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百家讲坛:客家人(下)奇特民居
[打印本页]
作者:
风云三国
时间:
2013-5-15 18:52
标题:
百家讲坛:客家人(下)奇特民居
客家人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到福建、广东、江西边界山区之后,为防止盗匪的打劫以及猛兽的侵袭,逐渐创造出多姿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样式。
比如江西地区的围屋、福建地区的土楼、广东地区的围龙屋,等等。而这其中,又以福建土楼最为奇特。分布于福建西南部群山之中各式各样的土楼多达几万座,勤劳智慧的客家先民,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利用当地的生黄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融合了中原地区的传统夯土建筑技术,依山傍水、因地就势,建造出了与大自然的青山绿水浑然一体的土楼。
这些土楼或方或圆,或高或低,构成了客家人独树一帜的特色民居。 2008年,福建土楼以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人们对于土楼的种种猜想和疑问,也常常不绝于耳,比如土楼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多变的造型? 客家人在土楼的建造中究竟如何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客家人在土楼里的生活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客家特色呢?
福建省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客家籍文化学者孙国亮先生,为您讲述《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客家人》下集《奇特民居》,敬请关注。
作者:
风云三国
时间:
2013-5-15 18:53
作者:
风云三国
时间:
2013-5-15 18:54
而人们对于土楼的种种猜想和疑问,也常常不绝于耳,比如土楼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多变的造型?客家人在土楼的建造中究竟如何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客家人在土楼里的生活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客家特色呢?
福建省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客家籍文化学者孙国亮先生,为您讲述《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客家人》第二集《奇特民居》,敬请关注。
【客家人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到福建、广东、江西边界山区之后,为防止盗匪的打劫以及猛兽的侵袭,逐渐创造出多姿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样式。比如江西地区的围屋、福建地区的土楼、广东地区的围龙屋,等等。而这其中,又以福建土楼最为奇特。分布于福建西南部群山之中各式各样的土楼多达几万座,勤劳智慧的客家先民,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利用当地的生黄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融合了中原地区的传统夯土建筑技术,依山傍水、因地就势,建造出了与大自然的青山绿水浑然一体的土楼。这些土楼或方或圆,或高或低,构成了客家人独树一帜的特色民居。2008年,福建土楼以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人们对于土楼的种种猜想和疑问,也常常不绝于耳,比如土楼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多变的造型?客家人在土楼的建造中究竟如何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客家人在土楼里的生活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客家特色呢?】
福建土楼,是属于世界人类民居,正常民居当中最奇特的之一。
第一个奇特:就是奇特的外形结构。从外型来看非常奇特,如果你从空中看的话,在福建的永定或者南靖,这一带土楼密集区,就好像是天女散花,天外飞来的飞碟一样,十里土楼长沟,就好像土楼的长城一样,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所有有人说,北看长城,南看土楼。如果从地面上看的话,巨大圆楼,就好像是从地面冒出的巨大蘑菇,或蹲或伏,就好象是巨大的问号,或者是惊叹号。除了圆楼以外,最大的最多的就是方楼,四四方方的土楼,在方楼的基础上,发展了众多的外形结构,向左右两边延伸,就形成了“一字楼”,在中间加上一横就形成了“日字楼”,中间再加上一个方楼,就形成了“回字楼”。
再向上发展就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福建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有一栋“富字楼”。完全按照汉字“富”的笔画结构进行建造的,整栋楼就一模一样的门,就达到二十五扇,就好像是一个建筑的迷宫,一般的人到了里面,会晕头转向。
【历经千年的沧桑,勤劳聪明的客家先民,利用中原地区的建筑技术,结合福建西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福建土楼,特别是造型奇特,气势辉煌的圆楼,这些外界犹如天外来客般的圆楼,巍然屹立在青山绿水之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画卷,然而圆楼的神奇,不仅仅体现在造型上,更为神奇的还在土楼里面,客家人将天人合一,团圆和谐,易经八卦等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圆楼中得到了完美的传承和体现,然而,圆楼是如何实现如此的神奇构造,和丰富内涵的呢?】
第二个奇特:就是奇特的内部结构。就以福建永定的“土楼王子”振成楼为例,
1、奇特的八卦布局。这栋楼是内外两环,中西合璧的土楼,全楼高四层,有248个房间,有四部楼梯,是完全按照易经八卦建造的,整栋楼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罗盘,乾、巽、艮、坤这四卦,就是楼中的中厅、后厅、左大门和右大门厅,坎、震、兑、离这四卦就是住房,住房的一楼就是厨房和饭厅,二楼是粮仓,不会因地气而潮湿,三楼四楼是卧室,卦与卦之间有男女的浴室,和猪舍相连,所以它具有卦门一开,整栋楼是连为一体,卦门一闭,就成了独立的小单元。
2、极强的抗震功能。据史料记载1918年正月初三,福建永定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振成楼是1912年落成的,所以1918年的地震后它安然无恙,至今海内外游客,都感觉非常漂亮。大量的方楼倒塌,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但是所以的圆楼都安然无恙,特别有代表性的是永定县南溪村,的“环极楼”,正好处在地震的中心带上,地震的时候,裂开了一尺多宽的裂口,地震以后几天,裂口慢慢恢复了,至今还留有一条很明显的裂缝。
3、极强的防风能力。外观修补的极为光滑,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没有力点,而却冬暖夏凉,防寒、保温可以防风。
4、极强的防盗功能。墙厚达一米三到两米六,墙体之内预埋了众多的长毛竹条,就好像是我们现在钢筋水泥里的钢筋,很结实挖不动。还有一楼二楼是不开窗的,十几米德土墙光溜溜的爬不上去,所以可以防盗。
5、极强的防匪功能。墙体很厚,最薄弱的地方是大门,门板厚就有二十公分,杂木的,门板外面贴了0.5公分厚的钢板,就好像穿上了盔甲,不怕刀枪。
