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神秘考古] 张献忠.太平天国宝藏之谜(图)

  成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这首民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传说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大西国"。后来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国"被吴三桂所灭。民谣说的就是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谁发现了石牛、石鼓的记号,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因此,围绕藏宝之谜,就有许多传说和猜想。有说财宝埋在锦江河底的,也有说宝藏随船沉入岷江的,也有认为张献忠的财宝埋在青城山的,等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成都还掀起过寻宝热,甚至有人还拿出了藏宝图,一时间许多人跃跃欲试,要成立寻宝机构。

  自从张献忠的宝藏随着"大西国"的灭亡消失以后,宝藏之谜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关注这件事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成都和新津都先后发现数量不小的大西国"大顺通宝"钱币和银锭,更使寻宝人相信张献忠那24间大屋展示过的财宝就藏在成都或成都周边。

  但是天大地大,究竟宝藏在四川的什么地方呢?谁将有幸取得这大笔财富呢?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宝藏能否尽在眼前呢?

  老虎滩的银锭2005年4月20日上午,四川彭山县岷江大桥附近的老虎滩河床引水工程建设工地一派忙碌景象,一个施工队在用挖掘机开挖铺设管道的沟槽。10时30分左右,一辆挖掘机照例从河床3米深处掘起一铲砂土,可是伴随这铲砂土落地的,还有一截黑不溜秋像朽木一样的东西。这朽木从挖掘机斗子里滚落到地面后,眨眼间,一枚枚乌黑发亮的"铁砣砣"撑破朽木的肚子滚了出来,旁边的一农民不禁惊叫:"银子!银子!"后经彭山县文管部门初步鉴定,这批被挖掘出土的银锭为明代官银,河床中为何会有成批的银锭?这批银锭与明末清初纵横川陕的张献忠又有什么关系呢?

  张献忠,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出生于延安卫柳树涧堡,属于军籍,担任过捕快、军吏,后因犯法被除名。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在米脂追随府谷人王嘉胤起事,自号八大王,王死后改投高迎祥。1635年张献忠参与荥阳之会,议决进取,与高迎祥等共同攻略东方。不久张献忠与李自成因故分裂,张献忠率部进攻长江流域,李自成进攻黄河流域。

  1637年,遭明军左良玉部的进攻,张献忠的起义部队严重受损,张献忠本人也受伤,一年后,被朝廷招安。

  1639年,张献忠重举反明的大旗,转战四川境内。1643年据武昌,称大西王。1644年8月9日攻破成都,张献忠号称60万大军,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州、县。8月16日登基成为大西皇帝,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张献忠转战山西、河南等地,声势浩大,且喜欢"抢劫",专抢巨室豪富,达官贵人,也因此获得了巨额财富。从1630年起事到1646年兵败而亡的16年,张献忠凭借烧杀掠夺据说已经富可敌国,"天府之国"的财富可以说被他尽纳囊中,崇祯皇帝和他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户"而已。他曾经在皇城举办斗宝大会,得意洋洋地炫耀他的富有,24间房子摆满奇珍异宝、金锭银锭,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结舌。

  1646年,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率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张献忠。同年十一月,大西军被清军包围。张献忠匆忙出城迎战,被清将雅布兰射死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

  张献忠的宝藏应该就在四川,而就是在成都平原西南部的彭山县,流传着一首歌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歌谣不难解释,在石龙与石虎相对的地方,有一笔大宝藏,找到这笔宝藏的人,连成都城都可以尽数买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与歌谣一同流传的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相传大西军兵败成都时,十几艘大船从新津出发,沿岷江顺流而下,在彭山境内被清军预先埋设的铁链拦住。大西国押运船只的兵将眼看敌不住清军的围攻,于是凿沉船只,登岸而逃。清军早就知道张献忠有大量金银想要从成都运走,以为截获了运宝船队,欣喜若狂,登上还未完全沉没的一些大船,却发现船中装载着的全是石块。

  无疑,这是张献忠的障眼法。那么,彭山境内有没有沉银呢?

