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大故宫(1.2.3)部 阎崇年(讲稿 视频 文字 全集)

8UOOR3BV0BGT0024.jpg

主讲简介:

       阎崇年,1934年4月24日出生,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从事满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历史学者,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倡议并创建第一个专业满学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满学会和北京满学研究基金会。倡议并主持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国际满学研讨会。先后到美国、日本、蒙古、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阎崇年,汉族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兼及北京史。出版专著数十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作品被翻译成英、德、日、韩等国文字。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担任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等职。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系列讲座,在国内外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

讲座简介:

  北京故宫从决策兴建至今已609年,72万多平方米的故宫,9000余间殿宇房屋,共二十四位皇帝和一位慈禧“女皇”曾在此统治中国近500年。几百年来,这里发生着重重宫闱之中历代帝王的悲喜人生,也发生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朱元璋曾经将大明帝国首都定为南京,朱元璋之子朱棣却为何会在南京心神不定、噩梦频频?朱棣迁都北京究竟与噩梦有何联系?光绪皇帝结婚前一个多月,太和门忽然在一片大火中化为灰烬,朝野震惊,短短42天时间里,能否重修太和门,让皇帝顺利举行婚礼?

      太和殿是是皇帝举行登极大典之所,明清两代二十八位皇帝,真正在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的只有十五位,举行亲征大典的更是只有一位。至关重要的太和大典,为什么见不到皇帝的身影?“推出午门斩首”的民间说法是否确有其事?午门内外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影响整个帝国的曲折故事?明永乐十九年,北京故宫正式启用,为何三个多月后,三大殿就惨遭焚毁?是谁竟然不可思议地预言了这次惊天大火?

  复杂多面的故宫,既有阴暗、冷酷、血腥、暴虐,被称为“血朝廷”的一面,也有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建筑、器物、服饰、书画、典籍、档案等中华文化的火种。不了解故宫,就不了解北京。不了解北京,就难以了解中国。《大故宫(共3部)》,一本阅尽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大书!带你开启中华历史的大门!

  《大故宫(共3部)》为阎崇年潜心三十年之作,本讲座首次打开故宫外延,将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山五园、避暑山庄等纳入故宫姻系,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帝王族系、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实为生动可读、耐人寻味的“故宫百科”。

        阎崇年此次携力作重新出山,志在从多方面推陈出新。阎崇年说,他以往的讲坛类节目,主要沿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以时间为顺序,逐渐演绎推进;这次主讲《大故宫》,则是以空间为顺序,作为讲述的主线索。每一讲,都先设定一个空间的概念,再让这个空间里的时间、人物、事件、建筑、文物等“落地生根”。

        阎崇年称,他此次讲述的“大故宫”不仅包括紫禁城,还包括与故宫相关的坛庙寺院、皇家园林、行宫陵寝,以及沈阳故宫、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中都和明南京相关历史遗迹,此外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珍品等。

        据阎崇年介绍,此次回归《百家讲坛》首次提出的“大故宫”概念,源于他和著名出版人金丽红的一次谈话。阎崇年任职于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并担任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其历史研究课题多与故宫相关。在多次实地考察北京明清故宫、沈阳故宫、台北故宫等地后,阎崇年曾与金丽红谈话时首次触碰到“大故宫”概念,旋即引发了创作灵感——在大中华文化背景下,从故宫入手,寻求解读历史的突破口。

        在这一灵感的激发下,阎崇年决定打开故宫外延,首次将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南京故宫、台北故宫等,纳入故宫姻系,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皇家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做一个“故宫大百科”式的宏大项目。

        在阎崇年看来,要讲清楚“大故宫”,必须“先看世界,再看中国”。为此,阎崇年广泛联系了国外史学家、汉学家,并与两岸故宫博物院“掌门人”,以及建筑、历史、文物等领域的诸多专家沟通,力求为“大故宫”获得立足于东西方比较文化根基之上的多视角、多元化解读。阎崇年说,仅仅是资料搜集、联系专家等准备工作,就花费了他去年整整一年的时间。

        要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了解故宫的前世今生,让我们一起跟随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为我们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百家讲坛 《大故宫(第一、二、三部)》(讲稿 视频 文字 全集)



大故宫 第一部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01)永乐迁都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02)天下之中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03)宫前气象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04)午门凤翔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05)太和之门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06)太和大殿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07)太和大典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08)中和方殿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09)保和宫殿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10)保和殿试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11)文华经筵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12)文渊书阁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13)武英修书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14)内阁大堂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15)父子宰相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16)乾清宫门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17)康熙书房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18)乾清三案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19)乾清三宴



大故宫 第二部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20)乾清三悲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01)正大光明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02)交泰乾坤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03)坤宁大婚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04)坤宁不安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05)坤宁萨满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06)养心帝居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07)养心新政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08)养心惩贪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09)养心三希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10)养心挽歌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11)东西六宫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12)景仁祸福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13)承乾宠妃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14)钟粹悬案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15)延禧永和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16)景阳咸福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17)永寿之宫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18)启祥长春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19)翊坤储秀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二部)》(20)慈禧西逃



大故宫 第三部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01)太上皇宫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02)明宫太后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03)清宫太后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04)皇家外戚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05)天潢贵胄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06)理亲王府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07)诚亲王府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08)恭亲王府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09)金枝玉叶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10)宫廷太监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11)宫女闺怨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12)宫廷御膳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13)宫廷造办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14)御医御药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15)皇家敬畏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16)庙学联珠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17)宫外三宫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18)西苑三海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19)宫外三堂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20)京畿苑囿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21)避暑山庄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22)沈阳故宫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23)国宝南迁


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三部)》(24)大哉故宫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百家讲坛《大故宫》主题曲

