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林冲(八)阴谋逼近

  上一讲我们讲到,林冲在刺配沧州出发前,在开封府前和家人告别。告别之时他突然提出一个令家人措手不及也令邻居们非常吃惊的要求:要明白立下休书休妻。在他的决意坚持下,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不得已同意他立下休书,但也表示,决不把女儿嫁人,而是等他回来,依旧夫妻团聚。张教头既这样说了,林冲就叫酒保寻了一个写文书的人来,由林冲口授了一份休妻书: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并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

  这份休书写得有些特别,特别在哪里呢?特别在两点——一,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二,又有一个地方很没有意思。哪个地方很有意思呢?这个地方就是第一句话,林冲对自己身份的介绍。本来完全可以直书林冲如何如何即可,他偏要在林冲前加上“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头衔,这就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有意思在哪里呢?要知道写此休书之时,他已不是什么教头,他是一个罪犯,但他念念不忘他的这个已然失去的头衔,我前面还说过,就文学形象而言,林冲这个人物形象要比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更有内涵,更有价值,更有一种认知上的意义,因为他更加典型。

    在封建权力社会里,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一些影子,从人性的缺点这方面来看,大多数人都是部分的林冲,全部的林冲,甚至比林冲还要林冲!大多数人极可能没有鲁智深的优点,但全部一定或多或少地有着和林冲一样的缺点。那么,这份休书里,哪个地方又很没有意思呢?就是这样的几句:“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金圣叹批曰:“句句出脱衙内”,到了此时,已决定把妻子让出,还要为衙内着想,担心衙内担上逼人休妻再占有的恶名,所以特别申明“自行情愿,即非相逼”,而且还要加上“委是”——确实是——以加强调,这种腔调,哪里像一个英雄,哪里像一个豪杰!休书写完,正要交给泰山张教头收下,林冲娘子和锦儿抱着一包衣服,号哭着寻到酒店里。娘子如此,林冲本该好言安慰,但是他却告诉她,已写好了休书,并说: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什么人是“好头脑”呢?“好头脑”是指谁呢?金圣叹批曰:“高衙内也。”高衙内是“好头脑”吗?他哪里好呢?品性好?才华高?只有一点:高干子弟。家庭好,有势力。金圣叹接着说:“却不直说高衙内,盖恐其伤心也”,这是金圣叹以仁人之心测度林冲了,林冲若担心娘子伤心,此时就不该说休妻并劝其另嫁的话。何况这地方虽不明说要妻子嫁与高衙内,娘子岂能不明白?要娘子嫁给纠缠她的人,侮辱她的人,想诱奸她的人,嫁给东京人都知道的专一淫垢人家妻女的花花太岁,亏他想得出说得出!林娘子听罢,当然又是大哭,说:“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还是丈人张教头真英雄,他说:我儿放心。虽是女婿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这事且由他放心去。他便不来时,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终身盘费,只教你守志便了。这张教头,真是好丈人,好父亲,真好汉!

  就在林冲当着众位高邻的面,公开宣布休妻,任从改嫁,永无争执之时,另一边的阴谋却也在悄悄进行。当林冲步步退让之时,他的对手们却步步紧逼而来。那么,这个正在逼近的阴谋究竟是什么?林冲能够躲过这一次劫难吗?

    敬请收看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系列(八)阴谋逼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上一讲我们讲到,林冲在刺配沧州出发前,在开封府前和家人告别。告别之时他突然提出一个令家人措手不及也令邻居们非常吃惊的要求:要明白立下休书休妻。在他的决意坚持下,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不得已同意他立下休书,但也表示,决不把女儿嫁人,而是等他回来,依旧夫妻团聚。张教头既这样说了,林冲就叫酒保寻了一个写文书的人来,由林冲口授了一份休妻书: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并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

  这份休书写得有些特别,特别在哪里呢?特别在两点——一,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二,又有一个地方很没有意思。哪个地方很有意思呢?这个地方就是第一句话,林冲对自己身份的介绍。本来完全可以直书林冲如何如何即可,他偏要在林冲前加上“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头衔,这就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有意思在哪里呢?要知道写此休书之时,他已不是什么教头,他是一个罪犯,但他念念不忘他的这个已然失去的头衔,我前面还说过,就文学形象而言,林冲这个人物形象要比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更有内涵,更有价值,更有一种认知上的意义,因为他更加典型。

