考验。如11月初飞乐音响。如12月17日的冠农股份。再如12月2日出现的新龙头太原刚玉,它符合刚讲的龙头战法,一是从涨停开始,且筹码稳定,二是低价即3.91元,三是流通市值起动才4.5亿,周二才6.4亿,从底部起涨,炒到翻倍也不过10亿,也就是说不到2-3亿的私募资金或游资就可以炒作。四是该股日周月KDJ同时金叉,说明该股主力有备而来。五是该股在大盘恐慌末端,逆市涨停,此时大盘还在下跌,但并没有影响此股涨停。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龙头的起涨过程,也说明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盘下跌,没有龙头出现。飞乐股份也是此走势。


   龙头股操作准则
  捕捉龙头股
  要炒作龙头股,首先必须发现龙头股。股市行情启动后,不论是一轮大牛市行情,还是一轮中级反弹行情,总会有几只个股起着呼风唤雨的作用,引领大盘指数逐级走高。要发现市场龙头股,就必须密切留意行情,特别是股市经过长时间下跌后,有几个股会率先反弹,较一般股要表现坚挺,在此时虽然谁都不敢肯定哪只个股将会突围而出,引导大盘,但可以肯定的是龙头就在其中。因此要圈定这几只个股,然后再按各个股的基本面来确定。由于中国股市投机性强,每波行情均会炒作某一题材或概念,因此结合基本面就可知道,能作为龙头的个股一般其流通盘中等偏大最合适,而且该公司一定在某一方面有独特一面,在所处行业或区域占有一定的地位。如“四川长虹”之所以能占据龙头地位,因为其在家电行业具有领先地位,“深发展”是第一家上市商业银行,“东方明珠”、“电广传媒”具有有线网络的优先地位,而“综艺股份”和“上海梅林”具有实实在在的网站。“虹桥机场”和“清华同方”,虽具有成为龙头的潜质,却没有非常专业的地位,很难成为实际的龙头,而“中关村”是提供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公司,具有真正的龙头风采。因此,确认某股能否成为龙头,一定要判断该股在其所属的行业或区域里是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捕捉龙头股的准备工作
  1、首先要选择在未来行情中可能形成热点的板块。需要注意的是:板块热点的持续性不能太短,板块所拥有的题材要具备想象空间,板块的领头羊个股要具备能够激发市场人气、带动大盘的能力。
  2、所选的板块容量不能过大。如果出现板块过大的现象,就必须将其细分。例如深圳本地股的板块容量过大,在一轮中级行情中是不可能全盘上涨的,因此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将其细分为几个板块,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介入。
  3、精选个股。选股时要注意:宜精不宜多,一般每个板块只能选3~6只,多了不利于分析、关注以及快速反应的出击。
  4、板块设置。将选出的板块和股票设置到分析软件的自定义板块中,便于今后的跟踪分析。自定义板块名称越简单越好,如A、B、C……看盘时一旦发现领头羊启动,可以用键盘精灵一键敲定,节约操盘时间,有条件的投资者可以开启预警功能。
  5、跟踪观察。投资者选择的板块和个股未必全部能成为热点,也未必能立刻展开逼空行情,投资者需要长期跟踪观察,把握最佳的介入时机。
  捕捉龙头股的技巧
   1、根据板块个股选龙头股。具体操作方法是密切关注板块中的大部分个股的资金动向,当某一板块中的大部分个股有资金增仓现象时,要根据个股的品质特别留意有可能成为领头羊的品种,一旦某只个股率先放量启动时,确认向上有效突破后,不要去买其它跟风股,而是追涨这只领头羊,这叫"擒贼先擒王"。这种选股方法看上去是追涨已经高涨且风险很大的个股,实际上由于龙头股具有先板块启动而起,后板块回落而落的特性,所以,它的安全系数和可操作性均远高于跟风股,至于收益更是跟风股望尘莫及。
  2、追涨龙头股的第一个涨停板。如果,投资者错过了龙头股启动时的买入机会,或者投资者的研判能力弱,没能及时识别龙头股,则可以在其拉升阶段的第一个涨停板处追涨,通常龙头股的第一个涨停板比较安全,后市最起码有一个上冲过程,可以使投资者从容地全身而退。具体的追涨方法有两种:
  A、在龙头股即将封涨停时追涨。如:中国联通在今年1月14日上午开盘45分钟后封上涨停板,投资者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在它即将封涨停板时追涨买入。
  B、在龙头股封涨停后打开涨停时追涨。如:中信证券在2003年1月9日开盘后不到10分钟,即涨停,使投资者来不及介入。但这种快速封涨停的个股,往往一时立足未稳。中信证券在封涨停板后不久,盘中曾经出现5分钟打开涨停的时间,投资者可以乘机买入。
  3、在龙头股强势整理期间介入。即使最强劲的龙头股行情,中途也会有强势整理的阶段。这时,是投资者参与龙头股操作的最后阶段,投资者需要把握其休整的机遇,积极参与。但是,这种操作方式也存在一定风险,当市场整体趋势走弱,龙头股也可能会从强势整理演化为真的见顶回落。识别龙头股是见顶回落还是强势整理,主要应用心理线指标PSY:当龙头股进转入调整时,PSY有效贯穿50的中轴线时,则说明龙头股已经见顶回落,投资者不必再盲目追涨买入。如果,PSY始终不能有效贯穿50的中轴线,则说明龙头股的此次调整属于强势整理,后市仍有上涨空间,投资者可以择机介入。
  敢于介入
  炒作龙头股,要敢于介入。一只龙头股从诞生到被确认,其股价一般均已上升30%以上。不要因为该股已有一定的升幅就不敢介入。只要被认作龙头股,其价位一般至少也含有70%以上的升幅,而且市场主力树立一个龙头股是相当不容易的,必然会竭力呵护,以便推动大盘指数,鼓动人气跟风。主力也会介入与龙头股相关的公司以便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龙头股表面上看升幅已大,但其仍有较大的获利空间,一旦确认了龙头股,就应勇敢介入,而且龙头股往往抗跌性较强,因此,当龙头股升幅达70%左右,可适当地注意一下相关公司股家的表现及市场状况,如仍有机会,可继续持有,否则先出局观察,再作定夺。
  分散资金
  炒作龙头股时,资金不必全仓杀入。虽然一轮行情产生后,龙头股表现远远较一般股票出色,但不一定是最出色的。因为,一旦行情被龙头股激起,部分市场主力就会找到与此类似的股票介入,趁机狂炒,企图混水摸鱼,有时会出现部分个股乱涨一气。而且龙头股树立之后,部分与之相关的公司会被市场投资者挖掘,也会随后跟上,从而形成板块效应,往往这些个股也有不错机会。因此可适当分配部分资金参与这些个股的炒作,以取得较佳的收益。所以留点后备资金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特别是在中国,很多上市公司非常喜欢凑热闹,市场流行炒作什么,上市公司就上什么项目。如市场上房地产板块炒作火热,则上市公司就参股搞房地产,现在市场炒作网络股,上市公司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个网站再说,即是成立一家科技网络公司,上市公司的真正目的不是发展主业,而是配合二级市场炒作的需要。有一事例很具典型意义,在网络热的时候,一家上市公司就是“不识大局”,不做网络,其股价在低位波动。持有该公司股票的股东看着别人公司股价因触网走高就公开在媒体上称,“只要谁为该公司提供网络发展之类,就出资奖励80万元”,这则消息一见报,该公司股价就即刻涨了两个停板,令人哭笑不得,这只能说明上市公司的不、成熟。另外,有时一轮行情发展过程中,会有龙头股轮流炒作的现象,因此分散资金运作是必要的。