是谁用时光筑造了你的梦幻   

是谁用尘埃模糊了你的容颜   

望一回宫阙亭台   

尽收眼底那如画的江山   

听一番晨钟暮鼓   

用心慨叹那朝代的轮转   

王侯已成背影   

有谁还在看着云起云落的变迁   

妃子空留一笑   

有谁还在念着冬去春来的期盼   

是谁把昨日的金戈铁马写作了一阕云烟   

是谁把过往的锦衣华盖画成了堂前春燕   

拍一回玉砌雕阑   

梦里依稀是那不改的朱颜   

走一遭红墙黄瓦   

心上流淌是那逝水的流年   

人去楼不空   

往昔的叱咤化作春色满园   

曲终人不散   

曾经的悲喜还在世间流传



百家讲坛《大故宫》主题音乐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1202221757fbe7cf61d9e9d8eb.jpg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2011年国庆期间,故宫8万人限流措施一度“失守”,对此,故宫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故宫将考虑推行分时段限流,日限8万人不变。2013年故宫将修复“地上天宫” ,在神武门外将打造特色文化街。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是.jpg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 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故宫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城墙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委员会评价: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而代表皇权的莫过于宝玺。 明朝二十四国宝,清朝二十五国宝。

  清朝25方宝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满文“皇帝之宝”、栴檀香木“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钤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经典具有权威性、不朽性、传统性。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同时,她与今天的文化建设是相连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经典文化永远都是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撑和创新的源泉,都是其得以存续和赓延的筋络与血脉。

  北京故宫为汉族建筑之精华。北京紫禁城(故宫)为明代修建,清承明制,有所增益。故宫建筑群中,体现了汉式宫殿建筑的以下特点:

  (1) 故宫建筑取坐北朝南的方向,施工前,立华表以确定方位。表是直立的标竿,取长短相等的两表,观测早晚其日影长度相等的两点,将其连成一线,即为正东正西方向。一般建筑立木为表,工匠即依照所指方向开沟奠基。天安门之前,立雕饰石柱为华表,指示整座紫禁城的建筑方向,并与主体建筑风格协调,成为一种装饰。

  (2) 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法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

  (3) 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都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4) 屋顶正脊两端的正脊吻及垂脊吻上有大型陶质兽头装饰,戗脊上饰有若干陶质蹲兽,歇山式屋顶(中和殿)有宝顶。

  (5) 斗拱檐桁额枋表面刻画不同的图案和花纹,有动物纹样如龙凤狮虎鸟兽虫鱼,植物纹样如藤蔓葵荷花草叶纹,自然纹样如山水日月星辰云气,几何纹样如方形菱形回纹雷纹,文字花纹如福寿喜吉纹,器具花纹如钱纹、元宝纹等,收美观与防腐双重功用。其它如悬鱼、窗棂、栏杆、壁画、天文板、藻井、隔断等装饰纹样多种多样。

  (6) 宫殿装饰色彩,屋顶多用金黄色,立柱门窗墙垣等处多用赤红色装饰,檐枋多施青蓝碧绿等色,衬以石雕栏板及石阶之白玉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所有宫殿

  故宫珍宝馆   太和殿   故宫午门   中和殿   金水桥   钟粹宫   珍妃井   故宫九龙壁   太极殿   保和殿   钟表馆   储秀宫   如意馆   养心殿   尚书房  

      乾隆花园   御花园   神武门   长春宫  交泰殿   乾清宫   坤宁宫   慈宁宫   漱芳斋   景阳宫   重华宫   宝月楼   建福宫   雍和宫   宁寿宫   延禧宫   

      翊坤宫   寿康宫   永和宫   皇极殿体和殿   绘画馆青铜馆   皇史宬   隆宗门   乾清门   故宫角楼   三希堂   太和门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北京故宫历史 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是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明初主持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人称“蒯鲁班”。

  故宫从永乐年间建成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代表。

  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溥仪在此居住14年后,即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溥仪被迫出宫后,段祺瑞以及清朝遗老们都策划着让溥仪再次回宫,形势紧迫,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在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坏,有多处宫殿群倒坍,垃圾成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拔除杂草,疏通河道,清理垃圾。50年代初,从宫内清除出去的上百年的垃圾竟达250,000立方米,自此院容焕然一新。故宫博物院制定了“着重保护、重点修缮、全面规划、逐步实施”的古建维修方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许多残破、渗漏、濒临倒塌的大小殿堂楼阁得到了修复和油饰,愈显金碧辉煌。院内各处高大宫殿都安装了避雷设施,又以巨额投资建设了防火防盗监控系统和高压消防给水管网,使这座古老的宫殿建筑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护。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彻底整治了环绕故宫的筒子河,更好地凸现了昔日皇城的风貌。

  在文物工作方面,五六十年代的重点是对故宫博物院旧藏的清宫文物重新清点核对,登记造册,进行鉴别、分类和建档,纠正了过去计件不确之处并增补了遗漏的文物,例如从杂物堆中发现了用草帘裹着的象牙席、修复漱芳斋戏台时发现在地板下存放的传为唐代卢棱伽的《六尊者像》册等。通过长达十余年的工作,总计清理出清宫旧藏文物七十一万余件。与此同时,还通过国家调拨、向社会征集和接受私人捐赠等方式,新入藏文物达二十二万余件之多,大幅度地填补了清宫旧藏文物时代、类别的空缺和不足,诸如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玉器,汉代的陶俑,南北朝时代的石造像,唐代的唐三彩等。而新入藏的古代法书名画尤为大宗,为世所注目。如晋代陆机《平复帖》、王珣《伯远帖》、顾恺之《洛神赋图卷》,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唐代韩滉《五牛图卷》、杜牧《张好好诗卷》,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宋代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郭熙《窠石平远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等,均是人间瑰宝。此项工作数十年坚持不懈,近年还从市场上以巨资购回宋代张先《十咏图卷》,元代乃贤《城南咏古诗》,明代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清代石涛《高呼与可图卷》等,尤其前两件是溥仪以赏溥杰为名从宫中盗出而流散民间的,今日复归宝库。