  张献忠的千船沉银史料中同样有沉银的记载。《蜀碧》载:"(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相传1646年,张献忠的部将刘进像吴三桂一样弃关,把清兵引进了四川,张献忠见势不妙,决定弃都,"携历年所抢"的千船金银财宝率部10万向川西突围。但转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装杨展,张献忠的运宝船队被杂牌军杨展大败,千船金银也在争战中沉入江底,张献忠只带少数亲军突围成功。

  而令人倍感神秘的是,江口镇石盘山的石龙沟中,真的有"石龙对石虎",这与歌谣完全吻合。清嘉庆《彭山县志》记载:"石龙,彭山县治东十五里。其形肖龙,首仄蜿蜒,髻髭迸露,鳞甲峥嵘,有持雨拿云之势,长三四丈许,若经鬼斧神工者然,与石虎相对。"在石盘山上的山路尽头,石龙赫然立在岩壁上,石虎的虎身仍清晰可见,只是部分头像已经被破坏。

  《蜀难纪行》中对沉银有更多细节的记载:"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由于银两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银锭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巫山附近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是后来张献忠部队遭到了阻击,江船阻塞了江道,所以大部分银两沉入江中。"彭山县江口镇境内水域到底有多少当年张献忠的沉银?据《蜀难纪实》记载:"累亿万,载盈百艘",因为当时张献忠船队遇到阻击时,沉船堵塞了江道,使得大部分的银两都沉没于此。

  老虎滩发掘出的银锭与史料有多处不谋而合的相同点。

  这些银锭乌黑中泛着亮光,其边缘虽有些残损,但清晰地刻有"崇祯十年八月"(1637年)的字样,介于张献忠在米脂起义(崇祯三年,即1630年)与在四川凤凰山中箭身亡的时间(顺治三年,即1646年)之间。此次挖掘出土的银锭,无论从银锭本身还是其外包装,都与史料记载相吻合。

  更为可贵的是,文管人员在现场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盛放官银的木桶。这个木桶是将树干掏空后,两块合二为一,直径约25厘米,长约130厘米,两头用铁箍箍上,经比照,刚好可以放进10锭官银。当地民间也一直传说盛放官银的器具是将树干挖空后,合在一起而成的。文管所一直没法证实这个传说,现在可以初步证实民间关于盛放官银器具的传说是正确的。

  "老虎滩"张献忠千船沉银的消息在海内外传开后,立即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既然沉银已被证实,那么如何打捞沉银、打捞需要多少资金也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如此巨额金银,对国家来说不仅是一笔物质财富,也是研究明清之际历史的极重要的文物,其价值之高自不待言。虽然在300多年的时间内,沉银会因各种原因而跑离原地,但"苹果掉下,离树不远",就目前国内先进的探测、打捞技术而言,适于用"老虎滩"沉银的打捞手段还是较多的。在地下20米深的地方进行采掘作业,工程投资一般为200万元左右,但是江面操作,不可知因素很多,加上气象因素干扰,投资可能更大。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打捞专家大致已有下列设想:"老虎滩"附近约2000米的沉银区域目前正处于枯水期,水深仅1~2米,河床宽约50米,若让河水改道而走,河床便全裸,排干积水,露天挖掘,可能很快就有结果。此举"直捣黄龙",直截了当,但投资较大,资金短缺是实施的瓶颈。

  也可以用截流的办法,有关沉银的那场战争发生于农历七月,正值丰水期,据此推算,当时水深约10多米,而结合300多年来川西地区的水文气象特征推测,埋在"沉银"上的泥沙不会超过20米。府河水流量近年来已大逊于往常,水量既然偏枯则干脆截断上游,裸露下游发掘即可,这样投资小,见效大。

  水藏财宝与淘金公司千船沉银有了些眉目,但当时疯狂劫掠四川的、张献忠留下的肯定不止这一处财宝。

  成都一带流传着"石牛和石鼓,银子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的民谣,内容和彭山的民谣相似,只是标志物换成了石牛和石鼓。历史上也有人记载了另一笔宝藏的下落。

  吴伟业在《鹿樵纪闻·献忠屠蜀》中说,顺治二年(1645年),张献忠"用法移锦江,涸其流,穿数仞,实以精金及其他珍宝累万万,下土石筑之,然后决堤放水,名曰'锢金'。"彭孙贻《平寇志》卷十二引查继佐的话,也说张献忠"用法移锦江而涸其流,下穿数仞,实以黄金宝玉累亿万,杀人夫,下土石填之,然后决堤放水,名曰'水藏'"。两书中,一称"锢金",一称"水藏",当属于传闻异辞。彭遵泗《蜀碧》卷三也记有此事,作"锢金",但没有提及窖藏的数量。