    龙头股操作技巧
  一、龙头股涨停第1日:
  如果龙头股当日龙头地位比较明确,要及时介入。介入的位置有两个:一是在5%以下第2波放量拉升时介入;二是超过5%时,则要等待涨停时以涨停板价位坚决介入。为什么要在这两个价位介入?主要是为了减少当日被套的风险。
  在已经涨停的龙头股和正在上涨的次龙头之间,如何选择?历次行情表明:甚至以涨停板价介入龙头股的收益也比次龙头收益高。因此主抓龙头是最佳选择。若当日没有机会介入,则可选择涨得最好的次龙头介入,第2日不能涨停,或回落过急,要逢高抛出,最大的任务是择机换成龙头股,以争取利润最大化(参考年初中信证券和皖通高速的走势)。
  二、龙头股涨停第2日:
  龙头股涨停第2日的介入机会有:
  平开或小幅高开的,放量拉升时最好介入;
  大幅高开(5%以上),迅速封停的,只好等封停后介入,以防套在高位;
  大幅高开,而后打低的(此时异常放量),出现迅速上攻动作时介入,或涨停后介入,板块效应明显的,也可在打到低位时提前介;
  低开低走的,留下较长上、下影线的,收小阴线或收小阳线的,暂不介入,观察第3日表;
  开盘即封停的,可以涨停板价介入,此种操作需要大盘强势的配合。
  三、主升行情结束后机会论述:
  龙头股主升行情结束后,并非完全没有机会,以下两种情况可以考虑介入:
  若龙头股若遇大盘风险或主动下挫收出中阴线,要列入第2日重点观察对象,有放量拉升时迹象,可以及时介入,第3日冲高卖出。
  若龙头股在行情尾声的强势整理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可以做差价。


       操作龙头股注意事项
  1、弱市中的机会极难把握,涨停后一般进入整理的居多,若没有明显的把握宁可放弃。
  2、龙头股涨停第2日并非全都涨停,甚至可能留下较长的上影线,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行情已经结束。
  3、强势市场与弱市或平衡市中龙头股的表现差别较大,弱市或平衡市中,强势股的行情比较短暂,不可有过高预期。
  4、强势股若在3个涨停板后出现长上影线或反复振荡,说明已到行情尾声,这时要掌握好高抛的机会,并严格执行止损(盈)纪律。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31