    在封建权力社会里,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一些影子,从人性的缺点这方面来看,大多数人都是部分的林冲,全部的林冲,甚至比林冲还要林冲!大多数人极可能没有鲁智深的优点,但全部一定或多或少地有着和林冲一样的缺点。那么,这份休书里,哪个地方又很没有意思呢?就是这样的几句:“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金圣叹批曰:“句句出脱衙内”,到了此时,已决定把妻子让出,还要为衙内着想,担心衙内担上逼人休妻再占有的恶名,所以特别申明“自行情愿,即非相逼”,而且还要加上“委是”——确实是——以加强调,这种腔调,哪里像一个英雄,哪里像一个豪杰!休书写完,正要交给泰山张教头收下,林冲娘子和锦儿抱着一包衣服,号哭着寻到酒店里。娘子如此,林冲本该好言安慰,但是他却告诉她,已写好了休书,并说: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什么人是“好头脑”呢?“好头脑”是指谁呢?金圣叹批曰:“高衙内也。”高衙内是“好头脑”吗?他哪里好呢?品性好?才华高?只有一点:高干子弟。家庭好,有势力。金圣叹接着说:“却不直说高衙内,盖恐其伤心也”,这是金圣叹以仁人之心测度林冲了,林冲若担心娘子伤心,此时就不该说休妻并劝其另嫁的话。何况这地方虽不明说要妻子嫁与高衙内,娘子岂能不明白?要娘子嫁给纠缠她的人,侮辱她的人,想诱奸她的人,嫁给东京人都知道的专一淫垢人家妻女的花花太岁,亏他想得出说得出!林娘子听罢,当然又是大哭,说:“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还是丈人张教头真英雄,他说:我儿放心。虽是女婿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这事且由他放心去。他便不来时,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终身盘费,只教你守志便了。这张教头,真是好丈人,好父亲,真好汉!

  就在林冲当着众位高邻的面,公开宣布休妻,任从改嫁,永无争执之时,另一边的阴谋却也在悄悄进行。当林冲步步退让之时,他的对手们却步步紧逼而来。那么,这个正在逼近的阴谋究竟是什么?林冲能够躲过这一次劫难吗?

    敬请收看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系列(八)阴谋逼近!

  【画外音】禁军教头林冲遭到高太尉干儿子高衙内和林冲好友陆谦的联手陷害,林冲误闯禁地白虎节堂,虽然逃过了死罪,但是却被刺配沧州。临走之时,林冲却出人意料地对丈人张教头和众邻居说,一定要写下一封休书,执意要把自己的结发妻子给休了。那么,林冲究竟要在这封休书中写些什么?在这封休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究竟又可以读出林冲内心深处怎样的难言之隐?

  与此同时,躲在太尉府中的高衙内和背叛林冲的陆谦,本来是要置林冲于死地的,但是没有想到却阴差阳错地让林冲逃脱,只是被刺配沧州。那么,他们会就此善罢甘休吗?一场怎样的阴谋又在太尉府中紧锣密鼓地策划开来?林冲到底有没有察觉到这正在一步步逼近的危险呢?

  林冲在刺配沧州出发之前,和他的丈人在一个小酒店里有一段对话,林冲在出发之前提出了一个让人非常吃惊的想法,他要明白地立下一封休书,要和他的妻子断绝关系。在无奈的情况下,在他的坚决要求下,林冲的丈人只得答应了他的这么一个要求,但是呢,这个丈人也明白地表示,休书由你写下,我把女儿领回家去,但是我绝不把她再嫁别人,等你将来回来,你们依旧夫妻团聚。在这样的情况下,由林冲口授,找了一个会写字的人执笔,就写下了一封休书。这封休书是这样的,因为它很有意思,所以我把这封休书整个的文字我们讲一下。是这样写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年月日。”

  这封休书实际上写得非常特别,为什么我说这封休书写得很特别呢?因为它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中有一点很有意思,还有一点很没有意思。

