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百家讲坛 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篇(一)神医传奇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1 21:26     标题: 百家讲坛 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篇(一)神医传奇

千古中医故事系列节目华佗之神医传奇。

在世界华人的范围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当人们发自内心的感谢一位救死扶伤的一个医生的时候经常会送给医生八个字,华佗在世,妙手回春。

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华佗已经成为了神医的代称,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一个民间医生,他以自己的高超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在当时就非常出名。

但是中国古代名医众多,为什么后人称赞医生医术高明的时候要说华佗代世呢。

在后人的心目中华佗为什么会成为医生、医术高明的代名词?

华佗的医术究竟有哪些神奇之处?

他为什么会成为后人心目当中的神医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1 21:27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1 21:28

王立群: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华佗,华佗他在史书的正史中间有传记,也就是《三国志》还有范晔的《后汉书》都记载了华佗传。所依据史传的介绍华佗自元化,名字叫府,他是沛国谯人,这个谯是当时沛国的谯国,东汉的谯县它大致主要包括今天安徽的亳州,还有河南永城的一小部分。但是有关华佗的家世的记载完全没有。我们不知道华佗的家庭是什么家庭,也不知道华佗跟着谁学的医,都没有记载。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也就是华佗在当时社会地位非常低下,由于他社会地位低下,有关他的身世,他的师从都没有记载。

    而且我们看正史这两个传记也可以看出来,三国志把它收入方技传,后汉书把它列入方术传。方技、方术是什么含义呢?在中国古代把医学、天文、星象、占卜把这一类人叫做方士或者叫做方术。这就是我们现在仅存的资料中间所知道的华佗的基本状况。

    解说词:华佗生活的时代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再加上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的这一段时间,这时候正是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时候,所以史书中关于华佗的记载很少,既没有他的身世记载,也没有他师傅从关系的记载,更没有医方传之后世。史书中只留下了他治理疾病的一些小故事,所以后世流传的华佗再世,妙手回春这种说法我们只能从华佗治愈疾病的小故事中去寻找答案了,那么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小故事呢,这些小故事是怎样反映华佗医术的神奇呢?

    王立群: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为什么我们总爱拿华佗作为神医代称的原因。我们先讲第一个方面,料病如身,预知生死,这是华佗最神奇的地方,这里面我们要介绍史书中间记载华佗治病的医案。第一个医案说是原甘陵国,这个甘陵国就是今天山东的临清,说甘陵国相的夫人怀孕六个月突然中间感到腹痛,痛得非常难受。然后请华佗来治疗,华佗把了把脉就告诉她说胎儿已经死了,然后华佗找一个人为这个甘陵国夫人摸一摸腹部,看个胎儿是在边还是右边,而且华佗告诉这个人如果在左边是个男胎,如果在右边是个女胎。结果这个人摸过以后说在左边,华佗说好他就准备了汤药,然后让这个甘陵国向的夫人把这个药喝下去,喝下去以后果然产下来一个胎儿,已经死了,是个男孩。

    这个男胎一产下来甘陵国相夫人的腹痛立即就停止了,这是第一例。他能判断一个怀孕女子胎儿是活的还是死的,他就号脉断定了。

    第二个例子前任的一位督邮姓顿,这个顿先生他得了病好了,然后请华佗为他再看一看,华佗为他把脉以后告诉他说,你的病虽然好了,但是身体还很虚弱。在这个期间你千万记住不能够有夫妻生活,如果有的话就会发生不测,而且这个不测在死前你的舌头会伸出来几寸长。结果他病好以后这个消息就传到他妻子的耳朵里,他的妻子跑了一百多里地看他,当天晚上有了夫妻生活,三天以后病发死了,而且临死之前舌头伸出来有几寸长,这是第二个医案,他料定这个人只要有这种性活动就一定会死亡。

