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积重难返,收入分配不均,官员贪腐,环境污染,弱势群体的民生亟待保障,而传统体制常显疲惫,人心思变。这是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也容易泥沙俱下,产生莽夫甚至独夫。
薄熙来出事后,有人欢呼恶有恶报,也有人惋惜,觉得他毕竟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的人。
他是为人民谋幸福吗?薄熙来搞“五个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重庆的马路、街道变宽了,建筑物新而气派,居民住房条件有显著改善。重庆这几年大兴大建,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钱从哪儿来?显然,以重庆的经济实力和财政规模,远远支撑不了薄熙来的雄心壮志。于是,建设“五个重庆”,就只能大举借债,竭泽而渔。这就相当于把几代重庆人的钱,放在薄熙来任上的几年中全部花光。这样爆发式发展带来的后果,将逐渐为现在、尤其是后来的重庆人所感受到,这也正如今日之大连的“还钱财政”。冷静的学者如童大焕先生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钱从哪里来?是转移支付?还是致命的透支?抑或是以打黑名义进行的黑打敛财?只要钱的来路查清,城建‘奇迹’的来龙去脉就全部清楚了。”
为政一方不能只图外表的光鲜,更得考虑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抽干地方的血脉,为自己妆扮精气神,却留下一个大窟窿让后任弥补。新一届重庆市委表示:“低调实干、少说多干、敢于担当、持之以恒”,提示重庆的建设和改革不会因人兴废,需要的是不止一任政府的长期艰巨努力。
他是代表工人、农民、市民,打击“新兴资产阶级”,为人民分好蛋糕、实现均富吗?但愿苍生俱饱暖,这是历代政治家的抱负。但我们吃过“大锅饭”导致全民皆贫的苦头,所以在改革初期鼓励非公经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下决心推进国企改革,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主张。随着国力的增强和社会新变化,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切合中国国情的负责任的态度。
在生产力水平尚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即兑现共同富裕,鼓动民粹追究企业家的“原罪”,是杀鸡取卵,是蛊惑人心的政治投机。薄熙来、王立军的“打黑”在实际运作中变形为“黑打”,变成对私营企业的劫掠,影响所及,加剧了企业家向海外移民的趋势。
一些私营企业的非法收入,需要依法治理,但不是搞得企业界人人自危、鸡飞蛋打。那不是分蛋糕,而是砸烂蛋糕店,是赤贫闹革命,是痞子运动。
他抓治安、惩治犯罪,社会秩序大为好转,让人民群众增加了安全感?法家的严刑峻法,收效快,但人民付出的代价也大。还是问问那些因为发了几条微博就被劳教的公民吧,他们会告诉你街头的整齐划一并不能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更不要说依法监督政府的权利。王立军在重庆搞“大情报”,扬言12分半钟内将全国人口查一遍,对重点人口进行GPS定位,这不就是《1984》吗?重庆一位法务人员说:“百姓们只看到地痞流氓少了,没感到自己随时可能因一点小事会被抓去坐牢、劳教,甚至被搞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等他自己感觉到这种危险降临时,已经晚了!”
特别是知识分子和新闻媒体在薄王治下,必须夹起尾巴做人,不能乱说乱动。王立军不是有个霸气侧漏的“双起”论吗?“凡是报纸歪曲事实真相攻击我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就以单位起诉当事报社和撰稿人,如果他提及民警个人,且造成后果的,民警拿着证据去法院起诉记者,公安机关起诉报社。”还说什么“要把这事变成案子,他就是观众了”。
薄熙来治下,司法与律师为敌,他们办理的案件不容律师置喙,律师“眨眼”就等于唆使作伪证,更是路人皆知,不复赘述。一个政治家,与新闻界、知识界和法律界为敌,恐怕是与历史和文明背道而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