  那么很有意思的一点在哪里呢?就是这一封休书的第一句,林冲对自己的介绍,对自己的身份的这样的一种介绍。他的开头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我们说这句是很有意思的,为什么?因为此时,也就是林冲在立下这封休书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了,他已经是一个罪犯了。但是他在立这个休书的时候仍然津津乐道,要把这一个头衔写在前面,是禁军教头,而且前面还加一个“八十万”。所以我们说一般人读到《水浒传》讲到林冲这一段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林冲肯定非常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一般的读者到这个地方总是觉得林冲非常非常了不起,可能官也很大,就是因为这样的几个字它给我们一个误解。实际上他也就是一个禁军教头,而教头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武术教练,严格地讲它根本就不是官职,它是由军方聘任的,给禁军做武术教练的这么样一个技术类的职务,它不是一个军职。而且这个禁军教头有很多,全书开篇第一篇就讲到了王进,王进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而林冲是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禁军里面有很多教头,我们知道有十八般兵器呀,那十八般兵器都有教头,林冲是教什么的呢?是教枪棒。但是《水浒》上在讲到林冲的时候总是特别强调,八十万再加上禁军、教头,然后我们一般的读者读起来觉得很厉害,好像他是八十万禁军的总司令一样,一般的读者会有这样的误解,实际上不是如此。

  而林冲在此时此刻已经成了罪犯,在这样的休书上,他还把他的这个身份写上,不仅说自己是禁军教头,而且还把“八十万”加上,表明了什么?表明他太看重体制给他的这一个地位,虽然只是一个技术性的职务,相当于我们今天一个职称吧,但是他太看重。也正因为他太看重这些东西,他才一直委曲求全,他舍不得丢下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讲林冲的性格是扭曲的,是什么扭曲了他呢?就是体制扭曲了他,体制给了他的这些东西,他把它视作自己的生命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他绝舍不得丢掉,甚至老婆都可以丢掉,体制给你的职务他舍不得丢,这就是人格的扭曲。我们说这一点就是这一封休书上我们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

  当然,我们在讲到林冲的时候,我常常会讲到林冲性格中这些弱点,包括扭曲的这一点,不过讲到这儿我们要说明一下,作为一个文学的形象,林冲的形象比鲁智深的形象更有典型性。为什么?因为他更有代表性。因为林冲这个形象更有内涵,更有认知上的价值。实际上在封建社会里面,在封建社会的这样一个权力掌控社会一切的这么样一个社会的体制之下,像林冲这样的人是比比皆是;而像鲁智深这样的人,恰是稀有的元素。所以林冲的形象更有代表性,更典型。从人性的优点的角度来讲,封建社会里面的普通百姓,可能很少有人真正具备鲁智深那样的优点,但是可以讲,绝大多数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着林冲同样的弱点。为什么?因为在共同的社会环境下,在共同的体制下,大家自然会有共同的人性,有共同的缺点。

  那么这封休书里面还有一个地方很没有意思,哪些地方很没有意思呢?也就是这么几句,“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是自愿的,没有别人逼迫的,而且前面还加了两个字,“委是”,什么叫“委是”呢?就是确实是、真是的,完全由于我自行情愿的,而不是别人相逼。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话?金圣叹看得很明白,所以他在这下面批了一行字,说的是:“句句出脱高衙内。”什么叫出脱高衙内呢?就是给他撇清,就是告诉别人,我林冲现在休妻跟高衙内无关,不是他逼的,是我自愿的。到了这个时候,还在想帮高衙内说话,帮他撇清,你不觉得这太没有意思了吗?所以我们说这就是这一封休书上没有意思的地方。

  我们从这些可以看出来,林冲这个人,在他一开始直到现在,我们真的在他的身上没有看到英雄的气慨,他根本就不像一个英雄,至少直到今天是这样,直到此时此刻是这样。除了他一个光彩照人的头衔——八十万禁军教头之外,我们真的没有看到他有英雄的性格,也没有看到他有英雄的行为、英雄的气质。这一点有一点像元散曲里面,有一首曲子讲到了,“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这个天地之间实际上也就是讲在封建社会,在王权所到的地方,真的是没有一个英雄,没有一个豪杰。因为这样的社会,只能够容得下奴隶或者奴才。

  【画外音】在林冲当着丈人张教头和众邻居的面写下这封休书的时候,林冲的娘子并不在现场。那么,即将要远行沧州的林冲,还能不能够见到自己娘子一面?如果他们还有时间再见一面的话,林冲会不会因为看到娘子而回心转意,他又会对自己的娘子说出怎样的话语呢?

