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古今历史]
近代军队鼻祖大战波兰铁骑-1656年华沙之战
[打印本页]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3 22:58
标题:
近代军队鼻祖大战波兰铁骑-1656年华沙之战
下载
(21.37 KB)
2013-7-23 22:58
卡尔十世
1656年瑞典与波兰军队的华沙战役的背景是著名的“大洪水”战争。这场战争可谓是东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大混战。先是乌克兰哥萨克的起义使得波兰焦头烂额,然后1654年沙皇俄国的对波兰的宣战使得局面复杂化,最后连赢得三十年战争后国力正盛的瑞典也在1655年对波兰发动突袭,使得波兰不得同时和俄国、乌克兰、瑞典以及与瑞典结盟的勃兰登堡选帝侯作战。
波兰是以骑兵立国的国家,波兰骑兵的战斗力赫赫有名,但步兵偏弱,且军队主要由贵族组成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这场战争开始阶段,仅仅5万人的波兰军要面对不下15万的敌军(6万俄军,4万哥萨克军,4万瑞典军)从四面八方的猛扑,形势迅速悲剧,大片国土沦陷,特别是瑞典军势头非常凶猛,如入无人之境。
但是到了1656年,形势有所改观。波兰名将恰尔涅茨基使用游击战术极大的打击了瑞典军,加上波兰民众也不断袭扰(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号召:“只要还活着,就应当骑上马(去打击敌人)),使得瑞典军陷入极大困境。同时趁瑞典国王卡尔十世的主力在别处的时机,夺回了沦陷的首都华沙。
听说波兰军已经夺回华沙之后,卡尔国王立刻率主力返回华沙,旨在再次拿下华沙,并且以此机会消灭波兰军主力。当然他并不知道此时波兰军主力已经兵力上要强于自己了(不断的损耗以及大量占领驻军消耗了很多瑞典兵力)。但是恰尔涅茨基见瑞军势大,建议波兰国王约翰二世不要与之硬拼。但是约翰二世没有听从这一劝告,决意在华沙与瑞典军决一死战。
首先介绍一下战前的双方军队。尽管瑞典军队仍然是长枪火枪体系,但是经过古斯塔夫的改革和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已经是全欧闻名的劲旅。古斯塔夫改革极大的增强了瑞典军队的职业度和大兵团会战的能力,因而很多人将古斯塔夫后的瑞典军视为第一支近代军队(也有年代因素)。使用三排射击战术的瑞典步兵可谓是名震天下,但是在这一战中,也许是因为分散占领的缘故,瑞典步兵已经下降到了尚不如骑兵多的数量。此时卡尔十世的军队中,有瑞典骑兵7500人,德意志骑兵5000人,瑞典步兵3000人,德意志步兵3500人。共计骑兵12500人,步兵6500人,大炮47门。当然,瑞典的黑衫骑兵和龙骑兵的战斗力也是很著名的。
波兰军就更是骑兵占了绝对地位。此战波兰骑兵有2万人(其中950名著名的飞翼骑兵),而步兵却只有4000人,此外还有1万贵族征募部队,也都是骑在马上的。此外,克里木汗国也派出了2000鞑靼骑兵增援,另有大炮18门。
图片附件:
20130723.jpg
(2013-7-23 22:58, 21.37 KB) / 下载次数 1320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attachment.php?aid=5334&k=7abc385f0b6c52bf4dc114b3203c6fd4&t=1760633829&sid=7FqhQ8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3 22:59
波兰军计划和第一天的战斗
波兰国王约翰二世选择的战术非常一反常态。也许是因为瑞典军的实力他已经见识过了缘故,他并没有选择在开阔平原上与瑞典军决战(当然,他最后还是不得不这么做了)。他选择的打法是在维斯瓦河东岸与Białołęcka森林之间建立防御阵地。这样,它的两翼分别有河流和森林掩护,这样大量波兰军只需要防守一个颇为狭小的正面,瑞典军的方阵将无用武之地。更加有利的是,这片阵地战前就有若干土制工事,对于防御一方更加有利。此外约翰二世还将2000鞑靼骑兵派出去,命令他们待瑞典军主力通过后前去劫寨,以图一举缴获瑞典军补给,待瑞典军不战自乱,即可破之。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3 23:00
下载
(93.17 KB)
2013-7-23 23:00
第一天的战斗可以说完全照着波兰人的计划进行,瑞典国王卡尔十世听说波兰军已经决定决战后非常高兴,轻敌冒进。瑞典军主要由骑兵组成的前锋部队一头扎进了波兰军为他们准备的陷阱阵地之中。结果瑞典军徒劳地冲击着波兰人的预设工事,在惨重的损失下很快就被打了回去。不过,这次失利仍然给瑞典军起到了“威力侦察”的效果,让他们提前了解到了波军的意图。
图片附件:
20130723.jpg
(2013-7-23 23:00, 93.17 KB) / 下载次数 1195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attachment.php?aid=5335&k=0f0409301568393a321eea75db0d9529&t=1760633829&sid=7FqhQ8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3 23:00
下载
(115.52 KB)
2013-7-23 23:00
比较薄弱的波兰步兵
图片附件:
20130723.jpg
(2013-7-23 23:00, 115.52 KB) / 下载次数 1175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attachment.php?aid=5336&k=69fbf17c8a87ba0b950d698db323f987&t=1760633829&sid=7FqhQ8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3 23:01
