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草根乐园 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讲稿 视频 文字 全集)

122567501.jpg
2013-5-6 10:53


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故宫》

一、概述


由中央电视台、故宫博物院联合拍摄的12 集大型纪录片《故宫》, 于2005 年10 月底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 受到了传媒界、文博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成为2005 年一个相当重要的媒介现象和文化现象。

四川国际电视节上,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荣获最佳长篇人文类纪录片、最佳摄影两项大奖,可谓实至名归。《故宫》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又一创新成果,不仅为电视荧屏增添了新的亮点,也为纪录片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启示。

二、《故宫》特色

“ 主题事件化, 事件故事化, 故事人物化, 人物细节化, 细节画面化”。《故宫》正是如此, 在影片建构的宏大叙事中, 王朝的兴衰、文明的沉浮通过精美的视听元素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1)、扎实的工作, 为纪录片主题奠定了历史和学术的基础和社会价值。

故宫500 年来发生的种种故事, 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讲得完的。如何从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 选择出最精华的部分并用镜头表现出来? 如何保证拍摄的内容不存在历史性的硬伤? 又如何把这些资料打磨成最终与观众见面的解说词?在《故宫》中我们看到了答案。

《故宫》全面、系统、客观地展示了故宫的历史、今天与未来。那美轮美奂、神秘沧桑的宫廷建筑和馆藏文物, 那很多不为人知、生动鲜活的人物命运和历史事件, 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厚的艺术文化历史和思想内涵, 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崭新感受。在拍摄时, 摄制组专门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寻找了晚清从未公开的资料,通过这诸多的鲜为人知的资料,《故宫》才真正实现了纪录片纪录历史的社会价值。

(2)、强调叙事因素, 将故宫500 年历史贯穿在整个纪录片的叙述中。

《故宫》的故事性很浓郁。三大殿和三宫是故宫的主体部分, 也是该片拍摄的重点, 但每一位导演更看重的是发生在故宫中的那些打动人心的故事。在第一部分中就首次披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点, 以往都是不为大众所知的。比如故宫的设计师是谁? 故宫到底经过多少年建成的? 在故宫重建当中, 所依照的图纸是什么? 在故宫的建造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些故事通过导演的手法与镜头语言演绎了出来。

(3)、引用了电影创作中的理念、技术、设备和人才, 是《故宫》很具有创新的地方。

《故宫》的创作借鉴了很多电影里的叙述方法, 一改以往很多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低调缓慢地进入情节, 缓慢地叙述; 它一开始便很快地进入主题, 气势非常恢宏, 节奏感很强烈。《故宫》最大的技术改变是用了高清摄影机, 它接近于电影的品质。包括在音乐上,这套节目和往常的纪录片是不一样的, 这套节目制作的声音是用电影的方式制作的。

电脑动画无疑是《故宫》显著的一个特征, 《故宫》将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场景、建筑原貌逼真还原。比如, 登基大典的再现, 故宫如何从一片平地建造起来的再现, 皇帝结婚的场景再现以及从空中鸟瞰故宫的全景, 都是在国内第一次制作出来的。

《故宫》中很多镜头的光影感觉捕捉得很好,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大量的延时镜头。我们寻常看到的故宫是凝固不动的, 通过延时镜头, 拍摄到了故宫同一景点四季的变化、故宫一日内的光影变化, 以及在同一空间内不同历史时间的再现, 时间和空间有了流动感。摄影师们用这些元素把一个固定的、缺少变化的、比较呆板沉闷的建筑群赋予了生命, 让它在细节上静中有动。我们在纪录片里看到了天上流动的云, 宫墙上移动的影子, 故宫也因此有了自己的表情。其次, 是移动光源, 这个光源当然是可控制的灯光。一般拍一幅画或一个物件, 往往是摄影机在画里面或物件本身摇一下、变变焦, 而这部片里是移动了照明灯光, 方法简单,但产生了运动感, 效果很好。

《故宫》利用颜色的元素来反映故宫。比如说在现实部分, 突出它的金黄色和红色, 把

这两种颜色提炼出来让它更强化一些, 在历史部分, 用比较单一的颜色, 这是在公众约定俗成的层面上大家认为的这种色彩的感觉。另外, 现实和历史的部分的结合也是通过颜色段落不同的表现, 让它把逐个段落更加清晰的区别开, 这样让观众在看片子的时候, 整个在叙事的过程当中把颜色元素作为叙事的这一种手段。

(4)、多元化的创作手法丰富了《故宫》的视听语言。

除了前面说到的一些特殊的摄影方法和动画手段以外,《故宫》几乎动用了所有已知的影视创作手法。

1 .纯纪实的、原生态的、跟踪记录的方法, 在《故宫》这部片子中有大量的使用;

2.口述历史的方法, 人物访谈式的, 做得很精彩;

3.常规意义上大量专题片式的创作方法, 比如说空镜头加解说, 空镜头的使用,《故宫》也做了很好的借鉴;

4.文献的拍摄方法, 关于历史文献、文物的一些挖掘和方法;

