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古今历史] 秦始皇的最后十年:绝不仅仅是暴虐天下

关于秦始皇,我们还能说些什么?这是使人颇感困惑的一个问题。最近我经过思考,有些话还想说一说。首先,是要摆脱汉人“过秦”评论的一些影响,对某些记载的思想倾向也应注意;其次是对秦始皇的分析要具体、再具体。现以秦始皇的最后十年为例,略加述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关于这一年的记载内容甚多,除了立皇帝尊号,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外,还有分天下为36郡、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这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内容。为此,秦始皇所花的时间、精力,所需的智慧、魄力,研究者怎样去想象都可以。

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治驰道”。  
  
前219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南登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复十二岁……。”  
  
前218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  
  
前217年,“无事”,但《通鉴》有“使黔首自实田”的记载。  
  
前216年,“始皇微行咸阳……逢盗兰池。……关中大索二十日。”  
  
前215年,“始皇之碣石……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始皇巡北边……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谪遣戍。西北斥逐匈奴,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  
  
前213年,“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议“焚书”。  
  
前212年,“除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通鉴》云:“千八百里,数年不就。”)“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分作阿房宫、骊山。“立石东海上朐县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坑儒。  
  
前211年,东郡陨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卦得游徙吉。”  
  
前210年,“始皇出游”,“上会稽,祭大禹,而立石刻颂秦德。”“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按:此次历时九个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从司马迁的这些记述看,在秦始皇的最后11年(含去世的当年)中,秦始皇有5年巡行各地(前216年的“微行咸阳”不算)。未出巡的年份,他也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着各地,如前214年之“略取陆梁地”,前213年之“筑长城及南越地”(《正义》谓“戍五岭”。《通鉴》作“处南越地”),前212年在作阿房宫的同时还有“除直道”以及徙民丽邑、云阳之举。  
  
从始皇出巡及其对全国关注的情况看,明显是一个巩固统一的政治问题,可作如下分析。  
  
第一,秦始皇多次而且主要是巡行东方郡县。这是因为东方是原六国之地,东方郡县是在统一战争中新设立的郡县,情况如何?秦始皇去巡视一番,正表现出他的眼光和魄力。他不辞劳苦地出巡,条件是比较艰苦的,汉人所谓修驰道是“天子之道”的说法,恐怕始皇出巡并未享受多少;相反,记载中常常反映出出巡时“逢大风”、遇“水波恶”、甚至“风雨暴至,休于树下”等,这和后世隋炀帝游江都不应相提并论,而且还要承受“为盗所惊”等风险。这里所说的“盗”即六国旧势力的反抗,在当时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也与他出巡的目的有关。  
  
东巡中做了些什么?记得较多的是“刻石颂秦德”。汉人强调的是“歌功颂德”,但如果具体分析刻石的内容,应该视为一种政治宣传,其中包含着一些政治主张。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者已从不同角度涉及到这样的问题,如经济史的研究中注意到“诸产得宜,皆有法式”,思想史的研究中注意到儒、道各家的思想。巡行的当中,秦始皇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封禅,祭祀名山大川之类,也有一些当与巩固统一有关,如上述前219年徙民于琅琊台下之类。这好像是“现场办公”一样,就地解决一些问题。另外,经过巡视了解,也有为日后作某些决定参考之意。前212年,秦始皇未出巡,但有立石“以为秦东门”之措施,应该就是他前几年视察之后为东部“边界”所作的结论。

第三,秦始皇为巩固统一的操劳,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平南越”。也许他没有来得及南巡,但前214年“以谪戍南岭”的记载却是确凿的,较早的记载还有《淮南子·人间训》、《淮南衡山列传》等几处更具体的材料。《通鉴》综合记述说:“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代初平南越”,这应该是一个大手笔。  
  
平南越的问题,和以上论述的其他问题一样,其中自有功过是非值得评论。仅以“徙民”一事为例略作分析:当时的“徙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徙“黔首”,如前所引,那是有“复不事十岁”等措施的,其目的包括充实新县之类;另一种情况是“以谪徙民”或“徙谪实之”,包括“尝逋亡人、赘婿、贾人”,还有“谪狱吏不直及覆狱故失者”等等。戍五岭、筑长城是如此,作阿房宫、骊山也是“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除了对赘婿、贾人的歧视值得分析外,其他可说是各种罪犯和有过失的人,这或者反映刑罚太滥,使罪犯面扩大,但也不一定都是罪犯,后来的南越王赵佗(原为真定人)就是当时到南海去的,“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也许是个带兵官。但如果悉指罪犯“发配”、“充军”,这种前有先例后世也沿用的办法,其利弊当然也值得进一步分析。