下载
(89.21 KB)
2013-7-23 23:00
瑞典骑兵
当天晚上,瑞典军主力陆续赶到。勃兰登堡选帝侯听说了败报和局势之后非常沮丧,劝卡尔十世立刻退兵。但卡尔十世却不为所动,说我别有良策可破敌。原来,卡尔准备将军队主力机动到森林以东重新集结,然后再从一个更宽广的正面杀向波兰人。
图片附件:
20130723.jpg
(2013-7-23 23:00, 89.21 KB) / 下载次数 1165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attachment.php?aid=5337&k=56554b1c4be3cfb4cff7e3d1d455aacb&t=1760633829&sid=7FqhQ8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2
第二天的机动
这个机动非常大胆,但是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首先为了保证波兰人以为瑞典军会继续在正面进攻,一部分勃兰登堡部队要留下来继续发动牵制性的进攻。但即便如此,万一波兰人利用瑞典军正面削弱的时机以总攻摧垮勃兰登堡部队,占领河畔主要公路,那么卡尔的全盘计划就很有可能泡汤。
结果到了第二天,留守正面的勃兰登堡部队却似乎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太大苦战。波兰人发动了几次突击,但都在步兵的密集火力下被击退(狭窄的正面不仅限制了联军进攻,也限制了波兰军进攻)。随后,勃兰登堡步兵在骑兵掩护下,夺下了当面一处重要高地,并将不少大炮架上了高地,为第三天的战斗赢得了相当不错的态势。
波兰军不仅对当面敌人没有大动作,对瑞典军在他们眼皮底下静悄悄的大机动更是令人惊讶的一点反应都没有。按照波兰方面的说法,当时的波兰军营地沉浸在喜悦之中,以为瑞典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节奏,并且鞑靼骑兵将会夺取瑞典军的辎重。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卡尔并没有空营而出,而是留下了若干黑衫骑兵把守。而克里木骑兵也的确不再是昔日所向无敌的蒙古铁骑了,这回打得相当不争气,在守军几轮射击下就作鸟兽散了。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3
下载
(108.7 KB)
2013-7-24 22:02
波兰骑兵
这也和波兰骑兵遭受到的重大伤亡有关。即使波兰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已经被削弱了很多的瑞典步兵火力实在凶猛(三排齐射法有“古斯塔夫的雷霆”之称)。这场混战没进行多久,参与突击的波兰骑兵部队伤亡就高达16%!考虑到战马的损失更加大,丧失战斗力的骑兵就更多了。所以波兰人最终没能击溃瑞典军以取得胜利,不得不撤了下来。
图片附件:
20130723.jpg
(2013-7-24 22:02, 108.7 KB) / 下载次数 1142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attachment.php?aid=5338&k=c900fd56354d352e09858cb0d53f6f63&t=1760633829&sid=7FqhQ8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4
下载
(418.33 KB)
2013-7-24 22:03
瑞典步兵阵型
图片附件:
20130723.jpg
(2013-7-24 22:03, 418.33 KB) / 下载次数 1245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attachment.php?aid=5339&k=8139e8b291dcc95cf67a4b9050ee902f&t=1760633829&sid=7FqhQ8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4
第三天和结局
到了第二天结束,波兰国王已经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失败了,大势已去。除了撤退之外没有别的选择了。但是同样,波军也不可能就在瑞军眼皮子底下逃掉,所以各骑兵部队依然要不断发动反击以迟滞瑞典军,以掩护主力退出战场。如果波兰军主力被全歼,那么瑞典军就将赢得这场战争。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6
下载
(59.45 KB)
2013-7-24 22:06
持续冲锋的波兰骑兵
但是第三天的战斗,形势依然比预期要严峻的多。瑞典军有条不紊的,以最大的宽度开始展开总攻,而波兰上万部队要从维斯瓦河唯一的一条大桥撤退,难度可想而知。于是也许是波兰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开始了,撤退的波军在大桥两侧大量拥堵,被瑞军大量杀伤。而瑞军右翼最终也顺利夺取了大桥东端,还没来得及撤过去的波军(主要是贵族征募军)被俘虏了不少。
图片附件:
20130723.jpg
(2013-7-24 22:06, 59.45 KB) / 下载次数 1173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attachment.php?aid=5340&k=51e94baf4a08da847cb8c5342ddf8eca&t=1760633829&sid=7FqhQ8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7
