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百家讲坛 风雨张居正(十九)父亲带来的麻烦 [打印本页]

作者: 帝王脸谱    时间: 2013-7-23 16:23     标题: 百家讲坛 风雨张居正(十九)父亲带来的麻烦

百家讲坛 风雨张居正(十九)父亲带来的麻烦

      经过上一讲我们晓得,张居正不但履行政治变革、经济变革,他在军事上的行动,也使得大明王朝愈加稳定和强壮。然则,就在万历新政获得宏大成就的时分,一场危机却忽然来临,这让趾高气扬的张居正顿感不知所措,由于带来这场危机的,并不是变革的对立派,而是他张居正本人的父亲大人。 经过前面几讲,我们可以看出来张居正作为万历新政的总导演、总筹划、也可以说是总设计师,经由几年起劲之后,不管是在政治上、军事上照样经济上,曾经获得了十分大的效果。

      张居正回头看看这几年宏大的成果,心中也难免要有几分自得。 但是我感觉,这也没有什么过火的。由于我们普通人都有梦想,有梦想是一件高兴的事,更是要完成梦想,那就是一件艰苦,甚至是严酷的事了,张居正用了,短短几年的工夫,可以说把万历新政,梦想的蓝图,曾经根本构建出来了。这在那时,放眼整个世界,甚至放眼整个封建王朝封建时代,那也足可以笑傲江湖、笑傲古今了。所以有这么一点点的,自得和自豪又算什么呢? 然则我们说,一个人自得的时分,最需求什么呢?

      李白说人生自得须尽欢,我认为,应该是人生自得须慎重啊,由于老天爷老是公道的,他在给你艰苦之后,一定会给你掌声,但在给你掌声的时分,他也往往会给你预备另外一份磨练。 就在张居正为他的万历新政,获得阶段性的丰盛效果的时分,而自得的时分,而自得的时分,一个宏大的磨练曾经来到了面前。当然,说在这个磨练到来之前,让张居正自得的还不只是万历新政曾经获得了阶段性的丰盛效果。父亲的逝世让张居正堕入变革窘境、去留两难,为此,朝廷里掀起轩然大波,眼看着就要葬送万历新政的前途。

      那么,是什么缘由招致了矛盾的无比锋利?为什么就连张居正亲身选拔的官员也站到了他的敌对面?为了恩师,万历小皇帝又会如何自力行使大权?
作者: 帝王脸谱    时间: 2013-7-23 16:28


作者: 帝王脸谱    时间: 2013-7-23 16:31

[画外音]通过上一讲我们知道,张居正不但推行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他在军事上的举措也使得大明王朝更加稳固和强大,但是就在万历新政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一场危机却突然降临,这让踌躇满志的张居正顿感手足无措,因为带来这场危机的并不是改革的反对派,而是他张居正的父亲大人,父亲的去世让张居正陷入改革困境,去留两难,为此朝廷里掀起轩然大波,眼看着就要断送万历新政的前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矛盾的无比尖锐,为什么就连张居正亲自提拔的官员也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为了恩师,万历小皇帝又会怎样独立行使大权,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郦波副教授为您讲述风雨张居正第十九集《父亲带来的麻烦》。