5.情景再现( 也称真实再现) 。这种再现用影像方法去模拟当年历史, 比如皇帝上朝、礼仪方面、后宫的一些生活, 但是这种再现又不能拍得像电影电视剧那样实在, 所以他们用一些技术手段让这种所谓的历史再现结合着一个主线的讲述, 让它虚实结合, 似有似无。这种感觉让观众在观赏片子的同时自然地被带进历史, 又从历史回到现实, 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一般而言, 知识性和说明性的真实再现值得提倡, 如《故宫》中古玉的开采, 古代工匠的雕玉流程, 瓷器的制作, 如何操作科学仪器, 都使用了这种手法。但意向性和抒情性具有视觉想象力的真实再现的使用一定要慎重。

《故宫》总导演周兵曾经写过一段话,“ 从电视领域而言, 我们希望改变一些什么, 所以从电视很多技法上和电视本身的创作上, 我们肯定有很多想创新的东西。《故宫》之所以跟以往纪录片不一样, 最根本的差别可能就是用电影的理念拍摄电视纪录片了。”所谓电影的理念, 很显然, 其核心与“ 主题画面化”异曲同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20101281.jpg
2013-5-6 10:54


导演: 周兵

特邀顾问:杨新 耿宝昌

策划:张荣 杨海涛 常凌钧

制片人:崔真 周澜

《台北故宫》涉及历史和当代,重在展现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的流迁。台北故宫保存着中国历代帝王数百年来苦心积聚的千年艺术珍宝,是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缩影。《台北故宫》告诉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些故事,一些情感,还有一声感叹和很多的期待。人们常说,中国有两座故宫,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它们一脉相承,共同向世人展示着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台北故宫收藏着65万件艺术珍品,稀世无价,集四方之精粹,各方面水平空前绝后。

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到中国历代名家字画;从商周的铜器,到世上最精美罕见的瓷器,这批文物占了全中国文物精华相当大的比重。具有无可比拟且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凝聚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和民族思想最闪光的部分。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为躲避日本侵略的战火,故宫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贵文物迁出,几经辗转后迁往台湾。为了保存和展示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迁台的文物,1965年,在台北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收藏的文物珍品90%以上来源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为了表述的流畅,在纪录片中,我们将台北故宫博物院简称为台北故宫。

现存台北故宫的文物自从1948年迁台后,祖国大陆老百姓就很少有人见到过,然而这批文物在国际上的影响却非常大。台北故宫的珍藏不是简简单单的文物,其中还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艺术和哲学。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珍藏的文物,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载体,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可以说是海峡两岸的文化桥梁和“脐带”。《台北故宫》这部纪录片,对于海峡两岸同胞了解文物,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作用。

2006年底《台北故宫》摄制组成立后,随着摄制工作的不断深入,无论知情人还是仍然在世的亲历者,因为都怀有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都无偿提供了许多线索和更多的资料,有些甚至是私人日记和手稿。而拍摄过程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对台北故宫历史研究和资料整理的过程。经过长达两年多的筹备和拍摄工作,毫无疑问,纪录片《台北故宫》将完成两项重要使命——一是呈现和深度解读藏于台北故宫的珍贵文物;二是要向人们揭示当年那次史无前例的文物大迁徙的真实过程。

122567501.jpg
2013-5-6 11:06


台北故宫藏品:

范宽《谿山行旅图》   郭熙 《早春图》   李唐 《万壑松风图 》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散氏盘书画类:院藏书画计有12,883件(其中绘画6,068件、法书3,622件、法帖490件、拓片895件与成扇1,808件)。

其中元以前绘画574件(不包括旧藏于南薰殿之宋代以前帝后像),著名的有:

唐代阎立本《职贡图》卷、《萧翼赚兰亭图》卷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轴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轴   韩干《牧马图》册

唐人《宫乐图》轴   后梁荆浩《匡庐图》轴    关仝《秋山晚翠图》轴   赵岩《八达春游图》轴   南唐董源《龙宿郊民图》轴、《洞天山堂图》轴

巨然《秋山问道图》轴、《层岩丛树图》轴、《萧翼赚兰亭图》轴   赵干《江行初雪图》卷   五代人《秋林群鹿图》轴、《丹枫幼鹿图》轴

北宋范宽《谿山行旅图》轴、《临流独坐图》轴、《雪山萧寺图》轴    郭熙《早春图》轴、《关山春雪图》轴   黄居采《山鹧棘雀图》轴

宋徽宗《蜡梅山禽图》轴、《文会图》轴、《池塘秋晚图》卷   李唐《万壑松风图》轴、《江山小景图》卷   易元吉《猴猫图》卷、《枇杷猿戏图》轴

崔白《双喜图》轴   文同《墨竹图》轴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轴、《冬日婴戏图》轴   宋人《小寒林图》轴、《梅竹聚禽图》轴、《江帆山市图》卷

金代武元直《赤壁图》卷   南宋牟益《捣衣图》卷    宋高宗《女孝经马和之补图》卷   张胜温《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   赵伯驹《汉宫图》轴

萧照《山腰楼观图》轴   刘松年《画罗汉》轴   马远《山径春行图》轴、《雪滩双鹭图》轴、《华灯侍宴图》轴   马麟《静听松风图》轴、《秉烛夜游图》册

梁楷《泼墨仙人图》册   夏圭《溪山清远图》卷   陈居中《文姬归汉图》轴   钱选《桃枝松鼠图》卷   元代高克恭《云横秀岭图》轴   赵雍《骏马图》轴

宋人《岷山晴雪图》轴、《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图》轴、《折槛图》轴、《秋塘双雁图》轴、《寒林楼观图》轴、《翠竹翎毛图》轴、《如来说法图》轴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重江叠嶂图》轴   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轴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九珠峰翠图》轴   吴镇《双松图》轴、《渔父图》轴