 通常指发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数额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
  反之,小盘股就是发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数额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我国现阶段一般不超1亿股流通股票都可视为小盘股。
  中盘股,即介于大盘股与小盘股中间发行在外数额的股票。
  在以前很大盘子的股票相当少,所以把流通盘在3000万以下的称小盘股,流通盘一个亿以上的就叫大盘股了.
  现在随着许多大型国企的上市,这一概念也发生了转变.流通盘一个亿以下的都能算是小盘股了,而象中石化,中联通,宝钢这些有十几甚至几十亿流通盘的股票就称为超级大盘股,象许多钢铁股,石化股,电力股由于流通盘较大,也称为大盘股. 目前市面的说法是看这家上市公司的流通盘,一般在5亿以上肯定算大盘股了,但这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同理,6000万以下的盘子就是小盘股 。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大盘股 large-cap share。市值总额达50亿元以上的大公司所发行的股票。资本总额的计算为公司现有股数乘以股票的市值。大盘股公司通常为造船、钢铁、石化类公司。参见:large-cap。另为:large-cap stock;large-capitalization share;large-capitalization stock

大盘股与小盘股投资比较

  在股市里呆过一段的投资者差不多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小盘股好炒,大盘股股性呆滞。在选股时,投资者往往钟情于小盘股。时代不同了,投资者的从企业基本面来看,它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小盘股的成长空间比较大,扩张性比较强,而且比较容易被收购、重组;但是,中国的所谓大企业按照国际标准来衡量只能算中小企业,企业的成长空间还很大。事实上,小型企业(小盘股)经营风险较大,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大企业(大盘股)有较强的实力,经营风险较小,前景比较确定。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看大企业是如何变大的,如果是经过在市场上多年的摸爬滚打,靠自己的实力发展壮大的企业,那是市场筛选出来的优秀企业,由于有了资金、市场经验、人才等方面的成功积累,企业的投资价值较大、而投资风险较小;如果是依靠政府行政手段的支持,拔苗助长、拼凑出来的大企业,那如同累卵,未来风险很大。
  从资本市场的操作现实来看,中国的小盘股之所以好炒,大部分庄家却并非研究过企业的成长性,原因无非是所需资金量比较少,用相对少的资金量就可以达到控股,例如用3个亿的资金(随便几个公司一凑就有这个数)就可以控制4、5个亿流通市值的股票,然后就进入了自由境界,可以一路拉升,忘我地天马行空,完全可以不顾及股票的基本面,到了高位可以配合些消息,最常见的是大比例送股,趁着股价相对低了胜利大逃亡。 讲到这里,实际上已经露出了上述操作的真实嘴脸:这事实上就是操纵股价。属于违规违法行为。在朱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规范和健全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在规范中发展是以后的基调。
  大市值的股票特别适合大资金,无论是搜集筹码还是派发,都比较从容。鱼翔浅底,而鲸鱼则非池中之物,必须有一个大容量。 中国的大盘股其实是藏龙卧虎。相对价格比较低,很多是绩优股。以前我们推荐的股票里实际上就有不少是大盘股。大盘股可以不用象小盘股那样通过送股金蝉脱壳,单凭业绩的提高,就完全可以一路上升,其走升的基础更加可靠。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31

——庄股是指股价涨跌或成交量被庄家有意控制的股票。庄家通过增持或减持手中筹码,不断洗盘震仓,来达到吸筹目的,然后择机拉高股价,吸引散户追高,达到出货目的,并从中获利.
  庄股就是被庄家操控的股票。
  股市中的庄家有“强庄”、“弱庄”、“长庄”、“短庄”、“恶庄”之分。
  什么是强庄,有一点是先决条件,那就是强庄的手中必须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没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再强的庄也强不了多少。其次,强庄与上市公司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对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了如指掌。从强庄的心理角度来看,一般都有财大气粗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强庄首脑人物的做庄意愿非常强烈,这在盘面上可由他们的操盘手的下单中看清清楚楚,那就是“爽”。也许有人会问:强庄的“爽”到底“爽”在那里?答案只有一个,“下单坚决,毫不拖泥带水”。
  一般说来,强庄的建仓阶段都较为漫长,且建仓期间很少采用大单进行,化整为零的办法是他们贯用的手段。这是因为怕曝露目标,引发跟风盘介入,坏了他们的好事。不过,尽管强庄的操盘手们再怎么伪装,他们也无法摆脱被发现的命运。作为强庄,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他们必须吸足筹码后才可能放手拉升股价。又因他们的吸筹时间多在股市低迷的时候,盘面上的卖单少的可怜,即便盘面上有大单挂出,他们也不会一单扫掉,可不扫掉又怕被别人吃走,此时盘面上就会出现大密度的小买单,造成散户买走的假象。试问,在股市低迷的时候,有多少散户会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同时进场买这只股票,这是其一。其二,当大挂单出现的时候,庄家此时会用四台以上的电脑,同时预设不同价位的买卖单,在一个十秒钟的时间段里先后敲入,此时明明一单扫走了大挂单,而盘面出现的却是大单的主动抛盘,庄家做的时间差,既可隐瞒动机,又能引发恐慌,真可谓一举两得。
  强庄在拉升股价与高位派发时,都会毫不隐瞒甚至装腔作势地大单进出,在显山露水的时候,全国的投资者很容易在钱龙分时图上看出:庄家在行动!在正常的情况下,强庄都会在钱龙K线图上描绘一幅美妙的上攻态势,因为他们有能力、有实力控制盘面。他们样做的目的是:上攻时可借外来之力轻而易举地攻关夺隘,当然在关键的时候强庄会毫不尤豫地扫清路障。派发时能不为人知地引诱馋猫进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强庄都能在股市中为所欲为。他们也怕,怕股民太精提前溜号,怕跟风者太凶盘面失控,怕山外有山替人打工,怕行动过火被迫举牌入市,怕上市公司临时变挂难以脱身……。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31