    第三个例子,广陵太守陈登这个人在我们《品三国》中间讲过陈登,他是曹操非常信任的一个人,他得了一种怪病,这个病是心烦、面红,吃不下饭,请华佗给他诊病,华佗号了脉以后就告诉他,说你的腹中有好几升虫,然后就让他赶快吃药,结果华佗给他准备了两升药,喝下去以后大概有一顿饭的功夫,他吐出来好几升虫,吐完以后病好了。但是病好以后华佗告诉他,说你这个病三年以后还会复发,如果发作的时候遇到良医还能救活,如果遇不到良医你就完了。三年以后陈登的病果然复发了,当时华佗不在,没有人可治陈登死了,这是华佗预知陈登三年医生复发身亡。

    第四个例子,盐渎县就是今天江苏的盐城,有一位严先生,他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去拜访华佗,华佗等他们几个人进来以后华佗就对这个严先生说,你是不是感到你身体有点不舒服。严先生说没有啊,我很正常,华佗说我根据你的面相来看,你得了急病,你不要多喝酒,吃完饭赶快回家。结果这位严先生吃完饭坐了一会儿和朋友一块儿坐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发病了,当时从车上掉了下来,同行的人把他抱到车上速回家,当天晚上死了。

    第五个例子,有一个下级军官叫梅平,这个人的话呢因为有病被接触军职,让他回家。梅平的家在广陵,离家还有两百多里地他就找了一户人家投宿,而恰恰这天晚上华佗也来这个人家投宿,然后这个主人就让他为他诊病。华佗号了脉以后就告诉他,太晚了,如果早叫我治,这个病不会发展到今天。他说你赶快回家,和家人见面,五天以后你就不行了,这个梅平听说以后第二天就往家赶,赶到家里五天以后果然病故。

    又有一个督邮姓徐,这个徐督邮他得了病然后呢他告诉华佗,他说我昨天找了一个医官问我扎针,扎这个胃管,但是扎过以后我就咳嗽得非常厉害,这个咳嗽达到什么程度呢?晚上不能睡觉。然后华佗就说他没有扎中你的位置,他误伤了你的肝,他说这样一来你的饭量会一天一天减少,而且五天以后就不行了,果然到了五天这个姓徐的督邮就病故了。

    解说词:先面这些例子在三国志华佗转中都有记载,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佗给病人诊断的时候往往能够做到料病如神,预知生死,这是我们从《三国志》这样正史当中得到的华佗诊断病情的小故事,那么在《三国志》这样正史中关于华佗治疗疾病的案例又是怎样记载的呢?

    王立群:我们前面讲的是诊断,下面我们来看治疗,据《华佗传》记载有一位姓李的将军,李将军的妻子得病很重,而且长期治,治不好,华佗看了以后把了把脉,就告诉这个李将军,说你的亲自在怀孕的时候曾经胎受过伤,就是胎儿受过伤。这个胎儿至今留在你妻子的腹中,李将军不信,李将军说确实是怀孕时候受过伤,但是胎儿已经产下来了。不是留在腹中的,不相信,华佗没说就走了,走过以后这个李将近的妻子病有所好转。但是过了一百多天病又发作了,没办法又请华佗来看,华佗把完脉以后还是那个话,他说你妻子的腹中有胎儿,而且是个死胎。他说这是怎么回事呢?就说你妻子当年生孩子的时候是个双胞胎,产下了第一个孩子因为出血多,而且母亲没有感觉到腹内还有一个胎儿,接生的人也不知道,所以就接生了一个而把另一个胎儿流在肚子里,这个胎儿已经死了,死得时间很长。死过的胎儿这个死贴贴在你夫人的脊椎骨上,所以你夫人的脊椎骨经常痛,所以现在得赶快吃药,然后针灸,让这个胎儿产下来,然后当时就开了汤药让他吃,吃了药配合着针灸,听了一会儿他的妻子就感觉到腹痛得非常厉害。就像要生孩子一样,然后华佗就告诉她,这个死胎时间过长,让她自己产下来不行的了,需要有人帮助把胎儿取下来,华佗就指挥着别人把这个胎儿取出来,果然取出来一个死去的浓胎,大概有一尺长左右,手脚都长全了,这个死胎是黑色的,这是一个治疗死胎的非常典型的医案。

