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百家讲坛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二十九)临终托孤
[打印本页]
作者:
帝王脸谱
时间:
2013-5-23 09:33
标题:
百家讲坛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二十九)临终托孤
大汉帝国在汉武帝的领导下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经历了一场巫蛊之祸之后不久,汉武帝他自己的生命也渐渐地走到了尽头。这个时候他原来的那个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当中已经丧生了,他最宠爱的李夫人为他生的这个儿子,也就是昌邑王刘髆也死了。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汉武帝面前,由谁来接他的班,谁继续领导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往前走?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在当时的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不好领导,所以谁能够胜任,谁有能力来接这个班,汉武帝他必须谨慎考虑,然后做出决定。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当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有三位皇子,汉武帝偏偏选择了年龄最小的刘弗陵,而且汉武帝还在临终前做了两件事,杀了刘弗陵的生母赵婕妤,为刘弗陵挑选了四位顾命大臣;对于汉武帝立子杀母这件事,司马迁没有记载,班固说赵婕妤死于抑郁和汉武帝无关;司马光却说是汉武帝一手导演了这一幕;那么,武帝究竟为什么一定要让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作为大汉王朝的掌舵人呢?
我们今天又该如何来看待汉武帝的选择呢?复旦大学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二十九集《临终托孤》,敬请关注。
作者:
帝王脸谱
时间:
2013-5-23 09:33
作者:
帝王脸谱
时间:
2013-5-23 09:34
大汉帝国在汉武帝的领导下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经历了一场巫蛊之祸之后不久,汉武帝他自己的生命也渐渐地走到了尽头。这个时候他原来的那个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当中已经丧生了,他最宠爱的李夫人为他生的这个儿子,也就是昌邑王刘髆也死了。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汉武帝面前,由谁来接他的班,谁继续领导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往前走?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在当时的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不好领导,所以谁能够胜任,谁有能力来接这个班,汉武帝他必须谨慎考虑,然后做出决定。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当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有三位皇子,汉武帝偏偏选择了年龄最小的刘弗陵,而且汉武帝还在临终前做了两件事,杀了刘弗陵的生母赵婕妤,为刘弗陵挑选了四位顾命大臣;对于汉武帝立子杀母这件事,司马迁没有记载,班固说赵婕妤死于抑郁和汉武帝无关;司马光却说是汉武帝一手导演了这一幕;那么,武帝究竟为什么一定要让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作为大汉王朝的掌舵人呢?
我们今天又该如何来看待汉武帝的选择呢?复旦大学姜鹏老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第二十九集《临终托孤》,敬请关注。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当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有三位皇子,汉武帝偏偏选择了年龄最小的刘弗陵,而且汉武帝还在临终前做了两件事,杀了刘弗陵的生母赵婕妤,为刘弗陵挑选了四位顾命大臣;对于汉武帝立子杀母这件事,司马迁没有记载,班固说赵婕妤死于抑郁和汉武帝无关;司马光却说是汉武帝一手导演了这一幕;那么汉武帝究竟为什么一定要让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作为大汉王朝的掌舵人呢?我们今天又该如何来看待汉武帝的选择呢?