黄金股票是股票市场中的板块分类,是黄金投资的延伸产品。黄金股票就是黄金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上市或不上市的股票,所以又可称为金矿公司股票。由于买卖黄金股票不仅是投资金矿公司,而且还间接投资黄金,因此这种投资行为比单纯的黄金买卖或股票买卖更为复杂。投资者不仅要关注金矿公司的经营状况,还要对黄金市场价格走势进行分析。
  在黄金股票中还有一种被称谓磐泥黄金股票的投资行为,投资者买卖已购置了大批可能含有沙金成分的河床或矿金成分的山地,但还未被开发证实的股份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就被称为磐泥股票。事实上这些股票只代表了那些仅拥有某些可勘探或可开采金矿土地的公司,也就是说投资磐泥股票,就是投资那些未经证实、过去没有生产记录的金矿公司的未来。投资磐泥黄金股票风险很大,当然,假如一经证实该公司所置有的地下确有金矿,其收益是惊人的。 目前国内A股市场上有一支这样的黄金股票是:荣华实业。该股以前属于农业板块,已在其在A股市场中实际意义已经是黄金股票了。
  磐泥黄金股票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投机性很大,但吸引力也很大。其缺点是转让性差、资金易冻结、交易费用高。由于参与磐泥黄金股票交易不仅是投资黄金,而且还涉及到勘探、建矿、生产,所以很难得到准确报价。
  现在黄金股票的所谓世界平均合理PE 是30倍 , 但是不代表未来几年后业绩高速增长后,黄金股票的合理PE 还是30倍,毕竟周期行业 在行业低估给予高PE 在行业高处 是给以低PE的 在这点上 钢铁股票 已经表现的很明显。
  当然,估值还要考虑到公司实力,不同地方的发展前景等等许多因素。

     黄金股票和黄金价格的关系

  黄金价格走向直接决定黄金公司的业绩,黄金价格走高,黄金上市公司业绩就会提高,黄金股票的投资价值就会提高,黄金股价就会走高;反之,黄金价格走低,黄金上市公司业绩就会下降,黄金股票的投资价值就会降低,黄金股价就会走低。并且,股票市场属于虚拟资本,虚拟资本弹性很大,因此黄金股票价格的弹性要大于黄金价格的弹性,也就是说,当黄金价格上涨的时候,黄金股票价格的涨幅要大于黄金价格的涨幅,当黄金价格下跌的时候,黄金股票价格的跌幅要小于黄金价格的涨幅。因此,黄金股票投资者一定要密切关注、分析黄金价格的走势。
  一般认为:从长期来看,黄金价格依然有走高的趋势,但是,黄金价格有可能作随时的调整和振荡,由于黄金股票价格的弹性要大于黄金价格的弹性,因此,即使短期内黄金价格的调整也会对黄金股票价格有较大的影响。
  对于不同类型的的投资者,投资策略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期投资者,应该分析黄金价格的长期走势,不要因为短期金价的调整而恐慌,对于短线投资者,要密切关注黄金价格走势,随时进行仓位调整。
  目前国内A股市场上有三支这样的黄金股票,分别是: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紫金矿业。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33

从《公司法》、《证券法》的规定来看,股份的发行可分为设立发行、改组发行及新股发行等若干种不同的发行[1]。


  改组发行是指原有企业改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而发行股票的行为。

改组发行的条件

  依据我国《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原有企业改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除应符合设立发行的七个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2]:


  1、发行前一年末,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0%,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比例不高于20%,但是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


  2、近三年连续盈利。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


  1、其生产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其发行的普通股限于一种,同股同权。


  3、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35%。


  4、在公司拟发行的投本总额中,发起人认购的部分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但是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5、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25%;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证监会按照规定可以酌情降低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的比例,但是最低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15%。


  6、发起人在近3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行为。


  7、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它条件。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33

  固定成长股票是指未来期内,股利成固定增长趋势变动的股票。企业的股利不应当是不变的,而是应当不断成长的。各个公司的成长率不同,但就整个平均来说应等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成长率,或者说是真实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


高成长股是指发展迅速的公司发行的股票.