  休书写完之后,林冲正要把这个休书交给丈人收藏,让他丈人收下带回去,林冲的老婆和他家的丫鬟抱着一包衣服哭着赶来了。按说林冲在这个时候应该安慰安慰自己的妻子,可是他一见到他的痛哭失声的妻子,他跟她说什么呢?他告诉她,我已经把休书写下,而且还说,你不要再等我了,“有好头脑,自行招嫁”。什么叫有好头脑自行招嫁呢?就是如果你碰到一个好人,你就自己拿主意,自己做主张,你嫁吧,与我无关了。那么这个好头脑是指谁呢?金圣叹也批得很明白:“高衙内”。但是金圣叹下面接着又讲了,为什么又不直接说高衙内呢?说是林冲担心让娘子伤心。我们说这一点金圣叹倒是以仁人之心来猜测林冲。此时此刻,林冲真的是非常心疼自己的娘子,他此时此刻就应该安慰她,不应该说我已经把你给休了。你说要有一个好头脑,你自行招嫁,你即使不说高衙内,难道林冲的娘子猜不出来你说是谁吗?高衙内是一个好头脑吗?是一个好人吗?林冲让自己的老婆,让自己的娘子嫁给这么一个人,嫁给这么一个纠缠她,企图两次诱奸她的人,而且这么一个专门在东京的大街上糟蹋良家妇女的花花太岁,林冲竟然也能说得出口。

  所以林冲的娘子听罢,当然又是放声大哭,并且对林冲有很大的责备。她说我没有半点做错的地方,没有半点玷污,我身体一直是洁身自好的,你为什么把我给休了?林冲当然为自己辩解,我是为你着想。你是为她着想吗?还是林冲的老丈人这个时候又挺身而出,刚才他是安慰女婿,现在他开始安慰他自己的女儿,说:“我儿放心”,你放心,这个休书就让他写下,难道我真的会把你再嫁出去吗?我明天就把你领回家去,即使他不再回来了,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盘缠,教你守志。刚才他给林冲说的是三年五载我养着她,现在他对女儿讲的是即使你的丈夫林冲不再回来了,我把你一辈子的生活都安排好,让你一辈子为他守志,你不用有什么担心。你看这个丈人,那真是好丈人,这个父亲真是好父亲。

  所以我上一次讲到,在这一段描写里面,实际上作者是把林冲和张教头做一个对比,是把这么一个很窝囊的女婿和这一个真正具有英雄气慨的丈人放到一起做对比。实际上我们来看一看,假如这个张教头他也有一点夤缘攀升的思想,有一点趋炎附势的念头,对他来说这倒真是一个好机会。高衙内看中了他的女儿,女婿林冲又自愿意退出,已经明确地表示认从改嫁,永无争执。如果他真想巴结高太尉,你要知道张教头也是高太尉手下的一个教练呀,他此时正好可以把女儿嫁入高家,从此和高太尉就变成了儿女亲家,他不是要风是风、要雨得雨吗?所以我们说英雄,谁是英雄?一切就在这个叙述里面,我们自己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张教头对他女儿所说的这一番话没有感动林冲,倒是让自己的女儿听了以后更加地伤心,当时就哭晕倒在地。林冲和张教头又把她扶起来,半天才苏醒,然后让邻居以及锦儿把娘子送回家去。张教头再次嘱咐林冲一番,你只顾放心前去,一再叫他放心,我自会不断地、频频地寄衣服给你,寄家书给你,你到了那边以后,如果有方便的人,也一定要多多地写信回来。张教头再一次对林冲谆谆告诫,谆谆叮嘱,真是情深意长。林冲拜谢完丈人,拜谢完邻居,跟着两个公人就走了。

  【画外音】此时此刻,当林冲恩断义绝地写下一封休书,与娘子诀别,准备踏上远去沧州的漫漫长路的时候,在京城高太尉府内,上一次暗算林冲没有得手的高衙内和陆谦两个人正在秘密地谋划,一场新的阴谋又在悄悄酝酿。那么,这一次诡计多端的陆谦究竟会使出怎样更为阴险的手段?林冲有没有察觉到这正在一步步逼近的危险?

