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隋唐考场风云(二十)如此状元
科举考试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被历朝统治者重视,为了保证它的公平性,每个朝代都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尽管如此,科举考试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有些人寒窗苦读十年,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有些人却因一句玩笑,而金榜题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牛锡庶的状元来得真是太容易了,一句玩笑就决定了他的前程。这对于牛锡庶来说是合适的,但对于其他读书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而这样的例子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上还不止一例。
在科举这条路上,考生的真才实学是科举的基础,真正决定考生命运的是主考官。那是掌握考生生杀大权的重要人物,往往主考官的一句话就决定了考生的前程,这样的故事也曾经发生过。
不管是开玩笑也好,还是还人情也罢。这些主考官们都把国家大事,当成自己的私事。可是在唐代科举考试的过程中,也有主考官一心为了国家大事,反而办了一件糊涂事。这一糊涂不要紧,误放了状元。
郑州大学王士祥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隋唐科场风云》之《如此状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