郦波:通过前面几讲,我们可以看出来,张居正为万历新政的总导演,总策划,也可以说是总设计师,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不论是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经济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张居正回头看看这几年的巨大的成绩,心中不免要有几分得意,不过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过分的,因为我们一般人都有梦想,有梦想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要实现梦想,那就是一件艰辛,甚至是残酷的事了,张居正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可以说把万历新政梦想的蓝图已经基本构建出来了,这在当时放眼整个天下,甚至放眼整个封建王朝的时代,那也足可以笑傲江湖,笑傲古今了,所以有这么一点点的自得和骄傲又算什么呢?但是我们说一个人得意的时候,最需要什么呢?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以为应该是“人生得意须谨慎”,老天爷总是公平的,他在给你艰辛之后,一定会给你掌声,但在给你掌声的时候,他也往往会给你准备另外一份磨难,就在张居正为他的万历新政,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而自得的时候,而得意的时候,一个巨大的磨难已经来到了眼前,当然说在磨难到来之前,让张居正得意的还不只是万历新政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在万历五年的夏天,张居正接连感受到了做父亲的幸福与得意,首先是他的二儿子张嗣修,科举考试高中一甲进士,一甲总共就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张嗣修被小皇帝钦点为榜眼,也就是全国第二名,这下进了翰林院了,张居正看到自己的儿子高中榜眼,那就是说自己政治事业上也有接班人了,所以心里非常开心了,还有一个事让他感受到也感受到了一种做父亲的快感,什么呢,就是他那个不是儿子却胜似儿子的小万历订婚了,而且明年开春就要举行婚庆大典,张居正和小万历那是情同父子,感情非常深,所以他打心眼里高兴,李太后还下旨把这个小万历的婚庆大典全权交给张居正来处理负责,因为他也不相信别人,这就是等于完全就把宝贝儿子托付给这位敬爱的张老师,所以张居正为小万历的婚事忙起来有一种特殊的兴奋和情感在其中,说张居正在内阁里正在为明春小万历的婚事紧张忙碌的时候,突然,管家游七带着一个家人匆匆的来到内阁里头来送信,张居正一看就一愣,心里话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能回家说,送到上班的地方来,送到内阁里来,张居正一看游七这脸色,心中就是一沉,所以接过信来虽然是一封普通的信,但放在手里感觉特别的沉重,内阁里另外两名阁臣,吕调阳,张四维一看张居正脸色如此凝重,不知道什么事啊,也都放下手上的工作,看着张居正,只见张居正慢慢地坐回到椅子上打开了信,不过才读了一两行,张四维只见张居正唰的一下已经是泪流满面了,吕调阳,张四维两个人赶快凑过来一看,只踅摸了一眼,就知道麻烦来了,什么麻烦呢?

张居正那个叫张文明的爹,给他带来了麻烦,我们在刘台案里我们曾经讲过,张文明,张居正的爹,这个名字起的挺文明,人不是太文明,在万历新政期间,给张居正带来了两个大麻烦,第一个麻烦就是他在老家,作威作福,贪污腐化,结果刘台以此攻击张居正,有贪污的事实,让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抹上了黑,给张居正抹上了黑,如果说我们说这个麻烦是张文明给张居正带来的,那一点都不算冤枉他,对不对,但要说到第二个麻烦,张文明给张居正带来的第二个麻烦,我想这个张文明啊,老爷子躲在棺材里,都可能觉得冤得慌,为什么呢,因为他也不想给儿子带这个麻烦,但是躲也躲不开,避也避不开,这个麻烦躲不开,这个麻烦是什么呢,就是死亡,因为张文明的死给张居正带来了一场叫做”夺情”的麻烦,成为张居正整个万历新政过程中最头疼的一个事情,那么什么叫夺情呢?

中国的封建社会啊,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伦理社会,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啊,那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在古代那是一种政治规范,而且到了明代的时候达到了一个顶点,所以理学认为,子女,尤其是儿子,替父母守孝一定要守满三年,而且这个守孝的时候,不能干别的事,只能在父亲的草地旁边,读读书什么的,不能听音乐,不能露笑脸,不能会客,甚至不能上班,所以你正在上班的,那你就应该辞职回家,朝廷官员辞职回家为父亲守孝,为父母守孝,这在古代叫做“丁忧”,丁忧守制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后来这帮假道学们觉得,三年时间太长了,熬不下来,就打了个七五折,每年守九个月就算一年,这样守够二十七个月也就算守满三年孝了,讲究孝道是对的,替父亲守孝那也是对的,但是理学这个东西太极端了,特别讲究一些虚头八脑的形式,所以文人就以这些形式相互标榜,认为如果父母去世回家丁忧这就是一件能体现文人品格的事,“夺情”的含义就是不回家丁忧或没有守满三年孝就复职的举动,事实上自唐宋以来,夺情也不是什么少见的事,尤其是到明代,明代的这个内阁大学士不守你丧,夺情起复的事常有,理学家们也能说的通,因为这是皇帝特别颁旨,这是因为朝廷特别需要,因为你武官有的时候是因为战势紧张,局势紧张,可以不回家丁忧,文官也可以有一些特殊情况不回家丁忧,这个叫做夺情,对不对,况且还是朝廷需要,皇帝颁旨的,理学家能说得通啊,更关健的是,从君臣父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上来讲,君臣之礼还要大于父子之情啊,但我们说一个道理啊,能否说的通,那要看对谁说,那要看在哪儿说,那要看什么时候说,其他的时候能说的通的道理,但是现在对于张居正,对于这个锐意改革而得罪了N多人的张居正来说,就未必说的通。