  为保护好这批数量巨大的古物瑰宝,从五六十年代起对原有库房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采取了防潮、防虫的各种措施。九十年代后又建立了新的文物库房,可入藏文物六十余万件。新库房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并采用现代化技术自动控制,可保文物安全无虞。自1950年开始,组建了文物修复工厂,1980年扩建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部,继承、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引进自然科学新成果,对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数十年来为本院及兄弟单位累计修复文物达十一万余件。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是 (1).jpg


  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1年(正统六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爱新觉罗·溥仪。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

  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

  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

  1949年1月,北平(即北京)稳定后,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2年,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

  自1840年后的100年间,故宫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维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通过对故宫的建筑的普查,针对紫禁城存在的问题,实施了故宫古建筑修缮史上的第一个五年治理与抢险规划,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社会留给故宫的荒凉残破的面貌,使之展现出宏伟壮丽的规模。

  1973年,故宫博物院根据中央的指示,制定出第二个五年规划《故宫博物院五年修缮保护规划》。该规划除了加强对古建筑修缮外,主要涉及安装热力管道,电缆工程,污水管线工程,防雷装置等多方面,多专业的保护方案。

  而从2002年开始的故宫大修计划,一直要持续到2020年。这一阶段除了陆续开放一些修缮后的景点外,还要将故宫1000多名工作人员长期占用的办公用房重新进行修缮,届时,“开放区”的比例将由现在的30%增加到70%以上。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是 (2).jpg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一砖一瓦都在表现着皇权至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彩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才能显示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优美而恬静。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站在高山上看故宫,根本看不到一个窗户,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大门前有两个铁缸,是防火的,里面盛满了水。冬季为防止缸内的水结冰,还在四周垫上棉被,下面用炭火烧烤。

  故宫有四个门,正门名为午门。午门有五个洞。其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

  正门“午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后门“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皇帝死后其灵柩就从东华门运出,故俗称“鬼门”。

  太和门,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庑。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三大殿:位于太和门内,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明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时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现名为清朝时名称)。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叠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2377.00㎡。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檐角有10个走兽(分别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大约从14世纪明代起,重檐庑殿是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中和殿(明朝称华盖殿、中极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也是外廷三大殿中面积最小的,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再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保和殿(明朝称谨身殿、建极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1)概述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是皇帝及嫔妃生活娱乐的地方。前朝与内廷宫殿的分界线乾清门,乾清门以南为前朝,以北为内廷。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是清朝“御门听政”的所在地。太和门和乾清门都是殿的形式,虽然名字上是门,在明代皇帝上朝处理政事都是在太和门,清代的时候皇帝上朝处理政事才改到乾清门。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内廷东侧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后当太上皇养老皇宫,花费一百一十万两银修建。   

2)乾清宫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保和殿的后面。乾清宫是内廷正殿,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这块匾在清雍正以后,成为放置皇位继承人名字的地方,雍正为防止皇子之间争夺皇位而互相残杀,采用秘密储位的方法,即生前将皇位继承人的名单写在纸上放在匣子中,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待皇帝死后打开匣子当众宣布皇帝继承人。在乾清宫的两头有暖阁。是皇帝读书、就寝之地。在乾清宫的西暖阁上下两侧放置27张床,由皇帝自由选择,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刺客行刺,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乾清宫周围的东西庑,还有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南庑有皇子读书的上书房,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   

3)坤宁宫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重檐庑殿顶。坤宁宫是明朝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4)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皇后在此接见嫔妃命妇。清代皇后所谓亲蚕典礼,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清代的25枚“宝玺”(印章)也曾收藏在这里(现藏于珍宝馆)。   

5)东西六宫

  位于后三宫东西两侧,共十二座宫殿,是明清皇帝的嫔妃们居住的地方。西六宫:太极殿、永寿宫、咸安宫、储秀宫、体和殿;东六宫:钟粹宫、景阳宫、延禧宫、永和宫、景仁宫。这些宫殿基本上都是二进院一宫两院,每个院子有正殿、配殿、宫门,有些院子还附有游廊、后殿。慈禧太后曾在储秀宫和长春宫居住过,慈禧在储秀宫居住时曾经大肆修缮过储秀宫,使它成为东西六宫最奢华的宫殿!

  包括南三所、御膳房、慈宁花园、外东宫、英华殿、寿安宫、建福宫花园、寿康宫、乾东五所、文华殿、武英殿,这些宫殿建筑群分别坐落在皇宫的主要建筑的东西两侧,其中南三所、乾东五所是皇子的居住区、寿康宫、寿安宫、慈宁花园、英华殿是太后太妃的生活区域。外东宫是乾隆太上皇宫。