  实际上,就在林冲当着众位邻居的面试图撇清自己,试图向高衙内表示屈服,试图让高衙内明白我已经休妻了,把妻子让给你了,就在这样的时刻,另一边,一场阴谋也在悄悄地进行,在林冲步步退让的时候,对方却在步步进逼。

  两个公人把林冲寄放在使臣房里,然后他们先回家收拾行李,就要出发了。董超回到家里正在收拾行李,来了一个人,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面的小酒店里面的一个小酒保,来到了董超的家里面,跟董超说:“董端公,一位官人在小人店中,请说话。”让你去一下。董超觉得很奇怪,是谁啊?注意,这是第一次问。这个酒保说我不认识,只是让你赶紧去。董超跟着就来了,到了这个酒店以后,董超一看不认识。于是董超又问了第二次,小人从来没有和你认识过,请问你叫我来有什么吩咐?也就是说你是哪位?可是这个人也同样不回答,“请坐,少间便知”,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董超坐下以后,这个人又叫酒保去,你去把薛端公也叫来,薛霸,端公。什么叫端公呢?宋代的时候,把做公的人,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吧,都尊称为端公,所以董端公、薛端公就这个意思。让酒保再把薛霸叫来,薛霸来了以后,也不认识这个人,也问了一句:“不敢动问大人高姓?”大人你高姓啊?这是第三次问。可是这个人还不说话,还不回答,他说“少刻便知,且请饮酒”,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先喝酒。这个人很神秘啊,到底是谁呢?而且这个董超和薛霸也挺有意思,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叫他们来,坐下来喝酒,问他是什么人又不说,而且他们两个也就很乖地坐在那个地方喝闷酒。他为什么这么乖?一定是这一个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了某一种让他们害怕的东西,觉得这个人神秘,不敢得罪,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来头,所以暂且就这样喝闷酒,看看他下面葫芦里卖什么药。

  酒至数杯之后,那人人突然从袖子里面取出十两金子,往桌子上一放:“二位端公各收五两,有些小事烦请帮忙。”到现在他还没介绍他自己是谁,先把金子拿出来。不认识人没问题,认识金子就可以了。金子比人更重要啊,是吧,很多时候,人们是只认金子不认人的。但是这个董超和薛霸我们知道是非常贪婪的人,可是今天这个人太神秘,有一种让人害怕的东西,所以他们也不敢贸然就收下金子。于是他们又问了第四问,我们从来不认识你,你为什么要给我们金子?这是第四次问这个人的身份。这个人还不回答,反而来了个反问,你们两个不是要去沧州吗?董超、薛霸就说了,是啊,我们是要去沧州。这本来对方是明知故问,为什么要这样明知故问呢?实际上还是要制造一种很紧张的、很神秘的气氛,从心理上先控制对方。等到得到这两个人的明确地答复之后,这个人终于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前面四问不答,现在亮出了身份,并且一答惊人,是谁呢?我就是高太尉的心腹人陆谦。一听到对方这么介绍,两个人吓得赶紧就站起来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啊,敢和你坐在一个饭桌上吃饭!高太尉的一条走狗在别人的面前也有这么大的威风。

  我们来看一看陆谦对自己的介绍,他这个地方用一个词用得非常好,“心腹人”。什么叫心腹人?那就是信得过的,那就是言听计从的,那就是可以参与他一切阴谋的。在人治的时代,在权力的时代,心腹人是最吃香的,为什么心腹人最吃香呢?因为他最重要,当官的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心腹人,必须培养自己的心腹人,因为有了这样的心腹人才怎么样呢?才有人给你抬轿子,才有鹰犬爪牙,所以做官的必须培养自己的心腹人。那反过来,一个人如若做了权豪势要的心腹人,他也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了;他也就可以狐假虎威,以压迫他人了;他也就可以攀龙附凤,以鸡犬升天了。所以心腹人在那样的时代是很有市场的一个商品,当官的要心腹人,奴才们希望成为他的心腹人。