  除了私家著作外,清朝官修《明史》的编撰者也对这条史料持肯定态度。《明史·张献忠传》说:"又用法移锦江,涸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曰:'无为后人有也'。"陈克家继他祖父陈鹤完成的《明纪》,也一字不易地抄录了这条史料。

  可见,张献忠的确曾经出动大量人力,以治理水灾为名,在锦江筑起高堤,然后在堤坝下游的泥沙中挖了个数丈深的大坑,将无数金银财宝埋入坑中。再重新决堤放水,淹没埋藏珠宝的地方。至于坑旁是否筑起石牛和石鼓,并以此为记号,就不得而知了。

  300多年来,垂涎张献忠这笔巨额财富的自然大有人在,连清朝政府也费过一番脑筋。并且不止一次地付诸行动。《彭山县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冬季,渔者于江口河中获刀鞘一具,转报总督孙士毅,派员赴江口打捞数日,获银万两并珠玉器等物"。可见清政府这次组织的大规模的打捞行动,确有所得,但宝物的数量,却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事实上,当时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所以人们有理由怀疑仍有部分沉银在江底,静待发掘,而就是这少量挖掘出的宝物,更是激起了人们的探宝之心。

  《清文宗实录》卷八十九记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清政府再次派某道员到锦江实地勘察,因找不到窖藏的确切地点而中止。咸丰三年(1853年),翰林院编修陈泰初旧事重提,由吏部尚书等代奏,呈请寻找这笔财宝。他说亲眼看到彭山、眉山居民捞到张献忠遗弃的银子,"其色黑暗",听说"曾经查出归官,尚存藩库,有案可核",以此来证明张献忠窖藏之事并非子虚乌有。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高潮,清政府财政困难,咸丰皇帝于是动了心,命成都将军裕瑞"按照所呈各情形,悉心访察,是否能知其处,设法捞掘,博采舆论,酌量筹办"。但也是枉费心机,一无所获。

  政府出面组织的打捞行动尚无所获,可以推测民间的打捞更难成气候,尽管如此,还是有无数人求"财"若渴。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次,当属民国时期杨白鹿的打捞行动。

  杨白鹿(1872~1948年),本名承伊,后改名钧,清代贡生、同盟会员,1920年前后,当过四川省长赖心辉的秘书长,1934年脱离军政生涯,从事医学,任成都国医学院教师。清末有一姓杜的官场人物因犯了事儿走投无路,投靠了杨白鹿,受到他的热情接待,一住就是几年。

  姓杜的这个人临走前的一个深夜,为报答知遇之恩,将多年来随身携带的一个檀木匣子转赠于杨白鹿,内藏张献忠埋银地点图样,并告诉他这件宝物是当初参与埋银的一个石匠画成简图交给孙儿带走,后来落到杜家,珍藏至今,希望善为运用。杨白鹿接手后30多年,从未向任何人泄漏。

  1937年冬天,住在成都陕西街的杨白鹿,将张献忠藏银图纸向好友--当过师长的马昆山透露,取得共识,认为这件事大有可为,后由范绍增出面奔走磋商,成立"锦江淘金公司",开展打捞工作。他们照原图纸方位丈量、细密探索,终于推断出埋藏金银的地点是望江楼下游对岸原石佛寺下面三角地段的交叉点左侧接近江心的江边,于是在1938年冬季趁河水较小,加速开挖,结果一无所获。第二年秋水退后又继续,上百人前后历时十多个月的辛勤劳动,果真挖出一个大石牛,还挖出了大石鼓!经理宣称:"石牛、石鼓都出来了,'万万五'还跑得脱吗?"不久,又传来惊心动魄的"喜讯":坑旁安置的金属探测仪突突直响。没有金银,哪来的响声?旋即,狂热的浪潮席卷整个成都。锦江淘金公司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准备大批箩筐扁担,订购一部起重机,金银一出土,就集中人力搬运,直接缴存银行。然而,历史却偏偏爱和人们开玩笑,工人们奋力挖出来的不是金银,只有3大箩筐小铜钱。"金银万万五"杳无踪影,轰轰烈烈的挖银事件,也只好草率收场。