倪瓒《容膝斋图》轴   王渊《松亭会友图》轴   王蒙《谷口春耕图》轴、《具区林屋图》轴、《花溪渔隐图》轴   方从义《神岳琼林图》轴

元以前书法155件,著名的有:

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卷、《远宦帖》卷、《大道帖》卷、《定武兰亭真本》卷、《七月都下帖》卷   孙过庭《书谱》卷

唐代褚遂良《摹王羲之长风帖》卷、《黄绢本兰亭》卷   颜真卿《祭侄文稿》卷、《刘中使帖》卷  徐浩《书朱巨川告身》卷  怀素《自叙帖》卷、《小草千字文》卷

宋代苏轼《寒食帖》卷、《前赤壁赋》卷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卷   宋徽宗《诗帖》卷   米芾《蜀素帖》卷   蔡襄《澄心堂帖》卷、《致杜君长官尺牍》册

吴琚《七言绝句》轴   元代赵孟頫《趵突泉诗》卷    张雨《七言律诗》轴

青铜器:院藏青铜器皆以传世为主,计有6,063件,其中先秦有铭文者约500件。著名的有:《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子犯和钟》以及北魏太和元年的《青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坐像》等重器与金铜佛像。

陶瓷器:院藏陶瓷器计有25,525件,其中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明代官窑瓷器与清代康、雍、干三朝洋彩、画珐琅瓷器收藏均独占优势。著名的有:北宋汝窑《莲花式温碗》、《青瓷无纹水仙盆》、定窑《白瓷婴儿枕》、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成化《斗彩鸡缸杯》、清雍正《珐琅彩山水碗》及乾隆《霁青描金游鱼转心瓶》等。

工艺类:院藏玉器12,127件,著名的有:清代翠玉白菜、肉形石、民国《碧玉屏风》。漆器723件、珐琅器2,520件、丝绣308件、织品1,485件、竹木牙角雕刻659件、笔墨纸砚等文具2,379件、钱币6,953件、杂项12,462件。

图书文献:院藏清宫档案文献386,729册件、满蒙藏文文献11,501件、善本书籍211,190册(含宫中档朱批奏折、军机处档、内阁部院档、国史馆及清史馆档)。院藏的版本时代早(宋、元、明版较多)、卷帙完整、品质较好,如南宋国子监本《尔雅》、《宣和画谱》、明代《永乐大典》、清代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养心殿《宛委别藏》以及昭仁殿部分《天禄琳琅》藏书等,多是独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当珍贵。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故宫(高清组图)

从建筑艺术、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廷建筑、馆藏文物,讲述宫闱内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感悟众多精英人物的命运,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见证故宫百年大修的整个历史过程。


PLAY_1312439556233292.jpg
2013-5-6 13:55


1305061 (1).jpg
2013-5-6 15:31


1305061 (2).jpg
2013-5-6 15:33


1305061 (3).jpg
2013-5-6 15:31


1305061 (4).jpg
2013-5-6 15:31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台北故宫(高清组图)

人们常说,中国有两座故宫,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它们一脉相承,共同向世人展示着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台北故宫收藏着65万件艺术珍品,稀世无价,集四方之精粹,各方面水平空前绝后。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到中国历代名家字画;从商周的铜器,到世上最精美罕见的瓷器,这批文物占了全中国文物精华相当大的比重。具有无可比拟且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凝聚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和民族思想最闪光的部分。


1305061.jpg
2013-5-6 15:42


1305061 (1).jpg
2013-5-6 15:42


1305061 (2).jpg
2013-5-6 15:42


1305061 (3).jpg
2013-5-6 15:42


1305061 (4).jpg
2013-5-6 15:42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台北故宫》访谈录


精彩语录


我们这个团队实际上有一个理想,这个理想是很多年前已经确立了,就是要用电视的方式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来树立传统文化。


周兵:曾被台北故宫拒绝过很多次


[主持人]不知道《台北故宫》耗费了您多少时间和精力?


  [周兵]刚开始介入是2005年年底,到现在3年多了。我看你要提一个问题,说为什么要创作《台北故宫》是吧?


[主持人]这个很多人都很关心,但是我看了一些您相关的资料,我理解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您对传统文化还是非常热爱的。


  [周兵]对,这也是可能作为我个人的一个爱好和志向吧。但是做《台北故宫》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九州文化,其实有三个人对我们这个项目帮助特别大,就是九州文化的杜大年先生,秦兵先生和胡潇先生。2005年的10月份我们的上一版《故宫》,在央视也是一套播出,反响不错,然后这一年的年底我就接到杜大年先生的一个电话,他就告诉我说我们要做一个《台北故宫》的纪录片,想请你来做总导演,有没有兴趣?