    第二个医案说有一个下级军官叫李成,他吐血吐得很厉害,咳嗽得就昼夜不得安宁,然后就找华佗给他看病,华佗说你虽然吐血,但是你的病不在肺部,而是在你的肠子里面,你的肠子得了肠痈,他说我给你两钱散剂的药你回去吃,一个月以后就可能康复,但是你要记住18年后还会复发。到十八年后复发的时候我再给你配一副药你吃下去就能好,而且永不复发,这听说以后很高兴吃了药好了。

    然后把另一副药当宝贝一样藏起来,因为18年后还要复发呢,过了五、六年李成的一个亲戚跟他得了同样的病,病得要死了他知道李成藏了一种药就告诉李成,说你看我要死,你现在很健康,你还藏着一副救命药,你应该拿出来救我的命,救了我的命你将来再找华佗要,这李成思想斗争很激烈,这个药是我留着18年后保命的药,我要给你18年后我怎么办呀。但是他又不忍心看见自己的亲人要死,结果没有办法,就咬了咬牙给了这个亲戚,这个亲戚接了这个药以后但是李成没有药了,李成心里就虚了,他又赶快去到谯找华佗,这时候华佗已经被曹操抓到监狱里去了。所以李成不愿意在华佗为难的时候去打扰华佗,就没有再去要这个药,果然到了18年以后李成的病复发了,由于他没有药结果李成病死了。

    这个病很有特色,华佗诊断这个病的时候是说你咳嗽吐血一般人认为是肺部,但是华佗认为你的病是在肠子,是肠子有病,这就是中医的一个很典型的特色,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之间是互相有影响的,说一个脏器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会影响到另一个脏腑,所以你吐血的时候不是因为你的腹部有问题,而是你的肠胃有问题,这就是中医认为腹和大场互为表里。

    第三个例子更奇特,叫子病治母,就是孩子有病母亲吃药,这个例子怎么说呢?东阳,就是今天安徽的天长县,有一个人家的两岁小孩拉肚子,吃完奶就拉肚子,久治不愈,怎么治都治不好。最后只好找到华佗了,华佗看了看这个情况以后,听了听就说这个小孩不要吃药,把小孩的药停了,说他的病根在他母亲身上,两岁的妻子病根在他母亲身上,他吃他母亲的乳汁,而他母亲的乳汁有虚寒,有寒气,所以这个孩子吃了带有寒气的乳汁他才拉肚子,所以不能给孩子治病,要治他妈的病,然后把这个药叫他娘吃,他娘吃了十剂药,然后小孩不拉肚子了。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例子,子病治母。这个故事让我看起来是非常奇特。为了讲华佗这个故事我曾经到河南中医学院去求教了两个教授,他能告诉我中医是讲究辨证施治的,这是中医非常典型的一个特点。中医是这么一套理论,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个中心,但是它通过十二经络,把整个的脏腑连成了一个上下相连,内外相通,整体协调的一个整体。

    一个脏腑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和五行的关系影响到另一个脏腑,所以可以通过五行相克的理论来调制,而中医治病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体的内部达到阴阳平衡,中医治病是通过吃药造成人体的阴阳平衡,这样病就好了。这就是中医治病,所以吃奶的孩子和他喂奶的母亲不能分离。

    解说词:史书中记载的这些例子让我们感叹华佗医术的高兴,同时也感叹中医治疗的神奇。但是《三国志》和《后汉书》这样的史书还记载了华佗更为神奇的地方,不用药他就能够把病人的病治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王立群:第四个例子很经典,像我们刚才讲的例子一样很经典,叫情志疗法。据《华佗传》记载有一个郡守得病了,然后请这个华佗去看,华佗一看他认为这个郡守是生了一个一场大气得的病,说这个病要治必须让他再生一场大气,他病就好了。所以华佗怎么治呢?华佗先要钱,要一次不够,要两次,不断的要,要了很多钱,就是不治病,这个郡守已经气得不得了了,然后华佗把钱要足要了溜了,逃了,临走之前还写了一封信,把这个郡守臭骂了一顿,你说这个郡守付了很多钱没有得到治病,医生卷钱逃了,临走还留了一封信,给郡守气的臭骂华佗,然后下令派人去追华佗,他自己就吐了好几升黑血,这一场大气以后黑血一吐病就好了。