  锦江捞银没有结果,但是随后的几十年中,彭山县江口镇的渔民在撒网捕鱼时,却捞起过银制的元宝,上面有当时成都府库的烙文,可知300多年前的千船沉银所传非虚。

  1990年8月,渔民邬长福网得大小银锭各一,大者3斤,小者1两;1998年7月,彭山县灵石乡村民张志华在河中淘沙,曾淘出一个银鼎来;彭山县文物管理所现藏江底沉银两锭,各重约1850克,长20厘米,高10厘米,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当地人在修建江口加油站时发现的。

  这些发现,使人们的目光一次又一次地投向锦江那看似平静的江面。

  一夜暴富的普照寺四川省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誉,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方圆100余千米,高峰海拔1800多米,北接岷山,山林青翠,景色清幽。

  幽幽青城山,是个藏宝的好地方,也许张献忠的宝藏就在里面。

  在大西国灭亡的前几年,张献忠最为倚重的义子张可旺率兵进驻灌县,并在民间搜罗了300石匠到大观镇境内的青峰山采石。青峰山是青城山的支脉,位于大观镇境内,有座普照寺建在青峰山麓。奇怪的是,张可旺监督数百石匠采石,却并未运出山,也未在山中修建任何建筑物或用铺路。采石半年,却连300石匠也未见走出山来,消失在青峰山中……

    合理的解释是,张可旺可能奉张献忠密令,在青峰山以采石为掩护,秘密挖掘山洞或修建地宫,用来藏宝,因为根据时局的发展,大西国政权已岌岌可危,转移财宝是情理之中的事。大概张献忠也料到如果清军灭掉了大西国,再要复辟是十分困难的事,作长期打算,必须埋藏财宝,以便将来之需。开采出的石材或者用来修了地宫,或者砌了山洞,也有可能掩藏在某处山坳。而采石的工匠,则全部杀害灭口。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1112241853f944e0cc11ab88b9.jpg
2013-6-20 13:18


相传此地为江口沉银处。

成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这首民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传说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大西国”。后来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国”被吴三桂所灭。民谣说的就是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 ,谁发现了石牛、石鼓的记号,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锦江“伪藏”的真相

  1939年幸蜀峰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在望江楼下的锦江江底进行挖掘,历时3个月,先后挖到了刻有“张”字的石条、石牛人骨以及大顺通宝,也就是张献忠那个所谓的大西政权的货币,可惜之后什么也没有挖到了,那么张献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袁庭栋分析认为:“有可能是张献忠有意为之。我过去研究张献忠时,发现他经常和明军开玩笑。就是经常给设一个套,让你去钻。”巴蜀研究专家袁庭栋认为,望江楼的这个“伪藏”,是张献忠有意而为的杰作,因为根据他的研究,类似的迷魂阵法,张献忠曾经多次使用过。

  那么,既然望江楼宝藏是假,为什么成都还会流传“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的民谣呢?袁庭栋认为:“有可能他要离开成都的时候,故意留下这么一个顺口溜,让你们去折腾吧。”他推测,当明军还在望江楼手忙脚乱地挖宝时,巨额金银也许早已航行在出川的水路上。

  “青冈木筒”的秘密

  1646年春天,张献忠率军借水路撤离成都,而江口则是他的必经之地。根据记载,江口水战的战场是从江口镇北端的河口,直到镇南的邬店渡口之间,这个范围刚好把岷江大桥囊括在内。而7枚银锭就埋在桥底,并且文物工作者也是根据地理位置的重合推断,银锭就是张献忠沉在江口的。

  根据彭山民间传说,当年,张献忠为了带走巨额的金银财宝,特意设计出一种神秘的青冈木筒作为藏宝箱。这个说法虽然有些捕风捉影,但民俗学的研究表明,但凡民间故事必有原型,所以青冈木筒藏银,也许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并且彭山发现的大银锭,的确是装在青冈木筒中的。根据文物专家推测,由于青冈木质坚硬,不易腐烂,所以它非常适合装载需要水运的物品;青冈木虽然经过了加工,但却完整地保留了原木的外形,所以非常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当时张献忠既要提防士兵哗变哄抢财宝,又要防止财宝被敌军掠走。所以,用青冈木筒装银,其实最合适不过。