  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是 (3).jpg


二十五宝

  代表皇帝权力的莫过于宝玺。

  清朝二十五宝自乾隆厘定后,其数目和使用范围再没有变更过。   

(1)大清受命之宝 白玉质 面14厘米见方,通高12厘米,纽高8.2厘米 以章皇序之用  
 
(2)皇帝奉天之宝 碧玉质 面14厘米见方,通高15.2厘米,纽高11.5厘米 以章奉若之用   

(3)大清嗣天子宝 鎏金质 面7.9厘米见方,通高7.6厘米,纽高5厘米 以章继绳之用   

(4)皇帝之宝 青玉质 面12.5厘米见方,通高9.5厘米,纽高6.3厘米 以布诏赦之用   

(5)皇帝之宝 栴檀香木质 面15.5厘米见方,通高16.6厘米,纽高11厘米 以肃法驾之用   

(6)天子之宝 白玉质 面7.8厘米见方,通高6.4厘米,纽高4.2厘米 祭祀百神之用   

(7)皇帝尊亲之宝 白玉质 面6.8厘米见方,通高6.1厘米,纽高4.3厘米 以章奉若之用   

(8)皇帝亲亲之宝 白玉质 面7.2厘米见方,通高7.7厘米,纽高4.2厘米 以展宗盟之用   

(9)皇帝行宝 碧玉质 面15.6厘米见方,通高13厘米,纽高7厘米 以颁锡赍之用   

(10)皇帝信宝 白玉质 面10.5厘米见方,通高6.5厘米,纽高5厘米 以征戎伍之用   

(11)天子行宝 碧玉质 面15.5厘米见方,通高13.8厘米,纽高7.8厘米 以册外蛮之用   

(12)天子信宝 青玉质 面12.1厘米见方,通高8.5厘米,纽高4.5厘米 以命殊方之用   

(13)敬天勤民之宝 白玉质 面10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5.3厘米 以饬觐吏之用
  
(14)制诰之宝 青玉质 面13厘米见方,通高14.7厘米,纽高8.5厘米 以谕臣僚之用   

(15 敕命之宝 碧玉质 面11.3厘米见方,通高9厘米,纽高5.5厘米 于诰敕谕旨上钤用   

(16)垂训之宝 碧玉质 面13厘米见方,通高10.5厘米,纽高5.9厘米 以扬国宪之用用   

(17)命德之宝 青玉质 面13厘米见方,通高10.4厘米,纽高6.2厘米 奖励忠良之用   

(18)钦文之宝 墨玉质 面11.7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5.5厘米 专钤于有关文教之谕旨   

(19)表章经史之宝 碧玉质 面15.3厘米见方,通高13.2厘米,纽高7厘米 以崇古训之用   

(20)巡狩天下之宝 青玉质 面15.3厘米见方,通高13.3厘米,纽高7.3厘米 以从省方之用   

(21)讨罪安民之宝 青玉质 面15.3厘米见方,通高13.9厘米,纽高7.5厘米 以张戎伐之用   

(22)制驭六师之宝 墨玉质 面17厘米见方,通高10.8厘米,纽高6.6厘米 以整戎行之用   

(23)敕正万邦之宝 青玉质 面13厘米见方,通高10.7厘米,纽高6.3厘米 以诰外国之用   

(24)敕正万民之宝 青玉质 面12.6厘米见方,通高10.4厘米,纽高6.2厘米 以诰四方之用   

(25)广运之宝 墨玉质 面19厘米见方,通高15.6厘米,纽高9厘米 以谨封识之用

十大珍宝 
 
1.金瓯永固杯   

2.云纹盘   

3.青玉云龙纹炉   

4.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5.《清明上河图》   

6.《平复帖》   

7.钟表之宝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8.织绣之宝沈子蕃缂丝《梅鹊图》
  
9.青铜之宝酗亚方樽   

10.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珍宝馆——故宫藏珍贵文物展》—皇极殿庑房养性殿 乐寿堂 颐和轩   

《石鼓馆——秦国石鼓专题陈列》—皇极殿东庑   

《钟表馆——故宫收藏钟表展》—奉先殿(馆内11点和14点有钟表演示)   

《青铜器馆》—承乾宫   

《清宫戏曲展》—畅音阁阅是楼   

《溥仪生活展》—丽景轩   

《清代妃嫔生活展》—永寿宫   

《皇朝礼乐展》—弘义阁   

《清宫卤簿仪仗展》—太和门西庑   

《天府永藏展》—保和殿西庑   

《清代武备展》—弘义阁迤南西庑   

《万寿庆典展》-乾清宫西庑   

《皇帝大婚展》-乾清宫东庑

  “冷宫”在哪里,要先谈“三宫六院”。故宫中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为“三宫”。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和西路六宫。封建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妃子。皇帝的妻妾众多。至于选到宫中的女子,一旦失宠,便在宫中禁室里等死,更为悲惨。故宫的“冷宫”并无定所,关禁王妃、皇子的地方,便俗称“冷宫”。查遍所见明、清史料,冷宫并不是某一处宫室的正式命名。根据一些文献记载,明、清时代被作为“冷宫”的地方有好几处。

  明末天启帝时,成妃李氏得罪了权势赫赫的太监魏忠贤,被由长春宫赶到御花园西面的乾西,一住四年。先后被幽居乾西的,还有定妃、恪嫔等人。这个“冷宫”在紫禁城内之西。   光绪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据说关在景祺阁北边北三所(现坍毁),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边的山门里。如果这一出自太监之口的传闻属实,则此地也算得一处“冷宫”。   

  故宫这样宏伟的建筑,如此浩大的工程,由谁负责设计?又是谁主持施工的?这的确是个历史谜团,难倒不少老北京人。因为故宫的建筑上没有如现代建筑那样明确地刻上此建筑物建于何年,由何人设计等字样。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故宫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名祥,人称蒯鲁班的人设计的。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见:曾经参加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故宫真正的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永乐15年紫禁城宫殿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高潮时,蒯祥才随朱棣从南京来到北京,开始主持宫殿的施工,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宫和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了。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纵观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垂帘听政,清朝后期)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紫禁城是龙的世界,龙的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皇帝被称做“真龙天子”,是大地的主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因此,宫中的殿堂、桥梁、丹陛、石雕以及帝后宝玺、服饰御用品等无不以龙作为纹饰。那么,故宫里到底有多少龙?恐怕谁也说不清。有人粗算过,故宫号称有宫殿8000多间,仅以每殿有6条龙计算,就有龙近4万条,如果加上所有建筑装饰和一切御用品上的龙,那就数不胜数了。