  对公司的业务作前瞻性的分析,预期未来一段长时间,例如3至5年,公司的每年净利润能达到以每年增长百分之20至30以上速度稳定增长。可称为高成长性的股票。


  一般高成长性的股票,市盈率都是较高的。而高市盈率的特性,股票的波动性也较高。当然找到高成长性的股票,最宜长期持有投资,要短炒波幅也可以,但是否能获利,那要看你的运气了。

  购股权证是一种由公司发行的长期选择权,允许持有人按某一特定价格买入既定数量的股票,其一般随公司长期债券一起发行,以吸引投资者购买利率低于正常水平的长期债券,另外在金融紧缩期和公司处于信任危机边缘时,给予投资者的一种补偿,鼓励投资者购买本公司的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的区别是,可转换债券到期转换为普通股并不增加公司资本量,而认股权证被使用时,原有发行的公司债并未收回,因此可增加流入公司的资金。


  购股权证的分类[1]

  购股权证可分为报酬性(Compensatory)和非报酬性(Noncompensetory)两类。


  非报酬性购股权证可认为是公司通过向车单位职工出售股票方式增加资本的一种办法,它的授予一般不要求职工承担任何额外义务。非报酬性购股权证须同时满足下列四个条件:


  1 发放对象是所有符合规定雇佣条件的全日制职工;


  2.符合购股权证发放条件的每一位职工能够购买数量相等的股份或按其工资比倒取得购股权证;


  3.购股权证的行使期限合理:


  4.规定的认购价与市价间的差额不得大于允许向公众提供的折价f最高不超过15% )。


  当上述4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时,该购股权证被认为是报酬性的,即认为公司向其职工提供了超过他们工资的劳动报酬。


  报酬性购股权证通常有传统方案和复杂方案之分。传统方案是那些“有条件的 和“有限制的”方案,在购股权证授予日即知可购买股票的数量和购买价格。在过去35年里,该方案曾被西方企业普遍采用。复杂方案指为促进管理人员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把股份敷或股票认购价格与公司管理人员的业绩或公司的收益业绩结合在一起的高度完善的股票购买权方案,包括可变动购股权方案,股票增值权方案及组合购股权方案等。


  其中,可变动购股权方案在授权日既不知可购股票数量,又不知认购价格,两者受公司未来业绩水平或股价制约。股票增值权方案授予职工按规定的股票数量享受公司股票价格超过预先确定股价的增值部分的权利。而组合购股权方案则规定职工拥有一种以上购买股票的方式,职工可以在多种方式同进择,但不可以同时享受,倒如将可变动购股权和股票增值权方案结合在一起,职工可在两者中选一。几乎所有的复杂方案都是为了促使管理人员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而给予管理人员的报酬。近年来,这些方案被许多公司广为采用。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52

  固定价格要约回购是指公司在回购要约中确定回购价格以购买一定数量的股份。通常确定的回购价格会高于现行市场价格,即有一定的溢价,从而回购成本高于公开市场回购,有效期较短,一般为2至3个星期。对要约回购中对公司而言,关键是要确定回购溢价水平和溢价范围,使公司既能按照计划回购到既定数量股票,又可以避免为此付出过高的代价。溢价的高低与公司股票的集中程度有关,一般而言,两者之间成反比。即公司股权越集中,溢价就可以越低;相反,股权越分散,溢价就必须制定得越高。


固定价格要约回购的优缺点

  一是,赋予所有股东向公司出售其所持股票的均等机会,而且通常情况下公司享有在回购数量不足时取消回购计划或延长要约有效期的权力。固定价格要约回购通常被认为是更积极的信号,其原因是要约价格存在高出市场当前价格的溢价。对固定价格要约收购的实证研究表明,为使股东出让股票而给予他们的溢价比现行股票价格高出大约20%,在要约收购期限到期后,股票价格仍然保持在比要约收购宣布前高10%-11%的水平。


  二是,公司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回购股票的任务


  三是,向市场发出了有关公司经营稳定、现金富裕的积极信号。


  固定价格要约回购的缺点是固定价格回购要约的执行成本较高。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52

  后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时比普通股处于劣势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后,对剩余利益进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后配股的发行数量又很有限,则购买后配股的股东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发行后配股,一般所筹措的资金不能立即产生收益,投资者的范围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后配股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发行:


  (1)公司为筹措扩充设备资金而发行新股票时,为了不减少对旧股的分红,在新设备正式投用前,将新股票作后配股发行;


  (2)企业兼并时,为调整合并比例,向被兼并企业的股东交付一部分后配股;


  (3)在有政府投资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达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为后配股。


[编辑]干股股东的权利义务

  干股的取得和存在往往以一个有效的赠股协议为前提。赠股协议的效力属于股东之间的协议,和设立协议一样对股东具有约束作用,赠股协议的内容也可以在章程上体现。由于股东并没有实际出资,因此股东资格的确认完全以赠股协议为准,如果赠股协议具有可撤销、无效、解除等情况,干股股东自然就失去了股东资格,干股股东的权利义务比如股利请求权、表决权由协议确定,但股东的义务,尤其对外义务同一般股东,理由是股东的登记具有对外公示性。但是干股股东如果所受股份为瑕疵股份,在一般情况下,股份的受让人也应对股份的出资义务承担责任,但是,一般而言如果有一部分为瑕疵股份,有一部分为正常股份,那么首先认定获赠股份为正常股份,在其不足的情况下,才仍定为瑕疵股份。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52