总之,秦始皇在最后十年,做了那么多大事,应该说是颇有建树的。有人说他“建树中包着破坏”,“善行中蕴着恶德”,事实已如上述,可以作具体分析、评论。  
  
当然,在最后十年的大事中,还有修宫殿和修骊山墓的内容,这虽然是历代帝王都有的行为,但由70多万刑徒分作,规模确实不小,与北逐匈奴、南戍五岭、筑长城、修驰道、通直道等加起来,兵徭役之重确实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不过,具体分析也有可注意之处:首先是修宫作墓者明确指为刑徒;其次,虽然已出的“秦俑坑”规模确实不小,但宫和墓是否如后人所描述的那样宏大,恐怕也是可以考虑的,考古学者对阿房宫的实地调查,应该说不会像夸张描述的那样;再次,阿房宫之类的工程是否都最后完成了,也是成为问题的;最后,始皇在使用劳力方面也不是毫无顾忌的。例如,“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史记·滑稽列传》)作这些具体分析,或者可以对秦始皇最后十年的总评价有些帮助。  
  
至于对秦始皇最后十年的种种政策、措施的具体分析,也当如此。重新审视汉人的记载和评论,在鉴别史料的基础上,作具体、再具体的分析,或者有利于秦史乃至整个秦汉史的再研究。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网友评论:

应该客观的看待秦始皇,不能被传统观念所蒙蔽。

千古一帝  功过只有历史去评说  但不要磨灭为中国整个历史进程发展做出的贡献

千古第一帝皇,神人也。
可惜如果扶苏继位,中国历史又将如何呢?

可是嬴政对六国王室贵族却异常的宽容,也不用被迁到关中,也没有被斩草除根

千古一帝。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实际该是功大于过的。暴秦的说法,是被过的。特别是那些写史的儒生,完全丑化了赢政的功劳。而其最大的过错,无非就是不爱惜民力。
而杀害了大量不利于维护当时统治的儒生和不符合当时正统思想的反动书籍是实际符合巩固统治的需要的。

当时还有大量的六国残余存在。扶苏心仁,如果采用仁政,维护民心,爱惜民力,同时对六国贵族采用一定的镇压,清除留下的残余复辟力量,是能够延续秦的统治的。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网友评论:


6L正解,不过不爱惜民力是胡亥所为,秦始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所谓的暴or不暴,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实我认为对于经历了长时间的纷争后统一的国家,统治者用暴政或说是苛政是可以理解的,相对于李世民杀兄弑父、朱元璋铲除功臣能人来说,道德上无所谓谁更下作。

完全顶楼上。
始皇帝,他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壮举,夏商周其实都不是统一的集权国家,因此嬴政是千古一帝第一人!
想求长生的帝王将相多的是,汉武帝寻仙建承露盘;唐太宗死犹恋世,兰亭序真迹也要陪葬;宋真宗搞谶纬;嘉靖炼丹炼了四十多年;乾隆办“千叟宴”自称“十全老人”,七刀!都应了那句歌词“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相比下秦始皇还有什么过分的吗?徐福?没错,他不应该带童男童女,带一千秦兵就好了,踏平东瀛!

那一段真实的历史,已经很难看清了的。


始皇东巡,不能与乾隆下江南同等视之。


扶苏继承王位,和蒙恬,李斯除掉赵高 ,以扶苏的性格特点,重启儒家,并用法家。就没有西楚霸王项羽,就没有刘邦了~~之后,再之后....
所以,顺应天意,命中注定,铸就今天的中国!也让,我们现在能上网,聊历史!!

至于对秦始皇最后十年的种种政策、措施的具体分析,也当如此。重新审视汉人的记载和评论,在鉴别史料的基础上,作具体、再具体的分析,或者有利于秦史乃至整个秦汉史的再研究。

秦始皇是累死的吧太操劳了 事情太多了 能分担的人少啊


8楼说唐太宗杀兄还弑父?此言差矣!帝王之家无父子,况兄弟乎?换句话说,太宗不杀其兄弟,必被其所杀。换做是你,你作何选择?李渊昏庸,难以治理国家。而李世民怀旷世之才,不世之功,登基大宝,理所当然也。

并且只是逼其退位,退居二线嘛

刚刚读完李开元先生的著作《秦谜:秦始皇的秘密》,觉得他的推理分析十分有意思!


