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百家讲坛 千秋是非话寇准(十九)生前身后名
[打印本页]
作者:
寇老西儿
时间:
2013-5-12 15:03
标题:
百家讲坛 千秋是非话寇准(十九)生前身后名
在雷州,寇准遇到一个报复丁谓的绝佳机会,然而,他却让这个机会擦肩而过。几度宦海沉浮,经历无尽沧桑,寇准早已看淡了人世间的起起落落、恩怨情仇。
公元1023年,62岁的寇准最终客死雷州,一个离大海只有10里的地方。
大宋王朝最有才华最有风度的一代名相就这样走了,在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中,寇准辅佐了两代君主,他的一生光明磊落,在他心中,只有国家没有个人,每当国家危难之际,就会出现他力挽狂澜的身影。澶渊定策,寇准的功绩更是彪炳史册。
然而,他的另类和大忠,却让他几度宦海沉浮,最终落得客死他乡的凄凉结局。
那么,寇准去世之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百姓们对这位曾经的寇宰相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寇准的一生大起大落,充满传奇,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如此多的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个官场另类,能多次登上一个王朝的高位?
一个一心为国的大忠之臣,为何会给后人留下种种非议?
历史最终又会给寇准一个怎样的评价呢?
请您继续关注系列节目《千秋是非话寇准》之《生前身后名》。
作者:
寇老西儿
时间:
2013-5-12 15:03
作者:
寇老西儿
时间:
2013-5-12 15:05
在雷州,寇准遇到一个报复丁谓的绝佳机会,然而,他却让这个机会擦肩而过。几度宦海沉浮,经历无尽沧桑,寇准早已看淡了人世间的起起落落、恩怨情仇。
公元1023年,62岁的寇准最终客死雷州,一个离大海只有10里的地方。
大宋王朝最有才华最有风度的一代名相就这样走了,在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中,寇准辅佐了两代君主,他的一生光明磊落,在他心中,只有国家没有个人,每当国家危难之际,就会出现他力挽狂澜的身影。澶渊定策,寇准的功绩更是彪炳史册。
然而,他的另类和大忠,却让他几度宦海沉浮,最终落得客死他乡的凄凉结局。
那么,寇准去世之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百姓们对这位曾经的寇宰相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寇准的一生大起大落,充满传奇,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如此多的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个官场另类,能多次登上一个王朝的高位?
一个一心为国的大忠之臣,为何会给后人留下种种非议?
历史最终又会给寇准一个怎样的评价呢?
请您继续关注系列节目《千秋是非话寇准》之《生前身后名》。
1019年寇准第二次拜相,眼看重上最高峰,但这时连续被贬,直到雷卅l,他人生在短暂时间内大起大落。他反而平静。他在贬谪地营造了一方乐土,他读经典,过上了安详美好的简单生活。表面处在人生底谷,可是,换个角度,却是在人生上上了一层楼。
拿他看丁谓来说,这是他最执着的敌人。丁谓把他扳下了台,25天把他贬了三次,真宗去世后,又贬了,丁谓肯定没想到,自己也被贬了,要去的比雷卅l更远,真到了崖卅|口扳倒他的是刘太后。还在王曾。在对待寇准的间题上,他曾与刘皇后结盟。可是,做大的他不把刘皇后看在眼里,他也犯了错误,心中没把女人看在眼里。于是丁谓变得跋扈,后来,一件事让刘皇后抓住了辫子。
雷允恭奉命督造陵寝,他听从他人意见,移了位置,挖到了石头,后来出了水,挖不下去。他犯罪了。导致陵墓施工拖延。这时,王曾立刻跳出来调查,并告状了。丁谓没能及时制止,刘皇后本来不满,抓住机会治他,于是,刘皇后与王曾把丁谓赶到了崖卅l,这得从寇准这儿经过。有人告知了寇准,都等着看笑话。