  但这些推论难道只对张献忠适用吗?谁都无法下定论,所以,即便挖出了木筒,也不能由此认定银子就是张献忠的。

  江口村民曾捞出3000多两白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王纲认为:张献忠确实是在江口沉了大量的打算运起走的金银财宝,而且不光是银子,大量的是银锭。

  一份由王纲保存的明末笔记中,记载了江口水战的一个秘密:战胜方明军曾经从岷江河底捞出了几百万两金银,而将军杨展因这笔意外之财而一夜暴富。但袁庭栋却认为,笔记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因为同时期史料对张献忠的描述,荒谬之处比比皆是。然而,民间笔记并不是此事的孤证,官修史料《大清历朝实录》也记载了类似的事情,乾隆年间,四川总督孙士毅奏称,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江口村民竟然从河里捞出了3000多两白银。

  当事人公开16年前探宝秘密

  2005年4月20日,四川省彭山县,岷江大桥施工工地,工人在桥底挖出了7枚重50两的明朝官银,这个偶然的发现,揭开了一个巨额宝藏的惊天秘密。深入调查却发现,300年间江口曾经陆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明代金银器,并且这些东西都跟张献忠有密切的关系。难道传说中的“张献忠巨额宝藏”就在江口吗?一时间,“江口有宝”成为众说纷纭的焦点话题。其实早在1993年,彭山县就曾秘密邀请了一支物探队伍,在江口河道进行了细致的探查,但奇怪的是,当事人对这次物探结果却始终秘而不宣。

  1993年,李明雄和队友在江口进行拉网式探测,探测范围从江口镇北端500米处开始,顺流而下,直到江口镇南端的邬店渡口。用200米的测线,寻找巴掌大的银锭,李明雄对此并不抱任何希望。“当时应该说不是很有把握,特别是水上作业。”但李明雄万万没想到,就在第3天,意外惊喜出现了。李明雄介绍:“发现第一处异常反应,大概是在第三天,就是M1异常。M1异常是指磁法、电法都有异常显示。老乡说在发现异常的地方,曾经有人在河底里捞起了一把官刀,就是将士用的那种刀。”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7天内惊喜接二连三地出现。他们当时一共发现了七处异常。

  但是所谓的异常物到底是不是张献忠的金银财宝呢?这个秘密,十多年来李明雄始终守口如瓶。直到2005年,岷江大桥挖出七枚50两重的明代官银,这时人们才突然发现,银锭的位置,刚好就在李明雄发现的7处异常内。

  有关部门提供的一张江口沉银探测示意图显示的7个异常中有3个位于洄水区,而李明雄认为,这3处是最有可能发现金银的地方。“因为洄水区实际上就是那个金属遗物容易沉淀的地方。”

  沉落物至少能装满一卡车

  2009年4月28日,为了彻底解开巨额沉银之谜,国内一流的物探队中国地质大学的物探专家来到江口镇,他们将借助科技手段,找到金银沉落的精确位置,而李明雄也受邀参加。

  江口沉银散落在3公里长的河道当中,1993年李明雄第一次进行勘探的时候,用200米乘以100米的大网度,还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专家们决定,不进行这种大撒网式的方式了,最终锁定M3。

  李明雄凭借记忆找到16年前曾经探测的M3的大概位置,而随后物探发现,这个点的异常反应非常强烈。这另在场的工作人员感到既兴奋又紧张。但为了判断准确,工作组还是在左右两边加密了网度,结果仍是异常。现在可以确定,这个点就是M3。于是,物探队以M3为基准,布一条纵向剖面和一条斜向剖面进行探测。

  中国地质大学物探所所长梁庆九说:“在这个异常场中间呢,它还是有点不均匀,这个大小,有一个高度的变化,可以说明这个低阻体不是一个完整的,是一个柱状的,一个整体的,它肯定是有一窝一窝的。”

  在彭山县江口镇,物探队专家们试图再次通过实验来估算M3金属物总量。于是在河滩空旷地带,挖掘机首先挖出了3米深的试验场。工作人员用跟银锭同样大小的铁块替代银锭进行试验,并将铁块按已知的M3埋藏方式丢进试验场。

  最令人兴奋的一刻终于到来了,试验铁块约10千克,形成异常为上千数量级。但M3的异常是上万数量级,这意味着,M3的金属物总量,至少是10千克的10倍以上,也就是说,M3异常物仅重量就达到100多千克。

  几经周折,物探队终于还原出最真实的M3,M3散落在长7米,宽2米,深3到5米的范围内。如果这些宝贝都是金银器,那么从体积上算,它们将至少能装满一辆运输卡车,而宝贝的文物价值将更是无法估量的。

  宝藏被清军收归己有?