  我当时第一时间有点没反应过来,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好象不太可能,因为在做北京《故宫》的时候我们曾经通过各种关系,跟台北故宫进行了联络,但是当时都被拒绝了。后来九州文化找到我以后,我跟他们进行了很多次沟通以后,发现我们这次创作在音像资料上基本由九州文化整合。我想这两天大家看到了有很多很精美的文物、很漂亮的文物展示,这都是九州文化在找我之前已经基本上通过一些方式整合过了。


周兵:很多素材是十年前拍的


[主持人]是提前拍好的了。


  [周兵]对,这批素材实际上是至少十年前吧,有一批台湾的电影工作者和一些文物工作者,他们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对台北故宫的文物进行了拍摄。


[主持人]我觉得进行重新整合是非常难的,是现有的一些资料加上您之后的一些想法融合在一起。


  [周兵]对,其实我们做这个电视纪录片,着眼点还是大众文化传播,我们可能要关照方方面面的需求,无论是文物专家的意见,甚至是两岸故宫的意见。


[主持人]还有那些文物爱好者的意见。


  [周兵]文物爱好者,甚至一些对中国文化不感兴趣的,或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他的分布人群是非常广泛的。我们所以在每次做一个纪录片的时候都非常的头疼,因为众口难调。



周兵:要用电视的方式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主持人]对,要照顾到方方面面,感觉周导,您是喜欢大手笔,无论是《故宫》,《敦煌》,包括这次的《台北故宫》。


  [周兵]谈不上喜欢大手笔,因为我们这个团队实际上有一个理想,这个理想是很多年前已经确立了,就是要用电视的方式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来树立传统文化。所以很多你刚才提到的这些项目我们也是很用心地在争取去做。



[主持人]所以我们看到了非常精美,创作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台北故宫》。我们今天节目现场也非常荣幸的请到了《台北故宫》的总撰稿郭老师,欢迎您。郭老师是著名的文物专家,来自南开大学文博系的副教授郭长虹。


  [郭长虹]你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问周导,这部纪录片是不是耗费了他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我们的总撰稿来说是不是更是这样?


  [郭长虹]我纠正一下,我不是总撰稿,我是策划,给周兵做了一点事。周兵介入到这个领域里来应该说也有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所以说今天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一个节目,恐怕不是一个总导演也好,作为一个编导也好,他及时的进入这个领域就能拍到这个程度,我个人这样认为。



[主持人]两人之间的合作我想也不是《台北故宫》这一部纪录片了,之前从《故宫》,《敦煌》都是有合作过的。


  [周兵]最早从《梅兰芳》开始的,那是2002年。



[主持人]六年的合作了,那是不是越发的默契了呢?


  [周兵]确实是,刚开始我们之间还是很苦恼的,因为从学术转化为一个通俗的、有文学化的,或者更让大众容易接受的这么一种知识是很难的事情。


[主持人]老师您肯定是希望更通俗一些,郭老师他的想法就是更准确一些。


  [郭长虹]我在给周兵的书的叙里面写过这么一段话,我说周兵在跟学者的合作过程当中经常有做学问的冲动,我跟他合作的过程中经常有要做导演的冲动。


  [周兵]对,我也喜欢这些东西,现在在攻读艺术史。其实做我们电视工作确实每次做完都身心疲惫,我想所有从事影视行业的人跟我都有同感。


[主持人]现在还没缓过来?


  [周兵]已经适应了。


精彩语录:


《台北故宫》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方面,这些文物是怎么去台湾的,我想这段历史大家都很感兴趣,到了台湾以后它又经历了哪些波折;第二部分就是讲台湾的一些经典的文物,像青铜器、瓷器、玉器、书法、绘画,还有四库全书;第三部分是讲现代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怎么和民众沟通的。


周兵:采访的专家都是各领域权威


[主持人]关键您每一部都是大手笔,这也难为了。


  [周兵]也可能是机缘吧,如果从我本人和我们这个团队来说,应该时时抱着一颗特别感恩的心,刚才我也提到了,像《台北故宫》这样一个项目出来不仅仅是像致力于做十几年台海两岸之间文化交流的九州文化的这种出品和很重要的决策,实际上像央视、中央新影这样的一个团队,我们也看到了《台北故宫》这样一个项目也是在尝试走一种制播分离的市场化的运营,所以像我们的承制方,我也是其中的,我是承制方的总编辑,三方就有三百多号人参与,这是更大的学术支持。像台北故宫博物院,我们不光采访了六十年前那些经历这段历史的老学者、老专家,我们还采访了各个年龄层的很多的台湾的专家。


主持人:他们愿意回顾那段历史吗?


  [周兵]刚开始有一位老人家是不愿意的,甚至是拒绝的,后来我们也是多次跟他沟通,甚至于说先跟你聊聊天,到了现场老人还是很激动,不知不觉就聊起来了。我们去了五次台湾,有一次正式拍摄的时候他本来已经同意我们拍摄了,结果老人家身体不好,住院了,我们在联络过程中他也同意我们去医院拍摄。后来我们准备去医院的时候,突然他的家人打来电话,说这几天是绝对不允许采访的,当时我们这个团队特别的失落,因为我们知道能经历60年前那段经历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们甚至怕万一过两个月了他不在了怎么办?还好他现在还在健在,后来我们就进行了采访。包括这次也感谢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像书画鉴定界的权威,像杨新先生,陶瓷界的邓宝昌先生,我们每一期节目他们都提了很多珍贵的宝贵的意见。


郭长虹:纪录片里有点错误再正常不过



[主持人]挺不容易,我觉得郭老师更不容易,尤其要是电视化的语言,还要跟那些专家进行一些磨合。


  [郭长虹]还好,因为我算是跟他们算是同行。


  [周兵]我们经常在片子里有些信息拿不准,或者是在一些年代拿不准的时候,我们就经常会打电话“骚扰”他,或者是在我们稿件出来的时候请他进行把关,然后史实的准确性,文物信息的真实性,我们的策划也是费了很多心思。


[主持人]所以说到策划,我觉得现在无论是观众还是网友,他们都是非常挑剔的。那郭老师,您在策划这么大的一个大剧作的时候,会用哪些心思让它做的可以说是照顾到各方的口味呢?