  陆谦对自己的介绍很有意思,陆谦本身的官职不高,虞侯嘛,虞侯的职务大概最高不会超过处长,可能就是科长这么个级别。如果陆谦说我是陆科长,或者说陆谦的名片上印上“陆谦”,后面两个字“科长”,有谁会对他肃然起敬呢?在东京,东京是首都啊,在首都,一个科长,那真是多如牛毛,没有人会把他看得特别重的,不会有人一听说一个科长来了马上就吓得赶紧站起来,饭都不敢吃了。但是他陆谦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他的名片上印的不是科长,他是怎么印的呢?陆谦,下面说明是高太尉心腹人。就这六个字,可以把半个东京城的人给吓死,为什么?人们不是怕陆谦,是怕陆谦背后的高太尉。就像那个成语上所讲的,人们怕的不是狐狸,怕的是狐狸后面的老虎,这就叫狐假虎威。

  但是我们说这个地方,小说实际上有一个小小的漏洞,这个漏洞在哪里呢?就是说从酒店里的酒保,到董超,到薛霸,竟然没有一个人认识陆谦,这一点是一个很大的漏洞。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觉得他应该认识。可以做一个比较,你比如说林冲,林冲也就是一个禁军的教练,但是林冲街坊邻居都认识他,甚至街上卖药的一个张公也认识他。更有力的一个证据是什么呢?一个偏僻的小酒馆里的酒保,让他去找董超的家他马上就找到了,让他去找薛霸的家他马上就找到了,也就是说他对董超、对薛霸都很熟悉,连他家住在哪儿他都知道;陆虞侯可是比董超、薛霸地位要高,而且也就住在附近,他们怎么能不认识呢?所以这实际上是小说作者在这个地方,有个漏洞。

  但是我们要说明的是什么呢?就是作者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有一个漏洞,实际上他是故意这么写的,为什么要故意这么写?因为他要达到这样的三个目的。第一,他要制造悬念,如果一开始就告诉我们陆谦在酒店里面找人,也就没有悬念了。读小说要有悬念他能让你读下去,我们一开始读就一个人在找董超,在这样一个很微妙的时刻是什么人找董超呢?是什么人找薛霸呢?我们读者心就会悬起来,然后你就往下读了,所以这是小说技巧。《水浒传》最初是个说唱文学,那听众听到这个地方他也会吊起他的关心,所以这是一种悬念的制造的一种方法,这是第一点。第二,也写出陆虞侯装神弄鬼,故作神秘,他把陆虞侯的这个特点写出来了。第三,还写出了陆虞侯怎么样呢?还写出陆虞侯偷偷摸摸,鬼头鬼脑,在见不得人的地方干见不得人的事。它有这样的效果。所以小说有的时候可能会有漏洞,小说在描写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你觉得不大合乎于情理,但作者往往在这个地方他有他的想法。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这一个高太尉的心腹人陆谦把这两个人叫来,弄得这么神秘,还掏出金子给他,他到底要干什么事呢?这就是一个大悬念了。

    【画外音】陆谦在董超和薛霸面前亮出了自己的身份,但是让这两个差役摸不着头脑的却是,这样一个高太尉的心腹人如此神秘,还要送给他们如此之多的金子,他究竟要干什么呢?而让我们同样为林冲捏一把汗的是,陆谦究竟又安排下了怎样的毒计?林冲能够逃脱这如影随行的陷阱吗?