    但是这个郡守的儿子知道华佗是用这种办法治病的,就嘱咐他手下的人你不许去追华佗,结果郡守又生了一场大气病全好了,这是华佗非常高明的一点,但是这个华佗治病的医案不是华佗自己发明的。中国古代早有这种记载,最早记载中国古代情志疗法的是《吕氏春秋·至忠篇》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的《吕氏春秋·至忠篇》讲过这个很典型的例子。它说齐王有病了,然后跑到宋国请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叫文挚,请这个医生来看病,文挚来的以后好了好脉就对齐王的儿子说,说你爹这个病可以治,但是我不能治,可以治我不能治,太子感到很奇怪,既然能治你为什么不能治呢?文挚说了这样两句话:非努王则疾不可治,努王则挚必死。什么意思呢?如果不让大王生一场气,这个病治不好。如果让大王生一场气病好了他一定杀我,所以这个病能治但是我不愿意治,给你爹治好了我的命就没有了。这太子一听就一个劲的向文挚哀求,说你一定要治,等我爹的病好了,我拉着我娘,也就是王后,我们俩一块替你求情,一定保障你的生命安全。文挚说这样吧,你们真能保证我生命安全,我给你治,太子跟王后立下保障,然后文挚开始了。文挚跟太子去给齐王看病,齐王就准备好,但是每一次约好时间文挚都不去,一连约了多少天文挚就是不来,太子很纳闷这齐王已经憋了一肚子火了,等齐王的气憋得够足的了?文挚来了,来了以后文挚穿了一双脏兮兮的鞋,直接就走到齐王的卧室里面,然后呢给齐王问病的时候又踩着用他的脏兮兮的鞋踩着齐王华贵的衣服,把齐王给气晕了,然后文挚问他什么病,这个齐王气得就不吭气,不回答。这个文挚又说了很多非常刺激齐王的话然后走了。这个文挚一走这个齐王气得直叫,非要派人杀这个文挚。结果派的人被太子拦下了,但是齐王因为生了一场大气病好了,病好以后这个齐王的气,这个人太无理,就把文挚抓起来,然后太子、王后苦苦哀求,齐王是不依不饶,最后把文挚放到一个大鼎里面煮了一锅水,要把文挚给烹了。然后把文挚仍到这个鼎里烹了三天三夜,再一看文挚第一人没有死,第二脸色都没变。放在开水里煮了三天三夜人没有死,齐王傻了,文挚告诉他,他说你真要想杀我,你把这个鼎的盖给盖上,你一盖盖子把阴阳之气一隔绝我就死了。齐王赶快叫人把盖子给盖上,文挚死了。

    这是《吕氏春秋·至忠篇》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情志疗法。这件实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道虚篇》曾经专门写批判,说《论衡·道虚篇》死这个事情不可信,以我个人的看法除了文挚之死仍到鼎里煮三天三夜还不死这个太不靠谱以外,其他前面的是个非常典型的情志疗法的医案。

    情志疗法为什么能够治病,这也是我在向我们河南省中医学院两个教授请教的时候,他告诉我,人有七情,我就是喜、努、忧、思、悲、恐、惊,这是人的七情,当人受到这七情的刺激以后,人的身体会产生一种反映,这个反映我们叫情志。但是如果人体受的刺激过重,那么人体的平衡就会破坏了,人就要得病。所以齐王的病恰恰是受刺激产生的,如果在用刺激去刺激他一下,那么就可以通过再度的刺激让他人体的内部恢复平衡,他的病就好了,这就是华佗最早用情志疗法来治病,而这个医案其实最早在《吕氏春秋·至忠篇》有记载。

    解说词:通过史书的记载华佗给人治病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医术高明,治疗手段多样的华佗形象,而华佗除了流传下来的这些小故事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神奇之处传说华佗还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这件事情甚至在《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记载那么这些正史又是怎样记载这件事情的呢?