  [郭长虹]我想这是一个纪录片,纪录片就不是一个高头讲章,不是在做学术,当然做这样的纪录片背后的学术支持,像刚才周兵讲的那样,它是非常非常深的,非常大的。我反正是这样,我没见过没出过错的学者,出了一点错,或者说有一点瑕疵,对于这样的纪录片来讲我想再正常不过,即使是有些挑错的学者,我想他们在做学问的时候也会经常出错,这我是知道的(笑)


[主持人]老师,您是不是也在暗示大家,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看这部纪录片?


  [郭长虹]你按照看一个纪录片的心态看它就要好了,它是一个纪录片。



周兵:全片从三个方面去去讲述台北故宫


[主持人]我觉得用12集去作为一个浓缩的精华概括那一段历史,挺难的,您是怎么入手来讲述每一篇章的故事的?


  [周兵]其实关于这个节目的分布一开始我们也请了很多人,包括郭老师,我们一块儿去协商,最后还是确定下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方面,这些文物是怎么去台湾的,我想这段历史大家都很感兴趣,到了台湾以后它又经历了哪些波折;第二部分就是讲台湾的一些经典的文物,像青铜器、瓷器、玉器、书法、绘画,还有四库全书;第三部分是讲现代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怎么和民众沟通的,做了哪些东西。我想我们最后定下来这三个内容。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每一篇章,像您说到重点介绍了瓷器、玉器,还有书画作品,杂项,包括那些专家您是怎么考虑把他们融进去,怎么进行讲述的呢?


[周兵]其实在一个节目的信息传播上,我们一般都有这么几个要素:第一,比如说文物和历史的准确度和真实度,这个一般有两个方面的人我们想请出来采访,一个是亲历者,第二个是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和专家,而且这个学者在国内或者国际上是属于有公认的权威地位的;还有第二类,可能是一些爱好者,或者是文化的一个研究者,他可能是属于准专业或业余水平的,让他们讲一些故事。比如说我们在瓷器里就请到了王刚先生,他是很有名的一个主持人和演员,可能他对瓷器的一些趣闻、历史他可以讲一讲,但是专业信息我们可能请的是像台北故宫的廖宝秀女士,或者北京故宫的李承恩先生等等来讲;还有一类,我们发现台北故宫博物院跟台湾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和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有过关系,甚至还有一些人参与到台北故宫的形象包装上,比如说桂纶镁,周杰伦他也谈到他小时候怎么第一次接触台北故宫是怎么样的。周杰伦的机缘主要是他去年写了一个《青花瓷》,当时周杰伦也跟北京的九州文化在做一些项目合作,所以我们曾经考虑过让他来做一个主題曲,我是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这些珍宝的故事。


当然,后来因为他时间的问题和他的档期问题,就没有成功,但是后来我们依然还是很坚持的,最后找到了台湾的小虫,让他来写。


精彩语录:


一个博物馆它的内涵和它的影响力,我想不仅仅是指它的一个空间,一个物化的一个空间,它的文物、它的历史、它的人、它的事都是它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当然我想如果能进去,可能这个片子会更完美,虽然有这样的一个缺憾,但是我想制作团队正在努力的弥补这个缺憾。


郭长虹:用时尚元素呈现文物别有风味


[主持人]曲还是非常好听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时尚元素的注入,我们不禁有很多网友会质疑,会不会影响《台北故宫》整个纪录片的厚重感,这个请专家来说一下,郭老师?


[郭长虹]文物就一定要厚重吗?不一定吧,我觉得挺好看,我觉得像周兵他们这次的尝试有一点意思,过去我们可能对一些固定的东西有一些固定的看法,比如说历史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文化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其实最丰富不过历史,最多样化不过文化,所以用什么样的角度,用什么样的视角都可以去表达它。


关键在于这个表达它是准确的,并且它能够让人接受,那我觉得它就成功了。


[主持人]那两位有没有看到网上的网友他们发表的一些议论,他们的接受程度如何呢?