6、奇特的防火设计。卦与卦之间都砌了防火墙,最多只能烧掉一挂。
7、奇特的排烟设计。一栋楼里住着几十户人家,每天都要做饭,所以的人都看见火苗,看不见灶烟,在建楼的时候,从一楼到四楼,在每一个炉灶的中间,预埋了通烟管。
这这个村子1991年才通了公路,如此科学环保的设计,使人叹为观止。
【福建土楼地处闽粤四个古州府,五个县的交界,地理环境,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客家人辗转千里只为安居乐业,但聚族而居,人口众多,难免产生纠纷矛盾,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有人就有避免不了的矛盾,不过在土楼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数百年间,居住于此的客家人恪守纲常,重视人伦,成为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那么当矛盾发生时,客家人究竟会如何巧妙化解呢?客家土楼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第一点:人与人的和谐。中国文化主要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交融,重视亲情、血缘、伦理关系的国家和民族,核心是中庸和谐、天人合一、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伦理观念,以及聚族而居的族群意识。尤其是福建土楼,上上下下所以房间一律均等,所以的房间都是平均分配,土楼对内它是敞开式交往,对外是封闭式防御。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反映出客家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事情大家干,困难大家帮,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平均、相互忍让的和谐社会的思想。比如在所以土楼的中间部位,都建了圆圆的祖堂,其实是家族成员,所有的先祖灵牌,你有什么事可以到祖堂来说,在这里说理,祖先神灵在上面看着,护佑着家族的子孙,人和人、人和社会的矛盾都可以在祖堂找到一些相对应的答案和标准。比如说福裕楼门上的对联,上联:尊规依矩,下联:循途守度。振成楼对联,上联:言法行则,下联:福果善根。你的言行要符合法则,善良的根部,才能结出幸福的果实。号称“天下第一楼”的承启楼,对联,上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下联: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重法人伦。谆谆教导可见一斑。承启楼创建者江集成,城建承启楼之前,先买了一座旧楼,是他远方亲戚的,另外一个村子的土楼,五云楼,他家业发达,人口多起来,想买下这个楼改造它,在三层的基础上加高一层,正在施工的时候矛盾就来了。当地的江姓氏族人就说,后龙山上有座江氏先人的祖坟,加高一层就挡住我们江氏家族的风水前程,于是召集很多人带着锄头,来到五云楼施工地,一要讨个说法,二要拆除加高的四层。江集成的家族也很大,男丁众多,也抄起家伙,双方就对峙在一起,矛盾一触即发。江集成听说后,来到工地,摁着双方,然后叫家人拿来两口大锅,垒砌炉灶烧,一口锅专门烧开水,给大家泡茶,另一口锅煮点心,米粉。给正要拆除四层的人吃,而且说我给每碗米粉地下埋一个荷包蛋,给每人二两银子,做为他们拆除四层的工钱。完了以后,把所有江氏族人召来,说后龙山上的先人,既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我也是江氏的子孙,加高一层挡住风水的人,首先是我,我在最前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认为不好的,怎么能给大家呢?大家都觉得有道理,纷纷离去了。江集成凭着自己的智慧化解了矛盾,最后成江氏新的族长。
第二点:人与社会的和谐。土楼也是社会的缩影,大量的矛盾在土楼里酝酿发展,到最后形成高潮。这就形成闽粤,福建广东两个省,两个民系,四个古州府(汀州府、龙岩州、漳州府、嘉应州),五个县的交界,矛盾错综复杂的地方,中国文化的和文化,就好像是水墨滴在宣纸上一样,慢慢侵润生发开来。所以客家的和文化逐渐被其他族群所接受认同模仿。
【土楼所处的福建西南地区,山水丰美,物产丰饶,造纸业、烟草业、种植业的飞速发展,为客家人带来了巨大利润,这些财富成为土楼建造的重要资金来源,而在众多的土楼中有一座与众不同,他的建造不仅是精神的浓缩足,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那么这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土楼,客家文化的精髓,在这里又是如何传承的呢?】
第三点:人与自然的和谐。福建土楼在诞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当中,自觉不自觉的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文化,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天圆地方的设计理想,以及建筑学说的风水理论,使得圆楼依山傍水,近路靠河,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天、地、人三者和谐相融。比如永定县南溪有个田背洋村,有座非常著名的土楼“衍香楼”,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从外面看和其他圆楼没有区别,非常巨大,高达四层。但是到里面一看,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方楼,形成了圆里套方,方外套圆。福建土楼当中唯一的一座这样土楼。但是它却是是一座象征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盖得和周围的山水完全融为一体,苍松、翠竹、拱桥、溪壑,正好建在两条小溪的交汇点,形成了非常让人回味的组合画。
福建土楼到底与客家文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土楼是一个人人能为之付出,一生财富和心血,并且包容周边所有族群的审美理念的巨大建筑物,一定是寄托了这个族群共同的意识,和隐秘的、深邃的哲学理念,还有理想追求,这就是福建土楼的灵魂,是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内涵:
1、慎终追远,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习俗。
2、勤劳勇敢,勇于开拓,和合内敛的品格。
3、崇尚正统,团结包容,海纳百川的禀赋。
4、不断创新,永不满足,永远前行的精神。
都包容在客家的土楼里,成了客家的象征,成了客家的灵魂。随着客家的民系播迁世界各地83个国家,就中华的和文化传到了整个世界。
【福建土楼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一朵绚丽奇葩,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动人史诗,也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2008年,福建土楼以全票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福建土楼的评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居民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承载了客家人千年希望与梦想的土楼,跨越沧桑远古,跨越世事变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正日益焕发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完!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