  股票分割又称股票拆细,即将一张较大面值的股票拆成几张较小面值的股票。


  股票分割对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一般只会使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增加,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各账户(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余额都保持不变,股东权益的总额也保持不变。


  股票分割给投资者带来的不是现实的利益,但是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数增加了,给投资者带来了今后可多分股息和更高收益的希望,因此股票分割往往比增加股息派发对股价上涨的刺激作用更大。


  反向分割(Reverse Split):


  反向分割的作用在于提高股票的价钱,它跟股票分割正好是相反的。在反向分割里投资人可以换到更少的股票。


[编辑]股票分割的作用

  1、股票分割会使公司股票每股市价降低,买卖该股票所必需的资金量减少,易于增加该股票在投资者之间的换手,并且可以使更多的资金实力有限的潜在股东变成持股的股东。因此,股票分割可以促进股票的流通和交易。


  2、股票分割可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发展前景良好的信息,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3、股票分割可以为公司发行新股做准备。公司股票价格太高,会使许多潜在的投资者力不从心而不敢轻易对公司的股票进行投资。在新股发行之前,利用股票分割降低股票价格,可以促进新股的发行。


  4、股票分割有助于公司并购政策的实施,增加对被并购方的吸引力。


  5、股票分割带来的股票流通性的提高和股东数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公司股票恶意收购的难度。


[编辑]举例

  范例一: 陈小姐拥有1,000股波音公司(BA)的股票,当公司宣布2:1股票分割后,陈小姐原有的1,000股股票便会变为2,000股。


  1,000 x (2/1) = 2,000


  如果1股股票原先价钱是$40元,那么分割后的价钱便为:


  $40 x (1/2) = $20


  基本上股票的总数还是一样的。在股票未分割前它的价值是$40,000元 (1,000股 x $40元)。分割后它的总价值还是$40,000元 (2,000股 x $20元)。


  范例二: 洪小姐拥有400股娇生(JNJ)公司的股票,当娇生将其股票分割为5:4后,洪小姐原有的400股股票便会变为500股。


  400 x (5/4) = 500


  如果1股股票原先价钱是$50元,那么有分割后的价钱便为:


  $50 x (4/5) = $40


  基本上股票的总数还是一样的。在股票未分割前它的价值是$20,000元 (400股 x $50元)。分割后它的总价值还是$20,000元 (500股 x $40元)。


  范例三 : 柯太太拥有600股惠普(HWP)科技公司的股票,当惠普将其股票分割为1:2后,柯太太原有的600股股票便会变为300股。


  600 x (1/2) = 300


  如果1股股票原先价钱是$50元,那么反向分割后的价钱便为:


  $50 x (2/1) = $100


  基本上股票的总数还是一样的。在股票未分割前它的价值是$30,000元 (600股 x $50元)。分割后它的价值还是$30,000元 (300股 x $100元)。
作者: 兰博基尼    时间: 2013-9-5 21:52

  股东权益计划是指敌意收购的目标公司通过发行证券以降低公司在收购方眼中的价值的措施,它在对付敌意收购时往往很有效。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Martin Lipton)1982年发明的,最初的形式很简单,就是目标公司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收购方股票。


  在所有反收购案例中,毒丸长期以来就是理想武器。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Martin Lipton)1982年发明的,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最初的形式很简单,就是目标公司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收购方股票。在最常见的形式中,一旦未经认可的一方收购了目标公司一大笔股份(一般是10%至20%的股份)时,毒丸计划就会启动,导致新股充斥市场。一旦毒丸计划被触发,其他所有的股东都有机会以低价买进新股。这样就大大地稀释了收购方的股权,继而使收购变得代价高昂,从而达到抵制收购的目的。美国有超过2000家公司拥有这种工具。


  “毒丸”计划一般分为“弹出”计划和“弹入”计划。“弹出”计划通常指履行购股权,购买优先股。譬如,以100元购买的优先股可以转换成目标公司200元的股票。“弹出”计划最初的影响是提高股东在收购中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如果目标公司的股价为50元,那么股东就不会接受所有低于150元的收购要约。因为150元是股东可以从购股权中得到的溢价,它等于50元的股价加上200元的股票减去100元的购股成本。这时,股东可以获得的最低股票溢价是200%。


  在“弹入”计划中,目标公司以很高的溢价购回其发行的购股权,通常溢价高达100%,就是说,100元的优先股以200元的价格被购回。而敌意收购者或触发这一事件的大股东则不在回购之列。这样就稀释了收购者在目标公司的权益。“弹入”计划经常被包括在一个有效的“弹出”计划中。“毒丸”计划在美国是经过1985年德拉瓦斯切斯利 (Delawance Chancery)法院的判决才被合法化的,由于它不需要股东的直接批准就可以实施,故在八十年代后期被广泛采用。


毒丸计划的类型

  毒丸计划的类型主要有:


