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元228年即蜀汉建兴6年,诸葛亮在平定了南中叛乱,巩固后方,积蓄力量后,欲实行西出祁山,进据陇右,相机攻占关中,再进取中原”的战略方针。实现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理想!
应该说,此时北伐的时机把握是 相当不错的,在去年即227年魏文帝曹丕刚死,明帝曹睿刚刚即位,主少国疑,魏国的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权力再分配的争夺,被排斥的大臣惊惧不安,如当年叛离的上庸孟达,又思归汉。
魏国的军事部署分南线与西线,分别对付东吴与蜀汉,魏国认为蜀汉自荆州失守,刘备彝陵大败后已经国力大伤,因此西线的布防和兵力都远不及南线,但岂不知,诸葛亮治理下的蜀汉政治清明,生产发展,国力已经得到恢复,诸葛亮又长于练兵,蜀汉军队的数量虽然只有10万,但是战斗力极强,在汉中基地秣马厉兵,积草屯粮,相机北伐。
在228年正月关键时刻发生了一件大事,上庸孟达败亡了!
曹魏宛城南线军团的司令司马懿已经发现孟达有叛变迹象,他首先甜言蜜语稳住孟达,就在孟达戒备松驰时,司马懿却已暗中调集数万精兵,他下令大军一日要行两日之路,当时,军队一昼夜行军70里是正常速度。直扑上庸而来,司马懿和军队在正月冒着寒风,攀山越岭,倍道行军,八日内行军1200里!闪电般飞达上庸城下。
司马懿抵达上庸后,立刻率兵围城,又派心腹之人对上庸城策反倒戈,围城仅16天,克上庸,斩杀孟达。司马懿风光的回到宛城,从此在曹魏军界中建立了威望。
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是步步为营的蚕食政策,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使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人马为疑军,据箕谷(箕山之谷,在令太白岭之西坡);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县北七里)。蜀汉大将魏延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可以与汉初韩信暗度陈仓相媲美的鲸吞大战略!
整体实力弱小的蜀汉228年初,在与曹魏对峙的陇右和关中地区,却具备相对的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