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著名的出土文物三星堆“纵目人”眼睛突出是因为得了甲亢,陶三足炊器是古蜀人用来吃火锅的器皿,青铜面具是巫医实施驱疫傩术的用具……在昨日召开的“多学 科全息研究破解三星堆千古之谜”报告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对于三星堆未解之谜的最新研究观点,其中,省科普作家协会科考队成员、水利学者冯广宏在研究了铜立人和铜面具后,认为三星堆铜人与古时候驱疫的傩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遗址:铜人“千人一面”破坏严重
三星堆两个器物坑里出土的4件铜立人,能拼凑完整的只有最高最大的那一件。断成两截的有两件,一件找不到上半身,一件找不到下半身,有一件小的也成了无头的“刑天”。而另外的57件铜人头像中,近40件被火烧、砸扁,其中7件被破坏得只剩下一块头顶。冯广宏说:“所有铜像,千篇一律都是吊眉眼,招风耳,蛤 蟆嘴,全都受过棍和火的洗礼。”大部分学者认为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坑是祭祀坑,这些青铜面具和器具的确是祭祀所用,但是古蜀人到底是在祭祀什么呢?如此神圣的祭祀器物为何受损如此严重呢?冯广宏认为这和古老的傩文化有关。
猜测:是巫医在驱逐疫鬼?
“傩”(音nuo,二声),指人们在特定季节驱逐疫鬼的祭仪。这个祭祀仪式最大的特点是驱疫的人要带上青铜面具。现在湖南、江西的某些农村还保留有脱胎于 古代傩祭的传统民俗歌舞。三星堆文物中有一个黄金面具,而冯广宏认为古傩文化里才会有“黄金四目”的法师在施行驱赶疫鬼的法术。他说:“医药落后的时代, 与流行病抗争,傩术应该是首选,特别在殷商崇鬼的时代,直到汉代,宫廷里每年还举行大傩,15岁以下皇家子弟120人组成面具大队,12个太监装扮12兽,做吞食12种疫鬼的样子,好撵走它们,仪式复杂热闹,载歌载舞。还有许多配套的法器,最后传递火把,丢进河水。”
冯广宏表示,近年考古发现的古蜀人遗骸,寿命一般是30岁,最年长的不过50来岁。平原洪灾严重,灾后疫病流行,疫病是古蜀人生命的最大威胁。“所以三星堆铜人应该是傩法的固定化,省了组织活人班子游动,在庙里就地举行。”
遗留之谜:谁实施了“打砸烧”
为什么这些铜器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呢?在“傩术驱疫”假说的基础上,冯广宏认为,当三星堆人遇到强敌入侵,也用对付疫鬼的手段对付强敌。“所以一旦打输,庙里的铜像群便遭了殃,受到无情的打砸。古人对这些东西都有畏惧之心,对方虽然破坏了傩法实体,仍然有点心虚,不得不规规矩矩地挖坑,掩埋。为了送瘟神上天,可能要杀牲,溅血、祭祀,把象牙铺进掩埋坑里,以求平安。”但这种假说并不完善,冯广宏又提出新的谜题:“还有一些未解之谜,比如施傩法的是谁?实施 打砸烧的那班人又是谁?周文王、殷纣王,还是杜宇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