    王立群:在华佗治病中间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就是麻醉神奇,开刀剖腹,就是他能够做外科的腹部手术,有一个士大夫得病了,请华佗去看,华佗说你的病不在外表,在你的腹腔里面,要做手术。但是你的寿命只有十年,我给你做好手术以后十年以后你也得死,你的寿命只剩十年了,而你这个病并不会让你死亡,所以我劝你不要做手术,十年以后你的命没了,你的病也没了。但是这个士大夫不听,就说他的承受力比较弱,他觉得这个病得了很难受,一定要做手术。然后华佗就给他做了手术,把病给治了,手术完了以后一切都很正常,十年以后这个人死了,这个记载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两点,第一个华佗的医德很高尚,本来华佗这个人看来不懂得经济效益,本来说这个病人来了他劝人家不要做手术,按照一般医德不好的人你来了先做检查,我收你检查费,再给你开刀,收你手术费,至于你十年以后是不是死我不管,我就把钱收了就完了。

    华佗就是这样一个人,人来了劝人家别做手术,你这个病要不了你的病,你就剩十年的寿命了,到十年以后你死了你那个病也就完了,何必做手术呢?但是反过来说明华佗医德很高尚。这是一点,再一点,这是中国《二十四史》中间正史中间记载的最早一个腹腔手术,华佗能给人家做腹腔手术,而这一点也就是人们把华佗称为神医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够做腹腔手术。据《后汉书》的记载,华佗发明了一种药叫麻沸散,这个病人需要做腹腔手术,他让这个药配合着酒一块让病人喝进去,喝过以后这个病人就像醉酒以后失去知觉了,然后华佗把他的腹部剖开,然后在他腹腔中间做手术。比如说肠子有病,他把有病的溃烂的肠子剪断,把剩下的肠子缝合起来,然后再把这个腹部的伤口缝合一下涂上一层神膏,有那么几天伤口就愈合了。

    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例能够做腹腔手术的正史记载,所以人们把华佗视为中医外科的鼻祖,他是第一个做中医外科手术的人。但是曹操杀死华佗以后华佗的麻沸散就失传了,后来很多人在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在研究华佗的麻沸散是怎么配出来的,现在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们始终不知道华佗那个麻沸散它真正的配伍是什么。

    在史书中间,比如说《史记》的《扁鹊仓公列传》也记载着有黄帝时期有一个医生叫俞跗,他也能做外科手术,但是俞跗做外科手术传说的成分更浓了,他没有麻醉药,不知道用什么麻醉药,因为腹腔手术很麻烦,如果说没有麻醉把一个活人来一个大开膛,吗人是绝对说不了了的,人要蹦起来你手术没有办法做,这个我们不妨可以想象一下,不能试验,想象一下。如果不麻醉你,你把这个划开,你说这病人能够老老实实躺在那儿让你做手术吗?麻醉关、消毒关,止血关,输血关甚至包括出现意外的急救关,做腹腔手术它有一连串的难关,华佗能够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记载我们现在认为不是太可靠的,真正可靠的是三国志·华佗传和后汉书华佗转做的外科腹腔手术,这个记载早于西方的腹腔手术一千多年,这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一段历史。所以我们无论走到世界各地,包括海外的华人世界,包括我们中国的大陆,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可以看到我们称颂一位医生的时候,最高的称呼就是华佗再世,妙手回春。但是华佗死了以后他的麻沸散没有传下来,所以一代神医就这样死去了,那么华佗这么一个神医他是怎么样死掉的呢,曹操为什么要杀他呢,我们下次再讲。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