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百家讲坛 清东陵密码(六)问题不断的乾隆裕陵 [打印本页]

作者: 明清风云    时间: 2013-5-20 07:03     标题: 百家讲坛 清东陵密码(六)问题不断的乾隆裕陵

雍正皇帝在为自己建陵时,以没有好的风水为由,不在父亲康熙帝所葬的清东陵内选址,而是另选陵址葬在了清西陵。祖陵一东一西,作为雍正帝的儿子,乾隆帝该如何来选择自己的陵址? 经过十四年的深思熟虑,乾隆帝定下了父子东、西陵分葬的“昭穆之制”,最终把自己的陵寝建在清东陵。乾隆帝裕陵的建设前后花费了九年多时间,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精心打造的裕陵地宫,却并不完美,最明显的就是地宫中的最后一道金券竟然是歪斜的,位于金券正中的乾隆帝棺椁没有在地宫纵向的中轴线上,而是偏向了西南方向。

      那么,设计严谨的皇陵为什么会出现金券歪斜的情况?难道乾隆的裕陵真的是劣质工程吗?历朝皇帝在营建自己的陵寝时,最担心的就是地宫的渗水问题。乾隆皇帝的生母在入葬泰东陵前,乾隆曾两次派人查看泰东陵地宫有无渗水。道光皇帝的宝华峪地宫出现渗水之后,道光皇帝不仅狠狠地处罚了监修大臣,还不惜打破祖制,撕破自己一生节俭的面纱,强行将自己的陵寝搬到了西陵。那么,精心打造的乾隆帝裕陵地宫却出现了渗水。出现了如此让人担心的工程问题,乾隆帝又会如何处理呢?

    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李寅,汇集史料、揭秘乾隆裕陵的遗憾。敬请关注!
作者: 明清风云    时间: 2013-5-20 07:03


作者: 明清风云    时间: 2013-5-20 07:04

  雍正皇帝在为自己建陵时,以没有好的风水为由,不在父亲康熙帝所葬的清东陵内选址,而是另选陵址葬在了清西陵。祖陵一东一西,作为雍正帝的儿子,乾隆帝该如何来选择自己的陵址?经过十四年的深思熟虑,乾隆帝定下了父子东、西陵分葬的“昭穆之制”,最终把自己的陵寝建在清东陵。乾隆帝裕陵的建设前后花费了九年多时间,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精心打造的裕陵地宫,却并不完美,最明显的就是地宫中的最后一道金券竟然是歪斜的,位于金券正中的乾隆帝棺椁没有在地宫纵向的中轴线上,而是偏向了西南方向。那么,设计严谨的皇陵为什么会出现金券歪斜的情况?难道乾隆的裕陵真的是劣质工程吗?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李寅,汇集史料、揭秘乾隆裕陵的遗憾。敬请关注!
  
  乾隆皇帝即位之后,经过几年的思索,终于派出了大臣来选择万年吉地,最后,终于找到了胜水峪这块非常好的宝地,就在风水宝地要开工时,突然出来一个人阻止,说千万不要开工,这个陵寝的方向出大问题了,乾隆大为不悦,提出的是乾隆的老丈人,慧贤皇贵妃的父亲高斌,乾隆不高兴,高斌就解释,地面上的建筑,朝向是金星山,这大方向式确定的不能变的,
  