  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即,太和殿顶屋脊及瓦当、滴水等共有龙纹2632条,外檐额枋及门窗彩绘包括饰件共有龙纹5732条,殿内檐及殿内梁枋天花上共有龙纹4037条,殿中金柱、藻井、宝座、屏风及陈设上共有龙纹609条,殿内墙壁及暖阁门罩等共有龙纹542条。这是个尚不完全的统计,太和殿内外的龙纹、龙雕等各种形式的龙就有13 844条之多。这种万龙朝圣的装潢设计,构成了一种威严神秘的氛围,以获得神化皇帝、恫吓臣民的效果。

  有人撰文提出三大殿院内不种树,主要是出自烘托意境的需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外朝三大殿,是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从位置上说居整个外宫建筑的中心,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为了突出这组宫殿的威严气势,建筑上采取了许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内不植树,从皇城正门天安门起,经端门、午门、太和门,这之间的一系列庭院内都无树木(现在端门前后的树是辛亥革命以后种植的)。当时人们去朝见天子,进入天安门,经过漫长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建筑空间中行进,会感到一种无形的,不断增长的精神压力,最后进入太和门,看到宽阔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这种精神压力达到顶点。宽阔的广场、蓝蓝的天空,把三大殿映衬得更加威严壮观。而这正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对自己臣民所要求的。如果在这些庭院内都种上树,绿荫宜人,小鸟鸣叫,那将会破坏朝廷的威严氛围。 故宫三大殿上没有树木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古代皇帝在五行中属“土”,“木”克“土”,因此没有“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台基就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土”字。第三个原因是:谨防刺客进入,伤及皇上、大臣。保护皇上不受侵害。   

  故宫九龙壁,由上等琉璃砖瓦拼砌而成,绚烂夺目。然而,在九龙壁上所列的九条龙中,从东数第三条白龙的腹部是用木料雕凿成型后补上去的。

  据传,当年在烧制故宫九龙壁琉璃的时候,工匠们一不小心,把其中一块给烧坏了,由于琉璃工艺要求极高,烧制难度极大,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再烧一次,一位木匠师傅冒着欺君之罪,用木块雕刻替代,并刷上白色油漆,使它同原来的白龙腹颜色相同,终于瞒过了前来检查的官员,使工匠们免去一场灾难。 

  今天,故宫九龙壁仍带着这个“瑕疵”,屹立在宫殿群的东南方。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了中国东北领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又步步进逼华北,形势危急。1933年,易培基遭诬陷离职。马衡接任院长。同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其文物安全,不至遭战火毁灭或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决定采取文物避敌南迁之策,择其精要装箱南迁,并在南京建立文物库房,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从1933年2月至5月,先后检选出文物、图书、档案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南迁文物又历尽艰险,沿三路辗转迁徙至四川,分储于巴县、乐山、峨嵋山等地。日伪占领时期,故宫博物院在北平仅勉强开放。日伪从故宫掠走铜缸、铜炮、铜灯亭计149件,溶毁制造武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北平收复,国民党政府再度接收故宫博物院,马衡继任院长,三处南迁文物复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1947年9月,古物陈列所合并至故宫博物院。

  1949年2月,北平解放,故宫博物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接管。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故宫博物院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之际,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后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建立新馆,公开对外展出。余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后陆续运回故宫博物院一万余箱,但至今还有2,176箱仍封存于南京库房,委托南京博物院代为保管。

  在这场长达十余年的战争期间,由于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不畏艰难险阻,尽职尽责,南迁文物数量虽巨,却没有一件丢失和损伤,故宫人员的精神、事迹,可歌可泣。可又是因为这场战争,致使故宫的文物分处异地,博物馆也正式分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份祖国传统文化之珍藏应是一个整体,而尤与紫禁城建筑不可分离,人们相信,终有一日,其终将得以完璧。  

  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个意义上说,故宫属于世界。从财产所有权的角度来看,故宫作为一项标的巨大的不动产,在辛亥革命以前,一直属于清朝皇族所有。而当冯玉祥将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赶出紫禁城之后,它就已被收归国有。由此牵涉到国际法上的两个重要概念:“国有化”和“政府继承”。当一国政府基于人民利益或公共需要时,可以对国民私有财产或外国公私财产实行征用或征收,这便是“国有化”。革命党人推翻帝制的正义行动,应民意、符民心,所实施的“国有化”手段是合法的。故此,故宫始由中华民国政府所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合法取代了中华民国政府的国际法主体地位之后,国家财产发生了“交替政府的继承”——故宫也不例外。和“中华民国政府”在海内外的众多财产一样,故宫的所有权归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公共财产——故宫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力。一直有一个隶属于国家文物局的“故宫博物院”管理着故宫吗?还建有一套庞大的行政事业管理系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故宫的管理者才会把故宫修缮工程当成自己单位内部的一件事情来处理,其封闭操作因而引发了一系列争议。“故宫博物院只是一个被委托的机构,对故宫作为国家级博物馆和人类文明载体的有关事宜负有具体责任,而不意味着它对故宫拥有所有权和一切处置权。”故宫博物院的法律地位,是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托、负责管理国有(全民所有)财产的代理机构。

  故宫,作为东方宫殿建筑的代表、世界宫殿建筑的典范。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故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故宫的官方名称是“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但在欧美国家出版的旅游小册子里,通常都称其为“紫禁城”(The Forbidden City),并附加说明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家驻地。世界上大多数曾经来过或想来故宫的游客要看的,是那个在好莱坞电影《末代皇帝》中闪耀着神秘色彩的巨型皇家宫殿,想体验的,是东方帝制时代的壮美与恢宏,而不仅仅是要参观故宫内陈设的国家级文物。故宫的皇家宫殿的属性,远远大于它作为博物馆的藏物功能。在故宫被视为博物馆的潜意识下,一个在太和门设立大屏幕电视导游系统的设想曾被提出来,在专家们的据理力争下,这一计划最终没能实施。因为这样虽然有利自由行的游客,但是破坏了故宫的整体风貌。现在有一种手持式“多媒体导游系统”可以圆满解决这个难题。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1202221757fbe7cf61d9e9d8eb.jpg