  但是M3的数量说明,张献忠并没有把所有金银全丢在这里。那么,其他金银财宝又在哪里呢?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谢元鲁分析说:“张献忠的意外死亡,直接导致大西军整体溃散。50多万人一下就在几个小时之内就是完全就像赶羊一样地跑掉了,他的财宝几乎都全部扔在原地。但是我估计这些东西几乎被清兵收归己有了。”

  清军打扫战场,收获颇丰。但四川史料关于此事的记载竟然非常模糊。如果清军藏宝是真实的,为什么在历史上却没留有下任何痕迹呢?谢元鲁给出了解释:“这种情况就是说打胜仗的军队把战利品收归己有,而且并不上报,但也把它隐瞒起来,历史上相当多。”

  在历史总会有奇妙的巧合与轮回,就在清朝末年,湘军攻打太平天国,同样把金银满库的天京城洗劫一空。但是,清王朝却收到曾国藩的汇报说,偌大的天京城里,连一两碎银子都没有找到。

  张献忠的巨额财宝去到哪里呢?也许,散失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另外一种可能呢,就像前面我们有的专家所说的,其实他的财宝早在那个年代就已经被当时的乱兵所瓜分了,真正的财宝,可能早就流落于民间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1112241853f944e0cc11ab88b9.jpg
2013-6-20 13:40


太平天国宝藏之谜

    太平天国有两个至今未能揭开的藏宝之谜。一个是天京藏宝之谜,一个是石达开大渡河藏宝之谜。

    轰轰烈烈摧枯拉朽的太平天国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后期,却腐化成风日渐衰败,终于自己给自己敲响了丧钟。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不仅没有促进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是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更大的破坏和灾难。分析其失败的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贪图享乐,生活极其腐化,特权思想膨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造成人员分裂、政局混乱。二是战略上的失误。独师北伐,无后勤保障,犯兵家大忌。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清廷有官军,有强大的地主武装,帝国主义有先进的武器,太平天国很难抵挡,其最终的失败在所难免。

    1864年,太平天国的末日终于来临。首府天京(今南京)陷落后,湘军如洪水猛兽般地进入天京(今南京),烧杀奸淫,肆意抢掠,地毯式洗掠全城达三日之久,可称得上是挖地三尺,捞尽了天国首府里所有的浮财。

    因“历年以来,中外皆传洪逆(清统治者对洪秀全的蔑称)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湘军领袖曾国藩与曾国荃弟兄怀疑还有更多财宝窖藏在地下深处。

“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

    湘军攻克南京,曾氏弟兄听凭湘军掠取浮财。曾国藩奏报同治帝搜查“贼赃”的情况,说除了二方“伪玉玺”和一方“金印”,别无所获。

    且看曾国藩写给朝廷的奏折:

    历年以来,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臣亦尝与曾国荃论及:城破之日,查封贼库,所得财物,多则进奉户部,少则留充军饷,酌济难民。乃十六日克复后搜杀三日,不遑他顾,伪宫贼馆,一炬成灰。逮二十日查询,则并无所谓贼库者。讯问李秀成,据称:昔年虽有圣库之名,实系洪秀全之私藏,并非伪都之公帑。伪朝官兵向无俸饷,而王长兄、次兄且用穷刑峻法搜括各馆之银米。苏州存银稍多于金陵,亦无公帑积贮一处。惟秀成所得银物,尽数散给部下,众情翕然。此外则各私其财,而公家贫困;等语。臣弟国荃以谓贼馆必有窖藏,贼身必有囊金,勒令各营按名缴出,以抵欠饷。臣则谓勇丁所得贼赃,多寡不齐;按名勒缴,弱者刑求而不得,强者抗令而遁逃,所抵之饷无几,徒损政体而失士心。因晓喻军中:凡剥取贼身囊金者,概置不问;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所以悯其贫而奖其功,差为得体。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

    曾国藩以“挺经”之法,以“此心耿耿可对君父”的赤诚,明明白白地上奏“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顿时,物议沸腾,多以其奏为谎言;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写诗说“曾侯工作奏,言钱空缕覼”,意即曾国荃一掷千金买笺纸,怎么会“全无货财”呢,谁信?