寇准得到消息后,派人去送蒸羊给丁谓,送的仆人或许会说,翻山越岭,不容易。最落魄时,整个开封都会在庆贺。而这时,寇准却记得自己,丁谓内心肯定五味杂陈。他想见寇准,可是,寇准不愿意见。寇准仆人想干掉丁谓。寇准制止了。寇准在家中放赌,自己看着大家赌钱,谁也不许出去。直到丁谓离开,才放他们出去。有机会报仇时,寇准却选择这样,这是他的磊落。第二年,派去老家取腰带,这是太宗皇帝时得到犀牛角,命人做了两条,其中一条给了寇准,这是太宗赏赐的。没几天,寇准焚香,铺好床铺,稳稳睡好,从此睡着了。这是天圣元年1028年闰五月初七。
去世后,仆人请求把他运回老家与父亲合葬。这时,其实朝中的评价有所松动。刘皇后答应把他调到近点处。可是没调,他就去世了。这年冬天,灵柩运回洛阳,走到公安时,荆卅l百姓得到消息,都赶到官道旁边,摆上香案,砍下竹子,一节节地挂上纸钱,这是自发的送别,没人组织,却井然有序。灵车走过后,竹子就被丢在路旁,没想到第二年春,长满了竹林,人们都觉得是寇准有灵在天,于是,大家叫这片竹林叫相公竹。人们修了祠堂,供奉他。有病有灾都来祈祷。
百姓的评价简单质朴。寇准带给国家和平,就是好宰相。对于寇准的评价相比来说,官方评价反应慢得多,因为各种利益纠结在一起。导致晚年被贬的是丁谓与刘太后,只要刘太后在台上,寇准不可能真正平反。十年后,宋仁宗时l088年8月,发布诏书,恢复封爵。刘太后,快不行了。跟寇准同时恢复的还有周怀政,曹利用,甚至丁谓。他们政见不同,甚至你死我活,但是共同点是都是刘皇后通向最高权力顶峰的败将。她一路过关斩将,当上了摄政皇太后,艰辛多,杀伐也多。
现在,刘皇后要失去生命与权力,在等待死亡,这时儿子发布了命令,目的是为刘皇后祈福。四天后,刘皇后去世了。宋第一个摄政皇后,在历史上评价不低。真宗的晚年的天书运动,不得人心。真正埋葬天书运动的,却是刘皇后,在真宗下葬时,她下令将这些天书一起下葬。她带头过起了俭朴的生活。她去世时,宋失去了优秀的女政治家。
1085年7月,仁宗下诏定谥,忠愍。“临患不忘国曰忠,推贤尽诚曰忠,廉公方正曰忠,”他都符合。愍,是在国逢难曰愍。等于承认他所受的不公正的待遇。这是最简练的评语。这是有实际意义的。我想对于去世的寇准来说,意义不大。因为澶渊定策的功用不容评说的,所有历史人物在历史河流中被淘洗,许多人物,帝王将相都会被人忘记,而寇准却越来越鲜明,人们对他的功劳有不同评价,范仲淹曾说,左右天子,如山不动……谓之大忠。对宋的大忠,是他强调的。王安石评价说,“欢盟以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陈瑾说,当时如无寇准,天下分为南北矣。当时没寇准,或许宋早就分为南北了。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金人追赶下,一路南逃,真是山河破碎。历史论证了寇准的功劳。
寇准的另类,工作作风硬,让最赏识他的太宗几次大为光火,真宗想用他时也先找人来镇住他,来做桥梁。还有,他喜欢挑刺,哪怕有恩的人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生活高调,走到哪儿,照明只用蜡烛。油灯与蜡烛都照明,但是,就像夏利与奔驰的差别。为什么寇准这样另类?我想原因是:他间心无愧,用的是自己的俸禄;他有大忠之心,忠诚从来不对皇帝个人的忠诚,是对江山社稷的忠诚,所以他不怕说。有大忠才有大勇。所以他敢横冲直撞。
另类就是与主流不一样,那个时代的主流是什么呢?比如像毕士安,这时的主流政治家主要是,低调沉稳,做任何事都要突出皇帝,收敛自己;大度包容,尽力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这个主流特点,所以,才包容了寇准,最典型的是毕士安,这是真宗的旧人,受真宗的信任与倚重。真宗请毕士安来,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毕士安维护寇准,帮助寇准,像亲征,真宗不愿意去,寇准在讲大道理,有用吗?没用。这时,如没有毕士安温言劝慰,寇准难促成亲征的。有人诬告他谋反时,毕士安扶病出来,处理这事,处死了诬告人,保全了寇准,毕士安知道谁能干,在关键时,能让能干的人出来。他们知道,寇准在人际关系上不行。但是另外一面,他们都非常清楚,寇准的价值。
寇准认定了出口在南墙,他会去撞的。王旦清楚,他不会去抗争。不代表说他们不知道什么对,他们也知道谁愿意并能做。他们尊重寇准这样的人。这是他能爬到宰相高位的原因。正是主流政治家成就了寇准。这是能容忍另类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寇准与一个新生的朝政共同成长,得到两个皇帝的高度信任。两次拜相,帮太宗下定了立太子的决心,协助真宗亲征,为宋辽带来了一百二十年的长久和平,晚年在政治中败了,流放中结束生命。他起落间,都是传奇。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