  1.优先股计划。目标公司发行一系列带有特殊权利的优先股。按照该计划,当遇到收购袭击时,优先股股东可以要求公司按过去一年中大宗股票股东购买普通股或优先股的最高价以现金赎回优先股,或公司赋予优先股股东在公司被收购后以溢价兑换现金的权利。这样可以增加收购者的收购成本,遏制其收购的意图。


  2.“金色降落伞计划”。该计划规定收购者在完成对目标公司的收购以后,如果人事安排上有所变动,必须对变动者一次性支付巨额补偿金。这样通过加大收购者的收购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收购行为。


  3.“毒丸”债券计划。当目标公司面临收购威胁时,可抢先发行大量债券,并规定:在目标公司的股权出现大规模转移时,债券持有人可要求公司立即兑付。这样会使收购公司面临着收购后需立即支付巨额现金的财务困境。从而降低其收购目标公司的兴趣。


  4.购买权证计划。这一计划授权目标公司的股东按照一种很高的折价去认购目标公司的股票的认股权证,或是认购成功收购公司股票的认股权证。当收购行为发生时,权证投资人可将认股权证换成公司的普通股,从而稀释收购者的股本。


从搜狐的股东权益计划谈毒丸术的应用

  搜狐公司抛出“毒丸”


  根据Thomson金融数据公司的统计,从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共有19家互联网公司采用了“毒丸术”,互联网门户Yahoo、孵化器 Internet Capital Group和Divine Interventures、在线音乐网站(Musicmaker.com)及互动电视公司TiVo最近都采用了"毒丸"战术。


  北京时间2001年7月28日消息,为防止被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搜狐公司(Nasdaq:SOHU) 7月28日宣布其董事会已采纳了一项股东权益计划。该计划旨在防止强制性的收购,包括防止在公开市场上或者通过私下交易收购搜狐股票,以及防止收购人在没有向搜狐所有股东提出公正条款的情况下获得搜狐的控股权。


  按照这项计划,搜狐公司授权7月23日搜狐股票收盘时登记在册的所有股东,有权按每一普通股买入一个单位的搜狐优先股。另外搜狐董事会还授权发放在登记日期之后至兑现日期之前的按每一普通股而出售的优先股购买权,上述购买权最晚到2011年7月25日到期。


  根据该项计划,搜狐股东可以在上述期限内用每股100美元的价格购买一个单位的搜狐优先股,在被并购后,每一优先股可以兑换成新公司(包括收购吸收合并搜狐公司而成立的新公司、搜狐不复存在及被收购后搜狐公司仍存在两种情况)两倍于行权价格的股票(即市场价值为200美元的新公司的普通股),在以下情况出现后10天后,购买优先股的股权证将寄给除恶意收购者之外的股东:(1)个人或团体收购20%或更多的搜狐普通股获得公司控股;(2)公开宣布收购或换股使个人或团体可获得20%或更多的搜狐普通股从而达到控股。


  分析此毒丸,按搜狐公司现发行在外的总股本34,765,000股计算,如果有人恶意收购,假设收购量为20%,则上述计划开始启动,如果除收购者外的所有股东均行使这一权利,则购买优先股需要资金2,781,200,000美元(34,765,000×80%×100 = 2,781,200,000),此优先股可以兑换买新成立公司两倍于该金额的股票,即价值高达5,562,400,000美元的新公司普通股票,而搜狐公司在2001年8月3日的收盘价为1.40美元,其市值只有48,671,000美元,而一旦被恶意收购启动该计划,则原股东如先行使优先股的兑换权,然后再转让新公司的股票,可获利2,781,200,000美元,是目前市值的57倍,同时,行权后将严重稀释恶意收购者持有的股权,使收购者失去在新公司中的控股地位,此时,如果收购者想继续收购股权达到控股地位,将不得不增加十几亿美元,甚至更高的收购成本,不仅如此,搜狐公司董事会还将根据出现的情况,可以对股权计划相关条款进行修改。这样就足以使收购者望而却步,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恶意收购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毒丸术”的在效力之大可见一斑,当然“毒丸术”的应用是需要一定的法律环境的,在美国许多州,“毒丸术”被认为是合法的,而根据英国的公司法,却是不允许的。


  “毒丸”的产生土壤


  追溯“毒丸术”的历史,可知其起源于股东认股权证计划,这一计划授权目标公司股东按照一种很高的折价去认购目标公司的股票的认股权证(flip- in pill:中性反应的毒药丸子),或者是认购成功收购公司股票的认股权证(flip-over pill:烈性的毒药丸子),与搜狐的股东权益计划对照分析可知,其“毒性”是二者兼有的。


  并购与反并购的较量是围绕上市公司控股权之争而展开的,而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又有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之分,一般而言,绝对控股要求持股比例超过50%,而相对控股持股比例在30%~50%,在股权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达到相对控股所需要的持股比例会更低,如方正科技(600601)的大股东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在持股比例只有5.01%,达到了控制该公司的目的;从反并购策略来讲,在绝对控股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恶意并购的,而随着持股比例的降低,发生恶意并购的可能性逐渐增加。