  那么陆谦看到他已经用他的这个身份把这两个人给震住了,然后他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这个底牌是什么呢?就是要这两个人在路上结果了林冲,并且明白地告诉董超和薛霸,这可不是我陆谦的意思,是高太尉的钧旨,高太尉让你做的。董超一听还有点犹豫,为什么犹豫?这必定是人命大事,是杀人的勾当,非同小可,弄不好自己要掉脑袋的。让你去押送一个人,你路上把他给杀了,这不是一个弄玩笑的事情,所以董超还有点犹豫。但是薛霸毫不犹豫,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这个薛霸为什么那么爽快就答应了呢?因为薛霸这个人比董超更加小人,所以他有的时候也就更加聪明,他看准了两点:第一,这件事情只要是高太尉让我去做的,那就一定没有问题。只要是高太尉让我们去做的事情,杀人放火都没有问题,他太了解高太尉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反过来,如果我们不去做高太尉让我们去做的事情,那倒恰恰可能会出大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这样,高太尉让我们做的必须做,高太尉不让我们做的,我们就绝不能做。高太尉让我们做的事情,不管多大也都肯定没事;高太尉让我们做而我们不做,那我们就肯定有事。所以他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就对董超说,老董,你听我说,高太尉便是让你我死也只得依他。

  金圣叹在下面批了一行话,说我真的想不明白,“死亦依他也”,也“不知图个甚么”?这个金圣叹是一个很明白的人,但是在这个地方他真是糊涂了,为什么?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我们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并且在死前还要谢恩的。虽然高太尉不是君,但是这样的一种权力是一级一级复制的,皇帝要你死,你当然要死,上级要你死,你也得要死,这就是那个时代,这就是封建社会这样的权力结构,它必然的一种社会的一个非常非常正常的现象。

  所以我们说薛霸这个人真是很明白,非常非常地明白。而且薛霸接着说,更不用说高太尉还给我们送了金子,干脆我们也就大大方方把金子收下,把这件事情答应下来,将来高太尉也会照顾我们。我们帮他做了这个事,他也会照顾我们。这地方就说出了权力的另一个特点,权力可以杀你,权力也可以抬举你。你违背了权力,他可以杀掉你;你听命于他,你屈从于他,他也可以抬举你。所以在宋代的这样一个封建社会里,一个人是否成功等等,不看你的财富,不看你的品德,看什么呢?看你对权力的态度。那么在《水浒》中林冲的这个故事有一个很大的看点,有一个很关键的词,那么这个关键词是什么呢?一个字:权。整个林冲的故事我们一直讲到现在,你发现操纵一切的有一个关键的东西,权。所以读《水浒传》,读林冲,这个关键词一定要抓住,那就基本上读懂了。

  然后薛霸转身又对陆谦说,你放心,前面有的是猛恶的林子,有的是偏僻的地方,不管怎么说,我们到地方会把他结果了,多则五天,少则两天两程,我们就会完成你交给我们的任务。不就杀一个林冲嘛,高太尉让我们做的,我们会百折不扣地完成。陆谦一听很高兴啊,还是薛端公很爽快,等你们杀了林冲之后,你们一定要把林冲脸上的金字给我揭下来回来做个证明,到那时候我再包你们十两金子,每人五两。又一次讲到了金子,所以我们还要说,读林冲的故事还有第二个看点,第二个主题,那就是金钱。第二个关键词那就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字:钱。

  权和钱,这两个字就可以把林冲所有的命运都包含在内了。我们说,对权力的崇拜、对权力的屈服和对金钱的渴望与贪婪是人性中最为丑恶的部分,《水浒》中林冲的故事把这一点可以说写得极其透彻。而且更重要的是,《水浒》中林冲的故事还揭示了丑陋的品行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讲到这儿我们可以简单地来说,比如我们讲一下鲁迅,鲁迅先生一辈子主要就做两件事,你看他的文章主题是两大主题:一个就是痛揭中国人的国民性,第二个主题就是痛批中国的封建性。他的文学的主题就是这两大主题,因为他知道不改变封建制度,就不能改变国民性,鲁迅是看得很明白的。那我们从林冲的故事也可以反过来印证这个特点。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林冲的丈人要林冲放心,你只顾前去;而薛霸对陆谦也说了这样的话,你放心,我们会不折不扣地完成你交给我们的任务。林冲的丈人让林冲放心,薛霸让陆谦放心,这我们就看出问题来了,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林冲老是放心不下了。张教头越是让林冲放心,林冲越是放心不下,原因你就明白了,因为还有薛霸让陆谦放心。当陆谦放心的时候,那林冲就不能够放心了;当陆谦放心的时候,林冲就应该当心了。但是,林冲在下面会不会很当心呢?下面的这样一种到沧州去的两千多里路里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