自序

  《大故宫》的有关想法,写在前面,做个交代。

  一 事 情 缘 起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大故宫》,同时出版《大故宫》一书,这个想法,酝酿多年。直到2010年底,才与“百家讲坛”制片人聂丛丛、副制片人那尔苏,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金丽红、副社长黎波等朋友,取得共识,定了下来。从2011年初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搜集资料、实地考察、撰写文稿和电视录播之中。在落笔本篇文字时,已到2012年初,殚心竭虑,整整一年,《大故宫》第一部20集即将播出,而《大故宫》(第一册)也即将付梓。

  《大故宫》的一个特点是“大”。我讲过的《正说清朝十二帝》,那是以清朝十二个皇帝的生命轨迹为线索,围绕清宫疑案,讲述清朝历史;我讲过的《明亡清兴六十年》,那是以袁崇焕为典型人物,仅涉及明清甲乙之际六十年的历史;我讲过的《康熙大帝》,则更为单纯,那是以康熙皇帝的生命轨迹为经线,以历史事件为纬线,讲述康熙朝六十一年的历史。上述三个系列,都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但这次讲《大故宫》不同,它既有历史学,还涉及建筑学、文物学、文献学、档案学、艺术学、园林学、规划学、故宫学和满学等;而且时间跨度近六百年,内容涉及历史、人物、时间、建筑、文物、宫廷、园林、艺术等,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太大,太杂。

  我有自知之明。故宫内外,专家济济。古建,我不如古建专家;器物,我不如器物专家;书画,我不如书画专家;文献,我不如文献专家;档案,我不如档案专家;宫史,我也不如宫廷史专家等。但是,借用“百家讲坛”这个平台,全面讲述《大故宫》,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这一精粹华采,总得有人做吧!但为什么由我来做呢?

  转念一想,事有阴阳。困难属阴,解难属阳。重要的是,我身后有一个学术团队支持,帮我解难。故宫博物院前院长、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郑欣淼先生暨学会同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暨故宫博物院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谭维克先生暨院里同仁,北京满学会荣誉会长陈丽华先生暨学会同仁,以及晋宏逵(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古建专家)、陈丽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宫廷历史文物专家)、吕舟(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教授)、钱晓云(原《故宫博物院院刊》编审)、左远波(故宫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员)、金卫东(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还有冯乃恩(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黄希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专家)、周功鑫(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张永和(著名剧作家)等诸位朋友,他们热情襄助,得以拙工玉成。

  就我个人来说,曾任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考察并了解许多历史古都;曾任北京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参观、研究了北京的历史与文物;任北京满学会会长,对明清故宫有新的视角、新的研究;任职于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满学所,研究课题也多同故宫攸关;学习明清历史,“大故宫”正是明清历史研究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忝列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使我有更多的机会参观故宫、了解故宫、学习故宫、研究故宫。以上这些阅历和知识,不是我的资本,却给了我讲《大故宫》以责任、信心、勇气和力量。

  二 世 界 瑰 宝

  讲《大故宫》,先看世界,再看中国。

  先看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的文明中断了,古印度的文明中断了,古巴比伦的文明也中断了,唯有古中华的文明没有中断。

  在古埃及文明中,古埃及法老的宫殿建筑,遭到战争与自然的毁坏,没有存留下来。古埃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金字塔群,而不是宫殿建筑群。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建筑宏伟,令人震撼;但不是宫殿,而令人遗憾。

  在古印度文明中,古印度的宫殿建筑,也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人们说起古印度建筑,就要提泰姬陵了。泰姬陵位于距新德里195公里的阿格拉市,是莫卧儿帝国(1526—1638年)贾汗为他的爱妻泰姬建造的陵墓,所以称泰姬陵。陵墓建于1631年(明崇祯四年),用纯白色大理石修砌,总高74米,面积70万平方米,陵前水池倒影,月光之下,如临仙境,被誉为“世界完美艺术的典范”,并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印度的阿格拉古堡,城里虽然有内宫(内廷)和外宫(外朝),但宫殿建筑群没有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古印度帝王的宫殿建筑群,或为历史残迹,如阿格拉古堡;或被夷为平地。人们当下所能看到的如泰姬陵,不是帝王的宫殿,而是王后的陵墓。

  在古巴比伦文明中,当年瑰丽的宫殿,早已不复存在。今人已几乎看不到其古代叱咤风云帝王时代的宫殿建筑。不过,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尚留存于文字记载中——相传公元前六世纪,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一座特别的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在高20米的平台上,栽植各种树木花卉,从远处看去,犹如悬在空中,所以叫空中花园。空中花园闻名遐迩,今人已经不能看到它的原貌,只能在文学描述中,领略它的瑰丽与风采。

  古希腊,曾有壮美的殿宇,也只有从帕特农神庙的遗存,去遥想它昔日的辉煌。

  古罗马,有斗兽场、万神殿(潘提翁神殿)等恢弘建筑,以及罗马帝国在各地域的宏伟瑰丽的宫殿,大多是历史残迹,人们只能赞叹罗马皇宫往昔的光辉,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古代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在美洲玛雅等古文明中,或有伟丽宫殿,今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以及神庙等历史残迹,令人惊叹,供人凭吊,却没有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存世。

  那么,世界上现存的古老宫殿,有哪些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华丽风采呢?譬如:

  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和凡尔赛宫。卢浮宫本来是15世纪的一座城堡,自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改建为皇宫。后经法王路易十四、拿破仑·波拿巴等多次改建、扩建,才具有后来的规模,成为法国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尔后曾经一度成为欧洲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但是,卢浮宫与明清故宫相比,仅以面积来说,卢浮宫的建筑面积不到紫禁城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一。凡尔赛宫,被称作夏宫,相当于清代北京的畅春园、颐和园和圆明园。但是,凡尔赛宫的建筑面积,尚不及颐和园建筑面积的十分之一。