    朝廷对曾国藩还是十分信任的,曾摺奏闻七日后,便迅速下达了一道“理解万岁”的批谕:

    逆掳金银,朝廷本不必利其所有。前据御史贾铎具奏,故令该大臣查明奏闻。今据奏称:城内并无贼库;自系实在情形。

天京究竟有没有藏宝?

    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与曾国荃都审讯过这位太平天国后期的“擎天柱”,其中有一条问:“城中窖内金银能指出数处否?”李秀成就利用自述来对付曾国藩。他在自述里十分巧妙地作了委婉叙述,然后分别引出“国库无存艮银米”、“家内无存金艮银 ”的结论,搪塞了曾国藩。当时天京城陷时,全城的口号是:“弗留半片烂布与妖(太平军对清兵的蔑称)享用!”

    太平天国在南京苦心经营十载,一直就有洪秀全窖藏金银财宝的传说,“金银如海”之说。攻打南京城的湘军十分相信这个说法,待到破城之日,湘军四处掘窖,曾国藩甚至还发布过“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的命令。就是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报里,也公然提出“掘窖金”的话。

    按太平天国的财产管理制度,所有公私财产都必须统一集中到“圣库”,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由圣库统一配给,百姓若有藏金一两或银五两以上的都要问斩。这种制度使得太平天国的财富高度集中,为窖藏提供了可能。“圣库”制度在太平天国后期“天京事变”后已名存实亡。李秀成在临刑前的供状中说:“昔年虽有圣库之名,实系洪秀全之私藏,并非伪都之公币。王长兄(指洪秀全)、次兄(指杨秀清)且用穷刑峻法搜括各馆之银米。”这就说明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政权由洪氏嫡系掌管,“圣库”财富已成洪秀全的“私藏”。而洪秀全进入天京后便脱离了群众,避居深宫,十年未出。如果没有其亲许,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天王府,对其他异姓诸王更是猜忌日深。天王府成为他唯一信赖和感到安全的地方,如果要窖藏的话,最有可能就在天朝宫殿地下。

据历史文献记载,当年天王洪秀全在南京建天朝宫殿时,自然是倾“全国”所有,掠各地奇珍异宝于宫内,其他王府也都藏有金银珠宝。据《淞沪随笔》记载:“城中四伪王府以及地窖,均已搜掘净尽。”既然别的王府尚且有窖金,天王府就更不应该没有。

    天王府当时并没有被湘军全部毁掉,有不少还未烧尽,当年的核心建筑“金龙殿”依然存在,百年来,从来没有对其地下进行过勘查。“金龙殿”下边到底有些什么?天朝宫殿地下有没有藏金?真是扑朔迷离。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还有军阀要掘太平天国窖金发财。但不知什么原因,最后没下手。

有关藏宝的两种说法

    湘军入城后,曾国荃的部队是最先进入天王府的,相传曾国荃挖得洪秀全的藏金而入私囊,最终为毁灭证据,一把大火烧了天朝宫殿。清人有笔记记载,洪秀全的窖金中有一个翡翠西瓜是圆明园中传出来的,上有一裂缝,黑斑如子,红质如瓤,朗润鲜明,皆是浑然天成。这件宝贝后来居然在曾国荃手中。