始皇帝的威名  完全是被司马迁所抹黑的

为什么实行不了郡县制,我们认为理想遇到现实就会败下挣来。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现实不能满足理想所要求的条件。


统一度量衡
修长城
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


始皇帝实在是千古一帝,称其为中国封建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也不为过。他的功劳已不必赘述,但他的过错往往为后人放大。这与儒生们掌控了后世的话语权有关,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说得多了,大家都以为秦始皇实在过于暴虐。但处于当时的状况,随便换个后世的“明君”、“仁君”去干秦始皇的活,能够维系刚刚建立的庞大帝国不崩溃就相当强悍了,而且手段恐怕会更加“暴虐”吧……


暴秦自然有他暴的一面 但并不是说暴秦就没有一点仁政 如果没一点仁政那出现类似陈胜吴广的时间将更早 另外 在秦始皇任内之所以没有出现起义 并不是因为他的国策不够暴 而是老百姓实在是惧怕秦国那横扫天下的铁骑


俺觉得吧,西秦与关东六国在国策、民情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很多六国遗民完全不适应秦国的政策、做法,比较秦国的强国之路与关东六国有较大不同,更铁血更残酷,民风也更彪悍,再加上确实是秦国灭亡了他们的国家,又有六国遗族在宣传舆论上鼓噪,关东的人民心有顾忌、疑虑,对刚统一全国的大秦没有任何好感,故而陈胜吴广出现。其实很多人以为扶苏继位的话,采用怀柔政策,花一代人的时间巩固统治,大秦的命运将完全不同,偶比较同意这个假设。当然,这只是假设而已……


秦始皇绝对的功在千秋万代。


楼上说的好像那么多君王都残暴,秦始皇的残暴很正常,程度也还能让人接受……不可否认始皇帝的雄才大略,但是就这么拿着比谁更残暴的观念,来淡化秦始皇本来就客观存在的残酷君王一面,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在战国时代,尚未见到明确的“暴政”说法。“苛法”之说,是具有“王道”价值观的守旧学派的一种政治评判。“虎狼”之说,则是山东六国基于族群歧视意识,在抗争屡屡失败之后,以仇恨心态发出的政治诅咒,实属攻讦性的非正当评判,不能作为历史依据。战国后期的秦灭六国之前,天下言论对秦政的评判是积极认定的。

秦帝国一统天下后,舆论情形才发生了变化。最开始以被秦始皇拜为少傅文通君的孔子八世孙孔鲋为首以及诸多在秦帝国职任博士的名儒,都在离开中央朝廷后与藏匿山海的六国贵族们秘密联结起来的组织。以后的情况越来越复杂,但可以肯定的说,政治理由居首。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网友评论:


始皇重用法家,焚书坑儒,而后世独尊儒术。故孔子徒子徒孙大书特书始皇“暴政”,掩其功绩。


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争纷乱,使得华夏一统
统一了度量衡、车同轨、人同文。
这是千秋功业
焚书坑儒中的儒大多数是炼丹的术士,并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迷恋长生也是许多帝王的普遍追求,试问他们已经是人间的至尊,除了追求千古明君的历史评价,剩下的可能就是怎么样永远掌握这种至尊权力了。


“苛政猛于虎”出自《礼记》,怎么解释?
汉儒伪书?

不知治国张弛有度。其亡也速。


堂堂始皇帝出巡差点被恐怖分子张良的大铁锤砸成肉泥,保安工作还不如天朝村干部


秦始皇不管怎么样,还是伟大的!


千古一帝,真正的,不是阎老贼吹嘘的那个康熙。
大破之后需要大立,期间的辛苦不是外人所能道也,
更不是御用文人所能掩盖得了的。

始皇帝杀过功臣吗?这点比其他的开国皇帝强多了!

贵族出身的皇帝一般都不会杀功臣的。

单就统一中国一条就可以抵万罪

始皇帝,他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壮举,夏商周其实都不是统一的集权国家,因此嬴政是千古一帝第一人!
想求长生的帝王将相多的是,汉武帝寻仙建承露盘;唐太宗死犹恋世,兰亭序真迹也要陪葬;宋真宗搞谶纬;嘉靖炼丹炼了四十多年;乾隆办“千叟宴”自称“十全老人”,七刀!都应了那句歌词“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相比下秦始皇还有什么过分的吗?徐福?没错,他不应该带童男童女,带一千秦兵就好了,踏平东瀛!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