张居正的意见是张瀚这个人“清贞简靖”,张瀚这个人这四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说他人格独立,不随波逐流,吏部尚书嘛,那当然应该是天下官员的表率,当然要找个品格非常独立的人,所以张居正力主让张瀚做这个吏部尚书,最后张瀚也就超级提拔成了吏部尚书,张瀚打心眼里头也很感激张居正,但是他确实像张居正所说的,这个人清贞简靖得很,而且清贞简靖的很极端,他也认为张居正对国家做出也巨大的贡献,但是要在这个夺情还是丁忧守制的事上,要违反道德了的话,张瀚觉得那就天理不容了,所以他自己做为一个道德表率,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张居正夺情,所以小皇帝下旨让他吏部去为留张居正,他就不吭声,不作为,拖着不干,现在王道成在吏部来催问他了,结果他甩头就来了一句,说大学士家丧丁忧,皇上要加恩,那是礼部的事,关我吏部什么事,我道成一听,心里一愣,我管你相干不相干,我这是按照考成法的工作程序到你这儿备案核销,至于相干不相干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他也不回答,直接就说,尚书大人,既然皇上有圣谕给你们,你还是拿给我们备案核销吧,结果这一说张瀚火了,一拍桌子,情绪非常激动,大声喊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万古纲常就要被践踏了,你搞什么搞,你还备什么案,核得什么销啊,结果他这一喊,王道成说是话也不说,转头就走,为什么呢?

因为王道成一个小小的七品吏科给事中,他哪能跟从一品的吏部尚书去争啊,所以他调头就回班上去了,到了班上铺开笔墨纸砚干啥呢,他要上疏弹劾张瀚,情绪很激动,后果很严重,结果班上有个同事,都察院的御史叫谢思启的,看他很激动,就来问他怎么回事,事情一问,谢思启也很激动,为什么呢,因为谢思启是张居正的铁杆粉丝,这一下火了,和王道成两个人联名弹劾张瀚,小万历拿到这个弹劾的上表,当时就火了,心里的话,当初要不是我张老师你张瀚哪有今天,当初选吏部尚书的时候,大家都不同意那是我张老师力排众议才让你当的,你老小子不思报恩,今天倒来这儿落井下石,而且他认为张瀚,这个时候小万历啊比较小,他首先感觉到的还不是张瀚对张居正,他是觉得张瀚对自己的圣谕居然如此不当回事,所以这个小朋友的心理也开始逆反,也开始膨胀,当即下了一道圣旨,他也不跟别人商量,自己很有主张,也不跟他的张老师商量,当即下了一道圣旨,勒令张瀚致仕回籍,你给我提前内退,回老家去,张瀚也是头犟牛,圣旨一下包袱早打好了,调头就走人,这个张瀚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低级官吏啊,他是吏部尚书啊是,在明代吏部尚书那是百官之首啊,我们说内阁虽然有实权,但名份上不过是个秘书处,真正的百官之首那是吏部尚书,六部中最重要的,张瀚这么一个吏部尚书,就因为不支持小皇帝让张居正夺情的命令,就被勒令退休回家了,张居正的爹死了,张居正还没走呢,结果吏部尚书张瀚倒先走了,张瀚这一走,那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这一场风浪的势头之大,让当时的人难以想象,也让后人瞠目结舌,在这场风浪之后和,张居正和他万历新政都将面临着一个前途未卜的诡异命运,那么这场政治风浪,这场海啸到底大到什么程度,而张居正在这场海啸中有会有什么样的惊人表现,他和他的万历新政又将走向何方,请看下集《夺情伦理风暴》,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