  “毒丸”机理


  在反并购策略中,最好的防御就是事前充分准备,而“毒丸术”(Poison pills),也常常被译作“毒药丸子”,这些战术的运用抬高了收购成本,并稀释了股份,有利于阻止敌意收购,属于公司内部防御策略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美国广泛流行,随着互联网公司股价的暴跌,这些公司已成为易被猎取的收购目标,为了不成为那些"旧经济"公司的囊中物,许多互联网公司最近都采用了"毒丸"战术,即一种"股东权计划",目的是防范可能发生的敌意收购。


  在“毒丸术”的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股东权利计划。即公司赋予其股东某种权利(往往以权证的形式)。


  ①、权证的价格被定为公司股票市价的2一5倍,当公司被收购且被合并时,权证持有人有权以权证执行价格购买市的2-5倍,购买新公司(合并后的公司)股票。搜狐公司的优先股权证,定价为新公司的普通股市价的2倍。


  ②、当某一方收集了超过预定比例(比如20%)的公司涨票后,权证持有人可以半价或折扣一定的比例购买公司股票。2001年7月6日,NASDAQ上市公司Durect宣布采取一项股东权益计划,该计划规定,当恶意收购者收集的股票达到或超过发行总股份的17.5%时启动该计划,届时将允许除恶意收购者之外的所有股东以一定的折扣价格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在某些情况下,每一权证可以兑换该公司的1股普通股。


  ③、当公司遭受收购袭击时,权证持有人可以只要董事会看来是“合理”的价格,向公司出售其手中持股,换取现金、短期优先票据或其他证券,如此将耗尽公司的现金,恶化公司的财务状况,起到吓退恶意收购者的效果。


  通过股权证的方式进行反并购操作,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环境,如根据美国普通公司法,公司可以发行各种类别的股份,只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有关类别的说明,并可以赋予董事会增添新的系列股与规定各系列股之间的相对权和优先权的变动的权利等,所以,“毒丸术”在美国广泛流行,而在英国公司法则不允许采用 “毒丸术”。


  2、兑换毒债。即公司在发行债券或借贷时订立“毒药条款”


  依据该条款,在公司遭到并购接收时,债权人有权要求提前赎回债券、清偿借贷或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这种毒药条款,往往会增加债券的吸引力,令债权人从接收性出价中获得好处。


  毒丸术,无论各类权证、抑或毒药条款,在平常,皆不发生效力。一旦公司遭受并购接收,或某一方收集公司股票超过了预定比例(比如20%)。那么,该等权证及条款,即要生效。公司运用毒丸术,类同于埋地雷,无人来进犯,地雷自然安眠,一旦发生收购战事,袭击者就要踩踏地雷,地雷就要爆炸显威。


  毒丸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


  一方面,权证持有人,以优惠条件,购买目标公司股票或合并后的新公司股票(如搜狐董事会规定可以按行权价格的两倍购买新公司的股票)以及债权人依毒药条款,将债券换成股票,从而稀释收购者的持股比例,加大收购资金量和收购成本。


  另一方面,权证持有人,以升水价格向公司售卖手中持股,换取现金,以及债权人依毒药条款,立即要求兑付债券,可耗竭公司现金,恶化公司财务结构,造成财务困难,令收购者,在接收后立即面临巨额现金支出,直至拖累收购者自身,虑及此,收购者往往望而生畏。基于这二方面的逻辑,收购者收购目标公司后,类似于吞下“毒丸”,自食其果,不得好报。


  当然,"毒丸术"也并不意味着公司不想被兼并,有时只是为了获得更合适的兼并条件。如,网络站户公司Excite1998年10月在面对Zapata 的收购时采取了"毒丸"战术,但是几个月后,它就宣布与有线公司At Home合并,组成 Excite At Home。另一个例子是软件公司 Allaire,2000年12月,它采取了一次股东权计划,但是一个月后,它就同意卖给对手Macromedia公司。在很多情况下,"毒丸术"背后的概念是使董事会能完全控制兼并的过程。


  “毒丸”国内应用


  我国主板市场由于国有股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且不能自由流通,所以一直没有产生真正的并购土壤。但是随着国有股减持,除特定行业国家需要保持绝对控股地位外,国家在在相当多的行业放弃绝对控股,随着股份全流通的创业板的即将推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加强,市场化的兼并与收购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亮点之一。也就是说,创业板的推出以及国有股减持的推进,已经预示着发生恶意并购的可能性已悄然到来,并购与反并购之争将成为证券市场上的一引人注目的焦点。


  我国相关法规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其发行的普通股限于一种,同股同权”,在实践中上市公司只能发行普通股,而且要经过证监会核准,因此限制了通过股权证的方式进行“毒丸术”设计,但如以后公司法允许设置优先股则可能出现可操作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行法规并未禁止采取兑换毒债的方式设计反并购战术(尤其是在借贷行为中采取“毒丸术”),当出现恶意并购的情况时,债权人可以提前收回债权,债权的收回风险降低,因此借款人更容易筹到借款,此方法可以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