  在地宫之中,棺材的方向要依《葬法倒杖》,这本书是唐朝人杨筠松写的,用这本书的理论计划的朝向,就能趋吉避凶,但是这个方向与地面的方向不一致,中间有10°夹角,乾隆不悦,乾隆是铁了心的要用这块宝地,现在方向问题使皇帝进退两难,怎么办?王公大臣们找依据分头找,真找到了,南唐人何博写的《灵城精义》说的是如果内向和外向能统一更好,那叫正向,如果不能统一,可以用两个方向。乾隆一听乐了,你这什么理论啊?一个方向好,两个方向也可以用。哪什么不可以用呢?总之风水可塑性这么强,有理论依据就好。乾隆说,既然可以用,赶紧点穴,备料,开工。这时赶紧准备大量木料,峪陵终于开工了,从乾隆八年到十七年,宏伟的陵寝建成了,非常豪华也特别高级,乾隆也非常满意,重赏了百官。乾隆七年准备亲自去视察一下,他不仅仅是来看工程质量,他要把三位女人埋葬在地宫中,这是特别重要的三位后妃一是孝贤皇后,一是慧贤皇贵妃,还有哲悯皇贵妃,这是早期最宠爱的三位女人,去世好多年,乾隆觉得应该让她们入土为安了,总在外面放着于心不安,到地宫时,心情本来好,可是,看到了重要的问题,乾隆勃然大怒,他居然看到了渗水现象,不仅仅是渗水问题,水非常深,并且漫过了石床。这就意昧着将来棺材和尸骨要泡在水中,乾隆非常上去,命令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朝皇帝在营建自己的陵寝时,最担心的就是地宫的渗水问题。乾隆皇帝的生母在入葬泰东陵前,乾隆曾两次派人查看泰东陵地宫有无渗水。道光皇帝的宝华峪地宫出现渗水之后,道光皇帝不仅狠狠地处罚了监修大臣,还不惜打破祖制,撕破自己一生节俭的面纱,强行将自己的陵寝搬到了西陵。那么,精心打造的乾隆帝裕陵地宫却出现了渗水。出现了如此让人担心的工程问题,乾隆帝又会如何处理呢?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关注峪陵渗水这事,文物管理处,专业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峪陵地宫,调查渗水的原因,经过大量资料考证,应该有这些原因,第一,地宫较浅。地宫的深度不超过十五米,与明陵没法比,朱元障的孝陵有四十米,明定陵,万历明定陵的深度是二十七米,深地宫太浅,就容易渗水。第二,地宫没有排水设施。也就是没有龙须沟。这么浅,能不渗透吗。道光皇帝后来设置了沟,吸取了教训。第三,地势问题。虽然是北高南低,但是坡度较缓,不利于雨水下泻。第四,地宫有两个轴线,会影响建筑的密合度,工程质量好也不行,拐弯建是硬伤。第五,雕刻影响密合度。雕刻了大量经文与图像,用了三年,工匠编了号,拆掉,在边上挖了坑,石块砌到坑里,这些原因导致了渗水重要因素。地宫出现了渗水现象,
  
  乾隆非常生气,命令赶紧找原因。这时,乾隆不愧是一代伟大帝王,他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命令工部查找原因,工部三和就紧张了,仔细查找后,找到了原应,赶紧严密采取了措施,堵住了渗水的地方,直到乾隆去世前四十七年时间,地宫再也没有发现过渗水,措施还是很有效的。在他去世后,又发生了问题,他儿子嘉庆得到消息,说这儿有了安全隐患,出现了重大问题,庄亲王绵课发现,当时他在峪陵的墓道里监工,打灯夯时,发现第一道石门上的月光石裂了两道缝,两道缝裂地很大,很有可能地宫要塌陷,那还得了。赶紧叫停,赶紧停下来,赶紧回京报告给嘉庆皇帝,嘉庆皇帝不相信命令调查,回来报告是真的,嘉庆也吓坏了。这事幸亏爸爸没发现,地宫如果塌了那是最严重的问题了,所以问绵课有什么办法。绵课说不能再打夯了,嘉庆问不打夯怎么办。绵课提出建议改夯筑为砖砌,嘉庆思考再三后,下三道圣旨,第一,改夯筑为砖砌。坚固是差了点,但是安全是第一。第二,已经做好的计划就不要再乱改了。原文是:不可屡改更张。绵课心生不满,皇帝在批评他却也没法。第三,要棺村进去后,支两恨石住(嘉庆四年九月十五支的)。防止倒塌,乾隆作为盛世帝王,会怎么容忍这样的遗憾。
  
  峪陵地宫不仅渗水,而且还是歪的,因为怕坍塌被石柱子支顶着,乾隆帝的峪陵真的是留下太多的遗憾,那么作为一代盛世帝王,精明强干又好大喜功,不会让自己的陵寝留下的仅仅是遗憾,那么,在陵寝的建设上乾隆帝会有怎样的大手笔呢?为了弥补已知的遗憾,他又会怎样采取措施呢?
  