  [周兵]刚才郭老师讲这个,我忍不住插一句,其实这次时尚和现代的一些元素不是我们这个剧组自己发明和创新的,应该是台北故宫从2000年以来它一贯的一个做法,实际上我们传递的是台北故宫现在一个新的面貌。比如它请了一些意大利的顶级设计师来设计台北故宫的一些形象,国际上的形象。


  [郭长虹]他有好多卡通的,还有平台玩具、游戏、公仔。


  [周兵]MTV、电影,它现在追求的就是时尚和现代感的东西,我甚至在意大利的一个国际机场还见到他们的产品在那儿销售,所以让我很惊奇。网上的言论我看到很多,我有一些朋友也告诉我,有赞叹的、有批评的,甚至还有挖苦的。我想实际上我也是做媒体的,所以我特别希望通过这样不同的意见,能对我们下一个创作来进行启发和关照。所以我只是觉得很抱歉,就是说我们可能有些节目在做的过程中,不管技术上的不成熟和信息传达上的不全面,所以给某些观众带来一些不愉快,甚至一些不高兴的地方,借这个机会非常抱歉,我们下一回多多改进。


[主持人]周导的说法太谦虚了。


  [郭长虹]我觉得作为一个纪录片,表现这么大的一个题材,这么丰富的内容,挂一漏万那是一定的,这样一个纪录片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人对它的一个期待。


[主持人]而且我觉得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也体现了《台北故宫》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周兵]对。


周兵:春晓的女声讲述传递出了我们想表达的温暖情感


[主持人]我同时还想到另一个创新,会不会是我们整个片子用女声来配音呢?


  [周兵]对,这次实际上请春晓也是我们这个剧组坚持的,就是用女声。为什么这么做呢?也就是一贯以来不管是在央视和其他的一些电视媒体里,播放纪录片男声基本上占了统治地位,实际上国内的那些顶级的配音的很有名的主持人和解说名家,我也都比较熟,这次为什么一定要选女声呢?就像刚才你说的。


[主持人]创新。


  [周兵]我想让大家换一种口味,来聆听或者欣赏我们的纪录片。


  [郭长虹]因为历史叙事非得一定是男性视觉吗?有的时候我想用女性的声音来阐释历史,是不是更全面一点?大家都来阐释一下。


[主持人]我觉得郭老师就像周导的后援团,两人确实很有默契。确实听到女声的感觉,除了那种厚重的感觉之外,还有一种深深的思索在里面,感觉是比较柔的一种思索。


  [周兵]对,其实在这里头想表达一种情感的传递,这种情感可以是温暖的,有点亲情的感觉,我想春晓的声音是传递了我们这样的东西。


周兵:最大的遗憾是没能进入台北故宫实地拍摄


[主持人]但是说心里话,我们很多网友他们都觉得会有一点点遗憾,我不知道我们的主创方会不会有这样的遗憾,就是最终没能进入到台北故宫里边进行试拍。


  [周兵]对,这是我们最大的遗憾。


[主持人]这是无论如何都沟通不了的,是吗?


  [周兵]我想这关系到两岸文化的机构交流问题,这种交流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我们要进入台北故宫进行拍摄的话,不是我们这个剧组,甚至不是我们的投资方九州音像出版社能把这件事做成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甚至敏感,甚至现在没办法说清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所以很多人他们会不禁质疑,那会不会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呢,我们不能非常真实的看到台北故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周兵]大家看到的影像,很多影像来自于台湾媒体工作中十多年,有的甚至超过三十年以上的影像积累,比如说我们有七十年代台北故宫刚刚建好的影像,它的库房的情况,他们做研究的情况,甚至他们历史上每次最重要的展览的影像,我想台北故宫的专家和学者看了我们这组纪录片,他们也会大吃一惊的。


[主持人]搜集到那么全面的素材。


  [周兵]对。


[主持人]那郭老师您觉得呢,融合的怎么样,我们后期拍摄和前期的一些资料。


  [郭长虹]一个博物馆它的内涵和它的影响力,我想不仅仅是指它的一个空间,一个物化的一个空间,它的文物、它的历史、它的人、它的事都是它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当然我想如果能进去,可能这个片子会更完美,虽然有这样的一个缺憾,但是我想制作团队正在努力的弥补这个缺憾。


[主持人]其实我们后期已经很努力了。


精彩语录:


台北故宫的文物不可能都回到紫禁城去,台北故宫的这些文物它已经在60年里头成为台湾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老百姓、学者,甚至各个年龄层的人对这批国宝都有很深入的接触,甚至他们所有的教育,他们每个人的教育都跟台北故宫文物有关系的。所以我想,我难以想象那些文物在最近的若干年里一下就回到北京,我想这是不太可能的事。


周兵:春节后会做一部更详细的40集《台北故宫》


[网友]有很多客观原因造成这部影片留给大家遗憾,摄影不错,后期也不错,但是核心编导他的驾驭能力是不是没有把整个电视所要表述的结构展现出来?


[主持人]我不知道周导是否认同这位网友的观点?


  [周兵]我想他看的很仔细,我们在整个12集里头确实有那么3、4集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在整个内容的编排上,在内容的转接上有些凌乱,甚至不够严密。我想可能不仅仅是编导的驾驭能力,一个作品的产生要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我们有的片子修改了十几遍,在修改的过程中最后导演在一些内容的取舍上也发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应该完整地讲述这段历史,但是不管是篇幅不够,或者有关方面认为这段内容不应该要,我们就做了很多删改,在删改的过程中尤其是刚才网友说的,可能驾驭能力或者是技术还不够成熟,就出现了很生硬的地方,这也是我非常抱歉的地方。


[主持人]其实一部好的纪录片,它可能不是一个制作团队来决定它最后呈现一个什么样子的,它还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周兵]对,但这不是一个理由,最终还是我们的能力不足。


[主持人]但是您也说过了,这些都会作为您下一部艺术作品创作的一些经验了。


  [周兵]对,做回广告,我们今年可能还会推出《敦煌》这部纪录片,我们正在后期制作和修改当中,所以这次《台北故宫》各种网友的意见我们会吸取到这个节目当中去。


[主持人]真好,可以重新再看一下《敦煌》,那是不是未来《台北故宫》也要修改,重新要和我们网友见面?