下载
(95.23 KB)
2013-7-24 22:07
这场战役的损失数字我找到了两个:波兰方面的数字是,己方阵亡2600人,而瑞典方阵亡1300人。而瑞典方面则宣称己方阵亡700人,歼灭敌军5000-7000人。考虑到波兰方面似乎并未计入己方逃散和被俘的人数,而且从此战后波兰军确实元气大伤,直接放弃了华沙南下来看,可见瑞典军的战果统计可能并没有多少水分。
华沙战役的失利使得波兰的局势再度恶化。但是波军毕竟保住了主力未被瑞典军全歼。恰尔涅茨基的战略以及全波兰起义的烽火终于使得决战失利的负面影响被降为最低,而陷入泥潭的瑞典军不得不逐步开始从波兰撤退。1657年,勃兰登堡倒戈相向,奥地利皇帝在波兰一方加入战争,终于使得苦苦挣扎在亡国边缘的波兰看到了奇迹的曙光。在战火开始烧到本土后,瑞典不得不在1660年退出战争。随后,恰尔涅茨基等人挥师东向,回过头来对付已经占领了大片东部领土的俄国。对俄国战争在此之后依然经过了7年的苦战,波兰军最终奇迹般的光复了大多数被占领土,迫使俄国在1667年签订了安德鲁索沃条约。不过,波兰还是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领土,从此不可避免的开始走上下坡路。
图片附件:
20130723.jpg
(2013-7-24 22:07, 95.23 KB) / 下载次数 784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attachment.php?aid=5341&k=05deb6deccde6699511acf1d15dcb540&t=1760633829&sid=7FqhQ8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7
这个时期的战役最有排阵布兵的感觉。
善于排兵布阵乃是欧洲战争的特色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7
我倒是很奇怪,奥地利怎么没站在瑞典那一边给波兰人捅一刀,结结实实的就让波兰溃败了。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8
因为奥地利皇帝和波兰皇帝是亲家
尤其当时奥地利皇帝——其实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刚刚即位,年纪还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8
这非常迎合中西方的哲学思想,西方重视原因,所以排兵布阵极为夸张。东方注重结果,所以各种计谋手段层出不穷。
就电影角度来说,西方战争更有气势。
就个人角度来说,东方战争则是教人如何生存。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9
认为打仗就是靠 奇谋妙计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观念~
因为国力、时代的科技背景、国家自身经济和社会结构、军队结构等都是左右战争的根本~
而奇谋妙计必须像毛一样依附在上面说的这些皮之上~不然就是空中楼阁~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9
就好像 本文开头 波兰所处的情况:仅仅5万人的波兰军要面对不下15万的敌军~
换天朝真看不出有上面奇谋妙计可以扭转乾坤~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09
15万人里除了瑞典之外,持观望态度、卖呆儿的人占了多数,
而且版主不要理解错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波兰平定哥萨克叛乱用了五万人,抵抗俄罗斯入侵用了五万人,和瑞典打仗用了五万人,嘶嘶不会是认为波兰的这五万人是同一伙人吧?难道就没有战损补给?
而且要说奇谋的话,波兰人倒是在这场战争中小小的用了一回,先是和俄国打,一看这边不好打,那边瑞典马上就要攻进来了,就和俄国讲和,过了一阵,看瑞典要把自己灭了,就挑拨俄国,围攻里加,攻打瑞典,看瑞典被撵跑了,回来再和俄国打,看看快不行,又去造谣让瑞典偷袭俄国,最后达到了将俄国赶出白俄罗斯的目的。颇有点借刀杀人的意思,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13
俄罗斯人打酱油也打走了波兰一半的国土~
也对于波兰人来说绝对算是个大损失~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17
波澜的制度一直为人所诟病~
但是正是这样看似落后的制度其实本身的动员能力是非常可观的~
在17世纪~波澜就是一个中世纪制度的 活化石~
而要是波澜本身是一个比较集权的王国政府~如果没有瑞典那样非常先进的征兵制度~
恐怕早就亡国了~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17
很好的帖子。 说句题外话,我去看过那个著名的瓦萨号战舰,处女航就沉没了。为了加强火力,战舰加高了一层还是两层,加了很多火炮。重心太高了,风一吹就倾覆了。
作者:
佛语人生
时间:
2013-7-24 22:17
前边某一位说 奥地利和波兰合作是因为亲家关系嘛 这回答未免不靠谱 反而是突厥在南部威胁着奥地利才选择跟波兰合作吧 亲家可不是铁饭碗 貌似波旁家的西班牙还跟波旁家的法兰西对打过呢
那个 为毛有些就喜欢YY什么东方阴谋诡计呢 有这种想法感觉就像是把三国演义当正史看待 大概对方还会认为手上能放出龟X气功 咋就觉得内中二含量那么高呢
感觉西方史的战争艺术记载的更加合理和靠谱 什么东方完克完全就是不懂得客观看待小家子气的封闭思维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