    当年湘军劫掠天王府时搜查得很仔细,甚至连秘密埋在天王府内的洪秀全遗体都被挖了出来,焚尸扬灰。一大批窖金怎会发现不了呢?所以,曾国荃得窖金的说法有许多人愿意相信。

    另有记载:“宫保曾中堂(指曾国藩)之太夫人,于三月初由金陵回籍(湖南),护送船只,约二百数十号。”如此多船只运送,不能不让人怀疑是曾氏弟兄在给老家送掠来的窖金。

    清代文人李伯元《南亭笔记》记载:“闻忠襄于此中获资数千万。除报效若干外,其余悉辇于家。”忠襄即曾国荃,说他攻占南京竟然有千万收入。

    还有一种说法是蒋驴、王豆腐靠太平天国窖金致富。近代学者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南京采风记·人品绰号》载:“宁俗好以绰号呼人。暴富人家,皆有绰号。如王豆腐,即其家曾业豆腐也;蒋驴子,即其先有人赶驴子也。”位于城南三条营二十号的蒋寿山故居主人,就被人戏称“蒋驴子”。蒋寿山,苏北淮安人,为人诚恳忠厚。前清咸丰年间,其父淮安人,蒋驴子随父流落南京以赶驴为业。太平军攻破南京后,蒋驴子投军养马。被忠王李秀成赏识,升为驴马总管。据说得到太平天国的窖藏,而富甲江南,人称蒋半城。大富商王豆腐也相传是靠得到太平天国的宝藏而富起来的。

石达开藏宝之谜

    除天京藏宝之谜外,太平天国还有一个藏宝之谜。

    据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宝藏的故事》记载,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覆灭于大渡河前夕,把军中大量金银财宝埋藏于某隐秘处。石达开当时还留有一纸宝藏示意图。图上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隐训。

    石达开,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首封之五王之一,为翼王。石达开早年在家务农,1851年拜上帝会于金田起兵后,任左军主将。同年12月,在永安被封为翼王。1856年“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在天京奉洪秀全命辅政。后因洪氏兄弟揽权,于1857年潜逃出走到安庆。1863年5月,石达开的太平军到达大渡河边。当地土司千户王应元拆桥防御,太平军进退无路。6月13日,石达开向清军请降以救全军,于6月25日在成都被凌迟处死。

    抗战期间,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秘密调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在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后山坡下,工兵们从山壁凿入,豁然见到3个洞穴,每穴门均砌石条,以三合土封固。但是挖开两穴,里面仅有零星的金玉和残缺兵器。

    当开始挖掘第三大穴时,为蒋介石侦知。他速派古生物兼人类学家马长肃博士等率领“川康边区古生物考察团”前去干涉,并由“故宫古物保护委员会”等电告禁止挖掘。不久,刘湘即奉命率部出川抗日,掘宝之事终于被迫中止。根据研究人员赴现场考查后判断:该三大洞穴所在地区和修筑程度,似非为太平军被困时仓促所建。石达开究竟在这里有没有藏宝,也成了历史未解之谜。

    而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是,在重庆南川市铁厂坪有段传说,当年石达开西征途中曾经路过南川,留下了一批宝藏,只要找到了一座名为“太平山”的位置,就能找到石达开宝藏。

    两地的文物部门都肯定了石达开部队在当地的活动,说,“至于宝藏,不好解释,找不到东西”。

    在大渡河岸边的安顺村,当地老百姓这样讲石达开的传说:“当年石达开率三万大军走到大渡河的时候,有个爱妃生了儿子,石达开犒赏三军用了三天时间。结果三天过后,大渡河涨水了,军队无法渡河。这个时候清军又分别从前后对石达开军队实行追堵,看见了吗?当时他们住在村后的营盘山上,而山上只有几户人家,根本没多少粮食供给军队。” “石达开随军带了很多金银财宝,我们的祖辈说,这些金银财宝被装到7个大棺材里,一个连的军队负责埋藏,结束出来的时候,10个人的小分队守在出口处把这一个连的人全部杀死了。然后,这10个人的小分队回去吃完饭后全部死去,而做饭的炊事员后来也被一支毒箭射死。所以宝藏究竟埋在哪里根本没人知道。”

    在重庆南川市,当地盛传的说法是,找到了“太平山”,就可能找到石达开的宝藏。据《南川县志》记载,石达开率部经过合口河到桥塘,沿路军纪严明,在老百姓家用饭,都会把银子留下。南川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黎说:“这是我们在县志里查到关于石达开唯一的文字记载,至于在太平山藏宝的传说无法求证。”

    和世界上所有的藏宝之谜的复杂性一样,太平天国的两大藏宝之谜至今仍未解开。仅靠文物部门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希望这些埋在地下深处的宝物能早日重见天日,以造福人民。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