  [周兵]对,下一步过完春节以后,我们会做一个40集的更详细、更仔细解读的《台北故宫》,我也期待着我们这个节目内容有真正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拍摄新的内容。



郭长虹:台北故宫文物保护过程可歌可泣


[主持人]作为文物专家,郭老师,台北故宫他们的文物现在保护得怎么样呢?


  [郭长虹]应该说台北故宫包括两岸故宫的文物工作者,为这样的保护从故宫博物院建立那天起,所历经的各种艰辛困苦和做出的努力,是可以用可歌可泣这四个字来形容的。无论是在过去的战乱年代,还是在很特殊的一些年代,包括现在我们两岸分隔的这种状况下,这些学者,这些博物馆人为文物所倾注的心血应该说是值得歌颂的一件事。


[主持人]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


  [郭长虹]对,有的人是把自己的一生,把所有的精力,把自己的青春,所有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这个事业。


[主持人]包括有一集是采访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先是小讲解员,最后一步一步荣升到副院长,而且通过他的访谈,能够感受到他对台北故宫的那种情感在里面。


  [周兵]对,第一次跟他们接触的时候有点不适应,因为他们都叫自己是故宫人,我觉得他们投入了他们全部的情感在里头。


[主持人]所以在过程中也特别让我们摄制组觉得特别感动,是吗?


  [周兵]对,其实我们这12集里头还有一个主线,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就是同样在对岸的那些人,他们用他们的情感,用他们的一生,甚至他们的生命来保护、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但这个主题我们没有点出来,但是它包含在里边了。


  [郭长虹]其实两岸故宫人有很多关系,有的人就是一家人,两岸这边有,那边有,有些人是过去的同事,包括现在的一些学术同行,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在做事。



周兵:台北故宫文物短期内没有必要回迁


[主持人]两位算是比较近的走进了台北故宫了,但是我不知道那些文物它们还有回迁的可能吗?


  [郭长虹]我想秦院长过去说过一句话,他说台湾的文物将来是要回到故宫的,这是秦院长自己说的。


[主持人]啥时候呢?


  [周兵]我听故宫的一个学者对我讲过,他说秦院长曾经说过,因为当初那些文物箱子都是1932年开始定制,离开故宫,然后再也没有回到过北京故宫,秦院长说那些箱子应该都保留,将来那些箱子里的文物按照原来的位置都搁好,打包再回来。但是其实我这几天也对一些媒体讲过我的观点,我觉得至少在现实一段时间内这些文物是没有必要回来的,为什么没有必要呢?我也反复曾经讲过,这些文物,这些国宝它是台湾,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文化遗产。从现实来看,北京紫禁城分散的文物在将近100年的历史中,分别流散到国内很多地方。


  [郭长虹]故宫文物的概念是一个大概念,紫禁城的文物是一个大概念,它流散的历史很长,1925年以后。


  [周兵]1925年以后辽宁博物馆,东北的一批文物,溥仪带走的一批文物。


  [郭长虹]那应该是1925年之前流出去的,因为他是1925年出宫之前……


  [周兵]就是说紫禁城的文物现在分别在辽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还有广东博物馆,当然也包括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我说的中国的情况,不可能这些文物都回到紫禁城去。台北故宫的这些文物它已经在60年里头,我通过采访了解到,它成为台湾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老百姓、学者,甚至各个年龄层的人对这批国宝都有很深入的接触,甚至他们所有的教育,他们每个人的教育都跟台北故宫文物有关系的。所以我想我难以想象那些文物在最近的若干年里一下就回到北京,我想这是不太可能的事。


  [郭长虹]我想有一个怎么对待历史,怎么去有智慧地解决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可能不见得是在我们这里能够解决,或者是我们期待以后会有后边的人可能比我们更聪明。


精彩语录:


对于马未都先生的质疑我做一个解释,其实我特别理解马先生他说的所谓不专业是什么意思,做历史文物的人在看电影视作品的时候有观赏障碍,包括看故事片、看纪录片都一样,比如看见一个电影,你会觉得他用的酒杯不应该是这样,穿的衣服花纹错了,这是观赏障碍,当然还有一个再创作的问题,就是他老是自己沉浸在自己的话语体系里的那种东西,突然间被别人用别的角度去表述的话,他会有一点不适应。


周兵:有些质疑还有待澄清


[主持人]但是我觉得随着三通的开放,我们很多大陆人也会领略到台北故宫的一些风采。


[网友]这是国内第一次拍摄台北故宫,肯定会有一些地方经验不足,摄制组无法进入到台北故宫拍摄,这是现实,有很大的制作难度。无论如何,这个片子是揭开台北故宫神秘面纱的第一步,非常感谢导演和各位主创。


[主持人]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在央视它的播出时间是10点半,很多网友不能第一时间看到,所以在新浪网“大片”里边我们看到了故宫。


  [周兵]对,实际上我们这次跟推广方也说过,我们这次特别期待,实际上经常上网的人是很少看电视的,经常看电视的人不一定经常上网,他们是两个群体。所以我觉得这次《台北故宫》在媒体合作上也是一个很大的特色。我想更多的是大家关心《台北故宫》吧,不一定我们这个纪录片做的是非常真的非常好。


[主持人]但是我觉得在网上进行一个面对面的互动,大家听到的声音会更直接。郭老师,我们的网友如果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我们的专家能接受吗?