大汉帝国在汉武帝的领导下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经历了一场巫蛊之祸之后不久,汉武帝他自己的生命也渐渐地走到了尽头。这个时候他原来的那个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当中已经丧生了,他最宠爱的李夫人为他生的这个儿子,也就是昌邑王刘髑也死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间题摆在汉武帝面前,由谁来接他的班,谁继续领导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往前走?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在当时的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不好领导,所以谁能够胜任,谁有能力来接这个班,汉武帝他必须谨慎考虑,然后做出决定。按照中国传统的原则,先得在剩下的儿子中挑选。汉武帝有六个儿子,其中老大与老五,刘据与刘髑在巫蛊之祸前后死了,老二早几年生病死了,这时还有三个儿子。三是刘旦,四是刘胥,五是刘弗陵。三四的母亲是李姬。刘弗陵的母亲是赵婕妤。最后挑了老六刘弗陵为太子,接班。不合传统的立嗣原则,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年龄长的人,一般情况下阅历丰富,思想成熟,举止沉稳。不容易被人骗。决策过程中考虑得较周到。这几个儿子中,刘弗陵才七八岁,另两个三十多了,汉武帝应该考虑的是老三,汉武帝偏偏选择了刘弗陵。历史上,出现过几百个皇帝,但是,不是每个皇帝称为政治家,汉武帝经历了风风雨雨,非常老辣了,有许多事情看起来不合常理,仔细分析都有道理。
这三个儿子中,刘旦“学间不错,野心不小”,博学经书杂说,有口才有谋略善于交际,具备继承皇位的能力,也很想成为接班人。这说明他具备继承皇位的意愿,年龄也合适。汉武帝却不考虑他。“急躁冒进,缺乏耐心”,巫蛊之祸时不在长安,作为诸侯王,生活在自己的封地上。刘旦一算,太子位置空了,该自己了。想当然地认为太子非他莫属,写信给汉武帝要求回到长安。汉武帝一接到就明白了。有主见的都不希望别人教他。刘旦不写信,可能会考虑,现在积极地写信,要回长安,汉武帝讨厌这种做法。汉武帝把送信的人投入监狱中。削了刘旦的一些封地。刘旦不仅没做成太子,还失去了一些东西。不是所有事情积极都好。刘胥呢,与刘旦相反,力能扛鼎,长于武。刘胥的武,有点粗鲁,“动作无法度”,是莽夫,不合适做皇帝。汉武帝决定让刘弗陵来接班。刘弗陵早慧,身材高大,汉武帝有所偏爱,觉得像自己。
为了防止刘弗陵当了皇帝后,为人所挟持,汉武帝杀了他的生母赵婕妤,这是立子杀母。为什么这样呢?最重要的理由,是历史教训。汉初,刘邦死后,大权在吕后手上,儿子反而没权力,吕氏家族与大臣间激烈冲突,打仗死人。近点,汉武帝登基时,十六岁,母亲王太后,奶奶也还在,各有利益要照顾。汉武帝根本不能按自己意愿办事。
巫蛊之案呢,重要原因也是刘据做太子时,卫家势力强大。后来宠爱李夫人,李家势力大了,最后导致兵变,京师流血,两个儿子去世。汉武帝这次也是以史为鉴了。立刘弗陵为太子,得防止其母亲与族人来干预政治。汉武帝在立刘弗陵前一年,就着手这事。赵婕妤犯了小错,汉武帝抓住机会骂她,送监狱。她还回头来看汉武帝,汉武帝说,“趣行,汝不得活”,明确告诉她不能活下去了。光杀她还不行,谁来保护小太子呢?出现权臣,出现难应付的局面,怎么办?得确保位置稳,才能带领国家前进。现实的是选择好监护人。老皇帝临终前,往往选择辅佐大臣,把后事托付给他们,这是顾命大臣。
汉武帝选择谁呢?一是能力重要,二是更重要的是性格必须稳重,三得有高度的忠诚。这人如果有能力,性格稳重,如果对忠心,更糟糕。忠诚就尤其重要了。王莽就是这样。
先是霍光,这人有一个哥哥,霍去病。同父异母弟弟。霍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这说明霍光稳重。还有忠心的间题,才能与性格可以从举止判断,而忠心,只能靠感觉了。霍光的忠诚怎么判断?至少有一点,霍去病在世时,汉武帝对兄弟二人好。最终汉武帝赌上了他。汉武帝选择了他当首辅大臣,还任命了另三位。桑弘羊追随汉武帝多年,还有上官桀与金日碑。桑弘羊十几岁进宫,算是发小了。出身在商人家,最擅长理财。汉武帝要钱时,桑弘羊是重要的财政助理。一直积极支持汉武帝的经济政策。
金日碑平时以厚实严谨见长。这人出身自匈奴贵族,后来打仗时被俘,替汉武帝养马。汉武帝去时带了许多美女,其他人路过时,总想偷窥一下,只有金日碑目不斜视。汉武帝发现这人是老实人,后来慢慢委以重任。上官桀,是养马的负责人。他说,听说您生病了,根本没心思养马。汉武帝一听,觉得这个人挺忠心的,也逐渐委任。四位顾命大臣,出身各不相同,安排巧妙,相互制约,防止一人独大,以防对小皇帝不利。
立子杀母,三部史书,《史记》没记,另两部不一样。《汉书》说赵婕妤是在狱中生病而死,《资治通鉴》说是赐死的。后者更靠谱,更合乎汉武帝的老辣性格。赵怎么死的?今天无法查证,但是,为了选择皇位选择人,汉武帝如此布局,赵婕妤不过是牺牲的一个棋子。《史记》中巫蛊之祸后不再记任何东西。这件事上,反而是司马光讲得最透彻。再来说,顾命大臣的事,让我们对汉武帝不得不佩服。这充分体现了汉武帝看人看得准,有用人的魄力。这次汉武帝基本保持了汉朝统治的延续。像霍光功不可没。先皇位继承人,选择刘弗陵,历史证明这人是有分寸的。
十几年皇帝没出大差错。在用人上,典型体现在金日碑身上。这是匈奴人,当过俘虏,这时匈奴仍是最大敌人,汉武帝没因此疑惑,而是大胆任用,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没错,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些事安排好后,汉武帝基本做好了,前87年,汉武帝就死了。在位五十四年。有古话,盖棺定论,这段历史让我们发现,盖棺了也定不了论,不同时代会用不同眼光来审视。今天有今天的立场,所以,我是想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带给大家新的思路,无论读谁的作品,要思考他的角度与立场。其他史学家是否有不同思路。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