  乾隆帝是采取一些措施的,第一,是遍选了天下精工美料。建筑木料全部是非常珍贵的金丝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的密林里,采木辛苦呀,又这样说法进去一千出来五百。所以皇陵的建筑包含人民的血迹,金砖不是黄金做的砖,工艺复杂,得在运河两边,一定要在苏州选土料,所谓粘而不散,非常昂贵,敲击起来有金属的声音,石料来自北京房山与天津蓟县的盘山。艾叶青石料,台阶全是整块的,不拼接。举国供张,用料非常精致。第二,是大殿里首次设置佛楼。供奉了大量的宝器,还有传世作品。第三,是修建了三座玲珑剔透的玉带桥,在隆恩殿后,陵寝门前,很不起眼的地方。可是乾隆皇帝仗看国家有钱,建的是豪华的玉带桥,用汉白玉。第四,是首次在地宫中雕刻大量的经文与佛像。用了三年,近四百平米的面积雕满了。佛像与经文,有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五方佛,二十四佛。线条流畅,一米五高,各拿不同的法器,首位的是文殊菩萨,还有大量的文字,总数达到30111个字,是藏文与梵文这些内容是咒语,直到今天没破译。地宫的雕刻充满佛教色彩,第十世班禅大师来这里参观的时候,很受震动,他说:“峪陵地宫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
  
  建筑材料品质上乘,建造工匠技艺高超,乾隆的地宫被打造成了一座精美的艺术品,为了弥补遗憾,乾隆帝可谓费尽心机,然而还有一个从开始建陵就困扰乾隆帝的难题,拿那就是石像生的建设,高猛的石像生彰显着峪陵的规模与威严,但是按照祖制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建设石像生,乾隆皇帝就不能再建了,那么,乾隆皇帝是怎么解决的呢?
  
  乾隆皇帝诀心改变自己的陵寝的状况,要修石像生,可是爷爷与父亲都没有,怎次建呢?景陇就在边上,怎么办。建了不就是不孝了吗。这时,有人看准了乾隆的想法,是检查御史玛起元,身份不高,官位不高,但是他想得高,想写个析子,递给乾隆,折子名字叫《应照典制敬为添设石像生》,首先分析了石像生的重要注,“由此更可以永肃观瞻”又提出了办法,
  
  于景陵前,应照典制添设,乾隆一看,小小官僚,却敢于干涉皇家内务,胆大妄为,接看又高兴起来,把自己想的话都说出来了。于是转念一想,批了“所奏是”三个字想想,还是叫大臣们讨论讨论大臣们。怎么办。在当时,可不吃素,心生反感,两位干爷两位大学士,看过后,火冒三丈,这不行,一是先帝有遗诏在,雍正不建,是说,“石工浩繁,颇费人力”大臣们皇出了这个杀手铜。二是建石像生这个地段在泰陵里面是弯曲的神道,不适合于建这个石像生。乾隆一看,我只是象征性的征求你们意见,你们当真了,还驳回来了,非常脑火,但是能怎么办呢?楞顶这事肯定不行,忍了十三年,出了大事了,原配孝贤纯皇后去世了,死在出巡的途中,乾隆决定自己陵寝马上施工,皇后亟待入土为安了,这时,他不征求意见了到东陵来,先给爷爷景陵再给父亲泰陵的补了石像生,自己的峪陵再建石像生,就不会再有人说什么了。于是,在自己的陵寝前修了石像生,他给父亲与爷爷补的是五对,自己的多了三对,变成了八对,与孝陇的一模一样了。后人对此非议,这就是峪陵真面目,我们看到了乾隆的两面性的性格,一方面表现理智淡定,另一方面是奢侈。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