  俄罗斯先后有两座重要的皇宫:彼得堡的冬宫和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彼得堡冬宫,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建成,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遭到水灾,后来加以重建,大体上是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但是,彼得堡冬宫的建筑面积,仅相当于北京紫禁城面积的九分之一。克里姆林宫,俄文原意是“卫城”,这同中国古代“城以卫君”的意思相同。因为要“卫君”,所以有城墙与护城河,且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有人称克里姆林宫为欧洲最大的皇宫。后来加以扩建。但扩建后克里姆林宫的面积,尚不及北京紫禁城面积的二分之一。

  英国的白金汉宫,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由白金汉公爵乔治·费尔特兴建。1825年(清道光五年),由英王乔治四世加以扩建。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维多利亚女王移居白金汉宫。但是,白金汉宫的面积约相当于北京紫禁城面积的十分之一。白金汉宫里最豪华的、英王坐朝的宫殿,功能相当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其面积约600平方米,而故宫太和殿的面积为2377平方米。白金汉宫的主殿面积约为北京太和殿面积的四分之一。

  亚洲的日本,现存御所(皇宫)主要有两处:一是京都的御所。京都于公元794年(唐德宗贞元十年)开始为日本首都。被日本誉为“千年古都”。京都给人们留下最著名的建筑如东寺、金阁寺、御所。京都御所的面积为110400平方米,地面不像北京故宫,以墁砖铺地,而是用石子铺地。御所的围墙,仅高一米多,上面种树,围成禁垣。日本京都御所面积约为北京故宫面积的六分之一。二是东京的皇宫。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将都城从京都迁到江户,翌年改江户名为东京。日本东京的皇宫,自然比京都御所高大、宏伟,其面积约为217000多平方米,东京皇宫面积尚不及北京故宫面积的三分之一。

  此外,世界上还有其他古代宫殿遗存或遗迹,如泰国、柬埔寨、尼泊尔等的皇宫(王宫),虽其建筑、装饰、历史、文物各有可赞之处,但其或为历史残迹,或则规模较小,本文不述及。

  由上看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北京皇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三 故 宫 特 色

  中国已知最早宫殿,学者认为是河南偃师的夏朝宫殿遗迹。尔后,河南安阳有殷商宫殿遗迹。《史记·殷本纪》载: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日夜纵乐,导致覆亡。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还有在北京建都的辽南京宫城宫殿、金中都宫城宫殿、元大都大内宫殿,明南京宫殿,都遭到焚毁或平毁,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能看到的是“两宫三院”,就是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时间较短,天命十年(1625年)始建,曾治居清太祖、太宗、世祖三位皇帝,比明朝北京皇宫晚建218年;规模虽小却具特色,占地六万余平方米,建筑116座、500余间;院藏文物20700件。

  北京明清故宫,简称故宫,又称紫禁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北京故宫不仅是中华文化珍宝,而且是世界文化瑰宝,因为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缘此,我要向国人、世人介绍中国北京明清故宫。

  《百家讲坛》本系列电视讲座的题目,以及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大故宫”呢?

  第一,规模大。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约合1078亩),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故宫内有各类殿宇房屋9000余间,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外有高10米、周长3428米的城墙,耸以四座瑰丽角楼装点,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这里是明清盛时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版图、四万万人民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集中展现。

  第二,历史久。北京故宫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决定兴建,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以后又不断重建、修建、改建、增建。先后有明朝十四位皇帝、清朝十位皇帝共二十四位皇帝和一位慈禧“女皇”在紫禁城治居,统治中国近500年。故宫从决策兴建至今已经609年。在世界现存皇宫建筑史上,连续五百年不间断地使用的皇宫,只有北京的故宫。而在中国皇朝史上,连续五百年不间断地使用的皇宫,也只有北京的故宫。

  第三,珍宝多。故宫现珍藏文物,包括建筑、陶瓷、书画、碑帖、青铜、玉器、家具、雕塑、珍宝、典籍、档案等,经过郑欣淼院长等故宫人七年全面认真清点,有180万件,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传世珍宝65万件、档案约40万件,还有分藏在国家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南京博物院、颐和园管理处、天坛公园管理处的文物,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1000万件档案、200万件满文档案等,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中华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第四,涵盖广。大故宫的范围,不仅有紫禁城,而且包括与故宫相关的坛庙寺院、皇家园林、行宫陵寝,以及沈阳故宫和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中都和明南京相关历史遗迹等,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南迁的珍品等,凡原内务府管理的范围,大体都涵盖在“大故宫”之内。

  第五,子午线。故宫的建筑严格地遵循对称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子午线即中轴线,依次排列,对称展开,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建筑形式,都显示出庄严、雄伟、壮丽、中和的气度。这条中轴线向南北延伸,就是北京城市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长约16华里。整个布局,讲究平衡,东西南北,匀和对称。东西——天坛对先农坛,文衙六部对武衙五军都督府,太庙对社稷坛,文华殿对武英殿,东华门对西华门,东六宫对西六宫;南北——前三殿对后三宫,太和殿对保和殿,乾清宫对坤宁宫;中——太和殿与保和殿之中为中和殿,乾清宫与坤宁宫之中为交泰殿,天安门与午门之中为端门,正阳门与天安门之中为大明门(大清门)等。这条子午线即中轴线的中心就是故宫;故宫主要建筑坐北朝南,太和殿的皇帝宝座恰在中轴线上,体现着皇权至高至尊至重至威的地位,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正安和理念的精髓。