  [郭长虹]你接受吗?


  [周兵]其实所有的意见我都能接受,但是我想解释,不是就我个人去解释,也可能是代表我们这个创作团队和所有参加这个项目的一些学者,来澄清一些问题。


[主持人]老师,您作为专家,您觉得有些网友他们说的对吗?


  [郭长虹]对,说得对。因为确实是像我刚才说过的,它是一个纪录片,纪录片它就不可能像一部学术著作那样把许多东西说的特别清楚、特别深刻、特别琐碎,它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传达那些特别需要传达的信息。


回应马未都先生对《台北故宫》的质疑


[主持人]我们现在也看到了,很多网友都在议论,说不要对一些人的议论产生负担,节目播出后大家议论是好事,还是应该庆祝,这是特别写给导演的话。还有特别想听听周兵对马未都批评,最近有哪些思考?


[周兵]我当时看了马未都先生那篇文章,我觉得他那么关心我们的节目我也很感谢,确实这也不是一个虚伪的话。曾经我们在拍摄这个片子之中也曾经跟他沟通过,本来设计一个环节,就是请他,甚至我们也请了两位北京故宫的专家,安排他们去台北故宫做互访,然后把这个内容用到我们的片子里。


但是去台湾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最后没有成形,但是一直我本人没有跟马未都先生会面,是我们团队的其他人跟他在沟通,所以他看到片子对我们的评价,标题我看了以后,刚开始有点不太接受,说我们这个片子传递的可能有些文物信息不专业,其实马未都先生他那个内容里头没有这么明确的这么去讲。


  [郭长虹]这个我做一个解释,其实我特别理解马先生他说的所谓不专业是什么意思,做历史文物的人在看电影视作品的时候有观赏障碍,包括看故事片,看纪录片,都一样,比如看见一个电影,你会觉得他用的酒杯不应该是这样,穿的衣服花纹错了,这是观赏障碍,当然还有一个再创作的问题,就是他老是自己沉浸在自己的话语体系里的那种东西,突然间被别人用别的角度去表述的话,他会有一点不适应。


[周兵]其实这个片子你表达出来的信息不是仅仅是我们这个导演团队可以这样说的,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实际上有些文物信息就来自于台湾的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文物的描述,我们很多文物描述是直接拿过来,把它通俗化,改造了一下,基本信息都是很多台湾的文物专家写的。还有很多文物信息是这边的专家提供,或者说甚至创作的,我们的导演因为很多都是80后的,所以他们是难以承担这么学术化的东西。


所以我们当时有一个基本要求,所有的文物的专业信息必须来自专业团队和专业人士。所以我也在这儿再次跟马未都先生解释一下,实际上一个纪录片的出品,还有很多网友也希望了解,很多网友说我小气,小家子气,说这样小家子气哪能做出好片子?确实我这两天也在反思。


[主持人]看来网友的留言您都看了


[周兵]对,有些朋友也会告诉我,所以我出来做一些沟通和解释,也是想告诉很多网友,这个片子它不仅仅是一个导演能做成的,它关系到两岸之间很多人很多人的参与,有的人甚至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当年支持我们这些影像的一些人,在台湾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们今天的影像之所以能放出来,直接跟他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老人家已经走了,但至少我们满了他那样的一个心愿,这些文物的影像回到大陆,跟大陆的很多观众见了面。


所以我想像这样一个片子,包括下一部做的《敦煌》,不是替我们辩解,不是说我们导演就能决定这个信息是否能发布出去,它方方面面非常复杂、非常多的人会参与这样的结果。


《台北故宫》在台北引起很大反响


[主持人]尤其是纪录历史,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们知道《台北故宫》不仅在中央电视台,在新浪网播,会不会在台湾也播出呢,很多网友希望通过《台北故宫》能够多多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


  [周兵]九州文化现在非常希望能在台湾播出,台湾方面我听小虫说,前两天他回台湾,一回到台湾就有记者追着采访他,包括台湾的一些电视台,电话已经打到大陆来采访我们的一些主创人员,在台湾媒体实际上这个片子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我想他们还是很愿意这个片子在台湾播放的。


[主持人]所以我们在这里不禁要感叹,一段历史的沉浮是多么值得人们去寻味,纪录这段历史的人又是多么有勇气。


  非常感谢两位,也在这里真诚地道一声,很不容易,辛苦了。在这里呼吁各位网友多多的去关注《台北故宫》这部纪录片,因为凝结了这么多工作人员的心血,除了您可以在央视看到这部纪录片以外,也欢迎大家来新浪“大片”频道来看《台北故宫》,因为我们还有大礼送给大家,好像说第一名有机会去台湾旅游。


  [周兵]对,是这样,而且可以去台北故宫亲自看看那些国宝。


[主持人]所以旅游之前一定要把《台北故宫》这部纪录片好好看一下,到时候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再去看会更真切。朋友们,再见。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