  总之,只有伟大的中华,伟大的历史,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智慧,才会有伟大的北京故宫!在当今世界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所有现存宫殿,就其占地面积之广阔,建筑组群之雄伟,珍藏文物之丰富,连续时间之绵长,蕴涵理念之深邃,文化影响之久远,综合起来而言,北京明清故宫可谓无与伦比。

  故宫是复杂的,多面的。有人用“血朝廷”来揭示帝制时代皇宫阴暗、冷酷、血腥、暴虐的一面。但是,故宫的建筑、器物、服饰、书画、典籍、档案等,早已不是皇家的财富,而都是士人、匠师、能工、夫役等,用鲜血、智慧、汗水和生命凝聚的,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后人对中华文化遗产,应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意,学习之心,弘扬之责。

  四 六 把 钥 匙

  俗话说:学到用时方恨少。准备讲课,深感困难。困难之所在,在于八个字:亦事亦理,入耳入心。如何让学术研究成果走出书斋,面向大众,普惠社会,为观众和读者所喜闻乐见?这就必须做到:亦事亦理,入耳入心。故事和道理,入耳和入心,事理圆融,很难做到。有故事,没有道理,不够深刻;讲道理,没有故事,未必好听。能入耳,未必能入心;既能入耳,又能入心,确实不容易。这是我在本讲座中的一个心结。

  这次讲《大故宫》,应注意并把握些什么要点?力求把握六个要点:

  第一,空间为序。以往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都是主要沿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以时间为顺序,逐渐演绎推进。这次讲《大故宫》不同,是以空间为顺序,就是以故宫的建筑空间,作为讲述的线索。每一讲,都先设定一个空间的概念,再讲在这个空间里的时间、人物、事件、建筑、文物等。就像拼图一样,先有一张总图,分拆开来,微观展示,再一块一块拼接,整合成一幅全图。

  第二,影像为长。《大故宫》一个最大的优势是,不仅有人物,有事件,而且有建筑,有文物——人物可描叙、事件可叙述,建筑、文物则更适合于以影视形象展现。影像比文字,比讲述更形象、更直观、更韵美、更生动。所以,《大故宫》这个题材其文字与影像可以形成最佳拍档。

  第三,文化为魂。人物、事件、建筑、文物等都要有一根主线贯穿,这条主线就是文化,就是性灵。人们对人物、事件、建筑、文物、历史的了解,不仅是丰富知识、欣赏艺术、提高素养,还要得到启示、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简单地说,贯穿人物、故事、建筑、文物、历史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内涵,应是“大故宫”的精髓与灵魂。

  第四,合纵连横。有些历史题材,虽然具有地域性,但不具有国际性。大故宫却不同,明清故宫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具有国际性。这就需要将中国明清故宫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现存的宫殿相比较,在比较中认识中国明清故宫建筑的伟丽、文化的辉煌。物以人存,睹物见人,从而了解中国之伟大,中华之伟大。

  第五,史艺联通。历史是一门科学,电视是一种艺术。历史的、学术的内容,通过影像、声音、语言、文字等手段表现出来,又使抽象的、逻辑的思维蕴涵其中,这是一个科学与艺术相互联通转化的过程——既将史实、理念转化为可视、可听的艺术,又将可视、可听的艺术转化为科学的道理;既值得探索,也值得期待。

  第六,中正安和。北京、故宫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子午线即中轴线,这就要突出“中”;中轴线上北京大城的正阳门,突出“正”;皇城正门的天安门,突出“安”;故宫的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突出“和”。总之,“中正安和”的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譬如,“和”字为重,和者为尚,具体说来,如大智大慧者所说的“六和”——自己和悦,人我和敬,家庭和睦,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总上,以故宫建筑空间为顺序,以传统文化为脊梁,以同大故宫相关的典型历史、人物、事件、文物、古建、艺术、园林、哲理等为主要内容,全面展现大故宫,进而体现大故宫既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五 团 队 力 量

  《大故宫》的电视播出与书籍出版,是众多师长、朋友共同智慧的结晶,我个人仅为一个代表符号。在这里,对为《大故宫》播出和出版给予指导和帮助的所有师友,谨致敬谢!

  感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冯存礼、聂丛丛、那尔苏、王晓、高虹、吴林、杨静,以及编导孟庆吉、王珊、迮(zé)方乐;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金丽红、黎波、安波舜、郎世溟、陈亮,以及马琳(电视编导),还有出版社约请为本书审稿并配图的左远波等诸君。

  爱新觉罗·启骧先生为《大故宫》题写片名和书名,至为敬谢。

  特别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家庭,不客气地说,是一个学术型的家庭。在整个写作和录制《大故宫》的过程中,夫人和儿子阎天等帮着提供信息,查找资料,远从美国,传来资讯,核对史实,商量提纲,讨论讲稿,先行试听,反复修改,直到敲定。家人的后勤服务使我得以专心地做点事情,完成《大故宫》的播出和出版。

  本书重在采信第一手历史资料,主要是“三实录”——《明实录》、《清实录》、《李朝实录》,“二史书”——《明史》、《清史稿》,“一档案”——明清大内档案,参阅万历《大明会典》、光绪《大清会典》、《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史》、《清宫述闻》、《酌中志》和《春明梦余录》等官私册籍,吸纳郑欣淼《故宫与故宫学》和《天府永藏》、单士元《史论丛编》,万依主编《故宫词典》,故宫博物院的“学刊”、“院刊”、“紫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故宫文物月刊》等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一百年来各位贤达的相关论著,恕不一一列举,在此敬致谢忱!

  故宫六百年,特点是在变:历史在变,建筑在变,名称在变,功能在变,主人在变,陈设在变,器物在变,记载在变,一切都在相互联系的变化之中。因时间、篇幅、资料、平台、视野和知识等所限,只能选取故宫纷繁万象中的若干个点,动中取静,静中取动,突出重点,择例讲述,因此,以偏概全,详静略动,欠缺之憾,敬请见谅。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